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学者相得益彰 重续古典精神
创作学术独辟蹊径 新开文学风气
——作家出版社推出《曹文轩文集》
2002年岁末,作家出版社推出著名的“学者型作家”曹文轩教授的九卷本文集,这家具有很大影响的国家级别的出版社,对此文集的出版十分重视。
曹文轩是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也是近年来作品深受欢迎的“当红作家”。时下虽有不少小说家因创作成就步入大学课堂,而像曹文轩这样的“博导作家”实属罕见。
该文集分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两个系列。前五卷为文学作品,分别为《草房子》、《红瓦》、《根鸟、山羊不吃天堂草》、《甜橙树》、《一条燃烧尽了的绳子》。后四卷为学术研究,包括《小说门》、《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煌煌九卷文集,不但气势宏大,而且内容相当“精彩”、“结实”——每一部小说都曾产生广泛影响,学术著作也获得学界高度评价。文集中的大量作品已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许多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奖大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重要奖项,其中经作者亲自改编的同名电影《草房子》获“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等数项大奖。这些作品出版以来都曾多次印刷,有的已先后印刷了16次,成为这几年不多见的“长销书”。在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其写作既保持高品位,又有良好的市场效益,这一现象已成为一个越来越被广泛谈论的重要话题。
这样一位于各方面都广受认同的作者,却一向主张不“汇入合唱”,力图“闪在一旁”。无论是创作还是治学,曹文轩都讲究独辟蹊径。在学术研究日益走向学院化、职业化的时代,他力倡不失“业余者”爱美心态;在学界“集体向西”的时代,他主张从中国古典传统中汲取理论资源;在创作一路追逐现代、后现代的潮流中,他坚定地“重续古典精神”;甚至当所有的人都认同“平民立场”,乃至认同庸常生活的脏、丑、恶时,他却赞赏贵族文化的优雅高贵,固执地描写真、善、美。
崇尚美感和古典精神是曹文轩创作最别具一格也最为人称道之处。身处新潮迭起的北大,多年来坚守审美高地,这对于曹文轩来说,并非是刻意地独树一帜,而是出于一种“深刻的保守”。他认为“古典主义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并没有进化论意义上的等级秩序,在《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等理论著作中,他对现代主义的概念进行了形而上的分析,并深刻置疑了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学者对西方强势文化的仰视姿态。他提出“古典情怀”并非古代人的专利,纯情与浪漫,温暖与明亮,是心灵疲惫灰暗的现代人也可以享有的“古典的权利”。
对于曹文轩来说,创作、研究可谓相得益彰。学理的研究使其在创作中自觉地探索小说的艺术,丰富而成功的创作经验又使其理论避免凌空导虚。在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几乎缘分已尽的情景中,文集中的《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学术专著,显示出文学批评重回文学的动向。对文学创作,对小说艺术所进行的系统论述,既有“行家里手”的贴切生动,又具理论家的高屋建瓴。《小说门》出版后不到一个月,首版1万册就被抢购一空。购买者中除了中文系学生外,更有不少文学青年。相信这部著作会对时下创作产生一定引导性影响,从而开创一种新的文学风气。
曹文轩的作品在海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台湾自1995 年起就出版他作品,迄今为止已出版了15本书,并多次授予其重要奖项。他的创作已成为台湾许多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写作学位论文的题目。《草房子》的日文版出版后,电影《草房子》也在日本上映。长篇小说《红瓦》由韩国专门出版纯文学作品的“新”出版社出版后,被韩国《中央日报》网站评为“2001年度十本好书”之一。其中第九章被选入全国通用高中语文教材。中国作家的作品,作为课本被选入外国高中语文教材的,此前十分少见。
在国内,曹文轩的作品也被多次选入中学教材,这些教材既有中央的,也有地方的,既有“官方”的教学课本,也有“民间”的课外读本。崇高的精神和精美的文字是这些作品入选的主要原因。
作家出版社此次高规格推出这套文集,它不但装帧精美,版式考究,封面设计也极有特点,充分显示了这是一套“开放性”的“正在进行时”的文集,与以往盖棺定论式的文集迥然有别。在市场化的年代,出版社推出这样一套九卷本的文集,除考虑文化建设上的意义外,也不能不考虑经济回报。该文集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从编辑到校对都被文集内容深深吸引,加之曹文轩的知名度,令出版社对销售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