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嘎·特尔巴依尔:新疆北部铜石并用至青铜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524 次 更新时间:2024-03-02 16:43

进入专题: 青铜时代   铜石并用  

那嘎·特尔巴依尔  

摘要:新疆北部地区铜石并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各阶段的考古学材料,展现了新疆北部史前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多样融合和生业形态的发展变迁,反映了历史上这一地区人群迁徙与文化融合的发展脉络。随着人群的不断迁徙和更替,新疆北部及周边地区持续受到欧亚草原西部地区人群和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一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出现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不仅未出现某一文化连续不断地平稳发展,而且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对周边文化进行了反向输出的文化交流,显示出本地区在欧亚草原文化交流中所具有的枢纽地位和核心作用。同时,人群的迁徙在促进了文化传播、融合和演变的同时,也带动了冶金技术的传播和本地区生业形态的持续不断发展,并保持了与欧亚草原生业发展的一致性,进而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性文化。

关键词:新疆北部 考古学文化 冶金技术 生业形态 文化交融

 

中国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中国西北边陲,是重要的中西陆路交通枢纽,地形地貌为三山夹二盆地,天山横亘于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流和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有关新疆早期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问题的探讨,一直存在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一是基于出土吐火罗语文献的历史语言学研究;二是基于所发现的史前考古遗存的考古学研究。新疆北部地区是连接欧亚草原,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因此,长期以来有关新疆北部地区早期人群迁徙、文化交流与融合等问题的考古学研究备受学界关注。

1963年,中国新疆阿尔泰地区克尔木齐古墓群的发掘揭开了新疆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序幕,1981年该墓地简报发表后便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自发掘克尔木齐古墓群以来已过60年,在这60年时间里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等国考古学者通过不懈努力,在各自的阿尔泰山及周边地区不断发现具有相近文化面貌的考古遗存,为逐渐揭开四国接壤地带铜石并用至青铜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证据。

一、新疆北部地区铜石并用至青铜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1.铜石并用时代阿凡纳谢沃类型遗存

新疆北部地区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自开展迄今已经有60年。铜石并用至青铜时代早期阶段各地域考古学文化逐渐清晰,虽尚未建立较为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但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仍有新的考古发掘材料被不断地补充到已知的研究中来。目前从新疆发现并发掘的铜石并用时代考古学遗存为阿凡纳谢沃类型墓葬遗存。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哈巴河县阿舍勒铜矿新建尾矿库项目时,在哈巴河县库勒拜乡喀拉布拉克村东南3公里处抢救性发掘了阿依托汗墓地,其中M21、M22圆形石围石棺墓的葬式和出土的卵形鼓腹、圜底或尖底罐与阿凡纳谢沃文化相似,发掘者认为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霍吉尔特蒙古族乡东4公里处抢救性发掘了霍吉尔特墓地,其中M9虽然墓室结构和陶器与典型的阿凡纳谢沃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但从仰身屈肢葬的葬式与石质项链、骨质带饰和赤铁矿粉等文化因素看,年代可到铜石并用时代。2017年,为配合219国道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松树沟山顶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M15、M16、M17三座墓的葬式和出土陶器与阿凡纳谢沃文化相似。同年中国人民大学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队,在伊犁州尼勒克县巩乃斯河北岸配合墩马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建设的抢救性发掘中,清理了沿线约60公里范围内的古墓葬,其中在IIIM5圆形石封堆下发现了3个墓室(IIIM5A、B、C),葬式和出土的卵形鼓腹尖底罐与阿凡纳谢沃文化相似(图1)。202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塔城地区托里县为配合基建抢救性发掘了那仁苏墓地,其中M2、M4和M5等3座墓的文化因素与阿凡纳谢沃文化相似。目前从新疆北部地区发现的阿凡纳谢沃类型或具有阿凡纳谢沃相似文化因素的墓葬已有10座。

