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玲:新时代统战工作要遵循规律把握好“四方面关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046 次 更新时间:2024-02-25 16:37

进入专题: 统战工作  

王彩玲  

内容提要:新时代统战工作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完成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历史使命,必须深入到统战工作的内部矛盾运动中发现那些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必然联系,遵循做好统战工作的客观规律。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把握好统战工作“四方面关系”即“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潜绩和显绩”“原则性和灵活性”“团结和斗争”四对矛盾,它们是统战工作基本矛盾派生出来的主要矛盾,是统战工作中反复出现的重大关系,是对做好统战工作规律的揭示。新时代统战工作要遵循这些规律,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彰显统一战线的强大法宝作用。

关 键 词:统战工作  基本规律  基本矛盾  主要矛盾  “四方面关系”

一、引言

深刻认识和把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也是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经验。在2015年和2022年两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都高度强调把握做好统战工作规律的重要性,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①,认为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是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把握好“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的关系”“潜绩和显绩的关系”“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团结和斗争的关系”(以下简称“四方面关系”)。这些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时代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作出的重大判断和重大结论,把新时代的统战工作推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些规律性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是理论研究的任务,也是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前提。

关于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当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张献生、陈喜庆等,他们从不同角度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统战工作史的宝贵经验,②认为做好统战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原则”“必须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必须坚持合作共赢”。③光雅芹④、周彬⑤等学者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此外,还有一些代表性的观点。比如,有的学者从统战学角度探讨了规律问题,认为不均衡规律是统战学的最基本规律,同异律、转化律是统战学的重要规律;⑥有的学者则直接用“矛盾”来总结“规律”,认为统一战线的内部矛盾即联合和分裂的矛盾,领导和被领导的矛盾是统战工作的规律;⑦还有学者分门别类地对某一规律进行专门研究,如“求同存异规律”⑧“团结斗争规律”⑨“原则性灵活性规律”⑩。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把握好“四方面关系”的重要论断之后,理论界对“四方面关系”的讨论逐渐升温,但缺乏从“规律”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重要论断的理论意义。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已经认识到把握做好统战工作规律的重要性,但是对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是什么,远未达成共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我们要认识到,规律可以从“历史经验”中抽象出来,但历史经验本身不能称为规律;“基本原则”“策略方法”由规律所决定,不能等同为规律;“统战学”“统一战线”“统战工作”是不同的事物,它们的规律不能相互替代。

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就是关系”(11),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12),因此,探讨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需要深入到统战工作的内部矛盾运动中,发现那些对统战工作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必然联系,而“促进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与“把握好四方面关系”之间,恰恰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是在历史上反复出现并得到反复证明的统战工作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另外,从形式逻辑来看,“促进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把握好‘四方面关系’”,满足了“规律”之所以是“规律”的全部逻辑要件,因而是对做好统战工作基本规律的科学总结。

二、深化规律认识: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和重要经验,就是在加强对统战工作顶层设计、完成统战工作制度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统战工作是一门科学”的崭新命题,把统战工作推向发展的新境界。2021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13)。在2022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时提出:“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科学化”再次被置于“三化”之首。如果说科学是反映和揭示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化则是“自觉地认识和运用规律,就是规律化”(14),是“对规律的逐步认识、逐步把握和正确运用”(15)。因此,新时代的统战工作要实现科学化发展,就必须科学认识并认真遵循做好统战工作的基本规律,正如毛泽东同志当年所言:“只有我们研究了与认识了它的规律性,我们才能有效地推动统一战线使之进入巩固发展之途”,使统一战线真正“起其支柱的作用”。(16)

(一)遵循工作规律,是统一战线应对时代之变的重要条件

遵循工作规律,之所以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大命题,首先是因为统一战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节点,如果不能科学判断这些重大变化,不能科学把握统战工作中的重大关系,不能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统战工作的实践,就不能从科学角度了解统一战线内部矛盾运动的趋势与方向,就做不好统战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好“四方面关系”的重要论述,正是在科学判断统一战线的要素、结构、任务等重大变化的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面临的时和势、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17)这个“事实”的科学分析而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基于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中的统一战线与统战工作这个“实事”而“求”出的“是”。

