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国:国际社会对全球安全倡议的多重认知与中国的推进策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54 次 更新时间:2024-07-27 12:22

进入专题: 全球安全倡议   国际认知  

王明国  

内容提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全球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后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相关分析对于全球安全倡议提出的背景、意图、价值、实施步骤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多方面解读。这些分析认为中国提出倡议的动机主要包括打造新安全秩序论、贡献安全机遇论、提升安全话语论、维护国家安全论及另起炉灶论等。全球安全倡议能够纠正国际安全秩序失衡状况,推动构建国际和地区安全新架构,同时动摇美国对国际安全事务的霸主地位,提升中国的国际安全话语权与地区影响力。当前,国际层面的分析从评估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的意图转向批判性地评估中国将倡议付诸行动的能力。总体上,国际舆论对全球安全倡议可行性的态度包括积极响应、谨慎乐观、中立观望、质疑担忧和否定抵制五派论调。国际负面认知的原因既有西方地缘政治安全的理论荒谬原因,也有美国追求对抗性权力博弈的实践霸道原因;既有国际倡议被误读的一般原因,又有安全倡议被误读的特殊原因;既有国际社会根深蒂固安全竞争的外部原因,也有倡议作为新理念尚待具体化的内部原因。基于“舆论—回应”机制,中国应理性看待这些负面认知,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消除部分国家对全球安全倡议的误解。坚持多方位传播,推动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全球安全倡议,打造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探索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

关 键 词:全球安全倡议  中国  国际认知  推进方略  乌克兰危机

 

全球安全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的破解全球安全赤字的中国方案。当前,疫后世界各类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类渴望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环境,全球安全倡议正是顺应了各国人民的这种安全诉求,一经提出便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相关分析文章层出不穷。这些成果对于全球安全倡议提出的背景、意图、价值、实施步骤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多方面解读,并对全球安全倡议的可行性进行了展望。国内学界对于全球安全倡议的背景、价值、影响和推进方案进行了分析,但缺少国际层面对该倡议认知与反响的研究。①认知在外部环境和国家外交政策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可以塑造全球安全倡议落地生根的国际背景和舆论氛围。因此,基于“舆论—回应”机制,深入分析国际社会对全球安全倡议的认知并进行主动回应的研究很有必要。

如何看待国际舆论对全球安全倡议的认知?本文基于国外文献分析和媒体报道,重点探究国际社会对全球安全倡议的多重认知及其原因,据此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安全倡议实施的方略。一方面,国际主流舆论高度评价全球安全倡议的时代价值,认为它是应对世界安全挑战、贡献中国智慧的一项重大事业,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有责任、有义务在发展与安全领域提出中国方案;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固守“意识形态”偏见,从“中国塑造新的全球安全架构”“中国挑战自由国际秩序”等方面进行歪曲报道、过度解读甚至刻意误读,把全球安全倡议视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力的机会。

全球安全倡议的落实事关中国争取国际理解支持和赢得道义人心的国家形象,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认识到全球安全倡议顺应各国人民建设普遍安全世界的共同追求,将会得到更多国家的支持和加入;另一方面,也要理性看待国际社会的一些负面认知,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消除部分国家的误解,推动倡议落地生根。

一、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发起全球安全倡议动机的分析

国际社会从全球安全格局与安全形势变迁、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中美博弈态势等多维度多角度出发,对于中国发起全球安全倡议的动机进行了分析。应该说,这些分析既有理性分析也有片面指摘,既有积极评价也有盲目否定。目前而言,主要存在如下几种观点。

(一)打造新安全秩序论

这一舆论认为,当前国际安全秩序剧烈动荡,国家间战略互疑和军事对抗可能性增加,国际安全合作意愿普遍降低,中国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有责任、有义务在安全领域提出中国方案。埃塞俄比亚对话与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阿布德塔·德里布萨·贝耶内(Abdeta Dribssa Beyene)认为,全球安全倡议被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这是中国首次表述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全球安全问题,该倡议强调国家间合作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国家的不安全会影响所有其他国家的福祉。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卢卡斯·菲亚拉(Lukas Fiala)指出,国际不稳定、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正在加剧,世界面临着分裂和对抗的现实风险,因此,这一倡议被认为是后冷战时代的一个决定性事件,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内改变全球安全治理。③

全球安全倡议关注国际和地区安全秩序重构。在国际层面,美国主流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学者希巴妮·梅塔(Shibani Mehta)认为,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是对制定国际交往规则的一次尝试,是中国将自己置于国际安全议程制定中心的持续努力。④全球安全倡议表达了中国对国际安全形势的担忧,中国的战略视野超出了乌克兰危机的较窄范畴,在更高的角度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安全。葡萄牙智库中国观察研究所主席鲁伊·洛里多(Rui Lourido)认为,在当前国际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严重动荡下,中国保持了一贯的客观冷静立场。全球安全倡议维护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秩序,基于规则、开放、包容和透明的原则,实现可持续的和平共处,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⑤在地区层面,部分国家政局动荡、国内派别激烈争夺、和平赤字加剧,面对地区失序的挑战,大多数地区国家支持全球安全倡议,赞赏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促进全球和平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泰国副总理敦·巴穆威奈(Don Pramudwinai)表示,中国在维护地区多边主义领域发挥领导作用,全球安全倡议反映了中国正为促进地区可持续和平而努力。⑥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三方达成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是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纳迪亚·赫尔米(Nadia Helmy)认为,中国成功促使沙特和伊朗达成复交协议,彰显了中国智慧和负责任大国担当,为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争端提供范本,为成功化解地区热点问题作出了令人敬佩的贡献。⑦

当前,国际安全秩序处于一个秩序动荡、深度转型的时代,国际社会面临着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社会需要拿出对国际和区域安全议题具有实质意义的建设性方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授陈思德(Steve Chan)认为,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反映出国际安全秩序剧烈震荡,但秩序转型不一定需要中美之间的权力过渡,这两个国家之间可能的权力过渡也不一定预示着发生战争。⑧这就需要消弭国际冲突根源、破解地区安全治理难题,通过全球安全倡议积极打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长治久安的国际安全格局。

(二)贡献安全机遇论

不少国际舆论认为,全球安全倡议是一项国际公共安全产品,旨在通过提供安全机遇,营造共享安全、合作安全的氛围,将使每个参与国获益。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全球发展新机遇的增长。在国际安全大局和时代潮流中,全球安全倡议把中国维护和平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把世界渴望和平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全球安全倡议是凝聚亚洲智慧、符合亚洲需求的新型安全观,为周边国家提供安全机遇和保障。当前,地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和睦相处、平等相待”,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分歧,共建安宁家园,确保地区长治久安。《印度时报》(India Times)载文认为,全球安全倡议是一项国际公共产品,旨在通过鼓励各国之间的公平和正义来促进全球和平与稳定,以沟通、合作和共赢取代“对抗、联盟和零和”。⑨马来西亚前政府官员约翰·彭(John Pang)认为,西方自由国际秩序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造成了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中国的全球治理愿景提供了急需的替代方案。中国把愿景转化为全球安全倡议,这是将中国的安全方针推广到全球社会的努力,是世界需要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⑩