图1 尼勒克县IIIM5墓葬平、剖面与出土遗物图

10座墓葬的文化面貌概括表现为:墓葬地表均有圆形石封堆;墓室结构根据形制特征的不同可分为竖穴土坑、竖穴微偏室或偏洞室和竖穴土坑石棺等三种。葬式均为仰身屈肢葬,随葬遗物有卵形鼓腹尖底或圜底罐和宽肩、腹下斜收、小平底罐,大多数墓地均发现红色赤铁矿石,出土少量的小铜器。从墓葬结构和陶器的形制特征,不难看出它们虽然有诸多与阿凡纳谢沃文化相似的文化因素,但也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如阿依托汗墓地M21、M22地表封堆由侧立石板栽入地面围成圆形,墓室为竖穴土坑石棺,且相互打破。这种竖穴土坑石棺墓从未在阿凡纳谢沃墓葬中出现过,显然不是阿凡纳谢沃文化的传统,只有该墓周边地区切木尔切克文化墓葬中有建造石棺墓的传统。基于此,笔者认为阿依托汗墓地的两座石棺墓应该是切木尔切克人群利用阿凡纳谢沃墓葬的石圈和墓室建造而成,地表侧立栽入地面围成的石围圈为阿凡纳谢沃文化遗存,该墓应该属切木尔切克文化早期遗存,是阿凡纳谢沃晚期人群与切木尔切克文化早期人群接触和融合的结果。其次,霍吉尔特墓地M9、松树沟山顶墓地M16、尼勒克县IIIM5B和IIIM5C墓室、那仁苏墓地M4等墓葬的墓室均为微偏室或偏洞室。这种墓室结构与分布在东欧平原的偏洞室墓文化很相似,而在戈尔诺—阿尔泰、叶尼塞河中上游地区以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的阿凡纳谢沃文化墓葬中从未出现过,显然不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的传统。第三,出土陶器的形制特征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如霍吉尔特墓地M9∶1、尼勒克县ⅢM5A:2 为夹粗砂灰陶,侈口、方唇和尖唇、束颈、下腹斜收,小平底。这两件陶器与阿凡纳谢沃文化典型器物卵形鼓腹尖底或圜底具有很大的差异,而与分布在黑海北岸东欧平原偏洞室墓的陶器较为相似。

从上述文化因素看,新疆北部地区铜石并用时代考古学遗存,封堆、墓室结构、葬式和陶器形制方面与分布在戈尔诺—阿尔泰地区阿凡纳谢沃文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差异主要集中在偏洞室和腹下斜收的小平底器。

2.青铜时代早期切木尔切克文化

切木尔切克文化是在新疆阿尔泰地区继阿凡纳谢沃文化类型遗存之后出现的青铜时代早期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该文化的物质文化遗存以墓葬、石人等形式呈现。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和发掘切木尔切克古墓群以来,中国、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考古学工作者在各自国家阿尔泰山地区发现并发掘了一系列与切木尔切克文化相关的遗存。墓葬遗存主要发现于我国阿勒泰地区沿阿尔泰山向东南额尔齐斯河上游沿岸山前地带至东天山北麓地区,蒙古国的巴彦乌列盖省、科布多省地区和戈壁阿尔泰省西部地区。

根据已公布的资料,据不完全统计,新疆阿尔泰地区到目前为止共发现9处墓地,发掘墓葬50余座。根据墓葬地表建筑的特征,可分为有长方形石围半地穴石室墓和无石围半地穴石室墓两种。长方形石围栏用石板和片石侧立栽入地面围成,石围内侧有一至多座墓室,石围东侧立有石人。无石围墓沿竖穴土坑四壁用石板或大块片石块侧立围成长方形半地穴式石室。这两类墓葬均在新疆阿尔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上游沿岸山前地带发现,大部分为半地穴式,石室内部用红色颜料绘制成方格纹(与蒙古包哈纳形制特征相同)。墓室内以多人合葬为主,单人葬较少,葬式有仰身屈肢、侧身屈肢和仰身直肢等三种。大部分墓因被严重盗扰而无法确定多人合葬为一次葬、二次葬还是迁葬。不过,根据相互叠压和上层人骨保存完整情况,应该是不同时期先后多次葬入多个个体。随葬遗物的数量和位置均不固定,遗物根据材质可分为石器(石罐、双联石罐、石钵、石勺、石范、石镞、小石雕像)、陶器(陶罐、豆形器)、铜器(铜刀、铜锥、铜镞和铜矛)、骨器(骨镞、骨扣)等。陶器根据器形的不同可分为橄榄形圜底或尖底陶罐和豆形器,石容器以圜底或平底石罐为主(图2)。

