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为当代青年规划人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838 次 更新时间:2013-07-19 16:45

进入专题: 文化论坛  

徐小平  

今天我应北大讲坛的邀请,作一次演讲。题目本来是想对大学新生讲的,讲如何提防四年后的陷阱,比如说就业啦,留学啦,后来题目定为“严防毕业后的陷阱”,我觉得这个题目的主题还不够明确。我真正的主题应该是留学与人生设计,奋斗与前途。大家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徐小平,新东方的小平同志。今天来之前,我还怕大家会把礼堂挤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以前在北大工作过,北大办公楼前是我的第二office,来到这里,好像时光倒流,流回到青春,青春期的时候。

今天我要把我在新东方作咨询时遇到的问题和大家深刻的聊一聊,因为人数不多,我可以操纵会场,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向我提问。我可能会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硕士博士文科理科,尽量能帮大家解决一些问题。在中国,作这种咨询的人不多,而这是大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这就是教育咨询和生涯咨询。具体工作就是告诉你要读哪个专业,去那个学校,为什么要读这个学位,咨询你喜欢那个专业,为什么是化学而不是化工,为什么是物理而不是文学?生涯咨询在国外是一个强大的行业,每个大学都有辅导员,他告诉你毕业之后你的专业是什么,朝哪个方向努力,在哪个地方有hidden job。上次在新东方讨论我写的这本书的时候,他们说在中国没有人生咨询这个动物。我把它解构一下,就是教育咨询和生涯咨询,中间还加一点心理咨询,加一点调节家庭纠纷,和爱情心理咨询。(www.bdjt.com)

我的演讲主题是“为当代青年规划人生”,当时我在大学搞的是校园文化,因为当时大学生的生活都是在校园里面,这里面包含了他们的所有东西。决定了他们未来生活的方向和观念,当时我在北大就是搞这个工作,从中接触到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后来我到新东方七年,做什么呢?就是和学生对话。当然来自北大的学生很多,清华人大的都有。也有从全国各地来的,比如说石河子大学,云南第二少数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廊坊医学院等。这些人都具有了去美国的资格,托福GRE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我在这里边发现严重的问题,几乎每个来找我的人都精神萎靡、衣衫褴褛、神情沮丧。怎么来找我的人都这样呢?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原来当代大学生许多都是这个样子,他们和西方人的精神状态不一样。我们绝对不比他们缺知识,缺推理、判断、分析、理性。他们缺的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所谓的素质。素质是空的,但是精神状态、自信心是实在的。他们缺乏表达能力,对话能力,传达能力,人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是我最大的发现。另外我发现什么呢?发现有的人的签证永远也过不了,因为他留学的计划是一团乱麻。比如说,中专毕业要到美国去读硕士,结果巴林顿大学录取他了,就是吴征博士的那个大学。(笑)三十年代有克莱登,二十世纪有巴林顿。还有学中医的学生,要到旧金山中医大学去学中医博士。还有,比如说化学博士出国再读博士。有一次,一个35岁的女孩子从大连赶来见我。她要去纽约州立(New York city university)去读博士。一读就是七年!我说,求求你,别去了。你想想,读了博士有什么用?她说,这就是我要去读博士的原因——从没用到没用。我说,你40多岁从美国回来,就快办退休手续了。人生就在知识里面毁灭了,在知识里面陨落了。青春的花还没有开放,就已经枯萎了。花的心……藏在化学实验室,总把花期都错过。(www.bdjt.com)

所以,我的使命先是留学咨询,移民咨询,签证咨询,最后变成生涯咨询、人生咨询。也就是,我现在的工作就是要告诉你一生应该怎么度过。根据你的教育背景然后我来问你的兴趣,你的爱好,你的强项。如果你毕业以后,不能把自己很好地卖出去,那么你就是迈进了人才的陷阱。了解情况后,我来帮你寻找机会。在市场上,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他来寻找现金!