统一战线是具有上层建筑属性的社会构成要素,它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因而统一战线的时代之变,首先就反映在伴随社会结构变化而来的内部构成要素的变化。当前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18)。“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成为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继改革开放初期以来统一战线内部构成的又一重大变化,它把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纳入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丰富了对统一战线内部构成的理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仍在进行,尤其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之后,社会流动更加频繁,新的群体、新的阶层将不断涌现,这决定了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将更加复杂。尤其是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中知识分子、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人物、网络人士中的代表性人士等群体被纳入统战工作视野,进一步丰富了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扩大了政治联盟的团结面。“网络统战”概念的提出,以及对互联网宗教的高度重视,则意味着统战工作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大陆之内”和“大陆之外”两个物理空间,还包括了网络世界这个虚拟空间。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因此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更丰富的工作内容。

如果说“最广泛”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要素特征,那么其结构特征则是“同心圆”。“同心圆”作为描述新时代统一战线结构特征的标识性概念,是在准确把握社会结构与历史方位的变化后对统一战线结构的创新表述。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9)。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提到“同心圆”,并把“画出最大同心圆”(20)写进了党的工作报告。“同心圆”理论基于“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既从静态上描述了统一战线的内部结构特征,也从动态上揭示了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运动。从静态上看,在最广泛的政治联盟之中,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才能凝聚和团结起来,为共同目标而奋斗,因而中国共产党是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同心圆的圆心。以中国共产党为圆心,根据共识程度的不同,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围绕在圆心周围,形成了一个超大、多层的同心圆,涵盖了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这个同心圆不仅是多层次的,还是多场域的。“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21)的目标追求,深刻说明统一战线的同心圆结构不仅在现实世界多层发展,还在虚拟空间生动呈现。从动态上看,这个同心圆的半径是共识,共识越多,半径越长,同心圆的覆盖面越大,反之亦然。因此,发现共识、凝聚共识、扩大共识的过程,就成为延长多样性半径、扩大同心圆范围的过程,也是广泛包容更多社会政治力量,推动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

统一战线同心圆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发展与社会生活多样性趋势的一个表现。它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我们只有在固守圆心的前提下,通过整合多样性条件下的政治认同,让具有不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信仰特点、生活方式、利益诉求的更多的中华儿女为共同目标而奋斗,才能保持同心圆的稳定与不断扩大,体现统一战线“广泛包容”的特点。这要求我们对统一战线日益复杂的构成要素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对这些内部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有准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尤其是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的关系。

(二)认识统战工作规律,是新时代统战工作本质要求的内在规定

统战工作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因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更加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爱国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22)这一命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23),这是对统战工作本质的最新概括。要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就必然要求保持“最大同心圆”这一基本结构的稳定,并与影响“大团结”“大联合”的各种负面因素作斗争。这都需要深刻把握影响统战工作的重大关系,遵循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

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团结”与“联合”一直是统一战线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新时代的统一战线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24),则赋予了“团结”和“联合”新的时代内涵,使得“大团结”“大联合”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25)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多次强调,“全体中华儿女”这一概念,意味着新时代的“大团结”“大联合”,是包括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大公约数”为目标的大团结大联合,是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作为突出任务的大团结大联合。这为新时代的统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持续升温的风险挑战,统一战线要实现大团结大联合,既要积极应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前所未有的压力,还要解决自身反渗透、反分裂、反颠覆、反“西化”的问题,尤其是在涉及民族、宗教、西藏、新疆、港澳台、海外等领域,统一战线已经处于避免系统性风险、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政治安全的最前沿,不仅需要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还需创新工作思路,把“凝聚人心”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广泛凝聚共识实现最广泛的团结,以团结实现联合,以联合增强力量。

“凝聚共识”成为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的重要途径,离不开“思想政治引领”这个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大家团结起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就必不可少”(26)“做好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27)。这实际上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广泛凝聚共识的途径,作为实现“大团结”“大联合”本质要求的途径。当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对新时代的统战工作有一个新的系统性认识。我们不能把统一战线仅仅当作统战成员参政建言、协商监督的阵地,还要把统战工作当成凝聚共识的渠道;统战工作也不仅仅是团结代表性人士,还要通过团结代表性人士做好全社会的共识凝聚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和社会各方面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既然“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28),要通过凝聚共识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必然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就必须遵循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新时代统战工作本质要求的内在规定。