图2 哈巴河托干拜二号墓地M2封堆、墓室平、剖面及出土遗物图

除此之外,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巴河县库勒拜乡喀拉布拉克村东南3公里处的阿依托汗一号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两座墓葬(M21、M22)(图3)。M21地表有圆形土石混合封堆,直径10.3米、高0.7米。封堆下发现用片石侧立栽入地面围成圆形石圈,石圈内发现3座半地穴石室(编号分别为A、B、C),呈“品”字形分布。墓室结构为竖穴土坑石室,石室用石板沿墓坑壁侧立围成,石室和坑壁之间的缝隙填小石块进行加固,石室盖板已残碎。M21-A长1.9米、宽1.4米、深0.9米,棺内仅见零星人肢骨,酥碎无法提取,西南角出土有一尖底橄榄形陶罐残片;M21-B 石室已被破坏,仅存西面侧板,残长1.5米、上宽0.7米、下宽1.1米、深0.4米,棺内葬一成年个体,左侧胫骨、跖骨与趾骨保存于原始解剖位置,其余骨殖已不存,根据残存骨殖推测墓主葬式为屈肢葬,头西足东;M21-C由4块小石板围砌,长0.7米、宽0.5米、深0.5米米,棺底葬一婴儿,仰身屈肢,头西足东,全身撒满红色颜料。

图3 阿依托汗M21、M22墓葬

M22位于墓地中南部,北邻M21,墓葬封堆为土石混合堆筑,呈圆形,直径12.3米、高1米。封堆下周缘用片石栽立有石圈,石圈西侧缺失,西北侧有一凸钮突出石圈。石室位于封堆中部下,从发掘情况推测,墓室被多次反复使用,后期埋葬时将前期修建的石室棺板整体搬动移位,下侧石板挪动至上面,且形成内外两层棺板。在石室上层内见一节残碎的指骨,编号A个体(此残碎的指骨可能为下层个体的骨殖扰动到此处)。石室下层已严重变形,平面形状呈不规则状,长2.3米、宽1.7米、深1.1米。棺内葬两个个体,人骨分上下两层,分别编号为B、C个体。B个体为一成年男性,骨殖保存基本完整,右下肢被滑落的侧板压盖,葬式仰身屈肢,头西足东,面上。头骨左侧随葬有一件穿孔砺石,右侧前端置4枚铜环(其中1枚残碎);C个体位于B个体下方,两者骨殖间铺有10厘米左右的黄土分隔,该个体为成年女性,周身撒满红色颜料,头骨扰动至石室东南角,其余骨骼保持正常解剖位置,从保存原位的人骨判断,墓主葬式为仰身屈肢,头西足东,上半部分骨殖朽蚀严重,下肢自然偏向身体左侧,正好压在随葬的陶豆上。在石室东南角头骨旁见有圜底陶罐一件。

这两座墓葬地表用石板侧立栽入地面围成圆形的石围圈,石围圈内有半地穴式石室墓。该墓无论封堆结构、葬式还是出土遗物,都与阿凡纳谢沃文化极其相似,但石圈内的半地穴式石室却与切木尔切克墓葬相似。

此外,在托里县那仁苏墓地发现两座早期墓葬,编号为M9、M12。两座墓位于墓地东北部,地表均有低矮的小石堆。其中M9地表有圆形石封堆,直径约7米、高约0.2 米。墓室位于封堆中部下,形制为圆角长方形竖穴土坑,近东西向,墓室尺寸为长1.1米、宽约0.95米、深07米,发掘过程中从填土与墓底中出土少量人骨,随葬带折线刻划纹的夹砂黑陶平底罐1 件,发掘者认为该墓葬与奥库涅夫文化相似或有关系。根据墓葬形制我们无法判断该墓葬的文化属性,但陶器的形制特征以及表面所饰的纹饰与戈尔诺—阿尔泰地区喀拉库勒文化的陶器非常相似。

