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第2段有“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句。对句中的“东犬西吠”,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020年6月第1版)注释为“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的狗叫”(第72页)。笔者以为,这个注解有问题,不妥当。
一
从文义来看,这样的解释似是而非,充其量仅说到情形的一半,还有一半情形被“掐掉”了。因此,这个表意“残缺”的注解不正确。按照该注释的理解,“东”是“犬”的定语,意思是“东家的”,“西”作“吠”的状语,是指“对着西家”,整个句子解释为“东家的狗对着西家的狗叫”,从表面上看似乎也说得过去。不过依照这样的注释,我们也可以顺理成章,作出如下推论:既然“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的狗叫”,那么西家的狗难道就那样“友善”,听到东家的声音,就不对着东家的狗叫了吗?请不要忘了古谚所揭示的“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生活常理啊。很显然,这个注解不合生活逻辑,是荒唐可笑的。它的失误源于太拘泥于字面,理解太机械了。是由想当然而望文生义的必然产物。这从我们对“东犬西吠”句的上下文的解读也可得到验证。
第2段开头简洁明了的“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句,是很明显的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即承上(第1段)“多可喜”,启下“亦多可悲”(第2段重点写悲)。正是由于分家(即文中所说“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使得庭院由一个大整体分割成了若干小区域。即文中描述的“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一共变了两次。震川先生平实的记述,真切而形象地反映了一个大家庭的零落衰败、分崩离析的情形。“东犬西吠”正是这个大家庭分裂后必然出现的一个尴尬现象—叔伯们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一看似平淡的细节描写,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对大家庭“瓦解”、败落的无限伤感。
二
“东犬西吠”应当从“互文见义”的角度来理解。所谓互文(互辞)即“参互成文,含而见文”。也就是说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得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它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其结构特征为互省,“文省而意存”。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它的语义特征是互补,“互文相足”(钱锺书语)。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意思是:“(木兰)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花黄贴在脸上。”也就是说“理”和“贴”这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所以对这类句子,我们理解时应注意瞻前顾后,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再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和“汉”就是互相补充的关系。我国在秦、汉时代就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秦”“汉”虽在字面上分属“月”“关”,在意义上却是合指的,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塞。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主人”和“客”构成互文。我们不能机械理解为“主人下了马,客人在船上”,而应当理解为“主人(客人)下了马,(主人)客人在船”。
同理,“东犬西吠”亦属此类,需要前后补充而“见义”—前半部分只讲“犬”,动作义由后半句的“吠”补出;后半部分只讲“吠”,主语义由前半句的“犬”补出。也就是说“东犬西吠”即“东犬(吠)西(犬)吠”的省略形式而已。前面说过,这句话是大家庭分裂后,近在咫尺却不相往来情形的真实记录。不言伤感而感伤寓于其中。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文意方面来理解,还是从修辞角度来考虑,对“东犬西吠”的准确理解应当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西家的狗也对着东家叫。即犬声相闻之意。看来对于古诗文中的这类互文句,我们阅读时万万不可粗枝大叶,自以为是,以免闹出望文生义的笑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