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彪:人权:从理念到制度——纪念《世界人权宣言》60周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09 次 更新时间:2008-12-11 17:43

进入专题: 人权  

滕彪  

有一种动物,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历史并与自己的同类一道不断探索并改进共处的规则。这种动物就是人。而这种规则演化的历史,就是人类创造文明、远离野蛮的历史。

无数个世纪以来,为建立这些规则,人类不知付出了多少鲜血和泪水。有史以来最为悲惨的事件可以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共有二十亿以上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伤亡达五千五百万左右,其中平民约占一半。痛定思痛,从炮火和废墟走出来的人们走到一起,经过两年的酝酿,1948年12月10日,第三届联合国大会以48票赞成、0票反对、8票弃权通过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人权宣言》。这是有组织的国际社会就人权和基本自由作出的第一个世界性宣言,人类朝着更文明的规则迈了一大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也是一次"惨胜"。

作为人类的思想和精神成就之一,尤其是作为世界人权宣言的结果之一,"人权"这个响亮的概念,正在成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今天已经没有谁敢公然诋毁"人权",即使是作恶多端的暴君。保护人权的精神体现在几乎所有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在中国,人权也从一个敏感的词汇走进了宪法;甚至政府也着手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无论法律文件里的"人权"是出于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拒绝普世价值的意识形态恐怕大势已去了。

195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12月10日定为"世界人权日"。人们将越来越认识到这些文字的意义:"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对人权的无视和侮蔑已发展为野蛮暴行,这些暴行玷污了人类的良心,而一个人人享有言论和信仰自由并免予恐惧和匮乏的世界的来临,已被宣布为普通人民的最高愿望。""为使人类不致迫不得已铤而走险对暴政和压迫进行反叛,有必要使人权受法治的保护。"

在60年前,人权更多的还是一个理念、一个愿望,一个虽然渴望、但又不那么确信的期待。甚至在同一年,乔治·奥维尔在另一个同样著名的文本里对未来进行了绝望的描写。在《一九八四》里,人权、人性、自由、真理遭到了无所不在的羞辱,以至于这些词汇失去了它们本来的意义,甚至人从主体变成了客体,思考成为不可能。

奥维尔猜对了一部分。远远在1984年之前,就有了一些奉行1984规则的政权大行其道。但他没有猜得着这结局。1984年过去不久,这些极权制度纷纷瓦解,仅存的几个极权体制,多数也不得不开始调整,反人权的体制正在或快或慢地走向博物馆。

经过60年的努力,确切地说,经过更为久远的一代又一代人的艰难探索,人权已经由理念变成了制度。《世界人权宣言》虽然没有直接的法律约束力,但它的光辉思想,借着人性的力量,渐渐成为一些有约束力的文件和机构的渊源。比如,被通称为人权宪章的六个重要的国际公约:《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和处罚公约》。比如联合国的一些条约机构和常设机构、国际法院、欧洲人权法院、美洲人权法院、非洲人权与民族权法院、一些特别法庭以及那些激动人心的审判。在十几个联合国人权公约中,大多数都设立了监督条约实施的人权机构,以受理和审议缔约国的报告、国家间的指控、个人申诉、进行国际调查等。常设委员会的委员在人权专业和道义品质方面具有崇高威望。而且,常设机构越来越发展出一整套可操作的法律程序。2008年11月,《反酷刑公约》的执行机构联合国反酷刑委员会对中国存在的酷刑问题提出了中肯而坦率的批评,从中可以看出人权理念和制度的力量。

1998年11月成立的欧洲人权法院在捍卫人权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每年要处理1500宗破坏人权的案例,包括酷刑、强迫失踪、安乐死、财产权、人工受孕等,它虽然不掌握任何强制性的国家工具,没有具体的执行权,但是每个成员国都尊重人权法院的判决。2005年的一个案件中,来自乌克兰的申诉人说他被殴打了好几次。由于没有证人和其他证据,很难证实他的申诉。但是,根据体检报告、申诉人口供、被羁押三天的事实以及缺乏其他合理的解释,使人权法院认为他确实在羁押中受到了暴力侵害,而当地政府有责任对申诉人所受到的伤害提供解释。由于事实上该政府没有提供这样的解释,最终被认定违反了反酷刑公约。 在一系列案例中,欧洲人权法院确立了酷刑案件的举证责任倒置:不是由酷刑受害者/申诉人来证明酷刑的存在,而是将证明责任转移给国家。

人权不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和遥远的梦想。它已经成为国内法和国际法上诸多有形的东西:机构、人员、规则、资金、解释、起诉、辩论、审判、判决、执行、制裁。虽然地缘政治、国际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在个别场合进行博弈时,不可能毫不偏离纯粹的正义理想,但是一个权威性的机构、形式化的程序,以及规则的运用技术,对于促进人权事业来说,显然比抽象理论要实在得多。人权的制度化,(任何一种制度一样),都是理念演进的结果。一个符合人性的精神理念自然能够"创造"出物质力量来。

人权已经跨越主权。一个有着心智正常的人,决不会认为邻居关起门来杀人的时候自己应该沉默。人类的命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连在一起:互联网、WTO、跨国资本、NGO、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全球变暖、空间技术。可以想象,伴随着人类事务的全球化,人权的概念也将越来越普及,以主权和内政为借口压制人权将越来越不被国际社会所容忍,而人类的联合趋势也会加快。欧洲一体化是个令人鼓舞的榜样。联合国或者类似的全球性组织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世界政府出现以前,也许会出现民主国家联合体,它将负起捍卫人权价值的历史责任。

历史还将继续朝着这些方面发展:人权的制度化和超主权化。哈维尔在纪念《世界人权宣言》50周年时讲到,人权宣言将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人性在世界上的位置的梦想,希望它在所有的国家里,逐步成为鲜活的现实。

捍卫这些基本权利是每一代人的责任。那些渴望人权与自由的人们,那些因人类的苦难而痛苦的人们,始终没有放弃这个哈姆雷特式的追问:人还是非人?

那些生活在自由世界中的人们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去维护自己的权利、维护法治的价值,自由将会渐渐衰弱。那些生活在半自由或不自由社会中的人们,如果不去克服恐惧、不去争取自己的自由、不去捍卫生命的尊严,那么他们将失去仅有的一点自由。那些自由的人们,如果对这个星球上其他地方的人们的不自由漠不关心,他们自身的自由也是不完整的,并且必将受到现实的威胁。

黑格尔说,"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人类从来就不会从历史中学到什么。"我们得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他错了。

谨以此纪念《世界人权宣言》诞生60周年。

    进入专题: 人权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319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