现在有多少人在万马奔腾的人才市场上自我放弃,找不到出路,然后以为留学、考研、出国是出路。其实不是。这就是我做这个工作的核心主题,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我要把自己从北大到新东方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案例,发现的人生的黑洞,人生的方向,传播给当代青年。大家先给我五分钟的时间,我念一下我书中的东西。

这本书叫《图穷对话录——我在新东方的人生咨询》。图穷何必现匕首?路难可以找小平。来找我,对话,找出问题,找出强项。大家精神沮丧而来,然后载歌载舞而去。好像受了霜打一样来到我的面前,走的时候就像过了桑拿一样。这也是我今天演讲要产生的效果。

下面开始读《留学十日谈——沙玫留学史》:

“在离2000年还差四年的一个中午,大约在冬天。冬天的北京没有雨,沙玫来到新东方。她点名要找徐小平,说要找我"谈谈"。凡是来找我的,都是来找我谈谈的。凡是要找我谈谈的,都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不是疑问的问,而是难题的题。这些难题,一般都是生命前途大难题。沙玫碰到了什么人生难题?

“这是1996年阴沉的2月,刚刚回到新东方才几周的我,办公室还没有安顿好就立刻遇到了沙玫,拥有了为她提供留学与人生咨询的荣幸,从此开始了我与她之间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绵延至今的人生交汇互动的历史,写下了我在新东方为当代青年提供人生咨询最激动人心的诗歌长卷。

“初看上去沙玫有点暮气沉沉,我想她已经三十多了吧。但一开口立即显得春风袭人,看上去又年轻了好多。在寒暄几句之后,沙玫直奔主题。

她沉痛地对我说:"徐老师,我想出国。为此奋斗了很多年,至今还没能出去。但我实在不能再等了。"

我说:"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她说:"最好明天就走!"

我说:"我理解--你想去哪一国?"

"除了中国不去,哪里都去!"

"你多大?"

"这个有必要说吗?"沙玫显得非常犹豫为难。

"当然!如果你不说年龄,我怎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给你设计出国方案?"

"二十多……"看见我不信任的目光,她又加上一句说:"……多一点。"

我一听就知道她在撒谎。我追问:"到底多几点?"

沙玫咬咬牙,以视死如归的勇气告诉我:"多他妈的十点半!昨天刚刚过了三十点五岁的生日。"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受到巨大震撼,我立即想拥抱这个姑娘并给她亲切安慰。但是当时我没有这么做。我刚回国,还没有建立起自己那种慈父般光辉的形象,而且那时比现在年轻!拥抱她,可能会被她敏感的美丽心灵误解。其实我应该拥抱她--一个是憋足了劲回到国内的我,一个是憋足了劲要挤出国门的她,回国与出国这两股潮流热烈拥抱在新东方,说不定还有一点时代象征意义呢!

沙玫是那种为了出国几乎什么都不要的女人。这种人在80和90年代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成为一种独特的病态"亚文化":出国,就能解决一切人生的问题。不出国,人生就是问题的一切。

她从内蒙大专毕业,然后来到北京打工,在风入松对面租了一个破房子,一个月拿一千多块钱,没有北京户口。她是大连外国语的大专。外语还是不错的,托福第一次考了250,不过第二次就考了520,第三次,考得不错,580,算是能够出国了。我现在首先谈的是给她设计应不应该出国。她年龄这么大,又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资源,我决定让她出国是因为她有能力有资格出国。她通过出国能够获得国际资源。第二就是出国的方案怎样签证才能保险,当时我也劝他移民,如果美国去不了就去加拿大,当时是有这个机会的。在出国前要把根基放在国内,这是她的真正的命运。沙玫当时来找我,还想和一个老外结婚。我说,人生最宝贵的是自由和独立,不自由,毋宁死,对于国家民族是这样,对于个人更是这样。婚姻能够给孤独得人带来幸福,但是如果把婚姻当作追求物质满足的中介,这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卖淫。你嫁给他,并非自己无法生存,也不是为了爸爸妈妈的食道癌,而是为了留学的目的。