(三)认识统战工作规律,是新时代的统战工作成为一门科学的重要内容

正是基于新时代统战工作这些新思考与新创造,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统战工作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把统战工作真正变成科学。这一重要思想使得统战工作有了一套由完整的概念、范畴、命题、规律、逻辑组成的理论体系,科学揭示了统一战线中的重大关系和统战工作的固有规律,既是对统战工作的真理性认识,又是对统战工作的规律性把握。也就是说,作为指导新时代统战工作的科学理论,它不仅是对统战工作科学化的实践总结与理论概括,本身还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我们要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就必然绕不开对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把统战工作变为科学发轫于毛泽东,完成于新时代。毛泽东早在1945年就提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我们党内有很多人还没有学会,很多人不善于同党外人士合作,我们要学会这一门科学。”(29)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毛泽东在提出这一命题之后,并没有进一步把党做好统战工作的思想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提出“统战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论断,认为统战工作是百科全书,博大精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没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30)。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统战工作客观属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意味着科学化的确已经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科学是对规律的认识,统战工作成为一门科学,不仅意味着党的百年统战工作实践已经抽象化为包含着知识体系与规律体系的科学理论,也意味着这一科学理论在反过来指导当下和未来的统战工作实践时,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必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必须把握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因此,深化对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以科学理论指导统战工作实践的必然结果,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三、把握好“四方面关系”:新时代统战工作规律的科学揭示

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把握好“四方面关系”。这一重大论断是对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规律的科学揭示。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看,它紧扣统战工作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统一战线的内部矛盾运动,深入统战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最能反映统战工作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研究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内在矛盾而进行的理论创新。

(一)“四方面关系”是对统战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的科学揭示

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必须首先揭示事物的内部矛盾。“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把握好‘四方面关系’”,之所以是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首先是因为这一论断是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统一战线的基本矛盾是“同”和“异”的矛盾,因而统战工作的基本矛盾就是“求同”和“存异”的矛盾。“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潜绩和显绩”“原则性和灵活性”“团结和斗争”这四对矛盾则是“求同”与“存异”这一基本矛盾派生出的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一个重大理论发现,就在于这一理论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科学揭示了当前统战工作的这些主要矛盾。

从哲学上看,“同”与“异”的矛盾,贯穿于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各个方面和统一战线发展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本矛盾。(3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致性”与“多样性”概念,认为差异性是统一战线的鲜明特征,明确提出“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32),正是“同”与“异”这一对矛盾的时代表达。在“同”和“异”的矛盾运动中,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展现出不同的性质、特点与范围。当“同一性”不断巩固、不断增长时,统一战线就会随之壮大与发展;当“差异性”不断增强时,统一战线内部就可能面临斗争,处理不好甚至会面临动摇和瓦解的风险。这是统战工作要把“求同”作为首要任务,把领导权问题或者说“固守圆心”问题作为根本问题的哲学依据,也是统战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和“异”的关系,既做到坚定“求同”,也做到辩证“存异”的哲学依据。

如果说统一战线的基本矛盾是“同”和“异”的矛盾,那么,统战工作的基本矛盾则是“求同”和“存异”的矛盾,统战工作正是在“求同”与“存异”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中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绘出最大同心圆的政治活动。在统战工作的内部矛盾运动中,“求同”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永远处在主导地位,“存异”不能损害“求同”;另外,统一战线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是实现最广泛的团结,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凝聚最大力量支持,因而统战工作的重要问题是“存异”,辩证“存异”、科学“存异”。“存异”是“求同”的前提,因为没有“存异”就无需“求同”;“求同”是“存异”的目标,因为统一战线是以“统一”为标识,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就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

“求同”与“存异”是统战工作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统战工作的方向与趋势,从这一对基本矛盾出发派生出的其他矛盾则是统战工作的主要矛盾,决定着统战工作的质量与成效。新时代的统战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中“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潜绩和显绩”“原则性和灵活性”“团结和斗争”正是统战工作汇聚的各种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如前所述,新时代的统一战线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广泛包容的同心圆结构;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大团结大联合;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实践策略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这使得“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潜绩和显绩”“原则性和灵活性”“团结和斗争”的矛盾日益凸显。能否处理好这“四方面关系”,决定着统战事业的成败。以“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为例,它们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统一战线同心圆的缩小与扩大,因而决定着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能否实现。其他三对矛盾同样如此,它们都是“求同”和“存异”这一基本矛盾派生出来的主要矛盾。

