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强支撑。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大国经济的典型特征。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市场规模大,产业韧性强,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些是我国始终具有市场供给充足这一优势的前提和基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更好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作用,引导投资和产业流向,推动生产行业和相关企业调整产出结构,促进产品及产业升级,形成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格局,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关键在于健全市场体系与完善市场机制。市场体系要结构完整、比例合理、功能齐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等各类市场均有特定的作用和职能,彼此并存、相互配合,共同构成市场体系,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支撑。市场机制有效运行,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风险机制等要充分发挥作用,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在健全市场体系方面,既要培育大量充满活力的经营主体,通过取消不必要的审批,为企业松绑,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又要不断提高消费者收入水平,让更多人有能力消费,创新产品和服务,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在完善市场机制方面,其着力点在于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形成合理的要素价格机制为基础,进一步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以统一的市场规则规范经济活动。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下放行政审批权,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流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不同层次的各类标准相互统一,促进标准之间有效衔接。加快智慧物流、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实施。完善标准实施过程监督和评价机制,加强标准在认证、检测、市场准入、执法监督等行政管理中的应用,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体系。推进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强化不同运输方式标准和规则的衔接,促进跨部门、跨区域、跨组织、跨方式的一体化运营和网络化协作,降低联运主体转换成本,加快推行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模式,创新运单互认标准与规范。
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坚决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对自然垄断企业开展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的范围进行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于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技术要求高的中高端工业品制造企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供转型升级的机会和条件,对于长期亏损、无法扭亏的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其退出市场,优化产业结构。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完善招投标制度规则,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过度同质竞争,及时清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明确各地政府不得为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迁移设置障碍,不得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准入、退出条件以限制商品服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城乡流通体系布局。打破地域束缚,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理环境差异、技术应用程度差异等因素,在流通网络设施均衡布局、流通网络节点分布、城市流通功能定位、城乡流通设施相承互补、跨地区跨部门协调治理等方面,逐步推进各区域流通网络无缝衔接。加强流通体系建设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关规划有效衔接,统筹整合资源,对不同地区流通设施共建共用、流通体系对接和流通信息共享进行重点督办。合理规划农村地区、西部地区交通路网和信息网络建设,提升不同区域间流通体系协调能力,强化功能分区,逐步消除城乡流通水平差异,优化全国大流通网络布局,提高流通体系运行质量和效率。
以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整合市场内碎片化或离散化信息,在数字平台实现即时共享,破除商品、服务和信息传输的空间地理限制,利用数字技术的信息联通功能提升供需匹配效率,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搜寻成本、议价成本和决策成本。建立健全数据要素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数字经济市场监管,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探索高效的数据要素定价机制,加快明确数据权属,不断提升数据交易水平,增强数据要素市场的安全防护能力。着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基建布局,弥合地区间与城乡间的“数字鸿沟”,消除城乡、区域市场壁垒,满足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数据量爆炸式增长的技术和基础设施需要,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我们要建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规模大、质量高,更是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将有力推动市场效率稳步提高、市场环境持续优化、市场结构提质升级,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依绍华,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