沙梅住的地方特别糟,到了夏天,只能去风入松乘凉,风入松是九点半关门。回家的那个楼道是很黑的,有一天回家,伸手摸到一个东西——温柔血腥,她以为是人,原来是一只羊。后来好几个星期她不敢和人握手——一握手就想起那只羊的不知被剥到那里去了的皮。在这种环境里面,她最终还是去了美国。到芝加哥一所小的大学去读MBA,两年以后大学毕业,现在一个国际大牌机构工作,96年见我的时候是拿1500块钱,现在是拿将近40000元人民币的工资。一个国家花五十年才能做到的事,她花五年就完成了。(www.bdjt.com)

但是,有钱不一定就幸福,所以,书的最后一章就是我和沙玫谈幸福。我经常梦见沙玫在美国活得究竟怎么样。我做了一个恶梦,我梦见肯尼迪的侄儿和沙玫约会并且告诉沙玫她是他见到的最有东方神秘主义魅力的性感女性。美酒加玫瑰以后,肯尼迪的侄儿温情脉脉的送沙玫回家。人家想喝杯咖啡,沙玫当然就答应了——实际上这就是美国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但是后来我看到风流倜傥的小肯尼迪捂着流血的嘴巴,落荒而逃。嘴里的英语,即使我醒着也能想着几句,可怜的小肯尼迪,他还是第一次受到这种东方文化的打击。难过美国老有人宣传中国威胁论呢。

我现在讲一讲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中国现在处在价值转换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造成了许多机会,许多迷茫,原来许多不可超越的东西现在看来如此地荒谬。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许多人在价值转换这个过程中失败了,放弃了。比如说,98年教育部宣布砍掉250个专业,250个专业是可以砍的。但是,250个专业的几十万人,这些人怎么办?他们是在一个没用的专业里虚度了4年到8年的青春!所以新东方办了一个“博士硕士改行班”,从大专到博士的人读完博士,再来到我这里问“老师,我应该读哪个大专?”因为找不到饭吃!No job,no money!许多博士面对变化了的人才市场,重新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

我想做一个思想者,对中国教育的市场化,学位的市场化作一些贡献。这比那种一个两个的辅导要重要的多。前两天我遇到北大法律系的一个学生,耶鲁大学给他很高的奖学金,但是他被拒了。人家说你是博士,没必要再来读硕士,他学的专业是Property law.他应该告诉签证官,在中国,私有财产是神圣但是可以侵犯的。这样保证会使他拿到签证。所以,中国学生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体系。

第二个,我想做一个Guider,我做过大学辅导员,但是我知道这还不够,不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一个大专生,毕业后想工作,他的父母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出息!你应该去读专升本!我就要深刻地批判这种范进现象,就应该去工作,去赚钱嘛。但是这个观念就是存在,人家以为神圣的要命!

我还想知道一下留学过程中的家庭问题。什么是家庭观念,美国人认为家庭是中心,为了家庭它可以放弃一切。有一个家庭,儿子在美国读博士,媳妇被拒签十次!每次都来找我,我都会说,让你的儿子回来!回来你们可以天天度蜜月,天天去天安门看升旗,多么幸福!但是他们不听。我的儿子在美国读博士,要是回来,左邻右舍会笑掉大牙的!我说,笑掉大牙,去补牙的是你的邻居,而不是你!为什么你要打掉门牙往肚里吞!在他们眼里,家庭幸福、夫妻的团聚,爱情是一钱不值的,值钱的是留学的观念,这是庸俗的文化功利主义。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一个圈,他们的心灵被封闭了!留学、读博士、我儿子在美国。到底什么是幸福?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留在国外就是失败,嫁给洋人就是悲剧,有一次,许戈辉采访我,问我,为什么嫁给洋人就是悲剧,我说,对不起,你有没有嫁给洋人?为什么嫁给洋人就是悲剧呢?因为洋人和中国人是两种不同的动物。我们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为什么熊在北极就是北极熊,在四川就是熊猫?这两种熊交配出来的熊,到底是在冰上生活,还是在竹海里遨游呢?洋人是不孝敬父母的,尤其是对方的父母。大家看过美国的家庭滑稽录像吗?主持人经常拿自己的岳父岳母开玩笑。“这是我的岳父岳母,下面由他俩来表演节目。大家不要嘲笑他们。他们是我的岳父岳母,当然这不是他们的错”。

