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厚德载理 粲然于心——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的心理人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646 次 更新时间:2024-05-28 01:51

进入专题: 张厚粲  

许燕  

 

张厚粲(1927年4月10日—2022年12月24日),中国卓越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新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引领者与推进者。曾任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兼妇女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颁发给她“艰苦卓越成就奖”(2016),国际测验行业协会授予她“全球公民奖”(2016),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心理测量之母”,华人心理学家大会授予她“特殊贡献奖”(2016)。她还获得“华人教育家”称誉(2022)、“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5),并获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2001)、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2011),被列入美国传记学会国际杰出领袖人名录(1987),英国剑桥世界妇女名人录(1990)。

张厚粲先生以中国心理学发展为己任,其人生轨迹与中国心理学事业发展相伴随。她将一生贡献给了中国心理学事业,尽显“德厚流光择善为,粲然可观赤子情”的人格境界。

将中国心理学推向世界

先生用80余年时间,诠释了“择一事,从一生”的对心理学的执念。从少年时代到耄耋之年,心理学一直是她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学术情怀与人生追求。

先生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多次社会变革,其人生投射出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与心理学事业的曲折发展。她的职业生涯与中国心理学的命运一样坎坷跌宕,但磨难并未撼动她对心理学的热爱。1978年,心理学专业恢复招生,先生终于等到了心理学的春天。彼时,先生已逾“知天命”之年,她热血沸腾地说:“我的工作刚开始,我要把浪费的时间补回来!”当问被及有无后悔和遗憾时,她说:“认真了,就不会懈怠;热爱了,就不会放弃”;“我选择心理学从未后悔过,只是道路太崎岖,未达到我心中的目标,所以感到遗憾”。在晚年,先生说:“如果我能回到十八岁,我还要选择心理学!”人生历程铸就了她杰出的心理品质,而追求卓越的心理品质成就了她的辉煌事业。

先生从小接受中西方文化教育,掌握7门外语,成为搭建中国与世界学术交流桥梁的文化使者,促进了中国心理学与国际心理学的融合。

改革开放初期,心理学处于恢复时期,先生提出“先追赶,后融合,再超越”的中国心理学发展思路。她最先将国际心理学的前沿领域——认知心理学引入中国,并在各种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将中国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世界。她说:“我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心理学!”先生一直活跃在国际心理学舞台上,不断往返于国内外,先后访问过20多个国家。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会亮明中国人身份,用流畅的英式英语介绍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发出“中国声音”。很多国际友人对她深邃的见解、敏捷的思维赞叹不已。

在先生当选为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期间,2004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这是中国心理学的高光时刻,直接反映出中国心理学家的学术成就和国际影响,中国心理学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先生为这届大会倾注了大量心血。她邀请了历任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等69位国际著名心理学家参会,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D. Kahneman)、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德尼(M. Denis)和20多位各国科学院院士,其中也包括中国的知名学者。她自豪地说:“2004年是中国心理学在国际舞台上的辉煌时刻!”在这次大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向先生等中外教授颁发了首批中国心理学会会士证书,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德尼代表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向先生颁发了杰出贡献奖状。

推进中国教育考试改革

先生一生践行中国心理学服务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宗旨,在中国考试、儿童智力测评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先生看到了时代背景下的国家需求,开始思考心理学如何为国家作贡献。当时,国家对心理学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选拔,二是教育心理。先生积极发挥心理学在为国选才、为国育才中的作用。

一是推进中国高考的标准化改革。先生是将科学心理测量理论运用于中国国家考试的先行者,是中国高考改革研究的第一人。她致力于心理科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非常重视中国教育考试和教育评价改革。她将科学的心理测量理论与技术应用于提升教育考试质量,推动中国高考标准化改革和各类考试测验的标准化,在中国考试研究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她说:“我要让年轻人公平地走进大学!”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先生看到了高考对青年学子未来发展的决定意义,开始思考如何提高中国高考的科学性。1980年,先生带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业78级学生组成“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测验研究小组”,对1979年和1980年高考试题的区分度、信效度等测评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高考改革的建议。1985年开始促成在广东进行高考改革试点。经过将近4年研究,1988年通过鉴定,开始在全国推广标准化分数,使高考科学化逐渐立足于现代心理测量技术之上。她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有关教育考试的多项重大课题,开展实验,攻克难关,推动了国家教育改革进程。

二是提出中国考试的改革思想。考试不仅是对教育质量的审核和引导,还具有指挥棒功能。针对考试功利化,先生强调考试要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在20世纪80年代,她就为中国教育考试改革提出了前瞻性建议。

