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绍清: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价值意蕴及实践遵循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52 次 更新时间:2024-05-03 10:35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邹绍清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为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为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科学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战略时代价值、世界意义和根本实践遵循,对于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和重要历史任务。中华文明是一个整体概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寓于整个中华文明连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正确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及核心要义,首先就要明晰中华文明的内涵。

1.文明及中华文明的内涵

在学术界关于文明的定义有100多种,不胜枚举。多数学者认为,文明与文化有一定的相通性;但相较文化而言,文明具有发展水平和相对程度上的抽象意义,其范围远远超出文化、政治领域,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综合性概念。在国外,“文明”一词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相对于“野蛮状态”而提出判断社会发展阶段、进化方式标准的一个概念。在我国,文明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或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文明是指人类历史发展所积累下来的、有助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和发明创造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文明还指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包括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科技、城市、乡村、家族和国家等要素。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来看,文明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文明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文明是具体历史的而非单纯的个体现象,文明是持久的并不断演进的。文明的演进是一个包含对抗和矛盾的历史的实践过程。马克思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恩格斯从文明与野蛮的分类标准上强调,文明时代的特征是社会的大分工、财富累积以及国家的建立;马克斯·韦伯认为,到了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作为从人类历史中脱胎出来的一个巨人,才迈开了它的历史脚步,走上了发展、成熟的道路”。因此,从反思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看,“文明主要是指用更高水平的文明原则和社会理想来反思和批判已有的文明现实,寻求文明的发展路向”。总之,文明是一个多向度的概念,需要加以综合把握,才能进一步把握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

有学者认为,“中华文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它在狭义上是指中华民族历史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上的中华文明除了上述方面外,还包括中华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中华文明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这些精神特质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反映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彰显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

2.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殷墟遗址时首次提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他指出:“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当前,作为新的文化使命和重大历史任务,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破题,包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是什么”、其价值意蕴“有什么”、其“怎么建设”及其根本“遵循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要以贯通古今、贯通中外和坚持“三个面向”的宏阔视野进行正确解读,本文拟着重阐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价值意蕴和根本实践遵循等重点问题。

要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就要明晰什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中华民族现代化的物质条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制度体系、价值观念、文化艺术以及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精神状态等。其既具有中华文明的一般属性和精神特质,也具有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及新时代的阶段性的显著特征。立足当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在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起步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文化形态,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和发展。具体而言,主要有:其一,要从中华文明整体中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之连续性。从马克思主义整体论来看,中华文明是一个整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整体中历史地连续发展和创新创造的文明成果总和。中华文明可以分为辉煌的古代文明、蒙尘的近代文明和走向复兴的现代文明。当今走向复兴的现代文明是寓于中华文明整体之中、一个富有丰富现代性内涵的历史文化概念。我国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中华文明具有绵延历史的连续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到新时代,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开辟了中华文明新的发展前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必须将其置于中华文明整体建设中,而非另起炉灶,更不能将其割裂,以避免“虚无地”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其二,要从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文明的相互贯通上把握其“建设的内在一致性和丰富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主义、中华文明与现代化的内在统一及其融合发展,具有方向、立场、内容、方法和要求的内在一致性,二者是相互贯通的,而不能将二者对立或分立,以避免窄化其建设的外延,或误读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仅限于文化领域,事实上现代文明的建设涵盖了新时代“五大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其三,从人类文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中把握其建设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世界各文明竞相绽放、绚丽多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华民族”内在规定了中华民族现代化的特殊性,其特殊性根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其根植于中国国情、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其自身而与其他文明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但又兼具与世界各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呈现的多彩多姿。所以,从本质上说,其既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性,又具有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普遍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把握好这种辩证关系就把握了其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就能更好地在建设中促进世界各文明的交往交流和对话,以避免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陷入孤立或自我封闭的状态。

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意蕴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高度,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政治高度上提出的文化新使命。从本质上说,其体现了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持文化自信和政治自信的高度统一,彰显了党在政治上的使命担当与历史主动相结合,展示了我们党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与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奋进姿态和博大胸怀,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具有重大的战略、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为此,需要站在党的领导和治国理政的高度,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角度阐明其重大价值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1.战略价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新的文化使命的创新性命题和战略性锚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建设文化强国是其重大战略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提出要“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命题,彰显了我们党以坚定的政治站位、政治立场和政治自信对增强文化自信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国策的创造性锚定,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第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关系到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是“两个结合”的科学产物。其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面对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设的战略新要求融为一体所进行的创新性命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准确把握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将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事业的成败。具体而言,其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文化强国战略的迫切需要。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我国宏观层面的大战略,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总目标。把握这个大战略和总目标的宏观设定,关键是开好局、起好步。在大战略和总目标下,进一步对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设定了包含更加丰富内涵的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明确提出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目标。其中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是总体战略目标中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强国战略如何推进,迫切需要科学谋划、合理战略布局和具体实施方略。其二,习近平总书记从贯通古今、贯通中外的宏阔视野下强调“两个结合”,从政治高度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担负起文化的新使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设的新需要。其三,从战略上阐明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之策是极为正确的。党的百年奋斗史已经生动表明,虽然马克思主义来自西方,但在遥远的东方得以生根发芽,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相融相通。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00多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信念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发展中华文明,并在世界面前展现出开放包容、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奇迹。“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成为时代赋予中国、值得世界人民共同期待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全新命题,不仅具有文化建设内涵的创新,更有战略价值的考量,需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把握其战略价值。