从地理位置上看,叶尼塞河中游地区与新疆塔城地区距离较远,而且中间还隔着阿尔泰山脉最高的山峰和萨彦—阿尔泰山,在远古时期这两个地区的人群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可能性很小,而且目前从新疆北部地区发现的同期考古遗存中未发现与奥库涅夫文化相关的遗存或遗物。喀拉库勒文化位于更近的新疆正北方,且戈尔诺—阿尔泰与新疆北部地区之间畅通无阻,没有任何阻碍的高山峻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喀拉库勒文化与新疆北部地区同期考古学文化应该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新疆北部地区铜石并用至青铜时代早期生业形态与冶金技术的发展

1.生业形态

目前发现的新疆北部地区铜石并用至青铜时代早期考古遗存主要以墓葬为主,还未发现与聚落相关的遗存,唯一一处与铜石并用时代相关的通天洞遗址中虽然浮选出炭化的小麦,但测年结果过于宽泛,难以确定是否与新疆北部阿凡纳谢沃文化类型遗存具有直接关系。鉴于此,只能通过新疆北部周边地区发现铜石并用时代遗址较多的俄罗斯戈尔诺—阿尔泰地区铜石并用时代居住址相关材料,来推断阿尔泰周边地区铜石并用时代人群的生业形态。

从已知俄罗斯戈尔诺—阿尔泰地区阿凡纳谢沃文化巴勒克提尤勒、卡拉—帖涅什、马雷都干、尼日内苏尔等遗址出土的动物骨中羊骨占72%、牛骨占12%、马骨占5%,野生动物骨中狍子骨占9.4%,丹尼索瓦洞穴遗址中也发现有牛骨和马骨的情形可以大致推断,阿尔泰山周边地区阿凡纳谢沃文化人群的生业模式应是以畜牧业为主、狩猎为辅,同时还有少量的植物采集。这些从考古学方法得出的推测,通过阿凡纳谢沃墓葬遗存中出土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得到了证实。如戈尔诺—阿尔泰地区阿凡纳谢沃人群的饮食结构以C3摄入为基础,严重依赖动物蛋白。叶尼塞河中上游也是这种情况,与戈尔诺—阿尔泰地区唯一的差别在于鱼类动物的食用。叶尼塞河中上游地区阿凡纳谢沃人群的生业中渔猎同样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尼勒克县ⅢM5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墓主人主要是以食草动物的肉类为食,还可能摄入了一定的小麦、大麦以及粟黍等农作物,但这些农作物的含量很低,推测可能是采集而来。这些现象进一步可以证实铜石并用时期戈尔诺—阿尔泰和中国新疆北部地区人群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养殖主要以绵羊等小型动物为主。

进入青铜时代早期,中国新疆阿尔泰、俄罗斯戈尔诺—阿尔泰、蒙古阿尔泰以及米努辛斯克盆地青铜时代早期人群的生业模式在前期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如分布在俄罗斯戈尔诺—阿尔泰地区喀拉库勒文化M2-2石棺西侧石板上刻画有马鹿、大角羊和人像图案,M5石棺内壁上刻有带牛角的人像和马鹿,沃泽尔诺依村发现的刻画有动物图案的石板,上半部刻画有三排牛被绑在木桩上,石板下半部也有两三排刻画绵羊和山羊等动物;中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的墩都布拉克彩绘岩画中刻画大量的牛和马的图案;蒙古阿尔泰地区巴彦乌列盖省哈尔乔鲁特带有祭祀址的墓葬的大石板上也刻画有很多牛、野山羊和马的图案;米努辛斯克盆地奥库涅夫文化石板上大量刻画牛、马鹿,以及与人物相关的刻画和彩绘图案,等等,均反映了阿尔泰山周边地区青铜时代早期生业中牛占据很高的比例,同时还有绵羊、山羊,狩猎和渔猎也占一定的比例。除此之外,出土的石磨盘、石臼、石杵等等反映他们具有一定比例的农植物成分。

总的来说,公元前4000年晚期至公元前3000年中期分布在阿尔泰山周边地区的阿凡纳谢沃文化为主的人群和与他们融合的人群的生业模式以畜牧业为主,狩猎、渔猎和采集为辅。公元前3000年中后期至公元前2000年初期,又因新迁入的族群与当地人群的融合,以及牛、马等大型动物的驯化,更加丰富了整个阿尔泰山周边地区畜牧业为主的生业形态。