人是文化的动物。我在新东方经常讲这个故事,小芳为什么会是一个时代悲剧?李春波下乡搞上了小芳,回城后把人家给甩了,还写了一首著名的歌曲虚伪的说,多少次我回回首看我走过的路,衷心祝福你善良的姑娘,多少次我回回首看我走过的路,你站在小村旁。既然他站在小村旁,为什么不开着北京吉普把人家接到城里呢。既然他站在小村旁,为什么不把他背到家里去?这是永远不可能的,这中间存在巨大的文化鸿沟。中国有三次离婚高潮,49年干部进城了,和家里的老婆离婚;80年代知识分子进城了,和小芳离婚。90年代留学生出国,和自己的老公老婆离婚。钱宁写过一本书——《留学美国——一个时代的故事》,里面讲的全是离婚的故事,一个时代的离婚故事。这是人生的黑洞和陷阱。

我再讲一个听起来有些离奇的留学故事,有一个相当优秀的女性,老公开公司,一年挣200多万,她自己一年挣30多万,结果她因为自己留学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非要去美国留学。大家知道,在正常的社会里应当是完成教育,然后开始就业、创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经过选择比较鉴别。但是这个女性她知道自己是很厉害的,应该去读MBA,应该在IBM,Microsoft工作,但是现在只是做到中层经理,就再也上不去了。她想拔高自己,但是她忘了,在拔高自己的同时,必须摆脱自己原有的生活理念,原有的Carrer,这一切带来的很简单就是离婚。我说你千万不要去留学,她说我非得去不可,这就是留学异教,留学邪教,留学无意识了。她的留学之梦完全是一个外壳,她的内容早已经在国内实现了。(www.bdjt.com)

我为什么要留学呢,我能得到什么呢?这是我今天讲座的核心问题。什么叫做留学呢?在我眼中,没有留学这个东西,留学就是要利用能够得到的教育资源。新东方有一位著名的老师,从来没有出国,甚至连泰国都没取过,因此也就没有见过不同类型的人。他在国内上了一个美国人不承认的MBA,教师都是在中国工作的美国人,他找了个机会去读了。出来之后成为新东方最著名的老师之一。他已经将留学本土化了,留学所要得到的东西——英语,思维的转换,MBA的degree,degree所包含的真正的知识。有人认为他没有出国,没有经历过很多东西。其实,到了国外,你和外国人交往的机会未必就必在国内和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多,到了国外,你所谓去周游去阅历的机会未必就会多。中国已经有了足够的机会和能力让你去获得国际教育资源。CNN在中国是可以想办法看到的。时代周刊,内容非常精彩,我的英文都是在那里边学来的。

MBA是需要四年的,当你决定要去读MBA的时候,你付出最少两年的时间去度托福,GRE,上下班,你整个的发展中断了。两年过去了,你的机会成本呢,你的风险呢,你的生命的性能价格比呢?其实,中国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国际教育机构,北大就有,还有中欧教育学院等,我不是反对你们出国,我是说留学不要就必须出国。留学就是利用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通过留学提升你的知识,提升你的技巧。有的学生非美国不去,说去加拿大相当于去天津,去美国相当于去北京!我敢肯定这个人是河北人!(笑)其实加拿大的教育质量是世界第一。虽然没有像哈佛耶鲁这种著名的学校,但是学校相当优秀。从温哥华去美国,只需要二十几分钟!我们以前经常半夜开车去美国,加点汽油,省五块钱。(笑)想获得国际教育资源,不一定要出国,更不一定非去美国。比如可以到英国学传媒,因为英国的传媒业也相当发达,是唯一能和美国抗衡的。我想问一句,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谁敢勇敢的告诉我。