非洲是一个动乱频仍的大陆。全非洲新闻(All Africa)专栏作家阿尔伯特·查夫洪杜卡(Albert Chavhunduka)认为,非洲面临着恐怖主义、种族战争、无能的政治领导和叛乱等挑战,“全球安全倡议通过建立一个全面、平衡的全球安全架构,为非洲国家带来稳定和发展,非洲应该支持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11)中国尊重非洲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设立非洲之角特使在地区国家间进行外交斡旋,2022年6月,中国支持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首次非洲之角和平会议,推动埃塞俄比亚联邦政府和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达成停火协议,这些行为受到高度评价,为各方凝聚共识、展望和平作出重要贡献。此外,作为全球安全倡议的具体体现,这类次区域举措为中国和地区国家提供机会,探讨全球安全问题上的共同想法,打造更广泛安全伙伴关系。

全球安全倡议同样是应对乌克兰危机、重塑欧洲安全秩序的重要指引。德国弗莱堡大学学者朱利亚·古罗尔(Julia Gurol)认为,将中国归类为欧盟的“威胁”是错误的。中欧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既有关系紧张的领域,也有可以合作的领域。双方可以通过达成协议实现合作正式化,通过对话实现合作制度化,通过表达合作意愿实现关系改善。(12)全球安全倡议的指导原则也表达了对超出乌克兰危机范围的更广泛安全局势的担忧,中国坚持面向和平的国家间对话,共同寻求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方案对欧洲而言是关键性的贡献。(13)全球安全倡议致力于解决地区热点冲突,以中国新理念给世界带来新机遇,将造福相关国家,为各国和平与安宁创造条件。

(三)提升安全话语权论

这一观点认为,西方国家固守西方中心论的安全话语藩篱,抛出层出不穷的“话语陷阱”,宣扬排他式、诋毁式语言打压异己国家,大肆渲染“修昔底德陷阱”,捍卫所谓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价值观”。在此背景下,全球安全倡议突破西式霸权话语,破解“旧心态—新秩序”困局,是中国提升国际安全话语权的积极尝试。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项目副主任卡拉·弗里曼(Carla Freeman)认为,全球安全倡议反映出中国越来越敢于提出倡议、设置国际议程,提供有别于西方的选择,是提升中国全球领导力和话语权的一种方式。美国需要通过扩大自己的全球伙伴关系,加强自身作为和平与稳定源泉的地位。(14)

一些人认为中国近年来提出国际秩序观、全球治理观和新安全观,想要提升国际话语权并促进自身利益,但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家拉纳·米特(Rana Mitter)认为,这一片面认知无法有效地描述中国崛起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它既无法捕捉全球安全议题中固有的不确定性,也无法认识到影响全球安全愿景的重要因素。(15)尼日利亚关注地缘政治的学者奥维圭·埃圭古(Ovigue Eguegu)在美国外交学人网站(The Diplomat)发文认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任何国家都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利益来加强自身安全,这是中国首次采取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安全新策略。一方面可以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展示“仁慈”的大国形象。(16)

当前,制定全球安全政策辩论的条款和话语权的竞争确实变得更加激烈。(17)不同的安全话语、话语叙事和话语传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西方国家往往通过扭曲事实真相,进行全方位的价值观渗透和西方优先的议题设置、话语传播,对国家间政治关系和国际安全局势构成严重威胁。全球安全倡议打造包容性、多元性的国际安全话语体系,与西方国家鼓吹所谓消除“暴政”、推行“民主”的侵略观和“崇尚武力”“先发制人”的战争观具有本质的差异。全球安全倡议是对西方狭隘安全观的纠偏,是中国特色的国际安全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世界走出西方“话语陷阱”的一剂良方。

(四)维护国家安全论

不少国外观点认为,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为了摆脱安全威胁、维护国家主权的新举措。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让全球安全秩序远离冷战思维,以应对美国打造的反华联盟。全球安全倡议坚持认为应该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关注所有国家合理的安全关切,而美国频频组建排他性集团来对抗中国,并制造台海紧张局势,恶化亚太安全环境。中国认为,美国谋划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合作关系(AUKUS)为核心的安全同盟体系孤立中国,美国“去中国化”措施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中国对此担忧并坚决反对,认为“如果这不是北约东扩的亚太版本,那又是什么?这样的战略如果不加以控制,将带来可怕的后果,并将亚太推向深渊边缘”。(18)

德国阿登纳基金会研究员彼得·赫费尔(Peter Hefele)认为,全球安全倡议被视为中国的全球安全观,不仅是对当前地缘冲突日益紧迫的挑战的回应,也是中国对西方根深蒂固的傲慢偏见和敌对世界观的回应;(19)英国《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杂志指出,中国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全,没有试图将自己的制度复制和强加给其他国家,不要求其他国家追随自身的脚步。(20)中国推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等在内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全球安全倡议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最新发展。中国通过全球安全倡议维护国家政权安全,明确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尊重。《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认为,中国在全球领导地位上的雄心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体安全,全球安全倡议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国家安全优先很可能使其成为中国是否愿意与现有国际安全秩序妥协的考验。(21)

传统国家安全重回国际政治舞台是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的国际背景。为应对国家安全威胁,中国致力于维护自身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政治学院教授杰利卡·斯特凡诺维奇·什坦布克(Jelica )认为,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全球安全外交化的基石,因乌克兰危机和全球动乱而格外受到重视。中国的全球安全观牢牢植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安全外交化通过把严重的安全问题变成外交问题来遏制这些问题。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遏制和减轻国家安全威胁,消除自身不安全感并遏制冲突和动乱。(22)来自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的学者戴维·阿拉斯(David Arase)也认为,全球安全倡议是乌克兰危机、中俄接近及中国阻止可能出现“北约亚太化”的类似亚洲安全组织的产物。(23)本质上,全球安全倡议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安全,反映出中国从被动保卫政权安全转变为更主动、更自信地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五)另起炉灶论

这一观点认为,中国通过全球安全倡议在全球安全秩序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别有用心”地推翻西方主导的国际安全秩序。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认为,“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是替代现有安全秩序的另一种秩序选项”,以对抗美国“野蛮血腥”的国际领导。(24)不过,不少美欧学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全球安全倡议进行刻意扭曲和夸大解读。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首席分析师海伦娜·莱加达(Helena Legarda)表示:“这是北京从一个消极的议程——‘我们不喜欢西方主导并强加给我们的当前秩序’——转向中国实际上推出了一种类似于替代愿景的东西。”(25)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罗伯特·威廉姆斯(Robert D.Williams)认为,中国正以自身的方式推动塑造国际法律规范,全球安全倡议是一种“体现中国特色”的国际法,构建基于非西方规则的全球新秩序。为此,美国需要更有力、更有效地控制安全规则。(26)

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基于国际安全形势的错误解读,也认为全球安全倡议是对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安全秩序的替代和更迭。印尼学者阿里斯托·达曼万(Aristo Darmawan)认为,全球安全倡议代表着中国努力推动一种不同于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替代方案。倡议提出的一些想法符合既定的国际惯例,然而倡议表述的其他内容,如呼吁各国“拒绝冷战思维”“对集团政治说‘不’”“反对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追求自身安全”以及“反对肆意使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则清楚地反映了中国的立场,即美国正在破坏全球安全秩序和地区稳定,需要进行更迭和替换。(27)

