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静云:道德理想: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动力之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079 次 更新时间:2023-07-12 21:40

进入专题: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  

龙静云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里所说的“立德”实际上就是指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人因为有道德理想并身体力行之而成就大德,这样,才能万世流芳,永垂不朽。这说明,道德理想是推动个人和社会道德进步的内在动力之源;同时也启示我们,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注重引导公民树立道德理想,追求道德卓越,由此激发出守正创新的内生道德能量。

道德理想及其特征

一般来说,道德理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道德理想是指个体所追求的卓越的理想人格和道德发展目标;广义的道德理想是指理想的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状况。就二者的关系而言,道德理想体现的是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这种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又通过一些道德模范人物的高尚行为和理想人格体现出来。道德理想具有如下特征:

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道德理想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的道德现实出发,对自身未来道德发展目标的一种合理性或合规律性的预设和期望,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人的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价值指引。但道德理想总是植根于现实的道德生活,有着坚实的道德基础,这就是道德理想的“实然性”,即道德的实存状态。一般来说,道德的实存状态不可能停留在原地,其内部蕴含的必然性引导着道德实存状态向着更高层次不断发展,追寻和接近一种“应该”,即未来的道德发展水平或状况“是什么样”的合理性预期。这就是道德理想的“应然性”。应然来源于实然,以实然为基础,是实然合规律发展的一种结果;实然以应然为发展目标,在追求应然中不断超越自身,因而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也因此,道德理想的确立必须建立在人的实际道德水平与现实的社会道德环境之上,一方面不能以道德理想来否定人性的现实需要与正当利益的满足;另一方面应遵循道德理想的实现必须符合其内在的逻辑发展规律,坚持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任意拔高。

激励性与导引性的统一。激励是一个管理学术语,一般是指通过奖励的方式以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组织或个人确立的目标。激励可分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内激励与外激励等。而道德理想是一种具体而有效的精神激励形式。道德理想作为对美好道德人格和理想社会道德关系、道德状况的向往和预期,能够有效激励人们向上向善,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释放道德潜能又在道德修炼之路上开拓进取,克服困难,不断成长。不仅如此,道德理想作为真、善、美的有机统一体,又像一盏指路明灯,引导着我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追寻高尚和美好,脚踏实地地朝着预期道德目标不断迈进。

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统一。所谓理论智慧,主要是指理论的科学性、深刻性与系统性,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必然性和普遍性知识;所谓“实践智慧”,主要是指实践的良善性、正义性与效率性,关注的是人的行为、社会交往和实际道德生活。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理论智慧来源于实践智慧,实践智慧又能够促进理论智慧走向完善和深刻。树立道德理想,既需要在理论上科学揭示和把握人性发展、美德发展、理想形成之规律,又必须在实践中遵循人性规律、观照生活常识和成人之道,具备“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实践智慧,平衡好理性、激情与欲望的关系,处理好利益、权力与道德的关系,在砥砺和磨练中成就高尚的道德品格,最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道德理想。

道德理想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毫无疑问,道德理想的树立,是公民道德发展和公民道德建设推进过程中的一盏明灯,其重要价值是无可置疑的:

意义建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忧道不忧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古训,其背后的价值支点都是对道德理想与圣贤人格的不懈追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由“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的内在逻辑,是人在自己认同、喜爱或向往的理想和事物中找到了意义和乐趣,而不仅仅是出于对外在约束的敬畏。由此可见,只要是从道德初心出发,朝着道德目标努力进取,促进道德生命完善的一切精神活动,对于人的生存来说都具有积极意义。而以道德理想作为根本价值皈依和以道德法则作为价值支点,才能彰显精神追求的意义,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

价值引航作用。一般认为,人的需要包括感官需要与心灵需要两个方面。孟子将人与动物共有的感官需要视为“小体”,将人所独有的精神需要称为“大体”,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以“大体”限制和引导其“小体”。这也意味着,人要坚持以道德理想为主导的精神生活来为自己的人生导明航程和方向,否则,人就有可能变成臣服于其“小体”的动物。对此,爱因斯坦有过一段名言:“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能力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这段话发人深省,对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富有启迪。他告诉我们,道德理想作为人生追求的道德发展目标,为我们的行为确立了最高的价值原则与努力方向,也引导我们在现实的公义与私利、道义与物欲、自我与他者、奉献与索取之间,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坚定地做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大写的人。

情操提升作用。所谓情操,是指由思想、情感、信念、品位、审美乃至幸福感等因素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从美的意义上说,道德理想因为追求崇高和美好而具有审美价值,这是道德理想的重要特点,也说明善与美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但现实中一部分人由于价值观扭曲,热衷于符号化的所谓时髦、娱乐、享受和消费,显示出其意义世界的贫瘠和精神的荒芜。这不仅模糊了善与恶、美与丑之间的界限,也影响着一部分年轻人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道德理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人生因为价值、意义和幸福感的不断充盈而富有光彩。《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因此,我们要注重培育人们健康、崇高的道德品味,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由此保持人们灵魂洁净与人格完整的统一。

以道德理想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

把理论探索与行为践行结合起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知识即美德”。尽管这一观点存在一定局限,但它揭示出了知识对于道德养成的重要性。当下,以道德理想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理论上深入探究道德理想形成的规律,揭示道德理想与公民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道德和伦理理论的创新与中国特色伦理话语体系的构建,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科学而有效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指导。要通过创新性的理论成果指导公民坚持不懈地躬身践行道德理想,将理论及其规范要求落到实处,并转化为心中的道德律。与此同时,要重视以道德实践检验道德理论和道德理想的科学性及有效性,进而实现理论探索与行为实践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把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道德理想的实现、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是一个以主体的道德能力为现实基础的渐进式发展过程。因此,实现道德理想非一朝一夕之功,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急功近利。正如孟子所说,人生之道首先在于“先立乎其大”。清代太傅阮元也说:“立志宜思真品格。”即是说,道德主体要根据主客观条件,立足社会现实和自身的道德品格与能力状况,确定一个远大目标,在此之下再确立一个个近期目标,在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的过程中,长远目标也在一步步接近并实现。长远理想引领近期理想,近期理想支撑和指向长远理想。如果一味地好高骛远或急功近利,那么,理想就会由于不切实际和超越个人与社会发展阶段而成为一种空想。因此,唯有在充分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树立不同层次的道德理想,并让这些道德理想开花结果,逐级提升,最终的远大道德理想才能一步步靠近并最终实现。

把完善自身与完善社会结合起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在道德方面,个人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进步是社会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进步的前提,而社会的道德进步和完善又能够为个体的道德发展进步创造条件,推动着个人品德的完善和道德理想的实现。正因如此,实现道德理想首先要立足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完善。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里实际上呈现了一种儒家式的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进步理论。这也告诉我们,树立道德理想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够激发我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完善尽一己之力。反过来,社会的进步和完善又能够促进个人的道德发展和完善。这就是“好自我”与“好社会”的统一。事实上,我们特别重视树立社会的道德榜样,其深意就在于通过道德榜样引导人们争做“好自我”,当每一个人都成为“好自我”的时候,“好社会”就会水到渠成。这种相互进益的过程,最终将推动整个社会道德水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效性不断提升。

(作者:龙静云,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背景下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研究”〔21&ZD059〕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专题: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伦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42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10日 15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