“挣钱!”(一个男生回答)

好!怎么挣钱?科技是生产力,但是科技是需要转化的,需要像陈章良这样的人把试管里的东西变成产品。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赚钱,但是要by getting a job!(通过一个工作)。

留学的第一个目的是获得就业竞争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赚钱。牛津大学的校长在北大一百周年大会上,在人民大会堂说:大学是这样一个地方,她为追求幸福的男人女人提供教育,给他们指南,让他们去获得寻求幸福的手段,活得寻求幸福的能力。所以说,留学的核心目的是就业。有一个大专生非要留学不可,可是她已经在国内每月挣一万多块钱了。还有一个新疆大学的毕业生,一年挣100多万,非要去美国留学。她已经具有了行业竞争力。她的英语不好,只是凑巧赢得了这个位置。要是她放弃自己的工作去读两年的硕士,那么她的生意就完了。

留学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行业领导力。钱永强,在耶鲁读了MBA,回到新东方就成为新一代青年的偶像。新东方的宋昊,马上要去Oxford读MBA了,他经过多年的徘徊,天天利用内部信息跟人家在股市炒股,最后终于和股市一起崩溃了。他没有行业的领导力,他去牛津寻找的革命真理就是这个行业的领导力。回到新东方,可以做一个分校校长,或者副校长,要是他想炒股,也可以啊。这是比较成功的人的留学目的。(www.bdjt.com)

对于刚才所说的那个丈夫一年挣几百万,自己也完全独立的人,她留学的目的就是最高境界——获得社会的推动力。比如说王强,要去读美国的ESL的Degree。一年两年的都有。在国外至少有上千个学校提供这个专业的硕士学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语教学市场,但是我没有见到一个人带着这个学位回国。当你们要留学的时候,要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刚才所说的法律系学生,我同意他去美国读书,因为他会成为这个社会的领导者,推动中国宪法把私有财产写进去,推动中国尊重私有财产。所以,留学与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就业的竞争力,获得行业的领导力,获得社会的推动力。

顺便说一句,在国内有“海归”和“土鳖”的说法,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非常庸俗的。我觉得这是愚蠢的,把人类分成不同的鱼类是不对的。我们都是中华鳖精?!只要能够给社会提供强身健体的知识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只要能够在社会上做出贡献,大家就都是中华鳖精。为什么会有海归和土鳖之争呢?这里面有它的合理性。国内的研究生和那些受过现代教育、国际教育的人,和受过外企文化熏陶的人是有差距的。许多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比起我们向前走的社会精英来,确确实实有些滞后。要解决这个问题,留学固然重要,但是也不一定非得要花七年八年读个硕士博士。我有一个朋友在语言学院工作,里面有几千个老外,他在里面读外语,英语相当牛,外型相当现代化。许多学生都问他,你怎么就回国了呢?所以,洋化不是一个坏词,西方化也不是一个坏词。他指的是我们需要一个新新人类。这个新新人类包含着这个社会向前走的时候他必然包含的状态——时尚、开放。有一个外企广告公司,在门上写道:If you want to go ,go sexy.当然你不能把这句话告诉你的女儿。他的意思是性别特征是上帝给的,你应该展示你的个人魅力。(www.bdjt.com)

