何力:“天上”不是“人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22 次 更新时间:2010-06-05 21:45

何力  

“天上人间”夜总会最近的倒掉是颇具象征意义的——意识形态上的反色情要求与真实世界色情业的发达形成强烈对比;色情业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经济社会地位悬殊日益巨大形成强烈对比,尽管也有少数“千万级身家”的服务者,但大多年轻女性文化和经济背景落后。还有一点,“天上人间”也许是一只死老虎。

色情业当下的泛滥是一个意识形态困局。困局的背后是收入分配不公的加剧,虽然从业者的绝对收入不低,但相对收入日益下降。它反映了近十余年来,因垄断、资本和各项权力深刻介入财富分配后,整个社会都希望以轻佻的方式、小的代价、快的节奏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色情业不就是如此吗,如果能在一个晚上陪聊获得1000元,谁还愿意劳作一个月只能收入2000元?

可以想象,色情从业女子除了少数以此为乐,多数人并不情愿从事这一“工作”,但客观上这一行业却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相当的经济改善。必须承认,色情业作为实现二次分配的一种形式尽管带有风险和道德困惑,但它的确是一项二次分配。而且,作为社会分配不公投下的阴影,这种“二次分配”的功能,近十年来被强化了。有人总结说:色情业泛滥,实质上就是当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而产生严重不公时,财富在用一种无比淫贱的方式进行转移或再分配。

从经济视角看色情泛滥,它的发达程度往往与社会财富的悬殊程度有关。因为相对均衡的财富结构,色情业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均贫时,需求太弱;均富时,两情相悦式的免费性关系成为替代品。

色情行业在中国是不合法的,但在现实中又大量地存在,因此在这中间存在着管制者的腐败是不言而喻的。多年以来,不时有关于色情业“合法”之议论。不过,我相信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意识形态困局的一个“外部性”就是形成了一个颇为完善的色情业寻租平台,打之松之,松之打之,循环往复,可持续经营。在这里意识形态成了赚钱的保护伞。

另一个悬疑是,假如真的合法化,色情业会不会泛滥?有人说不会。理由是合法化将使人为制造的资源稀缺和垄断被打破——竞争加剧、信息费用和风险降低导致价格下降。先是从业人员增加——价格下降——从业人减少。但按照“需求定律”,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色情业合法后如果价格下降,那“需求”应该增加才是。

在经济学界,有关需求定律的争论由来已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芝加哥大学里也是轰轰烈烈。据张五常介绍,那时以经济理论解释行为的浪潮开始兴起,大家都意识到,没有需求定律(价格下降需求量一定上升),经济学的解释力就乏善可陈。而所谓吉芬物品(Giffen goods)在逻辑上的存在对此提出了挑战。

1845年,当时的经济学家吉芬在爱尔兰饥荒的时候,发现爱尔兰的穷人在土豆价格上涨的同时消费了更多的土豆,就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价格和消费量正相关的“特例”。好比今天的房价,房价的上涨并没有导致人们买房的减少。但其实,吉芬的观察只是在说,“爱尔兰饥荒的时候,爱尔兰的穷人买不起肉了。这个现象意味着他们必须买更多的土豆,这是收入效应导致的替代效应”。房价也是如此——房价越高人们越买,那是因为人们对手中钱的未来购买力不看好啊。同理,色情业如果合法,价格越低,人们不一定会有更多的“消费”。是因为供给不再稀缺,收入效应加大了,这与需求定律并不矛盾。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首创了用“经济思维”来解释人之行为的思路。高小勇先生主编过一套《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学帝国主义”即是说,把一些原本属于社会学处理的问题拿过来用经济学的公理和逻辑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贝克尔,他的博士论文是《种族歧视的经济分析》,其后,贝克尔把家庭、生育、犯罪等都用经济学来分析。

关于色情业的经济学分析,有一本著名的《超级魔鬼经济学》。书的两位作者中,史蒂芬•列维特是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史蒂芬•都伯纳曾是《纽约时报》记者。列维特提供经济学家的方法和统计学的技巧,都伯纳负责把这些有趣、好懂地写出来。

他们认为色情业的商业模式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上:自古以来,无论在哪儿,男人都希望在免费之外,还能享受更多的性,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女性以适当价格提供性服务满足他们需要的情况。但是到底什么样的价格才是适当的呢?

他们在芝加哥地区所作的调查发现,妓女的收入和过去相比,收入大幅下降了——因为需求在大幅下降。不是说男人的性需求下降,他们的需求依然强劲。但卖淫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最怕竞争。谁是妓女最大的竞争者?很简单:任何愿意与男人免费发生性关系的女人。是因为最近几十年来,性风俗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也是“替代效应”。

20多年前色情业在中国的重燃始于贫穷和欲望,大多数提供服务者的基本目标就是一个字:钱。那么今天这两个烙印还在,只是更加深刻、扭曲。

市场乃交易之所在。色情市场上交易标的有别于其他市场,这个标的,与人的本性相关。《性和理性》(Sex and Reason)一书的作者波茨纳说,性是人类理性的实现。的确,是本能,但不敢完全抛开理性,如果知道对方是艾滋病,多少钱也不会交易了。代价变化导致人的行为的变化,这不正是需求定律的真谛吗?但我们常常自欺欺人且虚伪——真实世界的大众热点不是永远和“色情”瓜葛吗?艳照门一个接着一个,主角变幻无常。■

作者系《财经》主编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410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财经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