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戈:新质生产力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企业的角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377 次 更新时间:2024-04-27 00:24

进入专题: 新质生产力   工业4.0  

刘戈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最早是去年9月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提出来的。后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了深入阐述,今年年初政治局学习对于新质生产力有了一个很清晰的定义。主要是这几条:科技创新、产业转化、绿色发展、新型生产关系、人才机制。

所以,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表述,要避免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庸俗化的解读,各行各业都往上靠,编了一个新的程序,新上了一个生产线都把它叫做新质生产力,因为它是新的,但是它不是“新质”。

另外,还有一种可就是教条化理解。也就是把新质生产力等同于科技创新。

这样的一个理解我觉得也是有偏差的。所以,我想从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历史回溯来看一下怎么去理解新质生产力。

首先,我们一定要有一些颠覆性的原创性的科技创新,但是接下来非常重要的就是搞这些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目的是什么?目的不是探索科学,不是为了应对三体人的到来做准备,不是这样的一个目的,目的还是为产业的转化,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服务的一个出发点。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双碳目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约束,也就是说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同时要把双碳目标作为一个重要的约束。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那可能就要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回到现实社会就是深化改革,就是怎么样能够深化改革,让我们的新的组织方式能够适应我们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推动和发展。其实新质生产力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方式。

有关科技创新持续了很多年的一个讨论叫做“钱学森之问”,就是说中国为什么缺乏原创性的科学发明。按钱学森之问的逻辑,就是我们现在整体经济的发展是先有原创性的科学发现,之后出现实现科学发现的技术,然后技术的成熟最后实现产业的发展和兴起。这个理论形成了一种潜意识。

但是你去看科学发展史和经济发展的综合回溯的话,其实你会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性的事件是瓦特的蒸汽机的发明。瓦特的蒸汽机的发明和现代科学体系,比如伽利略和牛顿科学发现是一个因果关系吗?找不到这样的一个因果关系。如果说有因果关系的话,可能早期从伽利略到牛顿的科学发现催生了整个大家对于科学的热情,对于技术改变社会,发展经济的热情。

当然伽利略、牛顿的理论和瓦特的蒸汽机是有相关性,因为这些力学的原理可以用到机械领域,比如我们现在在大学的机械制造里我们会学力学,有理论力学,有材料力学,有流体力学,三大力学,这个力学我们上溯都和牛顿的三定律是有关系的,但是力学和内燃机是因为先有了力学后有了内燃机或者先有了热力学后有了内燃机吗?不是。瓦特完全基于工匠的能力发明了蒸汽机,后来反过来因为有了蒸汽机大家又研究力学、热力学,这个时候才有了力学、热力学一整套的科学,用来不断提高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效能。

在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以后,变成了大的产业。所以,我们看起来好像科学技术、产业之间是这么一个线性的关系,但是实际上它不是。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线路,法拉第、麦克斯韦、特斯拉和爱迪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链路。法拉第是从科学层面建立了电磁学的基本原理,麦克斯韦对电磁学发电的技术、电磁感应的技术有了全面实验,到了特斯拉和爱迪生就把它全面的应用到技术生产,特斯拉是一个交流电的主张者,爱迪生是直流电的主张者,爱迪生开始创立了爱迪生公司后来成了GE的一部分,特斯拉加入了西屋电器,整个对于产业的建立,这条链路上来说非常清晰就是先有科学的理论。电磁学的这一套理论建立起来以后有了技术,接下来电磁学的发电和电磁感应的技术建立起来,再有人进一步的把它进行全面的工业化。第二次产业革命里这个关系是一个先有科学、再有技术、最后有产业的关系。

我们再看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先有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后面奥本海默核物理的科学家、冯诺依曼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发现,莫契利和埃克特建立了计算机的产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奥本海默的核物理之间是有相关性的,他的科学发明,然后要进行核裂变这样的一个技术的转换。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要进行核实验,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所以,这个时候开始人类怎么解决计算的问题。所以,有了计算机的一些理论。然后又有了后面的计算机整个的大的产业,你看这个关系又是另外一个关系,同样这个关系不再是科学、技术和产业之间的密切的因果关系。

当然不去研究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也没有那么快。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计算机的信息时代的理论基础吗?不是。

所以,潜意识里老觉得科学技术产业是线性的从科学到技术到产业的关系,实际它是一个三角关系,既可以先有科学后有技术再有产业,也可以先有技术再有产业再翻回来有科学。也可以先有产业,产业再培养科学家,然后科学家再去创造技术,也是可以的。

而且越往后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发现它就是一个完全的三角关系,而且产业在科学和技术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大,也就是说它根本不再是由先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然后再有技术专家把它研发出来技术,再有企业家购买这个技术去进行生产,不再是了,而是往往它由于企业花钱,甚至是养了闲人,有的时候是养了科研团队,有的时候是养了闲人,资助了科学实验,资助了大学,最后催生了这个行业里的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推动。