从微观层面来看,这“四方面关系”是统战工作具体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各个工作环节和各种关系的高度抽象。具体而言,统战工作实践的各个要素、现象和环节中,既包括构成“最大同心圆”的领导者和同盟者这样的结构要素,也包括实现“大团结”“大联合”这样的目标要素;既包括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广泛凝聚共识这样的工作环节,也包括人心向背、力量对比的此消彼长和螺旋式上升与下落等现象;既包括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和共同利益追求存在等有利因素,也包括各种外部环境的考验和敌对势力干扰破坏等不利因素。在这所有要素与关系中,最具有客观必然性、贯穿了整个统一战线发展史和统战工作始终的重大关系,正是“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显绩”与“潜绩”、“原则性”与“灵活性”、“团结”与“斗争”这四对矛盾。处理好这四方面的关系,对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发展方向、发展轨迹与发展途径都将产生决定性影响。

(二)“四方面关系”与“统战工作”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的关系决定着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与方向。从内部结构来看,统一战线作为“最大同心圆”,必然面临着“圆心”与“半径”的关系,要解决谁跟谁走、谁与谁“同”的问题,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新时代更加重要。正是深刻洞察到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领导权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在统战工作中,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33)。可见,“圆心”与“半径”的关系是画出最大同心圆的核心问题,处理好“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的关系,是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前提条件。

处理好“潜绩和显绩”“原则性和灵活性”“团结和斗争”的关系,与“促进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之间,同样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终极目标来看,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联合其他力量争取全人类解放的政治联盟,有着崇高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同时统一战线又为党当下的中心工作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理想与现实的张力无疑是对统战工作政绩观的重大考验。新时代的统战工作要解决人心向背问题,而人的思想活动与观念变化必然存在着反复递进性与周期性,因而凝聚共识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绵绵发力。所以说,新时代的统战工作不仅面临着“潜绩”与“显绩”的矛盾,还面临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矛盾。另外,团结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统战工作要实现中华儿女大团结,必然与“斗争”相伴而生;尤其是面对百年大变局中的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团结”与“斗争”的矛盾更加突出。从统战工作科学化的内在要求来看,要提高科学化水平,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功能定位、科学的工作布局、科学的方式方法,这无一能够绕开对“四方面关系”的准确处理与制度安排,其结果都能对统战工作的成效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把握好“四方面关系”与“做好统战工作”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统战工作的基本规律。

从规律的内涵来看,作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其构成要素包括“事物”“联系”“条件”等内容,它的呈现方式恰恰是“关系”。尽管关系不一定是规律,但规律一定是关系;没有“关系”这个要素,就不会形成规律。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应该是对统战工作发展发生根本性影响的关系,它包括“实现中华儿女大团结”这一“客观事物”或者说“客观现象”,也包括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健康发展的各种条件,还包括这些条件与“中华儿女大团结”这一客观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把握好‘四方面’关系”这一论断,恰好揭示了决定中华儿女大团结这一客观事物健康发展的根本条件,概括了影响统战工作成效的根本要求,满足了做好统战工作“规律”之所以成其为“规律”的全部要件,是对新时代统战工作基本规律的准确概括。

(三)“四方面关系”与“统战工作”之间存在反复出现的必然联系

规律除了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重复性。“规律是现象中同一的东西”(34),我们要判断“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把握好‘四方面关系’”是不是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还可以从百年统战工作史中去验证,看它们是不是反复出现的客观现象。如果在100年的时间跨度中观察统战工作,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发现处理好“四方面关系”与促进中华女儿大团结之间存在着反复出现的必然联系,那这种联系就具有规律的性质。

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与范围不尽相同,其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各有差异,但这些不同历史时期构成了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一时期往往都是在吸取前一时期的教训或者在纠正自身错误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而对一个时期错误的纠正往往成为后一时期的经验。在这些历史教训中,曾经出现的最根本的错误以及为纠正这一错误而形成的统战工作一以贯之的根本原则就在于领导权问题。在领导权问题上,曾经存在“右”和“左”两种形式的错误,但无论哪一种形式,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的关系。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顶多是“抬轿子”的,领导权应该属于资产阶级,这是典型的没有“固守圆心”;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关门主义把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政党都排除在统一战线之外,使中国共产党成为“空军司令”“无兵司令”,这是典型的不懂得“扩大共识”。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这些宝贵教训,深刻认识并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国民党处于中央政府统治地位并时时想消灭共产党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坚持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并不容易,究其原因,准确把握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的关系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

