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一千八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造纸法,一千三百年前发明了雕板印刷。在纸张发明之前,我国古代的人们曾用许多不同性质的材料,如:龟甲、兽骨、铜器、石头、竹签、木板、丝织品等,作为书写文字的材料。纸张发明之后,书籍改用纸张抄写。一般认为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由于古代书籍使用的材料不同,书籍的形制各不相同。
一
在造纸技术发明之前,我国最早出现的正式书籍是写在竹木简上的简策,古人把竹木劈成狭长的细条,经过刮削整治后在上面书写文字。单独的竹片叫做“简”,木片叫“牍”,编连起来的简或牍叫简策。编连简片的材料是丝和革。晋代荀勖《穆天子使序》中曾说“皆竹简、素丝纶”。“素丝纶”即用白丝编的。《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即用熟牛皮编的。简的编连一般有二道编、三道编,间或也有四道编的。1959年出土的《仪礼》就有四道编、五道编的痕迹。
据古籍载,简策的长短有定制,战国两汉的简最长为2尺4寸,其次1尺2寸,最短的8寸,(均为汉尺),长的用以写重要的法律,短的用以写诸子、传记等一般著作。王充《论衡·量知》说:“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断木为椠,析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从出土的竹简来看长短并不一致,如睡虎地秦墓竹简长23——27.8厘米。银雀山汉墓竹简长27.6厘米。河南信阳等地出土的战国时楚国的竹简中有的长68厘米左右,有的长60厘米,有的还不足20厘米。
简上字数多少不一,最多的有40个字,一般20多字,少者仅有几个字,每简一般写一行。
简策的使用从商代到东汉末年,东汉以后逐步为纸所代替,到东晋后才告绝迹。其间约有一千六七百年的历史。
二
竹木简书写既笨重,占地面积又太大,阅读起来也很不方便,并且简与简中间有缝,很不适于绘图或谱牒一类的使用,在简策盛行的同时就出现了帛书。先秦古籍提到书写时,常常是竹帛并称。《墨子》“明鬼篇”中说:“古者圣王……书之竹帛,遗传后世子孙。”《韩非子》“安危篇”中说:“先王寄理于竹帛。”《晏子春秋》记齐景公对晏子说:“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孤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可见春秋时期人们已使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
缣帛质地轻软,书写起来可以自由剪裁、舒卷,能够弥补笨重的竹简的缺陷。当时的织物一般有帛、素、缯、缣等。写在帛上的称“帛书”,写在素上的为“素书”。由于丝织品成本高,价值贵,一直没能成为社会上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西汉时帛书渐多,但未普及,至东汉才开始盛行。当时有专门用来写帛书的缣帛,上面有黑或红的界行,就像现代的稿纸格子一样。界行红的称为“朱丝栏”,黑的称为“乌丝栏”。
帛书有折叠式和卷轴式两种,折叠形的大都写在48厘米的整幅帛上,有极细的朱丝栏,每行六七十字,先折为双幅,再折为四幅、八幅。卷轴形的高24厘米,卷在一块长形木板上,多属半幅帛,每行30余字;帛上抄有好几种书的起首一行涂一墨钉作为标识,帛书的宽窄长短,多根据文字多少剪裁。
当时将一卷帛书称为一“卷”。因此,“卷”便成了书的数量单位,至今仍沿用。
帛书流行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后三世纪之间,即战国到三国之间,约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三
东汉中期(公元100年前后),便出现了纸,纸张作为书写材料出现以后,到东晋已经代替了简帛而成为书籍的唯一材料。帛书亦被纸质的卷轴书所取代。
卷轴实际上来源于帛书。人们用纸作为书籍的抄写材料以后,因为纸和帛一样,容易舒卷,所以把帛书的卷轴形式保留下来,加以改良,继续使用。
纸书的卷轴一般为一尺左右,卷的长短不定。长的有三、四丈,短的只有几尺。卷上用铅或墨画有垂线;分成许多行,叫“边准”或“界行”。上下画横线叫“边栏”。书写时佛经一般每行17个字,其它书籍每行字数不等。
