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最贴近真理的学问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

————《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自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151 次 更新时间:2004-06-28 08:05

进入专题: 张文木  

张文木  

这几年做国际政治研究有了些新体会。在学问长进的同时,思想却越来越谨慎。这正应验了“学然后知不足”的古训。书是要影响人的,作者对读者和社会是要负责的。思想敏锐与历史纵深感是本书不需多说的特点,在开篇前,我应告诉读者的是我的学术不足,这样可使读者更全面和更客观地把握书中的观点。

本书所研究的是国家战略,做这种学问不仅需要丰富的历史、哲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它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两方面,尤其是后一方面,我明显感到不足。我的学术生涯大多是在学校和研究所度过的,这对我研究战略问题形成一定的制约,而这在短期内又不是凭书本知识可以弥补的。因此,我研究成果的价值可能在于一种视角或一种观念。未经中国现代化实践检验,现在真不敢断言,我关于战略问题的见解,正确和错误的成分都有多少。中外历史上如赵括、马谡及盖达尔等书生误国的事屡见不鲜,我经常警诫自己一生不要犯那样对不起后人的错误。因此,我希望大家在阅读本书时,一定要结合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加以思考,并在新的实践中形成更好的和更贴近中国现代化规律的认识。

观念进入操作层面,要有一系列相当复杂的环节。学问人要形成相对正确的观点实属不易,但将这些观点转化为可操作的政策则更难。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同意这个见解,并认为“改变世界”应当是我们学问人关心的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说,实践应当包括在我们学问之中并占据学问最本质的方面。不进入实践的学问,正如不结果的花朵,对中国进步的作用是极有限的。我书中的观点,只能是在我今天有限经验基础上的认识,希望它能帮助读者发现更接近中国发展规律的知识。

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对学问人来说,写一篇好文章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写好文章,不写坏文章。只有一辈子写好文章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学问家;而只有对实践和历史负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个人的学术尊严与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中国的进步与富强是凝聚和推进中国学术力量及其进步的主动力,当然这也是我学术研究的主动力。但是,饭要大家一块吃,学问也要大家一起做,因为中国的事业需要大家一起干。最贴近真理的学问肯定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历史上,大凡自称独占真理的人往往被真理所奚落。在真理面前,我永远是学生。为了少犯认识上的错误,我还要更多地向大家,尤其要向有经验的老前辈学习。这是我为学多年的一点真实体会。

本书是近几年我就地缘政治及其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研究的成果,都是我个人的观点,有些曾公开发表。借此出版机会,我对有些内容做了一些增删和文字改动,特此说明。

2004年1月

全国十五重点图书选题: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

目录:

一、全球化的基本矛盾与中国道路(5页)

(一)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

1.全球化不能不包括军事自卫手段的全球化

2.海权是中美战略利益矛盾中的重要方面

3.中国应当积极准备迎接高科技战争的挑战

4.中美终究是朋友,但美国人的朋友是打不败的对手

(二)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12页)

1.在大国兴衰史中,被打败并由此衰落的,多是富国

2.国家主权是国家财富的基础,是最大的政治

3.生存不应是中国未来命运的本质

4.拿破仑的意义是历史性的,更是世界性的

5.英国人是美国人的先生,早期美国人是今日中国人的先生

6.落井下石,是霸权政治不言的通则

7.政治家的胆识在关键时刻能扭转乾坤

8.没有统一民族市场的国家,是不可能崛起的

9.未来的世界如果不降低资源消耗,就会战争不断

10.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

11.用公民国家主义代替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

(三)全球科技资源利用中的战略问题(34页)

1.国家政治是技术问题的本质,也是世界技术中心转移的驱动力

2.依托于民族产业的民族特质是科技大国形成的基础

3.战略产业被剥夺的国家,有权利但没能力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4.实事求是地制定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战略

5.几点政策建议

(四)全球化的基本矛盾与中国的选择(54页)

1.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运动的原动力

2.私有制的掘墓者

3.全球化运动的道德底线

4.在强有力地参与全球化的同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世界地缘政治枢纽地区与中国能源安全(57页)

(一)世界霸权与印度洋

--关于大国世界地缘战略的历史分析

1.控制印度洋:拿破仑争霸世界的首选目标

2.控制印度洋:19世纪末英俄在阿富汗狭路相逢

3.会师印度洋:二战中德国和日本的\"最后使命\"

4.控制印度洋:20世纪末美苏决战阿富汗

5.大棋局,老棋谱

(二)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67页)

1.国家安全边界存在于大国实力边界的规定之中

2.地缘中心与资源中心在印度洋地区合二为一

3.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

4.结论:印度将是西方多米诺牌局中最后倒下的一张

(三)印度的大国战略与南亚地缘政治格局(76页)

1.大国战略与强势外交

2.安全战略的两难选择

3.变动中的南亚地缘战略格局

4.简短的结论

(四)阿富汗战争与不对称世界格局 (83页)

1.阿富汗战争与美国能源战略--阿富汗战争起因分析

2.谁是赢家--阿富汗战场形势分析

3.制海权、制空权与国家安全--阿富汗战争结局分析

4.从雅尔塔体系到不对称世界格局--阿富汗战争意义分析

(五)中国的能源安全与政策选择(98页)

1.中国能源安全基本形势

2.中国石油安全外部形势恶化

3.经济全球化挑战中国能源安全

4.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政策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106页)

(一)论中国海权(106页)

1.概念及其误用

2.中国海权特征

3.世界军事变革与中国海军跨越式发展战略

4.中国海权扩展原则

(二)制海权与大国兴衰(114页)

1.资本全球化与制海权理论的产生

2.制海权与大国兴衰

3.制海权扩展的限度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125页)

1.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2.英国和法国是资本全球化和多极化历史的发祥地

3.经济全球化催生海权新观念

4.强大的海军是国内财富积累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保证

5.中国已将部分命运托付给了没有安全保障的世界

6.没有海上军事远投能力,海外贸易的保护就只是一纸空文

7.国家利益所在即我们国家安全边界之所在

8.获得制海权,也就在相当程度上获得了历史的主动权

9.统一台湾是中国参与世界事务的第一张资格认证书

四、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利益(141页)

1.政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全球化才有意义

2.大国制衡是美国亚洲政策的基点

3.美国只希望中国在消耗自己国内资源的前提下发展

4.如果沿着毛泽东邓小平的道路,中国就会成功

5.我们的国家安全观念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6.中国要大力发展海洋和外层空间的自卫力量

7.东急西重仍是中国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

8.仅靠本国资源不足以支撑中国的持续发展

9.在全球化世风日盛的今天,国家利益仍然是中国公民的最高利益

10.改进我们的学风

(二)伊拉克战争与中国崛起的战略机遇(155页)

(三)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156页)

1.世界经济的基础性矛盾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2.世界地缘政治要义与体系特征

3.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心区域的大国政治

4.太平洋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与台湾问题

5.大西洋地缘政治格局与欧亚互动的世界意义

6.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余论一:国际政治本质上是一门艺术的科学

--关于历史逻辑及其在国际政治研究中的运用(184页)

余论二:.学风建设,关乎中国命运

    进入专题: 张文木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书评与书讯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04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