“团结”与“斗争”的关系也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战工作要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经历的曲折和挫折,都与未能准确处理“团结”与“斗争”的关系息息相关,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空前广泛,则恰恰是因为坚持了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无论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右倾机会主义,还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左”倾关门主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在于既没有正确把握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的关系,也没有把握团结与斗争的关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吸取了此前的教训,体现了统一战线“又联合又斗争”的基本策略,获得了巨大成功。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恰是准确把握团结和斗争辩证关系的结果。同理,“潜绩和显绩”“原则性和灵活性”都是贯穿统一战线不同历史形态的重大关系,是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统战工作经验与教训的重要线索。可见,党的百年统战工作史已经证明,把握好“四方面关系”是统战工作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是对统战工作健康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而“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把握好‘四方面关系’”,是被历史所证明,也被新时代所要求的做好统战工作的重要规律。

四、处理好“四方面关系”的实践策略

新时代的统战工作要解决“拿着海龙王法宝不会用”的问题。真正促进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就必须遵循统战工作的规律,处理好“四方面关系”,这是动员全体中华女儿“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体现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的关键。

(一)处理好“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的关系,寻找最大公约数

遵循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首先要坚持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的辩证统一,既坚持一致性,又包容多样性,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众所周知,同心圆是由圆心和半径共同构成的,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因而要画出统一战线最大同心圆,固守圆心是根本,扩大共识是关键。

坚持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辩证统一,“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的同心圆无论多大,也只有一个圆心,我们要维持同心圆的稳定,也只能有一个不变的圆心,这个圆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尽管对统一战线同心圆圆心的最初表述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基本的政治认同,但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因此,只要固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圆心,就能铸牢大团结大联合的根基。统一战线的多样性就失去了凝聚在一起的主心骨,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与存在的价值。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阶级阶层、各民族、各宗教、各社会群体,乃至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这些统一战线中的多样性存在,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大公约数下找到正确的政治方向,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成为创造历史伟业的重要力量。

坚持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的辩证统一,关键是不断扩大共识,在恪守政治底线基础上拉长多样性半径。中国社会一体多元的特征、“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实现,需要不断凝聚共识来巩固一致性,也需要不断扩大共识来丰富多样性。这是统战工作实现大团结大联合本质要求的基础,也是党实现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条件。只有不断凝聚和扩大共识,才能减少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阻力,彰显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这就要求统战工作高度重视“寻求最大公约数”问题,在对多元利益与多元价值引领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使统一战线能够包容的多样性更丰富、能够团结的面更大,进而为党和国家事业争取到更多同盟者。新时代的统战工作只有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使公约数的公约部分“最大”,才能保证同心圆的重叠部分“最大”,“最大同心圆”才能成为可能。

坚持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的辩证统一,还需要掌握科学方法。首先,要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创新思路理念,政策举措,方法手段,增强各阶层各群体对党的向心力,为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夯实基础,把更多的统战成员团结在党的周围。其次,要坚持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原则,这是我们党的职责,也是实现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重要条件。最后,要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准确把握社会结构的变化,敏锐发现新的阶层和新的群体,在有效引导社会政治力量分化整合中做到团结大多数。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极大拓展了统战工作的对象与范围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通过走好网络群众路线,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引领将数量巨大、分布广泛、结构多元的新阶层、新群体凝聚团结在党的周围,从而稳固统一战线同心圆的“圆心”,拉长统一战线的多样性半径,扩大统战工作的团结面。

(二)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遵循做好统战工作的基本规律,还需把握“潜绩”与“显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战是最大的工作,只有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才能既最大限度争取人心,又解决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与挑战,推动党的统战事业行稳致远。

把握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首先要科学认识“潜绩”与“显绩”的对立统一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潜”与“显”这对矛盾中,“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但“显绩”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可以量化的业绩,更容易受人青睐,因而对统战工作的政绩观是非常重要的考验。但是,后人的工作总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如果大家都不去做“潜”的工作,“显”也就无从谈起。正是基于对“潜绩”与“显绩”的辩证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领导干部要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35)这一理念对于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统战工作也是“潜绩”与“显绩”相统一的工作,既需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尽快解决“等不得”的问题;也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耐心处理“急不得”的问题。统战工作的“显绩”同样需要有“潜绩”作支撑:只有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才能有真正的显绩,而潜绩做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也会自然而然表现出来,变为显绩。我们需要警惕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的问题,真正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重要战略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认识和谋划统战工作。

