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重要意义
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既强调文化资源质量又强调供给方式,是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
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标志性变化就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优质文化生活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公共文化空间的数量和覆盖面不断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提高。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着眼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等结构性矛盾,根据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动态变化调配优质文化资源供给 ,坚持守正创新、向上向善,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不断实现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强国建设,重心在基层、根基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增强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 、保障基层群众的文化民生、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当前,一些群众觉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够“解渴”,特别是难以接触到较高品质的优质文化资源,这就需要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下移重心、下沉资源。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优质文化资源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使基层人民群众更好参与文化活动、培育文艺技能、享受文化生活、激发文化热情、增强精神力量,为文化强国建设夯实基层群众主体自信根基 。
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就是要在实现物质富足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民精神的富有,尊重人民主体,满足人民愿望,建设人民参与、由人民享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证明,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体现和衡量人民群众精神富有的重要维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需求对接、文化供给、教育引导、精神内化和实践转化,推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向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转变;大力提升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创造更多贴近人民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作品,真正发挥文化的巨大能动作用,提升人民群众文化底蕴和精神涵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供需适配: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首要考量
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为了更好满足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 ,解 决的主要是“好不好”的问题,而好不好的评判 标准首要的就是优质文化资源供给与基层群众 需求之间是否匹配。为此,供需动态适配成为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首要考量因素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人民的需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对高质量文化作品、高水平文化活动、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之一。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繁荣兴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更加充分有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的重要途径。必须基于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准供给相应的优质文化资源,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的配置与产品输送契合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由于全国不同地域、同一地域的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群体之间的精神文化需求存有差异,这种差异还会伴随经济发展、科技条件、人口结构等的变迁而变化,因此,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为多元化的基层群众提供针对性的文化资源,在供需动态适配中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一系列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法规和重要举措相继实施,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有力保障。当前,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必须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问题。对此,要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供需适配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解决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问题。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多元化供给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多样化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加强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战略需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牢牢掌握并持续增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关键就是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认真贯彻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正确处理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之间的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注重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社会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使公共文化服务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培育道德风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与民众共同参与的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供需适配机制,有效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对基层广大人民群众价值引领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基层文化阵地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号召力,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 、思想认同 、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凝聚磅礴力量 。
三、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供需适配机制的实践路径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解决好优质文化资源供给与需求适配问题,是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满足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均衡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与文化源泉。
建立健全供需有效对接机制。精准把握人民群众需求是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方向。基层广大群众缺乏有效的文化需求表达反馈机制,是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为此,促进优质文化资源更好直达基层,实现优质文化资源供给侧和需求端的有效对接,要以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接机制,建立更多公众沟通渠道,让人民群众更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决策,使基层文化机构更精准把握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新变化,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增强供给的有效性针对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集和反馈机制,推动“群众点单”和“政府买单”更好对接,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优质文化资源有效融入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和群众日常生活,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探索开展“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实行集中高效的配送与运营,着力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施差异化配送策略,根据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配送方案,提高文化资源配送的满意度。
构建数智赋能精准匹配机制。数智技术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有机融合,将其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特别是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识别、精准服务等方面,让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存储和展览展示,使得文化资源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直达基层。深入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基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运用数字技术整合文化资源,打通各层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打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智慧广电等数字化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云端”、“指尖”直接对接多样化、精准化、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利用数智技术拓宽文化服务边界,推动基层文化空间互联网全覆盖,积极构建涵盖公共阅读空间、文艺普及空间、文化展示空间等多种类型的基层新型数智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依托“优质文化+数智技术”的创新模式,盘活文物、场馆、演艺等文化资源,加快数智文化产品、业态和传播创新,提高传统文化资源创新的效率和深度,探索“文化+”的新内容新形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新表达、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动能,实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公共文化资源数智化转型,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无界传播,让优质文化资源更好更快地与基层群众“直接见面”。
打造高效联动供给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对高质量文化作品、高水平文化活动、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文化发展,必须把握时代特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不断推进文化形式、文化载体、文化活动创新,努力打造多元主体高效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要积极探索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动机制,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文化供给体系,构建多元网络传播体系,着力破解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单一供给主体与多元需求主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平衡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功能、优势及权责边界,针对跨区域供给、兜底性供给、外包性供给、自主性供给等不同模式,创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联动融通的复合供给模式,实现功能互补、优势互补,为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创造一种运行机制,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格局。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定期组织培训、建立激励机制等,全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富有活力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助力优质文化资源有效下沉。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稳妥推动基层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不断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活力。
(作者: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