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的郑重宣告,它表明了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继续奋勇前进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指明了我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发展路径和前进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中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他们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后的正确选择。1956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教训也十分深刻。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后来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并不很清醒。这种不清醒并不是认识上的一时糊涂,而是思想路线出了问题。正是思想路线上的迷惘,导致了政治上的迷失方向。正当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亟需用一段时间来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改善民生之际,我们党首先是毛泽东本人,却对国内外形势发生了严重误判,认为阶级斗争是我国社会继续发展的动力,于是发动一波又一波的阶级斗争,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大灾难。邓小平临危受命,担当起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把我们国家从危难中挽救了出来,使之走上了一条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由于以往错误的根子在思想路线不正,所以邓小平就从思想路线入手,作为拨乱反正的突破口。只有思想路线端正了,全党才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可能重新审视我们过去走过的道路有没有错、错在哪里,才可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扭转错误方向,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的一大贡献。但这一理论、这条道路能够一直坚持下来,能够发扬光大,则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全党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的正确选择是完全一致的。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事业就会迷失方向,而没有人民的正确选择,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事业就难以持续发展。党的领导对我们的事业起着引航作用,而人民的选择则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恒久动力。党的正确主张,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拥护,并且变为自觉的行动,这就是一种历史选择。过去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这样,今天中国人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这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指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科学理论,又是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就理论方面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胡锦涛同志说的,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的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邓小平开其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共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建了这一理论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但它的核心部分是发展和改革。发展和改革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以贯之的共同主题。
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样强调发展问题,这是由中国现阶段的历史方位决定的。邓小平指出,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虑一切问题都要以此为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解决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所以邓小平提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建设是国家各项工作的中心。邓小平不仅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还拟定了分几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宏伟的发展目标,这就是:到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温饱,开始奔向小康,然后继续努力,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达到小康水平,这是邓小平发展观中几个相互连结的重要内容。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总结了他多年来关于发展问题的论述,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并且强调,发展并不是单指速度和数量,而是指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江泽民同志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而且是第一个代表提了出来,充分说明他对发展问题的重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了起来,后来又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些都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和邓小平一样,江泽民也十分强调要全面理解发展,要把握好发展中的速度和效益、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他认为处理好这种关系,关键在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462页)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邓小平的发展观,而且对今后我国发展的思路作出了战略调整,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以往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形成“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执政理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以往曾一度出现过的片面强调发展速度、强调GDP的发展观不同,“科学发展观”注重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新的、可以说是经典式的诠释,他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什么发展是第一要义?因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什么以人为本是核心?因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什么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健康的发展、和谐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的发展。为什么根本方法是五个统筹?因为只有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才能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几部分内容互相衔接,密不可分,形成了一个科学的整体。“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偏离了它,就会走向歧途。
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需要改革,这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他的立论依据是,在我国虽已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还存在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只有破除这种旧体制,才能解放生产力,使之有一个大的发展。所以他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一次革命,是第二次革命。经济体制必须改革,那么改革的方向是什么?经过对我国实践经验的认真总结,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这在理论上是一大突破,使我们从市场经济就等于资本主义的传统思维模式中解放了出来,在实践上则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来我们党又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这种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决定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接着,在15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了论述,指出我国的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还对股份制的性质进行了澄清,指出它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些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问题上的创新,突出表现在把体制改革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胡锦涛同志明确地指出:“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形成一套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求是》2006年第1期)这种体制机制改革包括:第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第二,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第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第四,加强现代化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的地区封锁,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第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支持企业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把引进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改革开放方案,不仅为我国今后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发展和改革虽不能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但却是这一科学体系中的两个主要理论支点。近30年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坚持发展和改革,坚持什么样的发展和改革,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坚持了科学发展和正确改革,也就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在发展和改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唯一正确的指针。
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全党发出的战斗号召。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坚持科学发展,继续深化改革,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取得新的进展,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同时也要正视和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风险和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只有不断克服矛盾,认真解决问题,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
当前,在我们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是人民内部利益关系亟待调整,一是经济发展方式亟待改变。人民利益关系不协调,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过大,这是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所有制除少数个体经济外,都是公有制,分配方面基本上是平均主义大锅饭,社会不同成员的收入分配基本拉平。但这种表面上平等掩盖下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束缚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妨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生活改善都极为不利。目前出现的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不协调,是转型时期的阵痛,是改革开放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解决这类矛盾和问题,只能通过持续发展经济,继续深化改革,决不能开历史的倒车,回到改革开放以前的老路上去。党中央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政策措施,着力调节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重点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的生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只要我们沿着这条正确道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够缓解人民内部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必要条件。
我国经济的连续快速增长,已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但在经济高速运行中,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倾向,其中较突出的就是资源、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我国每一万元GDP的物耗、能耗和排污的数量都高出发达国家好几倍。由于能源紧缺、能耗过大,我国对外能源依存度越来越大,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如不转变,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就难以打破,环境污染就会日益严重,经济运行就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势头也必然难以为继。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央早有察觉,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过连续几年的治理,目前情况已有所好转。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复杂,牵扯面广,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一定能够打破坚冰,开通航道,有效实现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神州大地乘风破浪一往直前,任何困难、挑战都撼动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和决心。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排除艰难险阻,继续奋勇前进。(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