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
大家都知道非典型肺炎,它为什么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这么大的危害?
首先让我们追本溯源一下:
我国卫生部于2003年2月11日首次向WHO报告:2002年11月16日到2003年2月9日期间,广东6城市发生的305例非典型肺炎,其中5例死亡。2月下旬,香港也报道了类似病例的成簇爆发,该病通过空气或密切接触,传播非常快。WHO4月21日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已有3861人感染“非典”,217人死亡,涉及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东亚,东南亚诸国受影响最重。而我国的数据,截至21日18点,全国共累积报告病例2158(医务人员480例),治愈出院1213例,死亡97例。
非典型肺炎的前期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不适。紧接着是呼吸道症状如干咳和呼吸困难。查体肺部干或湿,叩浊。检查发现,病人的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略有增加或减少,血小板减少不明显,血氧饱和度降低及血清CK和或转氨酶升高。严重的非典型肺炎,会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于3月24日在5例患者标本中找到冠状病毒。与此同时,香港大学对香港“非典”患者活检,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细胞在薄层扫描电镜,显示出冠状病毒样颗粒。紧接着在加拿大的实验室也检测到冠状病毒。这是一种特殊的冠状病毒。它的DNA序列和已知的冠状病毒序列不同,但两者氨基酸序列具有78%的同质性,物种进化分析显示它与已知的3群冠状病毒不同,因此是一种变种的冠状病毒。科学家们说,这种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科学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SARS是“非典”学名的英文缩写)。这种病毒“极有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治疗“非典”有没有特效药和有效手段?目前还没有发现。据对所收集到的“非典”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后发现,多数患者在诊断“非典”之前通常使用2~6天的广谱抗生素(如罗氏芬、马斯平、奥格门汀等)或大环内酯类药(如克拉霉素、阿齐霉素等),但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好转。而使用利巴韦林和糖皮质激素后,多数患者病情趋稳定,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象均有改善。但因同时联用其它药物治疗,利巴韦林的作用尚难判。因此,CDC目前并未推荐使用利巴韦林,也未推荐联用皮质激素。有专家认为,当“非典”患者进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没有特异的治疗手段,应加强机械通气和全身支持治疗,改善低氧血症,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中国的卫生部门也提出了治疗方案,如一般支持治疗、广谱抗生素、抗病毒及增强免疫力,对重症患者采取激素、机械通气等治疗。
正因为目前尚无病因治疗方法,严密监控疫情,防止“非典”的大规模播散显得尤为重要。“非典”预防重点应包括3方面: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我认为,如果非典型肺炎的传播与流感病毒的传播有相似之处,那么除了预防和治疗,开发疫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