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林: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不断提高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52 次 更新时间:2024-09-21 22:09

进入专题: 金融体制改革   新质生产力  

尚福林  

 

各位来宾,下午好。很高兴参加外滩金融峰会。今天下午的会议主题是“新质生产力与经济增长新动能”。我发言的题目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力》。谈三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活动通过资金融通、市场定价、资源配置、信息提供及结构调整等功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金融服务必须顺应时代变迁与形势变化,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紧密贴合生产力发展需要,在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持续增强适应力、培育竞争力,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这种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新质生产力要求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这就要求金融行业从政策导向、市场机制、组织架构、产品供给、服务体系及监管模式等各个方面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机制。新质生产力对金融业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要求。

二是新质生产力要求加强高新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这就要求金融行业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针对不同主体、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多元化的资金供给渠道、差异化的金融介入路径、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形成全方位的科技金融生态。

三是新质生产力要求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这就要求金融业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在金融服务中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绿色金融理念,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渗透力;更加注重创新要素的综合协同与制度供给;保持业务创新与风险防控间的动态平衡,拓展挖掘金融业更大的业务空间和发展潜力。

支持新质生产力 金融服务仍然存在短板

支持新质生产的发展,金融服务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短板和堵点。

一是金融市场结构存在缺陷。资本市场在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投融资方式、风险补偿方式等机制,更有利于支持高科技初创企业和在发展阶段的高科技企业。而我国金融市场目前仍然以信贷间接融资为主,资本市场占的比例相对较低。市场需要耐心资本,需要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

二是不同的金融机构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缺乏有机连接的服务机制。具体而言,投资银行(涵盖证券、基金等领域)、商业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及保险等金融服务供给方,对应着企业发展的不同成长阶段。广义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服务于企业的初创期与成长期,商业银行与保险业务更侧重于企业的成熟期。由于不同类型金融服务的风险补偿机制以及所需信用信息的不同,实践中各类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与服务衔接还存在短板。

近年来,投贷联动、财富管理、信托服务等新兴模式在探索中前行,虽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从整体来看,不同金融机构间的联动协同机制仍需优化完善,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是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有待加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等方方面面。与以往单纯支持科创企业的模式不同,金融行业要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必须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产品创新、风险定价、风险补偿机制乃至内部业务流程与风控方式等各个层面,作出全面适应性变革。

不断提高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质效

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涉及货币政策导向、完善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组织架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增加制度供给、完善金融监管的全方位系统工程。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服务做了全面论述和部署。我讲两点认识。

一是健全完善科技金融体制。这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很多,我仅就推进投贷联动试点谈一点看法。

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试点,主要是基于我国金融市场的资金分布现状。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结构看,2023年末通过资本市场(包括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直接融资比例仅为11.2%,其中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仅占3%。各类贷款形式的间接融资占比达70%(另有18.5%的政府债券)。

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然而,金融市场上“有资金、缺资本”的现象改善并不显著。投贷联动试点的初衷,是通过银行主动对接内外部投资机构,提前介入了解创投企业以及成长型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前景与信用状况,适度前移信贷服务窗口,借助信贷资金存量结构调整和增量引导,缓解全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

此外,也希望通过投贷联动的试点,探索在《商业银行法》框架内找到投向高风险创投企业或科技企业的信贷资金的风险补偿方式方法。在制度层面,2016年,银监会发布了《开展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在试点的过程中,联动的方式从“银行与集团内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逐步聚焦到“银行与外部机构合作”的模式。2024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规范银行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积极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

在新形势下,要通过推进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银行参与科技企业的投贷联动业务,与创业投资基金等外部机构加强对接。同时,从完善制度设计角度,继续积极审慎地研究投贷联动业务模式下的产品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管理、收益分配等机制安排,提高银行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实现科创企业信贷风险和收益的匹配。

二是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具体包括,支持长期资金入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市制度等重要政策要求和措施。

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发展推动了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发展。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基础。资本市场运行的最底层逻辑是,投资者之所以投资企业的股票和债券,是基于对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期。企业要获得投资,必须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因此,商业信用构成了资本市场建立与稳定发展的最基本的市场基础。从市场整体运行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持续成长是市场新增财富的唯一来源。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已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上市公司约束与激励制度。然而,商业信用缺失的问题依然存在,欺诈上市、虚假信息披露、各类违约行为仍时有发生。为此,需要持续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市场商业信用约束机制,建立并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

 

作者尚福林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银监会主席,本文系作者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主题演讲全文。

    进入专题: 金融体制改革   新质生产力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523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