这种“另起炉灶”的误读和指责并不公平。少数西方舆论固守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丑化中国主张,抵制全球安全倡议,制造紧张、煽动对抗,是典型的殖民心态、霸凌行径。当前,中国正在全球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全球安全倡议秉持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反映了世界新的力量对比,是各国人民追求普遍安全世界的共同诉求。事实上,中国政府多次声明,全球安全倡议继续支持而无意挑战当前国际秩序。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7年发布的《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指出,“维护亚太地区长期稳定的关键是建立面向未来的安全框架”,承认上海合作组织等现有框架的中心地位,澄清建立一个安全框架“并不意味着重新开始,而是改进和升级现有机制”。(28)

二、国际社会对于全球安全倡议影响的分析

国际社会总体上认为全球安全倡议超越了西方传统地缘政治安全,纠正国际安全秩序失衡状况,推动构建国际和地区安全新架构。但同时,一些舆论也认为倡议会动摇美国对国际安全事务的霸主地位,提升中国的国际安全话语权与地区影响力。

其一,纠正国际安全秩序失衡,推动构建国际和地区安全新架构。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动了对乌克兰“去纳粹化、去军事化”的“特别军事行动”。美国借此将俄罗斯打造成欧洲的重大威胁,以此强化对欧洲的战略控制。同时,美国指使破坏北溪-2项目,使欧洲与俄能源“断链”,加之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威胁,欧洲安全战略自主性受到削弱。在此背景下,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Yves Leterme)认为,“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亚大陆急需建立一种全新的安全架构。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有助于推动构建新的地区安全框架、解决地缘政治危机”。(29)对于在当前危机中被忽视、被遗忘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人们“需要一座稳定灯塔”,中国的重大安全倡议将有利于脆弱的发展中国家。(30)

中国旨在把全球安全倡议作为构建安全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石。(31)埃塞俄比亚学者阿布德塔·德里布萨·贝耶内认为,疫后世界安全形势复杂多变,是时候建立一个新的国际安全框架,共同反对以“规则”为名破坏国际秩序,将世界拖入“新冷战”的西方霸权做法,倡议将为实现这一梦想带来新的希望。(32)不同于某些西方国家片面追求自身安全的冷战思维,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追求的是共同安全,是强调和平、合作的安全观,有利于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信的国际秩序。这一倡议切中当前各国面临的现实安全挑战,为搭建国际安全合作架构指明了方向,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不仅愿意尊重国际规则和标准,而且还倡导其他国家共同参与的美好初衷。全球安全倡议如果取得成功,将有助于塑造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

其二,填补全球权力真空,动摇美国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霸主地位。一些舆论认为,当前美国正陷入几十年来所造成的地缘政治泥沼,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是想介入并填补全球权力真空,进而动摇美国在国际安全领域的霸主地位。(33)美国拜登政府2022年10月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视为唯一有能力与意图重塑国际秩序的全球性战略竞争对手,竞争的对抗性特征凸显。(34)因此,全球安全倡议是中美竞争的新体现,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会影响美国在国际安全领域的霸权地位。

美国舆论以2022年4月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署双边安全合作框架协议为例,执意扭曲中所安全协议的意图是为了取代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兰德公司的高级国防分析师德里克·格罗斯曼(Derek Grossman)认为,中国在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问题上的部分成功,给美国及其盟友敲响了警钟,美国需要加大力度“夺回”太平洋岛国。(35)事实上,中所安全协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是全球安全倡议的真实写照。中所安全合作充分尊重双方国家主权,协助维护所罗门社会稳定,与地区安排并行不悖,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的双边合作,以共同应对所罗门群岛几十年来面临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36)

其三,塑造国际安全合作新理念,提升中国的国际安全话语权与地区影响力。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话语的全新阐释和更迭升级,也是对西方传统安全观的彻底扬弃与超越。一方面,全球安全倡议受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传统和哲学智慧的启发。习近平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37)这是引用了中国古代著作《管子》中的话,意思是“稳定带来国家繁荣,不稳定导致国家贫穷”。与此同时,世界不少国家领导人要求合作解决安全问题的外交语言并不缺乏,但反响寥寥。追求地缘政治和自我安全利益不仅会扼杀国际合作,还可能直接引发战争等严重灾难。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适时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彰显了中国的国际道义与责任。

另一方面,全球安全倡议超越西方传统安全观,重塑国际安全合作新理念。长期以来,西方传统价值观鼓吹“强权即公理”的战争哲学,欺凌霸道、恃强凌弱,恣意干涉他国内政,热衷于用战争解决问题,美国治下的国际秩序更加动荡、失序,人类正在走向战与和的十字路口。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刊文指出,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署的双边安全合作框架协议,拜登政府对该地区采取了“胡萝卜和大棒的混合手段”(a mix of carrots and sticks),威胁太平洋诸岛国。(38)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是对零和博弈与冷战思维的彻底否定,是对西方安全价值观的扬弃。在国际安全领域,中国的行动正在由边缘走向中心、由被动参与走向主导参与,正在成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安全事业的中坚力量。

三、国际社会对于全球安全倡议可行性的分析

当前,国际舆论的关注重点从评估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的意图转向多维度评估中国将全球安全倡议付诸行动的能力。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首次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安全观,其可行性备受关注。总体上,国际舆论对此形成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部分周边国家的谨慎乐观、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中立观望、发达国家的质疑担忧和美国的否定抵制五派观点。

(一)积极响应派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全球安全倡议是时代的需要,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响应。在中国周边,柬埔寨、尼泊尔、老挝、蒙古国等国均支持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认为倡议通过以和平对话方式解决当前国际问题,对本地区及世界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积极赞赏中国在践行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方面作出巨大贡献。(39)中东欧、非洲、太平洋和拉美多数国家也纷纷表态支持全球安全倡议。克罗地亚前总统斯捷潘·梅西奇(Stjepan Mesic)认为,全球安全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致力于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融合了中国的成功经验。(40)中国秉持真实亲诚理念,致力于“放弃和超越西方地缘政治安全理论”,真心实意帮助岛国发展,得到太平洋岛国政府和人民的衷心欢迎。(41)截至2023年2月底,已有八十多个国家赞赏和支持全球安全倡议。(42)甚至美国国内也有学者督促美国审视全球安全倡议的时代价值,建议美中在倡议引导下开展安全合作;全球安全倡议是不断发展且内容丰富的安全战略,由于美中两国的战略目标多有重合,双方可以就此展开合作。(43)

一些媒体对倡议受欢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认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正在回归国际舞台,且战争的复杂性和不可确定性增加。(44)在此背景下,全球安全倡议为“热点问题的中国特色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不干涉他国国内事务、拒绝冷战思维、坚持“安全不可分割”等重要观点原则反映了中国对解决世界安全问题的集体思想。(45)总之,中国积极支持各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国际社会将从全球安全倡议中受益,进而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二)谨慎乐观派

