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现人才引领驱动的关键是战略科技人才。战略科技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体。发现和培养更多战略科技人才是新时代的重大任务。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如何发现更多潜在的战略科技人才、完善未来人才早期培育体系、建立以研究人员为对象的资助体系、建设创新友好的人才生态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建强战略科技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促进战略科技人才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现更多潜在的战略科技人才
培养战略科技人才,首先必须发现潜在的战略科技人才,然后才能培养。如果没有战略科技人才潜质,再怎样培养也不会产生战略科技人才;但具有潜质而不培养,甚至压抑其发展,也不会产生战略科技人才。
要想发现潜在的战略科技人才,就要确定战略科技人才的标准。我们分析国家科技奖获得者、中组部《百名专家谈人才》一书明确的一些科学家,科技部《科学家精神丛书》明确的190位科学家,以及4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创新活动,根据这800多名科学家的三个共同点,提出战略科技人才的定义:战略科技人才就是能够提出和解决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的科学问题,攻克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难关,提出科学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的科技人才。
完善未来人才早期培育体系
具有战略科技人才潜质的人绝大部分都是青年,而这些潜质的形成,特别是兴趣的培养、志向的确立、使命感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是在中小学阶段萌芽的。因此,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完善早期人才培育体系。
完善早期人才培育体系首先是优化教育结构,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优化教育结构就是优化教材、教师和教学结构。抓住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变的关键节点,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识课程围绕科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进行总体设计,科技与人文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科学探索的过程和人的潜力开发,突出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和辩论质疑能力的培养。一流学者包括杰出科学家参加教学,每年拿出一定课时为大中小学生授课,甚至为公众做科学普及工作。此外,还可以发挥退休学者的作用,吸纳银发资源参加教学和科普活动。
其次,从创新思想种子孕育高峰期开始持续资助青年人才。应把战略人才培养的重心下移到在校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面向研究生甚至优秀本科生,提供首次科研项目、加速科研项目和挑战科研项目三种连贯的资助,三种资助是连续的、收敛的,呈金字塔结构,即首次资助的项目多、单项经费少,此后项目数减少、单项经费增多。三种资助结束以后,转入面向所有科研人员的项目资助。
再有,人才培养计划还应扩大支持规模,优化支持方式,资助人的费用可以用于解决青年科技人才的生活困难,让青年科技人才安心科研,没有后顾之忧。
建立以研究人员为对象的资助体系
自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培育了大量科技人才和人才团队,支撑了全面小康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但不少人才计划的资助方式以项目为核心,以人为对象的资助体系尚未建立起来。通过科技项目培养人才是必要的,而培养战略科技人才更需要以人为对象的资助方式。
以人为对象的资助宜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政府资金采取基金制,向全社会甚至全世界开放;同时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建立专业化的、细分领域的人才基金,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建立各类人才基金,使各个领域最具开创性潜质的人才随时随地得到支持。政府基金与社会基金各有所长、各尽其能,既可以联合资助,也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独立资助。
建设创新友好的人才生态
建设创新友好的人才生态,一是建设以科学家为中心的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是由科学价值观相同的科学家组成的团体。重点是打破唯核心期刊论文、唯“帽子”、唯奖项、唯行政职务的管理方式和资源分配方式,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赋予战略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放手让他们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安心做学问、搞创新,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以学术为中心的体制和文化。
二是基础研究、公益研究人员实行基本工资占薪酬主体的收入制度。要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就应使一流研究人员进入创新岗,对创新岗人员薪酬实行基本工资为主体、其他收入为辅助的制度,保证战略科技人才能够潜心研究。
三是积极探索国际小同行评议、非共识评议、开创性研究评议等先进的评议机制。科学共同体的基本制度是同行评议。要积极地探索国际小同行评议、非共识评议、开创性研究评议等先进评议机制,鼓励各种奇思妙想的自由探索。
四是建设包容的、诚信的、负责的新型科研伦理。科研伦理是科研人员之间、科研人员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价值关系。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智能时代,工业时代形成的传统的科研伦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颠覆性变化,这对科研伦理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重点是建设包容的、诚信的、负责的新型科研伦理和创新文化,使科研人员具有坚定的科学信念,强大的科研诚信能力,持续的科研诚信行为。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郭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