科学、技术和产业是一种三角关系,不是一个线性发展关系。有了科学再有了技术,再有了产业,这个链路我是反对的。为什么要反对,要提出来这个反对呢?就是反对有一些搞科学的人极力的把新质生产力解释为科学发明,然后一定要去搞原创性的科学,新质生产力它的主体不在科学院,而是企业。

所以,我们又回到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关系,到底科学是怎么产生的,现在有三种观点,一种就是战争驱动论,主张就是国家力量催生的科学,无论是伽利略还是牛顿,他们都是因为欧洲在中世纪之后频繁的互相之间征服的战争,由于火药引进,需要研发计算大炮的弹道。所以,这个时候推动了力学的发展。有学者认为个西方的现代科学都是战争的产物,即使到了现在,曼哈顿计划所带来的整个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显然是由于战争和国家驱动的。

另外一种所谓基因驱动、求知欲驱动的,有教授一直在宣扬有一些特别聪明善良的人既不爱钱也不爱美女就爱科学,因为有一个宽松的社会氛围所以他就会去钻研科学。当然也能找到大量例证,比如阿基米德、哥白尼、爱因斯坦。是有这样一部分科学家。

第三就是财富驱动论,到了近现代社会,火车汽车电灯电话,所有的发明发现和电动产业化都是源于有了公司制的产生。所以,大家通过公司制、通过专利体系,一套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大家要追逐财富。近一百多年,尤其从美国崛起开始,这个科学技术和产业之间的关系主流就是这个关系。

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我们对于世界科学发展的主流到底是战争决定论占优还是基因决定论占优,我觉得我们可以不讨论,不去纠缠,但是现实是现代社会一定是财富驱动论。当然,这里面背后仍然会有国家之间的争夺,仍然会有基于国家的战争驱动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也和财富驱动交织在一起的。

比如最明显的美国现在马斯克搞的这些火箭,搞的这些芯片也会由美国国家的资金在里面,因为最早NASA把项目给谁就决定国家的钱投在什么地方,国家在技术和产业的推动过程中有推动的作用。但是一定是通过财富分配的方式实现的,是马斯克建立一家公司去寻找投资实现的。

中国目前有关军事和有关航天的一些发展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进来,让我们的军事驱动的国家驱动的一些科学和技术能够通过财富驱动的方式让它有更坚实的基础。所以,整体上来讲,它一定是财富驱动论占先。

我们的工业化从洋务运动也开始因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但是最后我们的工业化的中期是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发生的。所以,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美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工业化的各个发展区间我们来看一下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企业,我现在的这些企业都是现在活的不错的企业,但是我列出来的是他们发家时他们的时间,他们是在什么背景下崛起的,而且现在还活得很好,还有很多很伟大的公司中间已经死掉了,比如刚才我们说的西屋。

1865年之前就出现的企业,现在留下来的就是两类,一类是银行,一类是个人护理,搞金融的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不是新质生产力,非常的古老。还有个人洗护,那个时候工业化了人们进城了,农村一家人味道是闻不到的,城市化才会让大家普遍的每个人都可以闻到身上的味道,肥皂产业才产生了,到现在留下来工业化早期只有这样一些企业。

1865年之后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加上东西太平洋铁路,美国形成的一个大的市场。所以,进入到美国工业化的中期,这个时候诞生的企业就是制造业企业,以制造业企业为主,包括GE,这是爱迪生参与创立的,福特、波音、通信、杜邦化工等等,就是一个制造业的繁荣期,我们刚刚经历过的工业化中期,以2015年为节点,在1978年到2015年之间我们完成的就是美国在1865年到1930年完成的工业化建立起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化体系。

接下来的工业化后期,这些品牌非常有意思,两大类,一类就是消费、服务业,一类就是计算机硬件。再后一个阶段就是计算机及相关行业,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实际上是这两部分在同时发生。后发国家可能就是这个特点,这两部分同时发生。

我的观点在服务业方面包括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这些东西我们依然是需要补课的。传统的服务业的成长和生长,因为他完成了一个生产关系的变化,他的新的模式对于人的整个经济的变化,对于整个社会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这个不能小看。我觉得我们现在我们提新质生产力的时候不能把服务业模式创新排除在外,这是我的一个看法。服务业的创新跟技术创新也是有关系的。

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品牌一百强的分布,相近的是金融和电信,这个在一百强里美国的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数量差不多。但是我们再看其他的差的太多了,美国的主要的科技与IT、媒体、零售、保健。其实就是科技和生活服务这是两块,但是中国就乱得多,白酒是一大块、航空公司、房地产、教育等等五花八门。

所以,整个从工业化发展的角度来说,从新质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还是美国式的现代化,在产业的发展程度上共性更多一点儿,也就是我们未来,最优秀的企业也应该集中在科技和消费服务方面。

总体来讲,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时候不能片面的把它理解成科技创新,也不能片面的把新质生产力理解为几个科技产业的发展,而是更多的通过科技创新对于传统产业,对于整个经济发展模式迭代。这是我的看法。谢谢大家。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刘戈

    进入专题: 新质生产力   工业4.0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产业组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00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