目前,部分周边国家对全球安全倡议持徘徊犹豫的谨慎乐观态度。它们在观望倡议如何实施,配套措施如何展开,认为全球安全倡议目前是一个包罗万象、有待完善、后续措施不清晰的概念。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案能够整合现有安全倡议,但仍然是一个相当松散的锚定概念。(46)目前形式的全球安全倡议“长在原则上,短在实际细节上”,今后如何具体化以适用于解决冲突仍不清楚。(47)

在2022年6月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呼吁金砖国家接受全球安全倡议,推动国际社会一道摒弃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零和博弈。不过,印度和巴西处于谨慎犹豫中,态度尚不明确。印尼等个别东盟国家对全球安全倡议采取保持沉默的回避态度。事实上,全球安全倡议符合各国诉求。比如,全球安全倡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旗帜,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符合印尼的安全诉求。不过,印尼对全力支持倡议持谨慎态度。(48)2022年7月,中印尼两国联合新闻声明表示,“印尼重视全球安全倡议,愿同中方共同通过对话和外交途径维护和平与稳定。”(49)声明中使用了“重视”而非“支持”的谨慎词语,这被认为是妥协的语言。印尼对全球安全倡议的矛盾心理反映出印尼在等待中国更明确地阐明该倡议的后续举措。

(三)中立观望派

少数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安全倡议采取了不表态的中性立场,属于在选边站队之前需要等一等与看一看的“观望派”。这些国家一方面意识到全球安全倡议能够为世界和平增加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因此并不反对这一全球安全的共同愿景。德国法兰克福和平研究所(PRIF)高级研究员帕斯卡尔·阿布(Pascal Abb)认为,全球安全倡议“建立在中国作为国际发展提供者的现有优势和能力的基础上”,一些国家试图通过搭便车获取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50)

另一方面,美国坚持冷战思维、阵营对抗,执意将中国当做假想敌,把中国定义为“最重大的地缘政治威胁”,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并挑拨有关国家同中国的关系。2022年10月,拜登政府发布的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呼吁美国在未来“决定性十年”的长期竞争中“击败”中国,加快打造印太安全秩序,重塑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51)在美国抹黑妖魔化中国的背景下,少数国家希望在中美两国之间保持距离,采取中立立场,避免选边站队,其目的在于争取获得对自身有利的结果。比如,越南、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出现了“在经济发展上依靠中国,在安全保障上依靠美国”的分离状况,从而表现了对全球安全倡议不表态的中立状态。越南并没有表态支持全球安全倡议,2022年10月,越共总书记阮富仲访华期间发表的双方联合声明中的表述为“基于联合国宪章各项目标和原则,越方积极关注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且这一关注仅限于“联合国宪章各项目标和原则”。(52)这反映出越南在中美之间寻求自身安全保障最大化的对冲行为,在获益的同时降低潜在风险,故而从“大国平衡政策”出发,采取观望态度,避免在中美之间作出选择。

(四)质疑担忧派

该派论调往往来自发达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他们认为中国通过全球安全倡议寻求联盟和伙伴关系来维护国家利益,用来批评美国主导的国际安全秩序并促进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利益。中国对国际规则表现出灵活和实用的态度,同时,中国越来越积极地寻求以促进自身利益的方式塑造规则。(53)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学院学者阿莫瑞塔·杰斯(Amrita Jash)认为,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中国是否真有能力将全球安全倡议付诸行动值得怀疑。(54)比如,全球安全倡议有助于解决塞浦路斯的分裂问题,但一些人认为倡议更像是一个宣传性的概念,没有实质性举措。(55)事实上,全球安全倡议对解决塞浦路斯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塞问题政治解决进程迟滞,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有利于在“两族双区联邦制”基础上推动问题解决。在东亚地区,中国与部分国家存在领土纷争,个别舆论对全球安全倡议心存疑虑,新加坡有学者认为,全球安全倡议可能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并削弱东盟的中心地位。(56)

还有学者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情况对照判断全球安全倡议的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在于能够把现有一系列发展举措统归并重新命名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全球安全倡议是由不同的具体安全倡议构成,如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四点主张、促进中东和平稳定五点倡议、“朝鲜半岛无核化”倡议和“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等。但是,中国是否能将现有的具体地区安全倡议和承诺归总并重新定义为全球安全倡议,把现有安全伙伴关系与中国更广泛的外交理念联系起来,目前并不确定。(57)

(五)否定抵制派

美国从意识形态出发,大体上对全球安全倡议采取了否定和抵制的立场。当前,大国政治正在回归,国际安全秩序更为动荡脆弱。美国指责中国是“威胁的来源”,认为“中国改变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修改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并在持续的系统性变革中掌控国际规则”,中国打算成为一个新的世界霸主,这就是“中国威胁论”的要旨。(58)作为“中国威胁论”的新变种,美国政府无理地指责当前国际安全秩序的空洞化是中国的责任。事实上,“中国威胁论”更多是一种西方观念的标签,它的理论基础极为荒谬,意识形态更是存在极大偏见,其目的是宣传、激活和发出号召,以便换取盟友紧密支持美国。

一些美国舆论表面上部分肯定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但更多的是影射中国无法推动这个倡议被各国普遍接受,其落脚点在于暗示美国要重视并借鉴全球安全倡议,同时增加投入以继续保持美国在全球安全领域的霸权。随着中国推进全球安全新理念,美国应避免“镜像”(mirror image)效应,“不应假设北京会以华盛顿认为合理的方式行事”。(59)美国政府则顽固认为,中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手。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欧试图对中国施压,而中国坚持劝和促谈,防止局部冲突扩大化。美国排挤中国推动构建包容性国际体系的努力,因为它抵制中国的倡议、项目和挑衅的本能是根深蒂固的。(60)在大国政治分裂、阵营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美国绑架欧盟以加强北约干涉能力。2022年6月发布的《北约战略构想》(NATO 2022 Strategic Concept)中,北约将自身对“不可分割安全”的现有承诺称为对集体防御的“铁腕承诺”,并首次将中国视为“至关重要的安全挑战”,认为全球安全倡议是一种替代性的国际秩序模式,因而鼓吹共同抵制这一倡议。(61)

四、国际社会对全球安全倡议存在负面认知的基本原因

国际社会对全球安全倡议的看法存在差异性,既有积极赞赏并支持全球安全倡议的国家,也有对全球安全倡议持负面看法的国家。从正面角度看,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协商取代胁迫,以结伴取代结盟,以共赢取代零和,符合各国人民珍视和平、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共同夙愿,这是全球安全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欢迎的基本原因。当前,美国坚持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执意挑起对华全面竞争,推行阵营对抗、零和博弈;乌克兰危机持续蔓延,各国人民的安全面临重大考验,而现有国际社会提出的应对乌克兰危机的倡议成效寥寥,全球安全治理动力不足。(62)中国适时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符合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迫切需求,这是全球安全倡议受到国际社会欢迎的现实原因。简言之,全球安全倡议为弥补和平赤字、破解全球安全难题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国际社会对全球安全倡议出现负面认知的原因复杂,既有西方地缘政治安全的理论荒谬原因,也有美国追求对抗性权力博弈的实践霸道原因;既有国际倡议被误读的一般原因,又有安全倡议被误读的特殊原因;既有国际社会根深蒂固安全竞争的外部原因,也有倡议作为新理念尚待具体化的内部原因。

