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今译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真人?古代的真人,不拒绝少数,不以成功傲人,不使用谋略吸引士子归于门下。这样的人,有过失而不懊悔,有成就而不自得。这样的人,登高不会战栗恐惧,入水不觉得湿,入火不觉得热。唯有“知”升华到与“道”为一的人才能有如此的境界。
说庄子
这一段是庄子对真人的总论。文字虽短,信息量却很大。首先,我们看到庄子心中的真人几乎囊括了庄子笔下圣人、神人、至人的全部特点。
真人“不逆寡”,是说其胸襟博大,容得下天下各种各样的人,哪怕是少数派或异见者,也不会去忤逆、去排斥。真人就像《齐物论》中得道的圣人一样,胸怀“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就是说真人确是有圣人特质的。而所谓“不雄成”,说的是真人有功却不居功自傲,不以功为功,从不因自己的成就而牛气哄哄,如同《逍遥游》中的神人一样。而“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当然不是说真人可以站在悬崖峭壁上“足二分垂在外”,或者纵身跃入水深火热之中,也毛发无损,刀枪不入。这只是庄子“恣意汪洋”的一种高度夸张写法,目的在于展示任凭外在世界变化莫测,真人的内心却丝毫不为所动。真人的这一心理素质,是不是与《齐物论》中所描述的“至人”几无二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说明真人的心理状态足以与至人相提并论。
然而,如果真人仅仅是圣人、神人、至人的集合体,那真人就失去了单独存在的意义。显然,这不是庄子的本意。那么,在这段话中,对真人的哪些描述是有别于圣人、神人、至人的呢?细究一下,不难发现,真人有着这样两个独具的特点。其一,真人“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是说真人内心十分平静,不会以人“无定”的“知”去追逐变化着的天地万物,他们不纠结是非,可以“游心于德之和”,这不正是《德充符》中王骀、伯昏无人等师者所具有的特征?其二,说真人“不谟士”,就是他们不使用任何手段,仅仅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天下文人士子便会汇聚其门下,可见真人还真是有老师身份的。
当然,最重要也最能显示真人身份的还是这一段最后的一句:“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说明真人有“知”,其“知”经过修炼,能升华到与道为一的境地。真人有着师者的身份,这是至人、神人、圣人身上所没有的。可见真人就是《德充符》中诸如王骀、伯昏无人以及《齐物论》中的南郭子綦一类师者,或者说,他们就是庄子心中的“大宗师”。
那么,真人是否是独立于至人、神人、圣人之外的另外一类得道之人?据《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以下几段“今之真人”的故事来看,真人具有双重身份。他们传道授徒时是“真人”,是大宗师,是老师;平日则如“子祀、子舆、子犁、子来”一般,是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至人。这就是为什么《大宗师》中会有“古之真人”与“真人”这两种说法,而且还说是“先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有必要补充说明的是,几乎所有《庄子》注本都将“不谟士”的“士”解做“事”的同音借字,这样,“不谟士”就成了“不谋事”,不谋略任何事情。这样的解释是基于把大宗师看作是“道”而做出的。只有理解了真人才是庄子心目中的大宗师,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庄子在谈论真人时要特别强调“知”的重要。这不全都是因为唯有大宗师才具有这样的真知?!所以我们把“不谟士”的“士”就当作“士”来解,这样,不但符合大宗师吸引文人士子投其门下的师者身份,而且也可与《德充符》中的几位师者还有《大宗师》中的大宗师女偊、许由的身份相呼应了。
庄子说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今译
古代的真人,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没有烦忧之事,饮食不求甘美,呼吸深沉。真人用脚跟呼吸,而普通人用喉咙呼吸。论辩时被人所屈服的人,话常常噎在喉咙里说不出来。奢求欲望太多的人,他们得道的机缘就很浅。
说庄子
庄子在这段话中提到了三种人:一是“古之真人”,二是“真人”,三是“众人”。“古之真人”与“真人”好理解,两者一脉相承,本质上来说,彼此间并不存在任何区别。所不同的是,“古之真人”的时代,人人都是真人,没有“众人”的存在。而在“真人”或者说是“今之真人”的时代,真人与“众人”同处一个现实世界之中。庄子用了“众人”一词,强调在这个时代,相对于真人的“众人”远远多于真人。
真人是一些完全不受现实社会束缚与局限的人。他们旁无杂念,心如止水,因此,觉睡得安稳,呼吸深沉,深沉至脚后跟。这里不要误以为所谓“用脚跟呼吸”,是说真人都有着特异功能,庄子之所以这么说,只是用夸张的文辞,形容他们的淡定深沉,精神与心态的与众不同。这样对照来看,“众人”的形象就很有些卑微猥琐了。“众人”的状态与“大知小知”们很有几分相似,也不免终日生活在恐惧阴暗中,常常被“屈服”,结果有话噎在嗓子眼里却吭吭哧哧说不出来,还要算计着如何去“屈服”别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睡得好觉、没有烦忧之事呢?在庄子看来,“众人”之所以会陷入这种可悲又可怜的境地,是由于他们的奢求欲望太多,而“天机”又太浅,自然也就整天活得呼吸不畅,郁闷憋屈了。
