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资姿:“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哲学意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169 次 更新时间:2024-02-19 22:11

进入专题: 文化生命体  

万资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强调“‘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可以说,“新的文化生命体”是深刻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要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际与国内相关联、现在与未来相联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域中深入阐明“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内在特质,并且在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一系列概念群的内在联系中揭示并彰显“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内在意蕴。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

一般而言,人类的现代化不仅指经济、政治、社会的现代化,还指向文明、文化的现代化。现代化本身就内蕴着文明形态的生成和创造,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某种文明形态更新和转型跃升的过程,其结果就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孕育与生发。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寻求并构建新的文明秩序的一个文明进程,也必然并现实地蕴含着文明的更新并最终指向一种文明的现代转型。作为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生成就意味着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与现代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赋予了中华文明以新的生命和现代力量。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经历了精神上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折和转变,我们的文化也在不断适应新的实际和形势中得以创新发展。从一开始,中国式现代化就绝不仅仅是囿于物质层面的追求,而是鲜明彰显着文化层面的价值追求。换言之,以“物的现代化”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在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转化中实现了“文化的现代化”,指向了“人的现代化”,从而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并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而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所表征的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使中华文明在不断扬弃中获得创造性和历史性建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此,“新的文化生命体”,承载了过往所有文明的有益积累和价值观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文明表达,标志着中华文明的一种整体性的生命更新和结构性的现代转型。

新的文化生命体以其内生的强大文化力量与生命支撑,奠定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生命,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完善自身、超越自身的文化根基,它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推动中华文明进入新的历史形态,也将成为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命和动力之源。

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生命体是经由“第二个结合”造就的中华文明现代形态

“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与标志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与创新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由此可见,新的文化生命体绝非偶然得到之物,而是经由“第二个结合”这一必由之路的必然产物。当然,这一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生成的中华文明现代形态,也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同样,新的文化生命体也绝非随心所欲的创造物,“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深刻“化学反应”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第二个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相互契合”走向“相互成就”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强劲的现代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丰饶的文化土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同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基础上,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以其有益养料反哺并滋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从而使中华文明实现了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换,使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成为可能的,而且成为现实的。

作为“第二个结合”的新的文明产物,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生命体实质上不仅确立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而且也必将经由“第二个结合”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稳定且连续的民族主体性和主体意识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鸦片战争后,在“文明蒙尘”的重重危机中,中国共产党自觉主动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辨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同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助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运用。“第二个结合”所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中华文明现代形态,以其自觉能动性、民族主体性、时代创新性,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世界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面向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实践,就是要以更加积极的主体心态去融入马克思所揭示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人类历史进程中。事实上,在创新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本质上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形态和价值层面的独特表达,同时又内在地蕴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性、世界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人类文明形态的生成和更迭来看,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必然具有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精神特质。

实质上,人类文明的普遍性与中国道路所展现的文明特殊性,决定了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彰显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特殊规律,更旨在探索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历时态”“共时态”境遇下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共存的普遍规律,从而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这是一种跨越国度、跨越时空的文明的世界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就此而论,新的文化生命体,体现中国特色、民族个性与世界特征、人类共性的辩证统一,是基于人类文明形态的大坐标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明的时代表达,是相较于资本主义文明所呈现出来的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集中概括,因而是一种超越资本逻辑并指向未来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开创性文明。

马克思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其超越性和前瞻性决定了它将开创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动向、人的解放的新途径和人类发展的新前景。事实上,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面对世界之问、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一大文化创举和文明方案,它既是中国的、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现代中国、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世界性贡献。

(作者:万资姿,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团校教授)

    进入专题: 文化生命体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29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