其一,负面认知的理论原因与实践原因。西方地缘政治理论是西方近代以来对外殖民扩张的理论,是当前美国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武器。西方地缘政治理论存在冲突性的价值观、鼓吹海陆对峙和大国中心主义等严重缺陷。历史上,西方安全研究的开创者阿诺德·沃尔弗斯(Arnold Wolfers)认为,安全客观上是指已经获得的价值没有受到威胁,主观上是指不害怕这些价值受到攻击,追求绝对安全和个体安全。(63)当代西方地缘政治理论更是呈现出单边主义、干涉主义和帝国主义形态。全球安全倡议超越西方“地缘政治陷阱”,扬弃以对抗性权力博弈为核心的西方地缘政治安全观,摒弃单一实力要素决定论、崇尚武力的等级论和争霸循环的悲观论,强调多元、平等、共赢的新安全理念。(64)正如巴西联邦众议院巴中友好小组主席丹尼尔·阿尔梅达(Daniel Almeida)指出的那样,如果全球安全倡议得以不断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就不会因西方地缘政治目的而被操纵或工具化。(65)

美国在安全事务中顽固坚持分裂、对抗的霸道实践。美国执意乱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棒,拼凑“价值观联盟”,强化北约军事同盟,鼓吹阵营对抗,对国际安全秩序构成严重威胁。当前,美国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对华极限施压,对俄封锁禁运,对伊朗、叙利亚、古巴和委内瑞拉等国实施系统制裁,煽动叛乱、军事干预、颠覆政权等丑行引发国际失序,国际社会深受其害,早已深恶痛绝。与美西方的霸道做法不同,全球安全倡议是体现和平特色的新安全观,“中国的和平发展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不仅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更加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承诺坚定不移,而且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为世界和平提供了稳定基础和战略保障”。(66)

其二,负面认知的一般原因与特殊原因。全球安全倡议的基本意思是“率先提议”,它作为新鲜事物和大胆尝试必然会受到多方面的解读和审视,这是由倡议的内涵与特征所决定的。一些国家当前发起的倡议也都受到美国的质疑。比如,乌克兰危机后,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成立“欧洲政治共同体”倡议,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重塑欧洲自主性,扭转欧洲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上的被动局面,但这一倡议被美国舆论认为发挥空间有限,有挑战美国霸权和北约主导的意图。(67)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一些国家担心成为中国经济上的依赖国,还有国家担心中国借“一带一路”用中国梦“绑架”其他国家。美国等西方国家更是给“一带一路”倡议贴上“黄祸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破坏环境论”和“掠夺资源论”等标签。

全球安全倡议与一般倡议不同点在于,这一倡议聚焦安全议题,主权安全、政权安全备受各国关注,属于高政治领域。西方安全研究往往把安全解读为一种战略研究,关注军事权力的占有和使用,以获得自身的绝对政治影响和利益。(68)为了免除不可接受的危害风险,达到“没有威胁、危险和损失”的绝对安全和独享安全,西方往往一意孤行、恣意干涉、粗暴行事。如果说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的态度稍显温和的话,那么原因在于发展议题的低政治属性,而全球安全倡议则被认为是对西方安全理论、安全话语和安全实践的重大“威胁”,西方的敌视和抵制被安全议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强化。因此,相较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的推进将会复杂而困难。

其三,负面认知的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美国恶化大国博弈与集团对抗,使世界局势、国际秩序和地缘格局均发生重大变化并催生全球性危机。当前,美国正在学界和政界共同推动对华遏制和打压。在学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阿伦·弗里德伯格(Aaron Friedberg)认为,“西方民主国家必须从根本上调整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它们原本应该采取多边协调性的行动,这样对华投资和出口控制的有效性会大大提高。”(69)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一直敦促美国领导人“与尽可能多的中国邻国组成一个平衡的联盟”。他认为,“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类似于冷战时期北约对抗苏联的联盟结构”。(70)在政界,美国拜登政府正在推行一个鲜明的“美国对他们”的摩尼教对华政策,全面围堵中国以实现竞赢。这些舆论和政策是美国对全球安全倡议敌视和抵制的美国国内政治背景。美国舆论曲解全球安全倡议,认为这为中国提供了志同道合国家确立非正式联盟的机会,同时确立了倡议在对话中的角色,因此,“西方国家需要确保自己也在塑造一种批评倡议的话语氛围,并密切关注紧迫安全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71)但事实上,美国急于将世界分成两个阵营,所谓“民主与威权较量”的划分充满了自私、虚伪和双重标准,中美竞争进一步恶化了倡议的外部环境。(72)

从自身角度看,全球安全倡议有待进一步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全球安全倡议不是一个国际安全联盟,也不是上海合作组织这样的正式国际制度。由于提出时间比较短,中国没有对细节进行进一步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全球安全倡议可完善的空间会很大,后续可推出的安全举措会很多。今后,不仅中国需要凝聚不同国家的安全共识,还需要提出坚守和弘扬和平理念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此外,中国虽然已经对全球安全治理未来发展提出更加坚定的愿景,但全球安全倡议的成功落实既需要增强全球伙伴关系在倡议下的合作意愿,还需要得到更多国家的支持和加入。总之,全球安全倡议需要尽快落实,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从具体化、可操作化入手,围绕进一步制度化、机制化进行统筹推进。

五、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实的建议

2023年2月,中国政府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展现了中方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对于守护全球安全的坚定决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明确指出:“各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携手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73)为了更好地落实倡议,本文认为,可以从“舆论—回应”机制出发对关涉全球安全倡议的国际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应对。“舆论—回应”机制是指通过对舆情的监测、分析和研判,继而积极进行舆论回应和后续措施改进,这一机制意图确保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基于“舆论—回应”机制,中国应全面把握国际舆论对全球安全倡议的整体认知状况,理性看待国际社会的一些负面认知。

(一)坚持多方位传播 深刻阐明全球安全倡议的实质内涵

为了落实全球安全倡议,首先,我们应多方位传播和多角度宣介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深刻阐明全球安全倡议的实质内涵。围绕“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华传统文明所特有的辩证思维方式和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相结合的产物”这一主线,积极影响或说服国际受众,尤其是对全球安全倡议存在疑虑的特定国家受众。其次,围绕重大国际问题介绍中方立场,做到正面回应和主动回应,通过中国外交的具体举措,如中国促成签署中沙伊三边声明,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坚持劝谈促和的立场和做法等,赋予传播具体和可支撑的生动材料;同时,需要向国际受众清晰揭示国际安全困境的根源,明确阐述现有国际安全危机是由个别不负责任国家的霸权行径造成的。

在传播平台选择上,中国既可以在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中传播全球安全倡议的深刻意涵与实质意义,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也可以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各类专门性国际组织的各级别会议上主动以“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为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介。在传播手段上,中国既要运用在国外媒体报刊撰文介绍全球安全倡议的传统传播模式,也要采用多媒体互动介绍全球安全倡议的点对点的网络化传播模式。在传播主体上,中国可以通过公共外交、人文外交等渠道,协调有关资源,充分调动相关传播主体,切实推动传播取得实效。