2.冶金技术

公元前4000年,阿凡纳谢沃文化人群未迁入阿尔泰山地区之前,整个阿尔泰山地区并未出现金属器,分布在俄罗斯戈尔诺—阿尔泰西北部地区的比阿凡纳谢沃文化稍早期的博勒谢梅斯卡亚文化中也未发现任何与金属相关的遗物,出土的石器、骨器和陶器均保持新石器时代传统。公元前4000年晚期至公元前3000年中期,随着阿凡纳谢沃人群迁入,阿尔泰山地区出现少量以红铜为主的金属器,戈尔诺—阿尔泰地区阿凡纳谢沃金属器有铜耳环、铜薄片、铜镯、铜锥和铜刀等,这些铜均为红铜夹杂微量矿物杂质,除此之外还出土1件金耳环等。阿凡纳谢沃文化墓葬和遗址中均未发现石范。除哈萨克斯坦东部省铁米尔苏—阿依纳布拉克墓地M11的两件铜矛和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胡热戈壁M1的两件铜刀外,出土的其余金属器无论是铜刀还是其他饰品形制均不规则,可能用地面采集而来的矿石直接打制而成。目前这两座墓出土的4件铜器的化学成分分析尚不确定,但笔者认为年代应该不会太早,最早不超过公元前2900年。冶金技术方面可能受到过喀拉库勒文化或切木尔切克文化的影响。新疆北部尼勒克县IIIM5阿凡纳谢沃文化类型墓葬中出土的铜残块和铜薄片,经北京大学实验室进行成分分析,结果为红铜,未发现其他合金成分。公元前3000年中期至公元前2000年初期,阿尔泰山周边地区冶金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喀拉库勒文化沃泽尔诺依M1-1,切木尔切克文化克尔木齐墓地M17∶1中出土的石范可以判断这一时期已经出现较成熟的冶炼技术,出现砷铜和锡青铜。阿依托汗一号墓地M22出土铜器的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铜器为砷铜,喀拉库勒墓地M6出土的石罐腹部用来修复裂痕的铜扣的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显示该铜器为低锡含量的铜铅合金(铜、铅、锡的含量分别为95.6%、3.9%和0.5%)。对哈萨克斯坦东部阔帕M2、布勒噶尔塔博特M2出土的铜残片进行的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均为锡青铜。虽然这一时期已经出现合金技术,但出土遗物中未发现像塞伊玛—图尔宾诺一样的青铜武器,由此可见冶金技术仍处在早期阶段。

三、新疆北部地区在早期人群迁徙与文化融合中的作用

中国新疆是重要的中西陆路交通枢纽,新疆北部东西向的天山和西北—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夹准噶尔盆地,形成自然的三角形地带,东侧阿尔泰山斜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和蒙古等国,总长约2 000公里,在欧亚草原中部形成了自然的屏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来自欧亚草原西部地区早期人群东进的脚步。

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欧亚草原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表现出了重要的核心作用。我们注意到,由于该地区在早期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中处于枢纽地位,从而使其在文化交流中更具优势和活力。目前发现的与欧亚草原早期人群迁徙相关的文化遗存大部分发现于阿尔泰山西侧的戈尔诺—阿尔泰、北侧米努辛斯克盆地、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和我国新疆北部地区。公元前4000年末期分布在东欧平原的颜那亚文化共同体的部分人群向东迁徙至阿尔泰山,但可能是因为阿尔泰山的阻碍,未能大量翻越阿尔泰山进入蒙古草原,而是停留在了戈尔诺—阿尔泰地区产生了阿凡纳谢沃文化。之后部分人群向南进入中国新疆北部或向东北进入米努辛斯克盆地。虽然蒙古阿尔泰也发现阿凡纳谢沃文化相关的墓葬遗存,但只是零星发现,数量并不多。向南进入新疆北部地区的阿凡纳谢沃人群,基本分布在环准噶尔盆地西侧的哈萨克斯坦东部、新疆阿尔泰西北、塔尔巴哈台山至伊犁河流域,该人群与当地原住民融合产生了以阿凡纳谢沃文化为主,也有不同于阿凡纳谢沃文化因素的地域性文化类型,并一直延续到了公元前3000年中期。