我再讲一下成功与幸福的定义。幸福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稳定而可以发展的就业。比如北大德语系的杨纪,在新东方做了杰出的老师。幸福首先不在于权力,也不在于更多的知识。首先在于稳定可以发展的就业。有北大电子系的同学写信问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应该怎么办,好像也没有参加什么元培计划。我说你想干什么,他说我想搞管理。我说那好,你可以再四年之内把这个degree熬下来。听一些课,拿一个双学位。如果不能,就听一些课。毕业后做一个懂技术的高级管理者。柳传志管理联想,他也不一定懂技术啊。前几天,北京化工大学的一个女生来找我,说老师我现在很迷茫。我是应该保研呢,还是出国去读博士,或者参加工作?我发现她走投无路了,我说你学的东西有用吗,她说她是搞化学分裂的过程,我说你别分裂了。你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她说反正自己的专业只能到国有企业,外企也不需要。我说你能作什么呢,她说我不知道。她在化工大学乐队里面的,搞过学生工作。我说显然你不能做音乐家,她说我搞过学生的社团工作。我发现她的专业确实没有前途,我说忘记你出国的梦想吧,以你学生干部和化工的背景,你总可以在巴斯夫、拜耳、辉瑞做一个接电话的吧。吴士宏不也是从接电话开始的吗?有一次天津大学一个学国际政治的学生告诉我,他要读研究生,要进入外企,我说为什么要读研究生,他说外企不要本科生,当时摩托罗拉的人事经理就在旁边,他说你错了,我们百分之七十的是本科生,百分之三十的是研究生。为什么有的外企不喜欢本科生呢,因为许多本科生工作后忙于考托福。考GRE,而外企最需要的是你的口语,开放的头脑。

前几天有个复旦统计系的女生来找我,托福650多分,GRE考了2300多分,要到美国读博士,并且保证拿到奖学金,我说你到底想要做什么。她说他想到麦肯锡。这个女孩相当优秀。我说现在进行人生倒计时,把托福和GRE一把火烧了,毫无用处!我的书中有个你的榜样!北大物理系的毕业生,到英美烟草公司作了五年,28岁的时候,雄纠纠气昂昂跨过太平洋,去读MBA,三个月后回到中国,在麦肯锡一年拿十万美金!没有几年的中国经验,名牌大学绝对不会录取你。耶鲁要求4年的工作经验,澳大利亚的学校也要求2年的工作经验!

现在,在崛起的中国生活质量面前,海外的人黯然失色。今年夏天我见到无数的朋友从国外回来。所以千万不要把前途定在留学上,一定要定在就业上。这是幸福的第一个定义。有个中央美院的学生,要出国读美术理论的学位,我说算了,搞美术理论既不浪漫,也不赚钱。你还是去学美术设计吧。现在她已经毕业在弗吉尼亚大学附近挣了很多钱。

仅有稳定是不够的,还要有所发展。我在美国洗过碗,为什么现在不洗了呢,因为洗碗不可持续发展。很多博士在美国开饭馆,这倒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职业。斯皮尔博格做过收发员,卡森博格,《狮子王》的制作人,也做过迪斯尼的收发员。所以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毕业之后去干一份工作,不管是多么低微,多么无聊。我一个朋友,复旦中文系毕业后到中华书局作古文的校对,这是一份枯燥到惊人地步的工作。他是一个极有眼光的人,校对、编辑、图书的发行、出版,他干了五年,把这一切弄得精熟,90年代初他开始作图书,成为一代书商,文化枭雄。赚了很多钱,娶了一个女演员,过着幸福而又动荡的生活。俞敏洪,激动人心的北大校友,他的新东方不也是从贴广告,办讲座开始的吗。开始干的也是排排自行车等无聊的工作。杨元庆,不也是通过卖服务器引起了柳传志同志的关注吗?所以毕业后看准一项工作,只要看到他有发展,就一定有前途!(www.bdjt.com)

有一次中宣部出版局干部培训班的一个干部来找我,他精神崩溃了,往那里一坐,就像一座墓碑一样。说自己走投无路,28岁了,房子也没有。我说你能干什么,他说什么也不能。我说干过六年干部培训,你成功了。传媒出版是中国市场最后的一块处女地。你懂得行情,认识全国的出版干部,找一个人,和他合伙搞出版公司!