总体上,中国对全球安全倡议的传播宣介需要做好多方位、多角度传播,以战略传播为核心,综合采取多种传播技术和手段,注重设计传播优先议题,重点针对乌克兰危机等热点议题展开传播。同时,中国也要在国内层面做好全球安全倡议传播的相关分析工作,在构建全球安全倡议传播体系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二)坚持包容开放 推动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以时代为经,以思想为纬,体现了中国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把雪中送炭的天下情怀切实转化为守望相助的共赢机制。全球安全倡议高度契合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紧迫的安全需求,面向全球开放,欢迎各国共同参与。由于美国固守冷战思维,破坏和平框架,美国的殖民心态和种种劣迹使得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信任度下降,警惕性上升。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震动,加剧了其对自身处境的担心。在此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安全倡议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全球安全倡议恰逢其时,为破解安全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它们加入倡议的态度也积极踊跃。美国的帝国行径分裂了地区世界,恶化了地区局势,相关地区国家愿意通过参与全球安全倡议共建和平家园,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东南亚国家乐见全球安全倡议落实,也愿意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全球安全倡议坚定维护东盟在地区架构中的中心地位,重申落实《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愿尽早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推动更多东南亚国家加入全球安全倡议。(74)

全球安全倡议的有效落实和成功推进需要获得更多国家的支持。考虑到部分国家态度不明朗,倡议落实时应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双重标准。通过政策对话、立场协调,打消这些国家的疑虑。比如,印度对于全球安全倡议尚未作出积极表态。印度对待全球安全倡议的立场在外部受美国影响,在内部受大国梦驱动,同时,印度与中国存在边界争端。但印度是一个新兴国家,对世界安全的看法与美国不同,不会像日本和澳大利亚那样追随美国。到目前为止,印度并不认同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是一个安全机制并反对其扩员。(75)中国需要与印度等金砖国家加强沟通,将全球安全倡议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精神联系起来,取得它们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推动亚洲持久安全。

此外,我们还应争取欧盟国家支持并加入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欧洲的安全需求具有内在关联,乌克兰危机对欧洲经济、发展和民生产生了严重影响,欧盟大部分国家反省和追求独立性的意识增强,认为欧洲亟须构建新型安全架构。随着乌克兰危机对欧洲的冲击不断加剧,欧洲内部的分化也逐步明显,对美国战略遵从的意愿和对中美较量等议题的看法分歧加大,这使得欧洲国家一些人能够正确看待和审视全球安全倡议的价值。因此,中欧具有在全球安全倡议上取得共识的可能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推动其支持并加入全球安全倡议。

(三)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 打造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

全球安全倡议的一个核心是“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牺牲另一个国家为代价追求自己的安全。靠损害他国安全来获取绝对安全是不可持续的,国家安全也不能通过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中国曾在《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中认可了这一概念,但中国此前并没有单独提出倡导。英国路透社认为,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首次在乌克兰危机之外的国际安全议题中主张“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对美国的军事行动产生约束方面的影响。(76)

起源自欧洲的“不可分割的安全”概念将国家安全描绘为经济学家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全球公共产品,认为区域内国家的安全是不可分割的。这一概念首先在1975年的《赫尔辛基最后法案》(Helsinki Final Act)中得到了使用,旨在推动美苏之间的关系缓和,其中欧洲—大西洋集团成员申明愿意永久和平,这为大国竞争时代的欧洲安全制定了基本规则。这一原则在随后的《新欧洲巴黎宪章》(Charter of Paris for A New Europe)等欧洲安全协议中得到使用。2010年关于“不可分割的安全”的《阿斯塔纳纪念宣言》(Astana Commemorative Declaration)认可“各国享有平等的安全权利,包括自由选择或修改安全安排或条约的固有能力”。(77)

全球安全倡议适当借鉴并完善“不可分割的安全”这一西方流行的话语表达,形成完整的“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可以使中国捍卫自身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的行动得到其他国家更好的理解,同时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国际安全危机。在乌克兰危机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视“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盲目向东扩张,引发欧洲安全危机。就中国的国家安全而言,如果中国认为“美国及其盟友在台湾或南海的行动无视其安全关切,中国可以援引‘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作为回应”。(78)俄罗斯将藐视“安全不可分割”原则视为乌克兰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并要求西方尊重1999年达成的基于“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协议。中国秉持公正公平原则,发挥和平性、正当性、建设性作用,多次批评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谨慎地不向俄罗斯提供援助。(79)“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阵营对抗,反映了世界各国对国际安全的原则立场,只有打造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才能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采取务实安全举措 探索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

目前,中国仍是国际社会潜在的国际公共安全产品提供者,在中东和非洲等部分热点地区的安全参与和介入力度有待加强。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意味着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议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当前,美国已经无力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国际社会对于可持续安全的诉求更为迫切,中国需要加强对于全球安全议题的参与并重点关注区域层面的安全议题。

一是与相关国家的现有安全战略或倡议对接。与他国安全战略或倡议进行对接时,要尊重相关国家的合理关切,实现共同、全面、合作和可持续的安全。例如,在非洲地区,把全球安全倡议与非盟和平安全倡议联系起来,与非洲“消弭枪声”倡议进行对接;与非洲国家一道落实好中非和平与安全合作计划、和平安全行动、和平安全工程等倡议,加强非洲和平安全能力建设。二是进一步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协商,对阻碍各国发展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共求解决之道。例如,在粮食、能源等领域推动治理新路径,在管控安全风险的同时采用先进技术助力发展,提升应对非传统安全的能力;在核能等领域加强协作,提供核安全监管、运行等培训,加强警务、军事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反恐培训、联合演练等。(80)三是加强周边安全合作。构建安全共同体,要首先从周边做起,从东亚做起。大多数东亚国家并不认为中国是“威胁”,南海争端等问题不会威胁到任何国家,希望避免在美中之间选边站。(81)中国坚持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可以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分歧。四是不断增加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的投入。应考虑设立全球安全倡议专项资金,增强全球安全倡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重点投入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治理领域。

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当前,大国博弈急速冲高,地缘冲突空前激烈。美国在欧亚两大战略地区推动大国博弈与集团对抗,使世界局势、国际秩序和地缘格局均发生重大变化,催生全球性危机。(82)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在不稳定和变化时期提供的国际公共安全产品,响应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的迫切需要,呼应了多边主义和国际团结的共同追求,顺应了各国人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疫后世界的愿望。“智者追求善良与和平,愚者才醉心争吵和战争。”(83)国际舆论对于全球安全倡议动机、可行性和影响分析具有多重性、多元化和多视角的特点,大多数舆论认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促进全球和平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给世界带来了迫切需要的稳定性力量。同时,也要注意到,一些舆论对全球安全倡议持有怀疑和疑虑,还有一些负面分析对中国进行无理指责和批评,这些报道的偏好和取向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全球安全倡议的落实事关中国争取国际支持、推动世界和平的重大战略问题。基于“舆论—回应”机制,今后中国应积极正视并及时回应国际舆论的一些误解,推动倡议由理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通过具象化、可感化和机制化举措,把全球安全倡议真正打造成为“破解全球安全赤字、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的国际公共产品。如何引领国际舆论正确看待全球安全倡议,如何在话语传播、媒介沟通等方面做细做实,如何吸引更多国家支持和加入全球安全倡议,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感谢《国际安全研究》匿名评审专家的审稿意见,文责自负。

①有关全球安全倡议的研究参见余潇枫、王梦婷:《“全球安全倡议”:人类安全的“前景图”》,《国际安全研究》2023年第1期;吴志成:《以大国担当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国际论坛》2023年第1期;刘卿:《全球安全倡议的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东北亚论坛》2022年第5期;吴晓丹、张伟鹏:《全球安全倡议:内涵、意义与实践》,《国际问题研究》2022年第4期;王玏、刘军:《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义、理论创新与世界意义》,《国际问题研究》2022年第3期。

②Abdeta Dribssa Beyene,"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A New Path to Global Security," September 22,2022,https://www.capitalethiopia.com/2022/09/22/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a-newpath-to-global-security/.