公元前3000年中期又有一波欧亚草原西部人群迁徙至阿尔泰山,与阿尔泰山不同区域的原住民融合产生了耶鲁尼诺文化、喀拉库勒文化、切木尔切克文化和奥库涅夫文化。进入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地区的一组西部人群与新疆北部地区的阿凡纳谢沃人群融合产生了切木尔切克文化早期类型,即长方形石围石棺墓为建筑特征,陶器形制特征保留或传承了阿凡纳谢沃圜底或尖底陶器的传统。该文化早期人群在新疆阿尔泰地区沿额尔齐斯河两岸山前地带,之后沿阿尔泰山向东南进入蒙古国科布多省、戈壁阿尔泰省以及东天山北部奇台地区。该文化早期人群可能直接参与了天山北路文化的形成,同时切木尔切克文化的冶金技术传播到了东天山地区并继续向东传播。

这些从考古学方法得出的推测,通过古DNA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得到了证实。如分布在戈尔诺—阿尔泰西北部的属于博勒谢梅斯卡亚文化的费尔索沃XI(Фирсово XI)墓地、博勒硕依梅斯墓地和乌斯特—依西墓地人群的颅骨形态学测量结果显示,均为蒙古和欧罗巴人的混血类型,而且蒙古人种特征与分布在贝加尔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群最为接近(古东北亚类型人群),男、女性颅骨上均出现混合类型。戈尔诺—阿尔泰和叶尼塞中上游地区阿凡纳谢沃人群的古DNA研究显示,他们与颜纳亚人群DNA序列上完全相同。目前考古学和碳十四测年数据显示,戈尔诺—阿尔泰地区和叶尼塞河中上游地区阿凡纳谢沃人群并非同期发展,二者之间具有早晚关系。俄罗斯考古学家И.П.拉扎列托夫根据墓葬结构和陶器形制特征将分布在叶尼塞河中上游地区阿凡纳谢沃墓葬遗存分为三组,三组之间存在年代的早晚差别,即侈口、卵形鼓腹尖底罐属于早期,因为出土该类陶器的墓葬形制和葬俗均与戈尔诺—阿尔泰地区阿凡纳谢沃墓葬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束颈直领、宽肩斜收尖底罐属于中期,敛口、宽肩斜收尖底罐属于晚期。A.B.帕列克夫支持拉扎列托夫的观点,并认为分布在叶尼塞河中上游地区的阿凡纳谢沃文化墓葬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墓葬的文化特征、陶器形制和口沿处的划痕纹均与戈尔诺—阿尔泰地区相似,而敛口、宽溜肩斜收尖底罐以及香炉(豆形器)、敛口、宽肩、斜收小平底和鋬耳罐均属于晚期发展出来的遗物,戈尔诺—阿尔泰地区未出土相关遗物(图4)。向南进入新疆北部地区阿凡纳谢沃人群与当地原住民融合形成了文化因素上以阿凡纳谢沃为主且带有明显外来文化因素的混合类型,年代上限比戈尔诺—阿尔泰稍晚,下限可能持续到公元前3000年中期,以松树沟山顶墓地M15、M16、M17,那仁苏墓地M2、M4、M5,尼勒克县IIIM5为代表。墓葬地表为圆形石堆,墓室结构为竖穴土坑和竖穴偏洞室。随葬单个陶器,器形有两种:一种为近直口,束颈,溜肩,弧腹尖底;另一种为方唇和尖唇、束颈、下腹斜收,小平底(图5)。第一种陶器形制特征上与и.л拉扎列托夫分的第二组陶器较为相似,而第二种陶器未从戈尔诺—阿尔泰和叶尼塞河中上游地区阿凡纳谢沃文化中出现,与偏洞室的墓葬结构一同属于外来文化因素或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因素。墓葬中出土人骨的DNA研究结果显示,阿凡纳谢沃人群从阿尔泰山向天山地区渗透时阿凡纳谢沃类型人群的成分逐渐降低,这应该是人群频繁融合的结果,出土遗物、墓葬结构等文化因素的演变也与此完全吻合。吉林大学崔银秋教授团队对尼勒克IIIM5、阿依托汗一号、松树沟等墓地早期墓葬进行的DNA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三处遗存中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古代样本在遗传组成上拥有大量的来自阿凡纳谢沃文化人群的遗传成分,同时还检测出与小河文化人群相同的遗传成分。这表明,在阿凡纳谢沃文化人群之外还存在着与小河文化人群相似遗传基因的更早的人群,可能为原始土著人群。

