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55 次 更新时间:2024-02-21 09:56

进入专题: 新质生产力  

李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并深刻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根本方向。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新质生产力到底“新”在哪里?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任何概念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与过去大相径庭,在此背景下,加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变得日益紧迫,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恰逢其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必然要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需要通过新质生产力提供持久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是表明生产力水平由量的大幅度提升而引起的质变,新质生产力是新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新质生产要素的组合,是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新质生产力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不同发展阶段都有其相对应的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会形成适应当时发展阶段要求的新质生产力。我们现在所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和数智化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更高科技发展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是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新生产工具,以数据等为新生产要素,以高素质人才、企业家、科学家为主要劳动者,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新载体,以培育发展新动能为目标的新型生产力。“新质”就是“新的质态、新的形态、新的形式”,新质生产力是更高质量的、更高效率的、更现代化的生产力,其落脚点在于生产力水平之高度发展。传统生产力理论注重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作用,但在当前全球科技与信息化浪潮中,依赖传统生产力和常规资源要素投入的发展已经不可持续,传统生产力很难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明确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是对生产要素范围进行的与时俱进的拓展。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在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显示出更为明显的实践性、全面性、发展性等性质。研究新质生产力就是研究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量的方面的大幅度提升,更为关键的是在质的方面的提升的问题。这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摆在人们眼前的实际问题。从全面性来看,新质生产力超越了以往只为突出强调某一种生产力构成要素的作用与意义而提出来的生产力形式,例如知识生产力、生态生产力、信息生产力等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将各种生产力形式涵盖进来,概括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因而更加科学。从发展性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传统生产力而言的。简单工具的使用相对于原始人的双手是一种新质生产力,铜制、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相对于简单工具的使用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大型机器装备的使用相对于铜制、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可见,生产力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构成生产力要素的质是不断提升的,这也决定了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动态性质的概念,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观点与态度去对待。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须在五方面有新提升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由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的提升而呈现出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之“新”,就在于是对传统生产力的整体性升级与跃迁。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科学技术、管理等也是生产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这五方面要发生新变化,有着新提升。

第一,劳动者素质的持续提升。持续提升素质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最本质要求。劳动者是全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劳动者,科学技术不会出现,先进的生产工具也都是一堆废物。高素质的劳动者与高水平的生产力是相匹配的,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一定不会出现高水平的生产力。

第二,劳动资料改进与广泛应用。劳动资料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马克思这样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的内容很丰富,在生产工具、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三大类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会逐渐被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代替,生产工具的进步代表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三次工业革命就表现为生产工具的突飞猛进。

第三,劳动对象的不断扩张。劳动对象是劳动者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施加于其上的东西,是被劳动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最初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自然界物质都是劳动对象,只有进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界物质才能成为劳动对象。如果实现了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未知领域转变为已知领域、未知自然界物质转变为已知自然界物质并进入生产过程,这无疑会出现新质生产力。

第四,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生产工具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工具的灵魂。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工具的出现,也就不会出现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不是一般性的科技创新,而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这些重大科技创新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而为经济社会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变革。

第五,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的作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成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在各种要素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与管理活动有密切关系,生产力的状况直接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是生产力中最为抽象的要素,是一种无形的“黏合剂”,将各种生产力构成要素联系起来。“人”是生产力的本质,人类诞生之时就具有社会性,通过生产关系联结起来构成人的“集体组织”,只要有集体组织存在,就需要管理活动,只有通过管理才能使所有个体达成一致,实现单个个体无法实现的目标。

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紧密相联

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是紧密相联的两个概念。在实践当中,要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之间的双向驱动。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的一个新词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去年9月,在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更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在于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落实好工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要求。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都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都要求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核心是创新,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要素供给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工业化是以创新为动力、建立在绿色化和智能化基础上的工业转型升级过程。

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之间双向驱动,即生产力“新的质态”驱动产生工业化“新的型态”,工业化“新的型态”孕育形成生产力“新的质态”。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夯实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为新型工业化找到了新增长点,增强了新型工业化的内在驱动力,推动工业化进程向更高阶段迈进。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应用领域,工业领域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又推动现有的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组织形式与商业模式全面革新,促使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指明了方向。(作者李政,系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进入专题: 新质生产力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产业组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33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四川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