③Lukas Fiala,"Rightsizing 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China Observers,November 22,2022,https://chinaobservers.eu/rightsizing-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

④Shibani Mehta and Saheb Singh Chadha,"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Is a Bid to Dictate the Rules of Engagement,"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June 16,2022,https://carnegieindia.org/2022/06/16/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is-bid-to-dictate-rules-of-engagement-pub-87340.

⑤鲁伊·洛里多:《新时代的中国为应对21世纪全球性挑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张敏编译,《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11期。

⑥敦·巴穆威奈:《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与和平》,外交部网站,2022年7月3日,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zt_674979/dnzt674981/xxgcddesdjs/ddzggcd_132671/202211/t20221116_10975940.shtml。

⑦参见周輖、管克江、任皓宇等:《“为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争端提供范本”——国际社会欢迎沙伊复交 赞赏中方发挥建设性作用》,《人民日报》2023年3月13日,第3版。

⑧Steve Chan,et al.,"Basic Rationale and Arguments," in Steve Chan,et al.,eds.,Contesting Revisionism:China,the United States,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Orde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21,pp.1-30.

⑨"Explained:What Is 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Proposed against Asian NATO," India Times,June 13,2022,https://www.indiatimes.com/explaincrs/news/explained-what-is-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proposed-against-asian-nato-571928.html.

⑩"China's Global Governance Offers a Much-needed Alternative to West's Hollow Promises:Malaysian Scholar," Global Times,November 27,2022,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211/1280538.shtml.

(11)Albert Chavhunduka,"Africa Should Rally Behind 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All Africa,April 28,2022,https://allafrica.com/stories/202204280301.html.

(12)Julia Gurol,The EU-China Security Paradox:Cooperation against All Odds,Bristol:Bristol University Press,2022,pp.21-22.

(13)Shibani Mehta and Saheb Singh Chadha,"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Is a Bid to Dictate the Rules of Engagement,"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June 16,2022,https://carnegieindia.org/2022/06/16/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is-bid-to-dictate-rules-of-engagement-pub-87340.

(14)Carla Freeman and Alex Stephenson,"How Should the U.S.Respond to 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The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August 4,2022,https://www.usip.org/publications/2022/08/how-should-us-respond-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

(15)Rana Mitter,"The World China Wants:How Power Will-and Won't-Reshape Chinese Ambitions," Foreign Affairs,Vol.100,No.1,January/February 2021,p.161.

(16)Ovigwe Eguegu,"Will 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Catch on?" The Diplomat,June 8,2022,https://thediplomat.com/2022/06/will-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catch-on/.

(17)Andrew Cainey,"Time to Get the Measure of 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November 21,2022,https://rusi.org/explore-our-research/publications/commentary/time-get-measure-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

(18)《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求和平、促发展:全球20国智库在线对话会”发表主旨演讲》,外交部网站,2022年5月6日,https://www.mfa.gov.cn/web/wjbxw_673019/202205/t2022050610682596.shtml。

(19)Peter Hefele,"What is China up to with Its New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EU Observer,July 29,2022,https://euobserver.com/opinion/155659.

(20)"China Unveils Its Vision of a Global Security Order," The Economist,May 5,2022,https://www.economist.com/china/2022/05/05/china-unveils-its-vision-of-a-global-security-order.

(21)"Under Xi,China Wants Absolute Security.It's Making the World Nervous," The Washington Post,October 21,2022,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2022/10/21/china-xi-jinping-congress-absolute-security/.

(22)Jelica  and Slobodan ,"'A Thousand Miles' and 'A Thousand Tasks':China's Diplomatization of Multifaceted Russia-Ukraine Conflict and Global Security," The Policy of National Security,Vol.23,No.2,2022,pp.7-31.

(23)David Arase,"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Stoking Regional Tensions," Asia Link,July 15,2022,https://fulcrum.sg/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stoking-regional-tensions/.

(24)"China Builds Coalition to Counter America's ‘Barbaric and Bloody’ Leadership," Financial Times,May 27,2022,https://www.ft.com/content/377cdb02-8a45-4ba2-b6ee-88620eb48f0b.

(25)"Under Xi,China Wants Absolute Security.It's Making the World Nervous," The Washington Post,October 21,2022,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2022/10/21/china-xi-jinping-congress-absolute-security/.

(26)Robert D.Williams,"International Law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Beijing and the Rules Based Global Order," October 2020,pp.1-24.https://www.brookings.edu/research/international-law-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beijing-and-the-rules-based-global-order/.

(27)Aristo Darmawan and Jefferson Ng Jin Chuan,"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A View from Indonesia," November 8,2022,pp.1-4.https://www.rsis.edu.sg/wp-content/uploads/2022/11/IP22064.pdf.

(2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人民日报》2017年1月12日,第15版。

(29)伊夫·莱特姆:《中国为全球合作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人民日报》2022年8月2日,第3版。

(30)Stephen Ndegwa,"Why the World Needs a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April 23,2022,https://www.the-star.co.ke/news/world/2022-04-23-why-the-world-needs-a-global-security-initiative/.

(31)Andrew Cainey,"Time to Get the Measure of 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November 21,2022,https://rusi.org/explore-our-research/publications/commentary/time-get-measure-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

(32)Abdeta Dribssa Beyene,"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A New Path to Global Security," September 22,2022,https://www.capitalethiopia.com/2022/09/22/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anew-path-to-global-security/.

(33)Stephen Ndegwa,"Why the World Needs a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April 23,2022,https://www.the-star.co.ke/news/world/2022-04-23-why-the-world-needs-a-global-security-initiative/.

(34)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October 12,2022,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10/Biden-Harris-Administrations-National-Security-Strategy-10.2022.pdf.

(35)Derek Grossman,"China's Pacific Push Is Backfiring," Rand,July 26,2022,https://www.rand.org/blog/2022/07/chinas-pacific-push-is-backfiring.html.

(36)"Pacific is Venu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Not Anyone's Backyard:Chinese Ambassador to Solomon Islands," Global Times,May 23,2022,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205/1266373.shtml.

(37)习近平:《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22年4月22日,第2版。

(38)"U.S.Turns the Screws on Solomon Islands to Counter China," Politico,April 28,2022,https://www.politico.com/newsletters/politico-china-watcher/2022/04/28/u-s-turns-the-screws-on-solomon-islands-to-counter-china-00028449.

