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会会 胡劲松: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建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423 次 更新时间:2023-06-09 00:03

进入专题: 师范教育  

吴会会   胡劲松  

 

师范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舞台,也是能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的核心组件。“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这两个概念在特指职前教育的话语体系和政策语境中可交替互用。随着新时代“教师教育”政策话语与学术话语的生成和演变,“师范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作为一种文化、经济、政治和历史复合情境下的社会实践,我国的师范教育已经走过120余年的历程,其间既有表现为改革举措的宏观层面的制度变迁,又有表现为创新内容的微观制度的调整与建构,这些共同促进了师范教育由旧的模式向新的模式转变。面向未来教育舞台,尤其是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和优先事项不断变化的时代条件下,为确保师范教育发展活力,亟须采取科学、渐进和反应灵敏的改革创新路径,其核心要义在于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建设。

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建设,首先需要有足够数量的高校参与到师范教育办学中来。从师范院校工作内容的角度看,师范教育主要是指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正处于由独立封闭的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向开放的二级教师教育体系转变的过渡时期,即由师范本科教育、师范专科教育、中等师范教育的三级转向以师范院校为主、综合院校参与的两级。在过渡时期,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我国师范生培养人数庞大,但总体参与师范教育培养的院校数量又相对不足,这就导致承担师范生培养任务的院校负担较重,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师范教育的高质量与特色化发展形成制约。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基于对“我国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支持不够”的判断,提出“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由此需要进一步审思的问题是,究竟应当如何认识师范院校的“师范”主业,又应当如何撬动学科优势鲜明的非师范院校参与师范教育并发挥其优势。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非“师范”高校,能否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的师范生培养中发挥其优势,甚至考虑通过具有创新性的制度设计让这类高校能够固定培养某一学科的师范生,从而进一步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

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建设,还需要统筹好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组织和不同区域的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这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包括基于学段逻辑的教师教育体系、学科教师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体系、非正式的教师教育体系和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所需要的教师教育体系等内容。它们指向的是中国特色师范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不同界面,需要通过师范院校与其他院校之间、不同师范院校之间的特色化发展来实现。在此意义上,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建设的前提之一是全面了解教师教育的基本原理、课程目标以及相关范畴,包括学校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目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概念及其在课程发展中的作用、教师的专业地位和教师聘任等内容。如何招聘和留住业内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教师职业?使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对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意味着什么?如何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何种教师应该受到何种教育?对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长远的教师教育改革愿景,系统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

围绕这个愿景,更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基础比较薄弱,而职业教育又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殊领域以职业素养、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要兼顾职业性与师范性,以实现职业教育学科、学科教学和教学知识的互动融合。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充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组织体系,不断拓宽职业教育师范生培养的渠道来源。在制度设计上,有必要基于我国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求和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从国家层面制定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规范与标准,逐步建立起学历与实践经验、学科知识与职业技能彼此通约的制度体系。在具体举措上,应对标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完善职业技术师范类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围绕丰富和优化职业教育师范生学习课程和在职教师培训课程采取开拓性措施。

此外,国家重视师范教育的政策价值非常明确,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教师专业化发展议程和我国师范教育的已有格局都对中国师范教育体系建设的高质量与特色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中国师范教育体系建设理应对培养科技教育教师、工程教育教师、科学教育教师的教师教育体系进行科学设计,建立起国家教师教育体系与中小学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抓住“高质量”和“特色化”的内容生长点。如此,通过教师教育结构体系与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建立起中国师范教育体系与国家战略及政策之间的紧密联系。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要配齐心理健康教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增加并建强一批培养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的师范类专业,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供给。作为对上述政策要求的回应,我国应加紧推动心理咨询师范教育体系和科学师范教育体系建设。

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建设,也需要把握好师范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教育数字化是开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钥匙。为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对新时代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师范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未来教师在学校应用数字媒体的能力,即培养教师在课堂数字化环境下的数字媒体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和学科相关能力,以数字媒体为载体的数字化在教师培养和在职培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此,中国师范教育体系建设要走向数字化,这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与世界同步甚至实现引领超越的一个重要契机。我们必须认识到师范教育培养教师的复杂性、多面性和动态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布局好师范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系列政策,逐步建立起基于循证的师范教育数字生态系统,探索并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师教育数字化实践,不仅聚焦于教师的信息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关注如何培养教师利用数字技术推动课堂教学和学校体系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适应数字化的世界。作为教育数字化行动的重要内容,这些举措需要最终落实到教师培养培训的各环节、全过程。例如,可通过开发并实施“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项目、“教师培训数字化”项目,使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能够逐步适应数字化时代知识增长的范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由此实质性开启中国师范教育体系建设的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建设,始终需要以教师教育政策群的有效实施为保障。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出台为标志,我国的师范教育政策开启了新的篇章。尤其是在教师教育主题之下的政策数量不断增多,形成了包括《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关于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内的教师教育政策群。要促进上述政策群的有效实施,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关注国家的师范教育发展战略在地方层面的转化问题,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地方师范院校发展。从整体来看,除了教育系统内部要实施推进师范教育改革创新的系列政策之外,通过师范教育政策整合过程引起教育部门以外跨部门的政策反应也很有必要。

总之,作为对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回应,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建设应以提高教师质量为核心,以融入高度技术化和媒体化的教学环境为手段,通过采取上述举措系统化推进师范教育的内特色化与外特色化发展,促进师范教育由传统框架迈向未来舞台。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

    进入专题: 师范教育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61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