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 钟进文:数字文化建设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92 次 更新时间:2024-09-12 01:16

进入专题: 文化创新   数字文化   文化强国  

王京   钟进文  

 

【摘要】数字中国建设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数字文化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文化突破了传统文化“点到点”的单向度发展形态,以其技术性、开放性、交互性等时代特征,助推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发展数字文化是我国提升应对数字全球化挑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要紧抓全面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注重文化生产的人民性、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关键点。

【关键词】数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数字文化产业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文化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渠道,以数字内容生产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发展数字文化,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

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大部署,充分表明数字中国建设越来越成为以信息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支撑。数字文化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形成了文化发展新模式,为新时代文化发展增添了新内涵。文化数字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数字文化建设体现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格局。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行文化数字化不仅是推广一种技术手段,更是对当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作出了部署。数字文化作为助推2035年实现国家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优势。《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体现出国家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文化发展脉搏的精准把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据此,以数字文化为代表的创新格局突破了传统文化“点到点”的单向度发展形态,以其技术性、开放性、交互性等时代特征,助推新时代文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数字文化建设推动形成“技术+全领域”文化发展新模式。新时代以来,以多源头推动、泛领域提升和全环节贯通的方式,催生出颠覆传统文化生产模式的数字文化经济新范式。数字文化在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乃至数字社会等领域发挥出巨大影响力,特别是对文化经济的演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社会文化向更为多元、智能和创新驱动的方向迈进,形成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新向度。

数字文化建设为新时代文化发展增添新内涵。从国内看,数字文化政策规定的系统性建构,促进了数字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也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发展的时代内涵。实践证明,发展数字文化,要在制度方面推进科技融合创新,在知识共享方面加快技术转移,在服务社会方面推进知识分享,在现代产业发展方面弥合数字发展的不平衡,加快低碳转型,推进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从对外层面看,数字文化建设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数字时代新趋势,深化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充分彰显出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在数字时代的包容智慧以及对外寻求交流合作的开放价值取向和科学方案。

聚焦数字文化建设的目标

数字治理体系和数字文化生态日益影响着全球化进程。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重视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是我国提升应对数字全球化挑战能力的重要途径。

积极应对国际经济文化发展新形势。当下,美西方从自身利益出发,试图通过数字技术维护所谓的西方文明制高点和话语权,加剧不同文化的冲突与不理解。为应对挑战,我国积极推进数字文化建设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推动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在贸易全球化进程中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关键核心技术及产业的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发展数字文化,是我国在全球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中抢占先机的重要举措,也是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强大内驱力。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数字文化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为中华文化和中国智慧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等数字渠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生动多元地传递到国际社会,有助于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同时,数字技术将为国际文化合作提供更便捷的交流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携手打造数字命运共同体。当前,国家和区域之间的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经济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不均衡,进而加剧了国家、区域间的数字鸿沟。发展数字文化为缩小数字鸿沟提供了一种软性的弥合路径。通过打造数字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的开放性优势,促进全球数字文化的交流互鉴。在全球文化交流过程中,我国始终倡导保持开放心态、和平共处,倾听他者的声音,把全人类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各国人民构建文化交流的共享平台,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发的冲突与隔阂,积极推动文化融合与发展。

数字文化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数字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动数字文化建设要注重以下几个着力点。

把全面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作为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概括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方面,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加强数字文化建设,以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中华传统文化类型众多,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复杂多样,传统媒介形式很难满足大众快速检索、知识挖掘、可视化浏览等诉求。加强数字文化建设,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突破这一瓶颈。通过实施自动化采集、海量存储、智能分析和共享平台构建等具体举措,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和多元文化元素有效整合,建成资源丰富、分布合理、多元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把文化生产的人民性放在重要位置。文化来源于人民,其价值与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民。大力提升数字文化建设水平,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化数字化是为了人民,文化数字化必须依靠人民,文化数字化成果要由人民共享。数字文化作为集合了计算机、互联网及数字化视频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技术的新型文化形态,其社会覆盖面和使用率远远高于以往其他时代。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文化建设,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产、文化服务与文化普及提供更加有效的客观基础,将大幅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把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重要抓手。中央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对推进文化数字化的路径和步骤作出集中部署,为加强数字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并对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部署。要完善数字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市场准入、市场秩序、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安全保障等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治理体系,制定推动数字文化建设的产业政策,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等。通过创新机制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内容创造、传播和消费方式实现根本性变化,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

原载:《前线》2024年第8期

    进入专题: 文化创新   数字文化   文化强国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501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