第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深化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性认识基础上的高度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深化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性认识基础上所展现出的一种高度政治自觉和主动担当。其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以坚定的政治站位、政治立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深化中华文明内在发展规律,引领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发展,彰显党的高度政治自觉和政治自信。具体而言,其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强调新的文化形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释了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性意义。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文化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文化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其二,全面把握文化建设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推动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的政治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我们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征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将经验升华为“理论”、具化为“制度”。以文化为根基,以道路为方向,以理论为指引,以制度为保障,我们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三,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地位。“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先进性和生命力的文化底蕴不断推动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出新的文化生命体,契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新任务。所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把握和精准运用,极大地深化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必将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性发展。

第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创造性地对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战略性锚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形态必须予以科学回答,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的未来前景“怎么样”必须予以科学回答。为此,从根本上回答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样态就是要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战略上锚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伟蓝图,更加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着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清晰明了的战略目标显然不够,还需要将战略目标放在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野和未来视野中进行审视,才能知其过往,把握当下和未来。因而从本质上说,把我国文化建设提高到中华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动“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政治考量,可谓是对新的文化使命创造性的锚定,更加凸显了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战略价值,也更加凸显了其实践意蕴和实践指向。

2.时代价值: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走向和未来脉动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善于从过去、现在、未来相贯通,中国与世界相贯通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的起点上,需要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视野来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巨大的时代价值。

第一,在大历史观的宏阔视野中勘定中华文明的“现代历史方位”。从大历史观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是从中国历史以及世界人类文明史发展的大历史观的宏阔视野下,历史地勘察和标定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历史方位”,确证了当代中国人所处的中华文明的“当代”历史方位,激发了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历史意识。“现代历史意识的激发,使得20世纪以来的中国人迫切需要对自身所处的‘当代’进行历史定位,找到自己时代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确切位置,在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将自己的时代标识、锚定和凸显出来”。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自信丰盈,辉煌灿烂;但是到了近代,中华民族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在人类文明史的历史方位上多多少少存在着历史的不自信、文化的不自信,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文明的自我矮化和仰视西方的心理,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和发展。只有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主动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新中国,不断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不断推进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方法运用到正确勘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中国历史中的“历史方位”、确证其在世界历史及其人类文明史中的“历史方位”,使其绵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的现代性和创造性倍加凸显出来。所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把准了现代中国的“时代定位”和“时代规划”,明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文明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历史方位”,指明了其是连续发展到现代乃至未来的文明接续和未尽之伟业;进一步明确了当前的主要任务;也进一步确证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文明在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史中的“历史方位”、形塑了“中国形象”。

第二,揭示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探索的“必由之路”。从大时代观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揭示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从近代史来看,挽救中华文明的命运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从1840年后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已开始从器物、制度、文化等方面开启了现代化探索的进程,但事关民族存亡的革命问题尚未解决,那时的现代化只能说是一种探索,真正的现代化进程并未展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成为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团结带领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伟大复兴事业,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主体和主心骨。因此,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史上重大的历史时间节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其二,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起了探索中华民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历史责任,不断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怎么走”。回溯百年,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之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同步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通过“第一个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铸就了伟大建党精神,成立了新中国,找到了中华民族“解放之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周恩来等提出了要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探索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实行改革开放,不断探索“怎么建设”。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两手抓”;新世纪新阶段,江泽民、胡锦涛领导人民继续坚持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强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两个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不断地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深化其规律性认识,成功地推进和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和本质要求,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把握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得以彰显,“中国特色”的关键在于,中国特色不是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性实践。所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把准了中华文明建设的历史步伐、前进的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的“必由之路”。