看到庄子对“众人”生活状况的描述,是不是很有几分似曾相识之感?今日“众人”的生活又何尝不像两千多年前的“众人”一样卑微肤浅?这个由“古之真人”到今之“众人”的时代大幕,自打拉开,便再也不肯闭幕了。
庄子说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今译
古代的真人,不知道欣悦生,不知道厌恶死。他们对出生不感到欣喜,对死亡也不抗拒。轻松自如地面对死,轻松自如地面对生,仅此而已。他们不忘自己生命的初始,不寻求最终的归宿;欣然接受生的事实,忘掉生死,回复自然,这样就可以称为不因个人的心智而损害“道”,也不以人为的努力去改变生死。这就是真人。
像这样的人,用心专一,他们的容貌安闲宁静,神态端正质朴,严肃时像秋天一般,平和时则如同春天;他们的喜怒如四时的变化一样自然,与万物自然相处,没有人知道真人的极限究竟在哪里。
说庄子
这一段谈的是真人的生死观。
相比较而言,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谈死生最多的哲学家,没有之一。仔细翻检《庄子》内篇,几乎篇篇都谈到了生死。在《齐物论》中,庄子把死比作游子还乡,还借丽姬出嫁的故事说活着的人虽不曾经历过死,不知道死去的世界究竟是怎样,但人完全不必害怕死。丽姬出嫁前哭哭啼啼,以为自己出嫁后的生活会苦不堪言。谁承想其实远比出嫁前要好。于是丽姬竟后悔自己为什么此前那么畏惧出嫁了。进而庄子又用梦与觉比喻生死这两种世界,提出人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新的人生循环的开始。“庄周梦蝶”的故事更是现身说法,说人的生死不过是“物化”的过程,从一物化为另一物而已。在《齐物论》中,也许是为了矫枉过正,庄子甚至对死流露出些许的欣羡之情。
如果说,在《齐物论》中庄子是从哲学层面去探讨生死的话,那么,在这一段文字中,庄子则以具体、实际的人生经历阐发真人的死生观:“出入”“往来”“始终”,一生中,谁又不经历无数次呢?特别是生如出门,死如回家,多么稀松平常,这样的话,人们为什么还要对生与死那么耿耿于怀?庄子谈死论生,不像后世的佛教道教要人们此生多行善积德,多给寺庙道观捐香火钱,以免死后下地狱。庄子希望的是,在这个“众人”喜生恶死的世界,人们终究可以摆脱对死的恐惧,对生的依恋:活着,就高高兴兴、无拘无束地活;一旦死亡来临,就轻轻松松、坦然淡定地去死。焉知死后的世界不比活着的世界更美好?“视死如归”,在荀子、韩非子那里充满了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但在庄子这儿,死,被说得那么轻松随意,就像拉家常一样。庄子谈生论死,其目的完全是为了让人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死的恐惧心理,让人可以自如坦然地好好活着。
这才是一个没有被这个世界扭曲的真人对生死的态度!
如果人对死生的问题都可以这样看得开,想得通脱,人生还会有什么样的障碍呢?看样子,在庄子心中,真人并不必像南郭子綦那样,形如槁木,心同死灰,而更像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那样,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喜怒通四时”。只不过,这种“喜怒”是自然的,与人的“成心”、利益等无关,所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如此,便可以真正与自然融为一体,心也就可以走向无限的境地。
极其沉重的话题,让庄子以极其轻松而又温暖的话语说了出来。当我们面对生死的挑战时,是不是也能像真人那样坦然平静?
庄子说
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
今译
所以圣人发动战争,灭了别的国家却不失去民心;让圣人的恩泽施予千秋万世,却不是为了获取“爱民”的名声。
说庄子
庄子在上一段谈及真人的死生观时说真人“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意思是真人可与世间一切自然和谐地相处,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感化周围的一切,自然也包括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特别是位高权重的一国之君。从“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所表述的整体意思上看,这里所说的“圣人”只有可能是可以发兵灭他人之国的君主。
庄子虽然很少专门讨论政治制度问题,但他并不否定君主制。相反,他说“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人间世》),他是把臣民臣服于君主视为在这个制度下天经地义的责任。但关键是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像《德充符》中鲁哀公这样爱民至上的君主,还有卫灵公、齐桓公等等,庄子都统统看不上眼,认为他们都不合格,都达不到道的高度,不具有道的胸怀。而要能使有“圣人之才”的人成为有“圣人之道”的君主,非有“莫知其极”能力的真人不可。从这个角度来看,庄子在这里真正所要表达的是,真人具有的无限潜能,同样可以影响、感染到君主。倘若君主也能像真人那样,即便发动了战争,也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就不会像卫君那样造成“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反而可以赢得被灭国人的“人心”,而且“利泽施乎万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