“唯有读书高”的想法是胡闹!我如果有女儿,我宁可把她嫁给胡屠夫,也不嫁给范进。这就是我的价值观,这也是美国的价值观,这就是幸福的本质和定义。

第二个定义是稳定而且可以增长的收入。收入是就业的目的,但是如果今年400块,明年400块,后年还是400块,这种生活是不幸福的。在著名外企,如IBM,它有十个级别,每一个级别里面又分成许多小的级别。许多职员逐级爬升,过着稳定而又幸福的生活。我们企业的许多人感到压抑,往往是因为在收入应该增长的时候没有增长。他们才感到沮丧,要背弃这种生活。

如果在美国毕业后一年收入有六万人民币,我敢肯定出国的人数马上就会降下来。但是在中国的一年收入可增长的六万人民币,和六万美金在美国是不同的。在国内干绝对不比美国差,只是你不会算而已。考虑到生活质量,在美国理发要十五美元。服装、食物、衣食住行,在中国可以相当的丰富。中国人在金钱问题上有巨大的迷误,导致我们并不幸福。就挣钱的观念而言,我们违反市场原则,违反三个代表,大家不与时俱进。有一首歌感动了无数人:你的收入还那么少吗,你的贡献还那么大吗?然后祝你平安,祝你平安。这是反动的。他到底是在歌颂我们的社会还是在批判我们的社会?贡献大的人收入就应该少吗?有一次我在中央电视台,十二演播室,三年前的教师节,主持人问我,徐老师请你谈谈教师的清贫问题,我想来想去,面对镜头我想说句假话,最后实在说不下去,我说对不起,这个问题是愚蠢的。反正我不清贫,我也反对清贫。人民教师怎么就应该和清贫挂钩呢,你是在批判我们的社会还是在歌颂我们的祖国呢。

就业分三个层次:为谋生工作是就业,为终生工作是职业,为梦想献身工作是事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干一番他想献身的职业。奥斯卡获奖者,肯尼迪易斯特务德在颁奖典礼上说过,我很幸运的是我在一个我喜欢的行业里面谋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个奢侈。事业和职业是分离的,但是你在追求事业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职业。

幸福的第三个层次,稳定而可以选择的人生。有一个女生告诉我,徐老师你不要问我为什么留学,我出国就是为了躲避我的爸爸妈妈。他的爸爸妈妈温柔地坐在一边,被他们的女儿吓了一跳。他的爸爸妈妈为了看住他,竟然在北京买了房子,管她管得非常严酷。这种现象在中国相当严重。有些青年人把躲避某种压力,躲避某种监控,当作出国的目标。其实他是为了自由,但是往往得不到幸福。幸福就是稳定可以选择的生活。任何人干预你的生活都是不对的,都是封建法西斯。美国有个电影叫goaf,迪斯尼的一个大笨狗。它的爸爸经常和儿子吵架,儿子说,OK,Do not do that !I am thirteen five years old,I have my own life.结果这条老狗说,Sorry,son ,I just want to help!中国的父母都想帮孩子,结果越帮越糟糕。把我们的生活给攫取没了,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由。这种悲剧现在还在中国持续着。

幸福的三个层次其实在中国完全可以得到,留学不是唯一的手段。(www.bdjt.com)

回答提问:

有一个北大法律系女生问:今年三年级,准备考托福去美国读法学。问合不合适。

回答:先举一个例子,有一个西安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毕业后考上北大法律系的研究生,然后毕业后想去美国读JD,出来之后就已经31岁了。可是他忘了,他是在中国的哈佛读书,读到了法律的最高学位。他毕业后就已经是社会的精英人士,可以挣很多钱。新东方的法律顾问开元律师事务所王立华,没有出过国,他的办公楼和我所见到的美国的超级大律师的办公楼差不多。中国人已经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赢得世界级的成功!他手下有无数从美国回来的律师。我建议你现在中国的外企工作两三年,然后到美国读一个一年的LLA。就会拥有幸福的生活。(www.bdjt.com)