1983年,她提出测验与考试要实现从关注预测和选拔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考试不仅是选拔,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对学习的诊断与反馈功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区分选拔测验与诊断测验,不仅要发挥测验的评价作用,更要倡导日常考试中对学习问题的诊断功能,帮助学生和教师通过平时考试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而不是关注考试分数与排位。1983年,先生在《教育研究》上发表文章,提出考试与测量的改革思想:心理测验应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智力发展、因材施教提供依据。1985年,她建议将高中会考与高考分离,因为会考用于检验高中阶段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高考为大学选拔适当学生。她建议,考生报考不同专业可选考与专业学习关系最密切的三个或四个科目。鉴于先生在中国测量与考试领域的卓越贡献、突出成就与学术地位,国际测验行业协会(Association of Test Publishers,ATP)授予她ATP2016年度全球公民奖,并称誉先生为“中国心理测量之母”。

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事业

先生是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她从教75年,94岁还站在讲台上授课3小时。1948年,先生于北京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因成绩优秀留校,成为“最年轻,极会讲课”的教师。先生授课的最大特点是把难课讲得让学生容易听懂,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她说:“我讲课,能让没有知识背景的人听明白,知识就变得没难度了。”学生喜欢先生的授课风格——治学严谨、厚积薄发、深入浅出、语言简练、表情生动、因材施教。

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源自于她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她说:“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尽我的努力来培养一批好学生,振兴心理学科。”先生热爱讲台,讲台是她迸发生命活力之地。不管面对什么学生、多长时间的课程,她从来都是站着授课。她说:“教师讲课哪里有坐着的,站着上课才能精神饱满,教学演示到位!”在鲐背之年,先生仍然坚持给学生上课,“走入心理学”一直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院)新生的开学第一课,这堂课让学生们感叹先生的“通透潇洒,大师风范”。

先生善于因材施教。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质,助推学生成长。她认为,导师是学生发展的铺路石,要让学生往他们期望的道路上走下去。她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与选择。无论学生的学校、专业、家庭背景如何,都会得到个性化的指点与毫无保留的关爱。

教书育人是先生一直遵循的原则。她教导学生“人正学高”,学业要精进,做人要公正,无论从事何种研究与职业,都要弘扬科学,传播知识,服务国家,贡献人类。

让心理学服务国家需要

“心理学要成为国家需要、人民欢迎的学科。”先生始终将推动中国心理学发展视为己任。她说:“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她的学问之道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学术强国的人生追求。她强调学术研究的前沿性与实践性,坚持研究的原创性;她追求学术贡献与社会贡献的有机结合,将学术生命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结。她有矢志不渝的学术情怀,有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她说:“心理学的发展异常艰难,生活的苦我可以忍受,唯独专业发展的瓶颈,让我从心底觉得难受。”“我就是从心里爱心理学,跟它共患难,有了感情。我跟心理学有着纠缠不清的情感。”虽然心理学发展曲折艰难,但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心理科学和教育事业,用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推进中国心理学事业发展。

作为首批被国务院聘任的参事,先生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她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她和参事室教科文卫组同仁一起深入祖国各地,不顾高龄,进工厂、下农村、涉江河、越荒漠,经过广泛周密的调查研究,撰写了20多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建议。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对这些调研报告及建议给予高度评价和重要批示。她和教科文卫组参事们一起,就全民素质教育和大中小学普遍存在的人才匮乏、师资结构欠合理、脑体倒挂等有碍“科教兴国”的突出问题,在多种场合,利用各种条件,秉公直言,条陈利害。她的意见切中时弊,颇具战略性、可操作性,对宏观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任职国务院参事、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她深入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考察,为中国基础教育献计献策,多次获评优秀提案。1997年的提案《关于心理咨询的管理及心理学要在基础教育中发挥作用》获全国政协颁发的优秀提案奖。直至2019年,92岁的先生还深入贵州贫困山区,考察中国基层教育现状。

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文化墙上,有先生的自我介绍。她的人生格言是“经风雨,见世面,自立自强,为心理学发展造福人类尽心尽力。”这是先生的人生写照,大家都说先生是一位颇具人格风骨的人。从她身上,可以看到不畏困苦、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韧性,理解到仗义执言、不趋炎附势的学者坚守,感受到率真自在、不拘一格的洒脱神采,感染到用之不竭的身心能量和强大气场,体会到志向高远、付诸一生的炙热情怀。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进入专题: 张厚粲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84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