我国古籍都是竖写的,写时由右到左,右端是开头。为便于阅读,把左端的纸粘连在轴上,把纸书从左到右卷起来。纸书左端卷入轴内,右端的开头露在卷外,容易污损破裂,因此,人们便在右端的前面留下一段空白或粘上一段白纸,讲究的则另用绫罗绢绵等丝织品裱糊卷端,用来保护卷子。这叫做“褾”,俗称“包头”。在褾的中间再系上一根带子,用来捆扎卷子,叫做“带”。为了便于识别图书内容,在卷头上挂上一个小牌子。写上书名、卷次,这种牌子叫“签”。有些多卷本的书,为了避免和其它书混杂,还用布或其它材料包裹起来,这些包书的材料叫做“帙”。
卷子的轴通常用一根涂漆或不涂漆的细木棒做成,帝王贵族和豪门、富户家的藏书对卷轴的材料十分讲究,常用不同颜色的琉璃、象牙、珊瑚、玳瑁、紫檀、雕漆、甚至金、玉等贵重材料制成。轴一般比卷子的宽度长一点,两头露出卷外,以便阅读。
四
卷轴书籍制度到了唐代已经非常完善,但是卷轴若太长,卷舒不便,特别是一些供查考用的工具书,要从长长的卷子中去查找某一个字、某一句话,更是费时费力,极为不便。古人为了改善书籍的形式,减少使用时的麻烦,便对卷轴装加以改进,把已抄好的一幅长卷按照一定的行数,均匀地一反一正地折叠成长方形,就象现在的手折一样。折子的前面和后面用厚纸或布帛裱上一层,作为书的封面和封底,以防破损。这样就把原来的一卷书改为一册书,人们要查阅哪一页书,就可以直接翻到哪一页。即使从头翻到尾也快如“旋风”。故称“旋风装”。又称“旋风叶”。还曾被称为“梵?”和“经折”。
“旋风装”、“经折装”是卷轴书向册页书的过渡形式。当雕板印刷术发明并普及以后,书籍的形式才正式变为册页式。
五
把卷子折叠成册子,逐页翻阅,已经比卷子便利多了,但仍有缺点,经过长时间的翻阅之后,折痕就会断裂,成为零星的散页。而且雕板印刷术发明以后,版片太长了印刷也不方便,一篇文字也不可能刻在一块板上,而是分刻成若干块版。印刷品既是一叶一叶的,就不如干脆把印刷叶子集累起来,直接装订成册,把叶子解开,不相粘连,累集成册的办法演变到现在又有三种形式,即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蝴蝶装:就是把有文字的一面对折起来,将对折好的一叠单页的折叠处粘连在一张纸上,外面包上硬纸,也有的用布或绫锦裱背,外表很像现在的精装书。因蝴蝶装打开后各页左右对称,状如蝴蝶,故而得名,亦简称“蝶装”、“?装”。蝴蝶装在宋代最流行,元代沿用,到明代被淘汰。在蝴蝶装中,包在书前后的硬纸叫“书衣”,书衣正面左边贴着写有书名、册次的狭长纸条叫“书签”,书册上端切齐处叫“书头”,下端切齐处叫“书根”,翻阅的一边(即左边)叫“书口”,另一边叫“书背”或“书脊”。
包背装:由于蝴蝶装书页后半页的背面和第二页的前半页的背面不相连接,读完一面必须连翻两页,打开书时常遇上空白无字的背面,于是到南宋后期,人们把书页有字的一面折在外面,让书页的两个外边粘在书背上,再包上书衣,就成为“包背装”,也叫“裹背装”。由于包背装用浆糊逐页粘连,十分费事,于是逐渐改用在边上打两个或三个小孔,用纸捻穿进小孔把书订牢,再包上书衣。穿纸捻处称为“书脑”,包背装在元代和明代最为流行,明中叶后渐少,清代不多见。
线装:包背装书背容易破损,于是后来改用两张和书页同样大小的书衣分置于书的前后,在书脑处打孔穿线订成。一般的书打四个孔,叫“四针眼装”,厚一点的书有时在上下角各多打一个孔,叫“六针眼装”,订书的线一般用白色或米黄色丝线,双道。有时还在上下两个书角处用浅蓝、浅黄或棕色的绫包起来,叫“包角”。书衣和正文之间至少订进一张空白页,有时多至两三张,叫“护页”或“副页”。
明清时期还爱给线装书做“书套”,也称之为“函”,用硬纸衬里,外面裱糊蓝布。讲究的还用锦把书的四边包起来,用两枚骨签插紧。只空出书根和书头。还有的连书根、书头也包起来,叫“四合套”,更讲究的把包书根、书头的相接处挖成云纹镶嵌,叫“云字套”。还有的用两块和书册一样大小的木板,上下两头各穿上一根布带把书册夹住扎牢。此外,珍贵的书还常做精致的木匣或小木箱装起来,匣面、箱面刻上书名、版本和册次。
线装书出现于明中期,很快就取代了包背装,成为中国古籍最后的也是最通行的形式,因此,今天常把古籍称作线装书。
参考文献
1商承祚?战国楚帛书述略?文物,1964,(9)2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3王红元?三十年来考古发现与书史研究?文献,1979,(1)4李致忠?古书“旋风装”考辩?文物,1981,(2)5何小吉?中国图书知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6郑如斯?从近年新出土文献看我国古代书籍制度?中国书史教学参考文选?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7方厚枢?中国出版史话?东方出版社,19968贲炜?书的知识?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范开宏枣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发表文章1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