问:我是扬州税务学院的经济学学士,现在在一家小的咨询公司工作,工资去年1500,今年1700,觉得工作没劲,想考国际关系的研究生,然后去外交部做外交官。

答:我觉得你去不了。你想一想,你的就业选择就有问题。在中国,政府官员的工资是有一个平均线的,报酬体系有问题。你是外地人,还没有结婚。你想想,你的就业能保证吗?你的就业增长能保证吗?你的收入的增长能保证吗?你的生活的选择能保证吗?你不要考研究生,更不要考虑出国,看一下你能看到什么机会,先把现在的工作好好干下去。举个例子,郑州大学新闻系有个女生,毕业后考了社会学的研究生,结果后来找不到工作,来找我。问我怎么办。这是整个教育的失败。复旦新闻系有个女生来找我,非常的自信。她毕业在宝洁工作,先是接电话复印资料。干了三年后,她准备到美国西北大学去读MBA,因为具有了工作经验,回国后宝洁肯定会高薪聘用她。(www.bdjt.com)

问:我也是北大法律系的,但是家庭条件一般,没有走够的钱出国,我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答:不要考研,也不要出国,到王立华的律师事务所工作几年,可能会碰上一个纽约大学回来的美国律师,嫁给他,再去留学,然后把他忘了。(笑)有工作经验之后,到美国读一个一两年左右的律师,非常好。

问:我是武汉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学的是烹饪,在四星级酒店实习过。我想出国读一个饭店管理或者营养学的学位。是否合适?

答:你的英文不错,去瑞士读两年或者一年的饭店管理硕士。因为那里是世界最高水平。回国后,前途绝对保障。旅游、饭店、休闲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不要非去美国。美国的签证现在非常难,简直到了毫无理性的程度。签证里面有深刻的非理性,拒签是没有理由的。因为要去美国的人是在是太多了。(www.bdjt.com)

问:我的本科是人大新闻系的,现在在人大读社会学,毕业后想去美国读新闻,可不可以呢?

答:以前北大英语系有个女生,毕业后去伯克利读新闻,后来做了CBS驻中国的记者,结果被中国驱逐出境。现在在美国最无耻的报纸——Washington Times工作。因为美国和中国的新闻是不同的。中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你不能在中国游刃有余,回国后肯定找不到工作。我建议你毕业后做一个有魅力的女记者。我不鼓励你毕业后出国,这样你就和这块土地脱离关系了。媒体是中国最后一块处女地,你可以挣很多钱。(www.bdjt.com)

问:我在北航读机械,但是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我应该怎样规划人生?

答:你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答:我想做CEO.

徐答:这是你的兴趣、事业。这是废话!没有职业,你怎么去做事业?你到底想做什么工作?很多人想做杰克韦尔奇,结果连被他管理的资格都没有!你对电脑感兴趣,想做软件设计师,先把专业应付过去,然后花时间来学电脑,天下有多少学习数学物理的人最终学了电脑,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电脑设计师的!毕业后先去联想华为,有了经验之后再去做项目经理。每个人都要有vision,但是要落实到现实中去!(www.bdjt.com)

问:我是政治学方向的研究生,想去美国读比较政治学的博士,回国后想去外企做调查咨询工作,最后成为一名高级管理人才,可以这样规划吗?

答:不要出国,不要读博士。倒退一下,忘记留学这一切,你又不想作学术研究。我希望每个人都通过美好的专业获得美好的职业。OK? 再见再见!(www.bdjt.com)

    进入专题: 文化论坛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爱思想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422.html
文章来源:北大讲坛首发(www.bdjt.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