图4  A.B.帕列科夫在И.П.拉扎列托夫对阿凡纳谢沃文化的分期的基础上做的图

图5 新疆地区阿凡纳谢沃类型遗存出土陶器

公元前3000年初期或青铜时代早期又有一波人群迁入阿尔泰地区,他们与阿凡纳谢沃文化人群不同。根据对耶鲁尼诺、喀拉库勒文化墓葬出土人骨的体质人类学和古DNA研究,结果显示均为欧罗巴与蒙古人种的混合,而奥库涅夫文化显示这些人群的女性与当地原住民保持一致,而男性均来源于西部的东欧地区。新疆阿尔泰地区切木尔切克早期人群受到了欧亚草原人群和阿凡纳谢沃人群的影响,而分布在蒙古地区切木尔切克文化人群与东亚或小河人群成分相似的更早的人群成分混合。

由此可以推断,分布在戈尔诺—阿尔泰和叶尼塞河流域的阿凡纳谢沃人群的族群意识比较强,排斥外族人群和文化,因此在遗传成分上更加单一,无过多的混合现象。新疆北部地区阿凡纳谢沃类型人群可能人口少,因此更容易接纳外族文化,所以墓葬结构保持原传统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结构或文化因素。青铜时代早期迁入阿尔泰地区的人群,掌握先进技术,可能男性比例大于女性,所以进入阿尔泰地区后与当地原住民发生冲突并取得胜利,接受了原住民女性,虽然墓葬形制变了,但耶鲁尼诺文化、喀拉库勒文化、奥库涅夫文化和切木尔切克文化的陶器仍保持或传承了原传统。

切木尔齐克文化早期遗存中出现与阿凡纳谢沃文化相似的陶器,戈尔诺—阿尔泰地区的喀拉库勒文化陶器形制特征与博勒谢梅斯卡亚文化相似。这些青铜时代早期人群具有高超的雕刻技术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分布在各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虽然各具特点但也有很多相似的文化因素。这种文化因素的相似性,均指向迁入的人群应该属同一文化传统或文化区,只是因分布区域、迁入后接触人群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不同,才产生了虽文化因素相似但却极具地方特色的考古学文化。这些考古学文化不论在彩绘还是在刻画艺术,在某些艺术风格上都具有高度相似性,这种风格显示在刻画石人(图6)、动物和人物头部上。如人头部各类放射状装饰,牛角均向前弯曲(图6、图7)等等。这种艺术风格上的相似性无法仅通过同期毗邻文化间的相互影响来解释,这可能意味着这些遗存背后的人群可能有着相同的起源,从而迁入不同的地区与不同人群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同时保留着相似的传统因素。

图6 切木尔切克文化石人与奥库涅夫文化人面像

图7 早期青铜时代彩绘和刻画的人与动物图案

四、结语

新疆北部及周边地区铜石并用至青铜时代早期墓葬遗存,向我们展示了该地区各考古学文化的面貌与内涵,也向我们揭示了早期东西方人群的联系和互动,促进了不同文化在不同时空范畴中的交流、融合与传播。

1.新疆北部及周边地区自石器时代开始就与欧亚草原东西方有着紧密的联系和文化交流,铜石并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新疆北部地区主要受到了来自欧亚草原西部地区人群和文化的影响,随着欧亚草原西部人群的不断迁入,人群的交替导致考古学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发现某一文化比较稳定而连续性地发展。

2.随着欧亚草原早期人群的迁徙,促使不同地区人群和文化在不同时空范畴中交流、传播和演变,与此同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对周边文化进行了反向的输出。

3.随着人群迁徙和各区域文化间的交流,各考古学文化相对应的生业形态,从原狩猎采集为主逐渐发展为畜牧为主狩猎采集或渔猎为辅的生业形态,同时冶金技术也得到了远距离和大范围的传播。

 

原文发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6期。

    进入专题: 青铜时代   铜石并用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考古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53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