(39)王骁波:《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人民日报》2022年9月23日,第3版。

(40)谢亚宏:《“祝愿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大成就”(大道之行)》,《人民日报》2023年1月31日,第3版。

(41)"U.S.Turns the Screws on Solomon Islands to Counter China," Politico,April 28,2022,https://www.politico.com/newsletters/politico-china-watcher/2022/04/28/u-s-turns-the-screws-on-solomon-islands-to-counter-china-00028449.

(42)秦刚:《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破解人类安全困境——秦刚部长在“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蓝厅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外交部网站,2023年2月22日,http://switzerlandemb.fmprc.gov.cn/web/wjbzhd/202302/t20230222_11029586.shtml。

(43)Paul Heer,"U.S.and Chinese National Security Are Not Irreconcilable," The National Interest,October 26,2022.

(44)Edward Gray,"State-on-State Warfare Comes Back into View," News Week,October 15,2022,p.6.

(45)Carla Freeman and Alex Stephenson,"How Should the U.S.Respond to 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The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August 4,2022,https://www.usip.org/publications/2022/08/how-should-us-respond-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

(46)Peter Hefele,"What is China up to with Its New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EU Observer,July 29 2022,https://euobserver.com/opinion/155659.

(47)Carla Freeman and Alex Stephenson,"Xi Kicks Off Campaign for a Chinese Vision of Global Security," The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October 5,2022,https://www.usip.org/publications/2022/10/xi-kicks-campaign-chinese-vision-global-security.

(48)Aristo Darmawan amd Jefferson Ng Jin Chuan,"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A View from Indonesia," November 8,2022,https://www.rsis.edu.sg/wp-content/uploads/2022/11/IP22064.pdf,pp.1-4.

(49)《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两国元首会晤联合新闻声明》,《人民日报》2022年7月27日,第2版。

(50)Pascal Abb,"China's New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A Rising Power Spreads its Wings," PRIF Blog,March 2,2023,https://blog.prif.org/2023/03/02/chinas-new-global-security-initiative-a-rising-power-spreads-its-wings/.

(51)The 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October 2022,p.24,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10/Biden-Harris-Administrations-National-Security-Strategy-10.2022.pdf.

(5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22年11月2日,第2版。

(53)Robert D.Williams,"International Law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Beijing and the Rules Based Global Order," Brookings Institution,October 2020,pp.1-24,https://www.brookings.edu/research/international-law-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beijing-and-the-rules-based-global-order/.

(54)Amrita Jash,"Xi'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In Pursuit of China's Own Interests and Ambitions," Faculty Work 157,June 6,2022,https://impressions.manipal.edu/faculty-work/157.

(55)Lukas Fiala,"Rightsizing 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China Observers,November 22,2022,https://chinaobservers.eu/rightsizing-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

(56)David Arase,"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Stoking Regional Tensions," July 15,2022,https://fulcrum.sg/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stoking-regional-tensions/.

(57)"Xi'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Looks to Counter Quad," The Hindu,April 28,2022,https://www.thehindu.com/news/international/xi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looks-to-counter-quad/article65363978.ece.

(58)Jelica  and Slobodan ,"'One Thousand Miles' and 'One Thousand Tasks':China's Diplomacy of the Russian-Uzbekistan Conflict and Global Security," The Policy of National Security,Vol.23,No.2,2022,p.9.

(59)Kevin Rudd,"The World According to Xi Jinping:What China's Ideologue in Chief Really Believes," Foreign Affairs,Vol.101,No.4,2022,p.21.

(60)Jessica Chen Weiss,"The China Trap:U.S.Foreign Policy and the Perilous Logic of Zero-Sum Competition," Foreign Affairs,Vol.101,No.5,2022,p.42.

(61)NATO,"NATO 2022 Strategic Concept," June 29,2022,https://www.nato.int/nato_static_fl2014/assets/pdf/2022/6/pdf/290622-strategic-concept.pdf.

(62)吴凡:《全球安全倡议的思想渊源、内在逻辑与价值内涵》,《国际展望》2023年第2期,第11页。

(63)Arnold Wolfers,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Essays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Baltimore:Johns Hopkins Press,1962,p.152.

(64)刘卿:《全球安全倡议的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东北亚论坛》2022年第5期,第9-10页。

(65)卞卓丹:《全球安全倡议将有力捍卫全人类共同价值——访巴西联邦众议院巴中友好小组主席丹尼尔·阿尔梅达》,新华网,2022年7月12日,http://www.news.cn/world/2022-07/12/c_1128825691.htm。

(66)吴志成:《以大国担当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国际论坛》2023年第1期,第19-20页。

(67)"Macron Floats European 'Community' Open to Ukraine and UK," Politico,May 9,2022,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emmanuel-macron-proposes-european-political-community-as-alternative-to-eu-membership/?refamerican-purpose.

(68)Michael Sheehan,"Military Security," in Alan Collins,ed.,Contemporary Security Studies(Sixth Ed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22,p.204.

(69)Aaron L.Friedberg,Getting China Wrong,Cambridge:Polity Press,2022,p.191.

(70)John J.Mearsheimer,"Can China Rise Peacefully?" National Interest,October 25,2014,https://nationalinterest.org/commentary/can-china-rise-peacefully-10204?page=0%2C4.

(71)Andrew Cainey,"Time to Get the Measure of 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November 21,2022,https://rusi.org/explore-our-research/publications/commentary/time-get-measure-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

(72)"China Unveils its Vision of a Global Security Order," Economist,May 5,2022,https://www.economist.com/china/2022/05/05/china-unveils-its-vision-of-a-global-security-order.

(73)《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人民日报》2023年2月22日,第15版。

(74)参见史忠俊:《向着共建“五大家园”坚定前行(国际论坛)》,《人民日报》2023年2月6日,第3版。

(75)"Quad to be Operationalized at Canberra,No Scope for Expansion Now," Hindustan Times,February 9,2022.

(76)Kevin Yao and Yew Lun Tian,"China's Xi Propose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Without Giving Details," Reuters News,July 4,2022,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chinas-xi-says-unilateral-sanctions-will-not-work-2022-04-21/.

(77)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Astana 2010,Astana Commemorative Declaration:Towards a Security Community," SUM.DOC/1/10,December 3,2010,http://www.osce.org/mc/73962.

(78)"China'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Global Strat View Analysis,June 14,2022,https://www.globalstratview.com/chinas-global-security-initiative/.

(79)Kevin Yao and Yew Lun Tian,"China's Xi Proposes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Without Giving Details," Reuters News,July 4,2022,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chinas-xi-says-unilateral-sanctions-will-not-work-2022-04-21/.

(80)刘冲:《行王道,聚人心,办实事——对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思考》,《国家安全研究》2022年第4期,第158页。

(81)David C.Kang,"Still Getting Asia Wrong:No ‘Contain China’ Coalition Exist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Vol.45,No.4,2022,p.81.

(82)邹治波、肖河:《大国博弈和地缘冲突中的全球政治安全(2022-2023)》,载张宇燕、邹治波主编:《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16页。

(83)在2019年第5届亚信峰会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塔吉克民族伟大诗人鲁达基的这句名言,参见习近平:《携手开创亚洲安全和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9年6月16日,第2版。

    进入专题: 全球安全倡议   国际认知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77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