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华夏文明,有一个字贯穿始终,那就是“福”。“福”是中华民族的深沉文化基因,反映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永恒追求。“福”的文化象征、心理寓意极其丰富,伴随着时代变迁,“福”的思想内涵不断演变、拓展,并逐渐有了新的定义和解读。当下,人们如何理解“福”、“福”在中国人心中的意义是什么,似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符号。而对于“福”的心理结构的探讨,显然更加有利于“中国福”的表达和传播。此外,中国人常讲“有福”“福气”,不仅指生活上物质的富足,也指主观上的幸福体验;“祈福”“福报”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抱有乐观向上的态度;甚至讲“吃亏是福”,其背后隐含着中国人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可见,“福”是中国人积极心理的最好阐释,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增加积极情绪、提升幸福感、缓解压力、带来希望和乐观以及强调互助与共享的功能,能够帮助人们建立积极心态、应对困难和挫折,并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安宁。因此,挖掘和验证“福”的这些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语境下精准描述人们对“福”的心理表征、阐释“福”的情绪和社会认知价值,是新时代“福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命题。
“福”的本质内涵
从甲骨文字形看,“福”代表着祭祀、祈福。祈愿祝福是“福”文化内涵的核心,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理想社会执着追求的文化表征。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进步和精神观念的升华,“福”的内涵发生了明显变化。在《说文解字》中,“福”起先是“腹满”的意思,后因跟“富”为同源字,表示家富则有福;又演化出“禄”,代表着社会地位升迁为福。《尚书·洪范》提出“五福”概念,将长寿、富足、健康心宁、好德、善终都视为“福”,将“福”的内涵予以扩大和具体化。后人关于福的观念,基本上都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由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福”象征着幸福、吉祥、健康和祝福的状态,涵盖了个人及整个社会的美好愿景。后有学者对古代“福”字的内涵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阐述了当代幸福人生的意义和标准,即富足、健康、平安、修德、繁衍、和谐。从以上释义可见,福与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密切关联,既有对当下的感受,也有对未来的盼望。
不同时代、不同群体对“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于从农者而言,风调雨顺、农耕丰收是福;对于从商者而言,财源茂达、财务自由是福;对于学子而言,金榜题名是福;对于老年人而言,健康长寿、子孙绕膝是福。衣食不周时,丰衣足食是福;动荡危机时,阖家平安、国泰民安是福;温饱之余,收入增加、品质提升是福。随着时局变动和社会文明发展,人们不断赋予“福”新的意义。对于什么是“福”,尚未有定论。挖掘“福”的心理意义和结构,有利于从本质上探讨“福”文化的核心,进而讲好“中国福”的故事。
“福”的心理结构
基于上述演化的总结,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福”是一种情感渴望、文化认同和行为习惯的结合,体现了个体在传统文化中所寻求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心理内涵之一。从内容维度来看,个体对“福”的追求不仅局限于生活富足层面(物质福,如富足),也体现在精神和情感的满足上(精神福,如幸福)。从时间维度来看,个体对于“福”的感知,包括对当下的心安的体验(当下福,如心宁)和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未来福,如祈福)。从主体维度来看,个体对“福”的期待不仅有个人的祈愿(个人福,如出入平安),也有对和谐社会的憧憬(社会福,如国泰民安)。
“福”及其带来的影响包含着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从认知层面来看,“福报”让人们主动做出“受弱、不争”的亲社会行为,在逆境中更乐观、灵活和积极,更愿意接受一时的困难和牺牲。秉承“吃亏是福”观念的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先做出吃亏、让步,互动方会予以感戴、尊重、人际接纳等积极反馈,从而有助于构建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从体验层面来看,个体的情感体验包括对“福”所产生的幸运、吉祥和幸福等相关情感的认同和体验。个体可能会因为体验到“有福”带来的愉悦、满足和安心感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带来更乐观的情绪,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也可能因为觉得“无福”而丧失积极性,带来更悲观的情绪和生活态度。由此,“福”很可能是一个包括认知和体验的3轴6维度的结构(见上图)。
综上,“福”富含心理意义,可以说,“中国福”的心理表征涵盖了积极心理学的关键概念。20多年来如火如荼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包含着对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组织多个模块的建构。幸福、康宁就是积极情绪体验;“攸好德”“修德”是重视宽厚仁慈、行善积德完美人格的一种体现;“和贵”“和顺”是福,就是期待建立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组织制度。然而,西方积极心理界乃至于英文中没有一个词能充分表达“福”的内涵。西方语境下“幸福感”(Well-being)不包含任何道德价值,不指向修德、福报;“blessing”只涉及未来维度的“祈福”“祝福”;“fortune”谈的是“运气”“财富”;“happiness”则侧重的是精神的快乐愉悦。
“福”的情绪和社会功能
随着时代发展,福文化的思想内涵在社会变迁和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其促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和谐文明发展的文化魅力与永恒价值。
第一,“福祸相依”的忧患意识衍生“惜福”“知足常乐”的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学过分强调积极,疏忽积极情绪潜在的害处,容易使人盲目乐观。古人将福与祸联系起来辩证地看待福,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不纠结过去,不悲观未来,令人情绪稳定,珍惜当下,感受内心幸福。
第二,“吃亏是福”的“福报”观唤起跨期决策和延迟满足行为,奠定可持续发展观。“吃亏是福”并不意味着人总是甘愿受欺负或接受不公平待遇,而是一种灵活适应和权衡利益的思维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个体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并努力寻求平衡和最大利益。研究表明,做出“吃亏”选项通常在“惠、善、义、法”四个维度被决策者赋予更大价值,能给决策者带来更大的延迟获益。
第三,“修德造福”的道德幸福观激发亲社会行为和利他奉献精神。古人讲“德福一致、德福一体”“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强调修身正己方能得“福”,让我们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建立在德性的基础之上。积极心理学的幸福感是一种对生活的满意评价和主观认同,这种体验可能是建立在违背道德价值观基础上的“黑色幸福感”,显然有道德缺口。虽然积极人格建立了“积极的美德系统”,但对于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的真实而复杂的互动关系却疏于关注。中国福文化提倡“有福不可尽享”,要“布德造福”“兼济天下”,帮助他人也过上幸福生活。“修德造福”观念鼓励人们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以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观念能够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和整体幸福感,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总之,中国福文化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内心盈缺,领悟人生真谛,珍惜人生经历,用积极行动体验和创造幸福人生,使人生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目前关于福文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资源转化利用的路径、宣传路径及其在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应用等,未能在时代高度上明确回答当下人们对“福”的理解是什么、“福”有何具体价值。未来,需要继续深入挖掘“福”的心理结构和意义,探讨其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决策的影响,为福观念和利他奉献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有效性提供证据,更好地推动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讲好中国“福”的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作者系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