做好新时代的统战工作,既要抓“显绩”,也要抓“潜绩”,不能顾此失彼。“显绩”固然重要,“潜绩”更为可贵,要两手齐抓,互为补充。从具体的工作对象来看,“显绩”重点指向当前统一战线各个领域的各项日常工作和具体工作,主要是组织统一战线全体成员围绕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彰显统一战线的力量;也包括统一战线领域各种风险隐患的防范与化解问题。这些都是要尽快解决的“等不得”的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显功”,做好了就成为“显绩”。“潜绩”重点指向人心的争取,指团结人、争取人的工作。这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不能马上有结果的工作,也是不能在短时间能完成的工作。需要我们以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责任感来推动,因而是统战工作的“潜功”,取得的成绩就是“潜绩”。“潜绩”是“显绩”的前提,如果不能做好团结的工作,不能加强对统一战线成员的教育和引导,不能凝聚人心和力量,就很难实现革命、建设、改革的目标,“显绩”就成为镜花水月。“显绩”是“潜绩”的体现,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团结而团结,“潜绩”最终要落实在、体现在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之中。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且做好科学谋划。

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不仅要双管齐下,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角度理解统战工作的价值,以党的事业和人民福祉作为统战工作的价值评判标准,切实担负起促进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历史责任。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尤其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着眼于人的思想、观点、立场等问题做文章,需要艰巨、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久久为功、绵绵发力。如果我们因为“显绩”不充分而放弃争取人心,实际上也就放弃了统一战线,长期来看肯定会出问题,这决定了统战工作要把“潜绩”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如果不能润物细无声地长期坚持,解决好争取人心的问题,铸牢“潜绩”之基,长久下去统战工作将无“绩”可显,很难应对新时代的各种挑战与风险。因此,我们要对新时代统战工作的科学性、复杂性、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不仅要完成当下的各种显性工作任务,把“显绩”做实做细,更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围绕“人心”问题长期耕耘,把“潜绩”铸牢。

(三)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提高统战工作的艺术性

原则坚定、策略灵活,是实事求是的表现,是最实际、最生动的马克思主义。做好新时代的统战工作,必须坚持原则,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群众的工作,具有政治性,也具有很强的策略性,必须讲究艺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善于把方针政策的原则性和对策举措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底线,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工作方式方法。”(36)可见,统战工作既不能用原则性来束缚、限制灵活性,也不能用灵活性否认、破坏原则性,必须把握好尺度。

统战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一方面,原则性是第一位的,它决定了灵活性的范围与限度,是统战工作的灵魂。统战工作决不能拿原则做交易,对策举措的灵活性不能超出原则性的界限;否则,不仅不能发展统一战线,反而会涣散统一战线;另一方面,灵活性服从并服务于原则性,但灵活性不是可有可无的,原则性也要灵活地执行,这是统战工作生命力之所在。在坚持原则性的前提下,对多样性的社会力量给予充分的尊重与包容,既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又以万变保住不变;既明确是非界限,又因人施策。通过良好的工作艺术找出“最大公约数”,团结更多的人,争取更多的力量,反而更有助于原则性的实现,更能最大限度达到原则性所要求的目的与效果。

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要善于通过灵活性坚持原则性,关键是把握好灵活性的“度”。只讲灵活性不讲原则性固然不对,只讲原则性不讲灵活性同样是错误的。既讲原则又讲包容才是辩证的态度,过犹不及。一方面,我们要对各种社会力量有科学的区分,对积极力量、消极力量、敌对力量都要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做到因人施策;另一方面,对待具体的问题,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方法,要注意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适当的人物、适当的事件上,原则性与灵活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中关键是要有辩证思维,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因人施策,还是因事施策,无论什么样的灵活性,都是原则所允许的范围内的灵活性,都是有限度和范围的——这个“度”、这个“临界点”就是原则和底线。

(四)处理好“团结”和“斗争”的关系,形成“牢不可破的真团结”

团结与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一对基本范畴,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好团结和斗争的关系,又要善于斗争、增强斗争本领,努力形成牢不可破的真团结。”(37)可见,面对历史之变和时代之变,新时代的统战工作依然需要把团结和斗争统一起来,要在团结中敢于斗争,在斗争中争取团结;既善于团结,又善于斗争。

