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勇:不断健全预期管理机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67 次 更新时间:2024-08-28 00:04

进入专题: 预期管理机制  

王立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部分,强调要“健全预期管理机制”,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准确把脉当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关键任务。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有助于我们在应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过程中,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预期管理,是政府部门通过政策信号、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等手段,向市场传递指向明确、逻辑一致的信息,引导微观主体对经济形势、政策走向、未来发展等形成合理预期的宏观经济治理方法。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就是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和政策设计,引导微观主体形成关于政策走向和经济发展的合理预期,减少预期偏差,避免不良预期或超预期,从而减少不确定性,提振市场信心。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是宏观经济治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它将政策由“宏观视角”“单一视角”和“事后视角”拓展到“微观视角”“综合视角”和“事前视角”,更好体现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决定》提出健全预期管理机制,表明宏观调控更加关注宏观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更加注重微观主体的心理活动和经济行为,更加注重对经济风险的事前研判和预警。

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效率。首先,政府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进而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政策措施,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主动性。其次,对经济形势的准确预判和对预期的合理引导,可以让微观主体更加清楚政策的意图和方向,从而进一步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明确、清晰且稳定的政策预期,能够使微观主体更迅速、合理调整自身的经济行为,从而使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顺畅,减少政策实施障碍和扭曲,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稳定的市场预期,可以促使更多微观市场主体注重进行长期规划,从而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有利于实现宏观政策的协调统一。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有利于从更加综合、更加全面的视角审视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政府宏观经济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促使宏观经济治理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保持统一、连贯和协同,使不同的宏观政策能够形成政策合力,有效避免政策“合成谬误”。微观主体对未来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有清晰且稳定的预期,有助于实现政策总量性指标与结构性指标的有机衔接、约束性指标与预期性指标的整体统筹,实现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的优化组合,避免政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促进宏观政策的协同和协调。

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内在稳定性。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降低不确定性,增强市场信心,避免过度乐观或悲观情绪导致的市场泡沫或恐慌,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信息发布的规范和透明,可以增强市场的信息对称性,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扭曲和不公平交易行为,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可以提高市场参与者的决策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的有效运行,有助于及时发现、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当微观主体对未来的预期较为明确和乐观时,微观主体的活力可以得到更为充分的释放,提振经济发展信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长期向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预期管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稳定市场预期”纳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之中,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但是,我国的预期管理仍存在政策工具相对缺乏、宏观政策传导渠道不太通畅、预期管理效果不够明显等不足。因此,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快健全预期管理机制,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健全对微观主体预期的调查统计和监测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微观主体预期的调查统计制度,加大调查统计范围,定期开展关于微观主体预期的调查工作,构建关于微观主体预期的衡量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及时了解企业和居民等微观主体对经济形势、政策走向等方面的预期情况;二是建立关于微观主体预期变化的监测机制和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微观主体预期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重大政策信息发布协调机制。健全政策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权威渠道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各项改革政策的目标、内容、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提高政策透明度,避免信息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建立重大政策信息发布协调机制,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明确信息发布标准、流程,以及不同领域政策信息发布的主体和主渠道,通过有效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避免出现政策冲突和信息不一致的现象。

建立常态化信息沟通协调机制。搭建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沟通平台,构建多元化政策沟通方式,形成全方位的信息传播网络,有效提升与公众的沟通效率。一方面,及时准确将政策动向、经济状况等信息传递给市场主体,对于重要的改革政策,政府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深入解读,向社会公众解释政策的意图和影响。另一方面,建立市场主体的信息反馈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及时反馈自身诉求,形成双向沟通的良性循环,相关政府部门应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反馈信息,积极回应市场关切,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完善预期管理的政策体系和机制。构建明确、科学、合理的政策调控目标体系,厘清目标逻辑,科学估算目标值,兼顾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从中长期或跨周期视角推动制度创新、进行制度设计,降低政策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改善前瞻性指引和央行沟通效果,不仅重视专家型微观主体的反应,也要关注非专家型微观主体的行为反应。引入直接影响微观主体预期的政策工具,不断丰富可用于预期管理的政策工具箱,如财政政策沟通、非常规财政政策等,进一步完善预期管理的政策体系。优化宏观政策的预期传导机制,畅通政策传导渠道,提高预期管理效果。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精准分析各项政策的叠加效应,坚决避免“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

(作者:王立勇,系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行为和预期管理的财政政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进入专题: 预期管理机制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63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7日 11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