第三,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时代脉动和未来发展趋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时代规律,不仅从历史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正在哪里”“往哪里去”的历史定位和历史任务,也从本质上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时代脉动和未来发展趋势。其主要有:其一,从大历史观来看,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华文明现代化的步伐从未间断,并在与世界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的对话和选择中探索出来一条独特文明之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早在100多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西方现代化的思潮和理论传入中国并在中国舞台上粉墨登场,经历了“中西之争”“新旧之争”“好坏之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送来了曙光,李大钊、陈独秀等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救中国,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探索现代文明找到了立足点和问题的突破口。1959年12月,毛泽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其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与世界交往和文明对话中不断探索中国的现代化,进一步探索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问题。1979年3月,邓小平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邓小平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后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进一步明确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突破了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争论,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过渡理解为一个不断发展、持续生成的世界历史过程,为改革开放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余地。其三,新时代更加清晰地揭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脉动和未来发展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人类文明史上,“现代化”源于“工业文明”但又超越了“工业文明”,当今的现代化已经与“信息社会”“数字时代”紧密相连,已经成为一种人类普遍和共同追求的文明形态。毫无疑问,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后发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根本上扬弃“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揭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究竟是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文明,从而科学地把握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时代脉动和未来发展趋势。

3.世界意义: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破解世界各文明纷争和冲突的良方,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中国的大事又是世界的大事。因此,需要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审视其世界意义。

第一,鲜明地宣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以贯之的开放包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是立场鲜明地宣告其将始终汲取中华文明一以贯之开放包容的文化滋养,又将不断地开拓创新。具体而言,开放包容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文明传承赓续的文化密码。“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开放包容必将贯穿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将在不断地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融合发展,它是符合中西文明融合发展演进规律的现代文明,因此具有将中西方文明理论融通的典范性意义。“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近代以后,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矿、建造船厂等开启了从经济器物层面的现代文明探索;戊戌变法实行“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实行“共和制”则是从制度层面探索现代文明的政治制度建构;新文化运动则从思想文化层面展开现代文明的探索,无数仁人志士曾在中华大地上致力于中西交融、探索旧邦新命。“中华文明在师夷长技的同时,也从未放弃自身的文化主体性而盲目照搬。”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与世界各国并肩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毫无疑问地包含了各个国家现代化和现代文明的共同特征;展现出了在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中,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的现代文明的崭新姿态。

第二,有力地促进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文明是开放的,因开放而得以交流互鉴;文明是多彩的,因多彩而相互促进;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其他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马克思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着“平等、互鉴、对话和包容”的理念,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待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始终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要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也要打破“人类现代文明=西方现代文明”思想窠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要促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其展现了一幅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文明新图景,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方向。事实证明,中西文明的交往交流始终没有间断过,西方的小麦、马铃薯、绵羊、黄牛、棉布、肥皂、蒸汽机等先后传入中国,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中华文明的更新和变革。据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实证发现,唐朝墩古城遗址在形制布局、建筑技艺等方面就吸收了浓郁的罗马风格,其“出土的生活器具和精美壁画,反映出东西方建筑传统和技术、佛教和景教宗教思想文化等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交流与融合”。所以,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发展的源泉。

同时,中华民族具有“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等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促使中华文明具有一股巨大的向心力,这种文化基因有助于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推动世界各种文明的传播与互鉴。中华文化没有对外侵略的基因,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当今世界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人士鼓噪“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等,肆意抹黑中国,无疑是不理解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明传统。面向未来,我们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摒弃偏见和傲慢,尊重文明多样性与独特性;通过交流对话,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凝聚共识、消除隔阂,增进彼此了解,促进各国文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的人类文明融合发展。

第三,极大地推动破解大变局下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和挑战。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存在着各种不稳定、不确定以及许多非传统安全因素,使中国的发展、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全球性挑战和世界性难题,如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文明赤字等。“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世界之问”,中国共产党作为为人类谋进步的世界百年大党,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世界大局、观察时代潮流、确定人类命运抉择,端起了历史规律的望远镜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发出“全球文明倡议”,主张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主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积极构建伙伴关系,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不断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进步力量。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实践遵循

新征程上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把握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实践遵循。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定新时代新文化发展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当前,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典范,其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好“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成功法宝,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根本遵循,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根本的实践遵循。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直接关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成败关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党带领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的,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把党的根本宗旨和性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贯彻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推进;要坚持和完善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要坚持和发展正确的文化方向,不断丰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举措和科学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3.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

秉持开放包容,是从根本上要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有世界眼光、天下情怀,绝不能故步自封、自我孤立。中华文明是开放的,因开放而得以交流互鉴;中华文明是包容的,因包容而得以生生不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文化精髓,必须发扬光大。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充满生命力。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川汇流,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积极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各国文明在相互交流和对话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4.把握好“五个突出特性”的时代新要求

“五个突出特性”既是从历史高度对中华文明特性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面向未来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的时代新要求,需要准确把握和认真贯彻落实,才能更有效地承担起文化新使命。其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必然走自己的路,走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既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又强化了文明的连续性;其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要弘扬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弘扬不惧风险挑战、勇于开拓创新的无畏品格,确保其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活力源泉;其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要坚持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民心所向,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其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对世界各文明要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胸怀;其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准确把握好时代的新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史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12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