把握好团结与斗争的关系,首先要把团结作为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告诫全党:“要用好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团结大多数,搞好大联合,不要四面出击,不搞关门主义。”(38)党的二十大更是把团结之意贯穿始终,重申“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39)。统战工作就是做团结的工作,要切实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的良好局面,必须高度重视团结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之下,统战工作不仅要进一步巩固基本力量,还要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开辟新的团结领域,团结新生力量,不断扩大团结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团结和斗争这对矛盾中,斗争只是手段,团结才是目的。我们不能离开团结讲斗争,不能人为扩大分歧和增加对立,不能无限扩大斗争范围和增强斗争力度。

把握好团结与斗争的关系,还要求在统战工作中,弘扬斗争精神,做到以斗争促进团结。由于“统一战线追求的团结,是广泛的团结,也是坚强的团结,是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的团结”(40),这决定了斗争不可避免。尤其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新时代的统战工作已经站在国家安全第一线,我们要敢于斗争,才能胜利。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诸多重大风险都与统战工作密切相关,做好新时代的统战工作,必须在追求团结的前提下敢于斗争,尤其是与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言论与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同任何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力和团体进行坚决斗争,才能达成“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的团结”。

处理好团结与斗争的关系,还要求提高斗争的艺术,掌握团结的规律。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善于斗争,首先需要把握住斗争的正确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第二,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新时代的统战工作要明确斗争的内容。当然,敢于斗争不是要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而是与一切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风险与挑战进行坚决斗争。第三,斗争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尤其要用好“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这是我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包括统一战线内部矛盾的方法。新时代的统战工作也要善于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解决统一战线的内部矛盾。第四,要善于运用统战工作的历史经验,比如团结协作、体谅包容、求同存异、教育引导、联谊交友等,增强团结的艺术,做到懂团结、会团结。尤其需要注意凝聚共识对于加强团结的基础性意义,善于用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历史文化传承、共同的价值追求夯实“真团结”的思想政治基础。因此,我们不仅要团结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与自己不一致的人,尤其是要注意做好有个性知识分子的工作。“所谓团结,就是团结跟自己意见分歧的,看不起自己的,不尊重自己的,跟自己闹过别扭的,跟自己作过斗争的,自己在他面前吃过亏的那一部分人。”(41)

综上可见,“实现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把握好‘四方面的关系’”,是从统战工作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矛盾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做好统战工作规律的科学揭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正确解释世界与能动改造世界的有机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新时代的统战工作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处理好“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潜绩和显绩”“原则性和灵活性”“团结和斗争”的关系,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彰显统一战线的强大法宝作用。

收稿日期:2023-02-18

注释: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03页。

②张献生:《统一战线百年实践的经验与规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

③陈喜庆:《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统一战线发展的若干规律性认识》,《中国统一战线》2009年第9期。

④光雅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战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⑤周彬、王继明:《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一般规律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21期。

⑥方国澄:《关于统战学中几个规律的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⑦王世豪:《试论统一战线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⑧罗振建:《论求同存异规律》,《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⑨罗振建:《论团结斗争规律》,《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⑩罗振建、周绍英:《论统一战线中的原则性灵活性规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8页。

(12)王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06页。

(13)《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2页。

(14)蔡长水:《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规律化,就是自觉认识和运用规律》,《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

(15)丁俊萍:《逐步深化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一九二一—一九七五)》,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07页。

(17)《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 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人民日报》2022年7月31日,第1版。

(18)《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3-4页。

(19)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26日,第2版。

(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9-40页。

(21)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26日,第2版。

(22)邓小平曾经提出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1999年2月12月举行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江泽民首次提出,“爱国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参见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著:《统一战线100个由来》,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2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556页。

(2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9页。

(25)《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 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人民日报》2022年7月31日,第1版。

(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96页。

(2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560页。

(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04页。

(29)《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15页。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39页。

(31)朱真:《论统一战线基本矛盾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朱真:《关于统一战线基本矛盾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二)——统一战线同异矛盾的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朱真:《关于统一战线基本矛盾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三)——正确处理同异矛盾的原则、方针、方法》,《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

(32)《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 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人民日报》2022年7月31日,第1版。

(3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561页。

(34)《列宁全集》第55卷,第126页。

(35)习近平:《“潜绩”与“显绩”》,《浙江日报》2005年1月17日,第1版。

(36)《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 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人民日报》2022年7月31日,第1版。

(37)《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 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人民日报》2022年7月31日,第1版。

(38)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2年第17期。

(3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70页。

(40)《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 俞正声张高丽出席》,《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第1版。

(41)《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99页。

    进入专题: 统战工作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40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0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