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谈超越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09 次 更新时间:2010-12-05 16:12

罗江  

我1984年考进北大生物系,本来是满腔热血,但后来慢慢地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于是产生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整日徘徊在校园,不思进取,终于到了考试,这时才知问题严重性,因为如果三门考试不及格将被劝退学,向年级同学咨询得知生病缓考是唯一可行之道,于是在寒夜用冷水冲澡,果然第二天就生病了,到校医院主动要求住院,这年的寒假只好呆在学校复习功课,才保得缓考及格,但这不是长久之计,86年转系到社会学系直至89年7月毕业。毕业后分到北京市委工作,但这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于是又产生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91年7月我离开北京市政府到社会心理学会工作才得以解决这一冲突。我想只有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才有可能去实现超越。

一、自我的超越

很多东西我们是无法超越的,比如像貌,出身等,我们只能是接受,也只有先接受自己才有可能实现自我的超越。人性的弱点之一在于关注自己远远超过别人,而这成为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举个例子,某日我向张三借了10块钱,过了几天我忘了,而张三又不好意思开口向我要,一日张三向我借5块钱,这时我记住了,而且张三久久不还,我便向其“讨债”,结果是张三告诉我曾经我借了他10块钱,我只好将另5块补上。有时我们就太自我中心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多想,“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我们不可能改变别人,不可能改变环境,我们能做的是改变好自己。

二、专业的超越

在高中生涯,我们对大学专业设置所知甚少,等到大学之后我们才发现这并非自己需要与适合的专业,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随缘,也可以通过转系,学双学位来改变这一结果。我有两个同学,毕业后一个分到广州统计局,一个到广州社科院,91年他们转到了深圳万科,如今都做上了总经理,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什么特长,有什么能力。一位造纸专业的学生后来成了著名的电台主持,主要功劳在于她的英文及表达能力,如今很多招聘会都是“专业不限”,这也正好印证了专业真的不重要的观点。

三、情感的超越

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最想做的就是谈恋爱了,我追过很多女生,其中有一个让我记忆犹新,当时我约她在未名湖畔谈了很久,我以为能成了,于是费尽心思,废被寝忘食地写了几万字的情书,结果呢?她问我:“罗江,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我答道:“不怎么样。”她又问我:“那你有什么特长?”我想了想答道:“好你没什么。”“那你在这里干吗,辛辛苦苦从一个县城考上北大难道就是为了让你这样子荒废时光。”我呆住了,一句话惊醒梦中人,从那以后我决心努力。也许真的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在88年90周睥校庆的日子里我认识了一位艺术系的学生,跟她聊了很久后来就恋爱上了,晃晃忽忽就这样毕业了。于是我开始有点为浪费光阴而后悔了,年轻人需要爱情,但是不让因此而放弃努力,这才是我们应该超越的。

四、家庭的超越

曾经有位同学,他父亲是院长,希望他也走医学的道路,但是他却对此毫无兴趣,后来只好屈从。结果是把一个朝气蓬勃的人给弄得暮气沉沉。他被分配到空军基地做保健医生,等后来他父亲退休了想把他调离时已无能为力了。家庭成了他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他顺从了障碍。我们该怎样去超越家庭呢?我想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的能力,任何成功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五、物质的超越

有一个实验是这样进行的,把老鼠分成两组,一组给它们绝食终日,一切条件都很好,结果寿命最多3年,另一组只喂六成饱,却每日精神饱满,寿命可达6年之久。人也一样,如果是要什么就有什么,这样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靠自身的奋斗去追求我们想得到的东西,这才有意义。少年施罗德自幼贫困,没有读过大学,但是通过自学他取得了律师文凭,进入上层社会,最后竞选上总理,他的竞选纲领打动人的一部分就在于他对免费教育的许诺。公平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起点,在于这个社会能为他的成员提供机会的平等。施罗德的例子恰是我们超越了限制我们的物质约束的楷模。

六、恐惧的超越

我们应该有勇气去选择我们追求的生活而不应过分注重别人的想法,别人怎么说我支配不了,我唯一能支配的只是自己。勇气与理想是我们超越恐惧的力量所在。

七、精神的超越

既然活着,就得按自己的想法痛痛快快地活着。做不了汉子,就做一条狗,这就是精神。来到这个世界又不是我想来的,既然来了,就应按自己的想法活着,越是活在上层,你越会感觉到轻松,越是在下面,你越会感到压力。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7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