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青山等:论伟大抗疫精神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050 次 更新时间:2023-05-28 23:39

进入专题: 抗疫精神  

曲青山 (进入专栏)   王全春   樊莉莉   石磊   张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上下同心、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凝聚起伟大抗疫精神。

一、伟大抗疫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守护生命、人民至上的为民精神,举国一致、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舍生忘死、奋勇向前的牺牲精神,依靠科学、精准施策的求实精神,大爱无疆、共克时艰的互助精神,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协作精神。

(一)守护生命、人民至上的为民精神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宗旨,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政治品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出并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个重要理念,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从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都不放弃。在我国,救治患者不遗余力、不惜成本、不惜代价,真正做到了所有病患和感染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在人民生命和经济利益之间果断选择生命至上,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成功治愈3000多位80岁以上、7位百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年龄最大患者108岁。武汉总体治愈率达到94%,重症治愈率超过89%。截至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不仅如此,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担当作为,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以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坚守人民至上的宗旨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据调查,94%的受访者认为“离开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夺得疫情防控胜利”,95%的受访者认为“更加坚定了对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战斗力的信任信心”。与我国相比,西方一些国家却坚持资本至上,不仅不愿为需要救治的民众埋单,还根据患者年龄进行选择性救治,甚至不负责任地提出“群体免疫”策略,底层老百姓因贫困得不到救治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于一些年龄较大患者还活着就被拔掉了呼吸机……如此种种残酷行径令人痛心不已。

(二)举国一致、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了全国上下齐动员、全体国民共奋战的局面,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集中体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民参与,各条战线积极支持疫情防控,构筑起全国各地联防联控、全国人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在我国,疫情发生时,正值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党中央一声令下,14亿人民积极响应号召,坚决服从疫情防控工作整体部署,居家隔离、远程办公一夜之间成为“中国特色”生活方式。在迎击疫情最前线,湖北、武汉作出巨大牺牲,为了阻断病毒传播蔓延,坚决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从1月23日到4月8日,封城时间长达76天。为解决医护短缺问题,从除夕开始到3月8日,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和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和武汉市,和本地医护工作者及人民共同抗疫。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武汉以外地市疫情防控机制迅速建立,各省在发生疫情、防控救治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以对口支援、以省包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汉以外16个地市。人民解放军派出4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承担3家医疗机构救治任务,空军出动运输机紧急运送医疗物资。各医疗队从接受指令到组建2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抵达,迅速开展救治工作。为解决床位紧张问题,4万多名建设者日夜鏖战,创造了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中国速度”……时间作证,在党中央领导下形成的举国一致防控格局和强大合力,正在把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反观国外,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宵禁令,执行的民众也寥寥无几;即便是一个戴上口罩的呼吁,响应者也屈指可数,封城禁足更是无从谈起。美国等一些国家更是出现了“自由”过头、散漫有余、政令难出白宫的情况,以至于浪费了疫情防控“窗口期”,造成疫情大流行。

(三)舍生忘死、奋勇向前的牺牲精神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抗疫工作者不顾个人生死安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无私忘我、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劳,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这是广大抗疫工作者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的集中体现。据统计,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冲锋在前,4万多名军地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驰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战斗在全国抗疫一线。他们中,从年逾古稀的院士专家,到90后、00后年轻医护人员,全都义无反顾、坚定前行。“我年龄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恢复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老师快。”“我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没有负担。”“我要跟上父亲的脚步。”“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告诉我爸妈。”……这些稚嫩的话语折射出伟岸的光芒,不禁让人泪目。据不完全统计,在与病毒战斗的过程中,2000多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几十人以身殉职。公安民警及辅警驻守医院、转运病人、街道巡逻、维护秩序,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勇挑重担,130多人牺牲在工作岗位。400万名社区工作者奋战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中,监测疫情、测量体温、排查人员、站岗值守、宣传政策、防疫消杀,守好疫情防控“第一关口”。快递小哥、环卫工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各行各业工作者不惧风雨、敬业坚守。截至5月31日,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达到881万人,志愿服务项目超过46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9亿小时。李文亮、袁洋洋、夏思思、张静静……这一个个名字被镌刻在抗疫英雄谱上,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用实际行动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四)依靠科学、精准施策的求实精神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一战胜大灾大疫的锐利武器的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崇尚理性、实事求是品格的集中体现。疫情暴发后,有关部门迅速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密切配合,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学支撑。从广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形势分析判断,精准识别“四类人员”并进行分类集中管理,绘制疫情地图,跟踪落实防控措施,到积极开展病毒溯源、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快速研发诊断试剂,实施诸多抗病毒治疗方法,多技术路线同步研发疫苗,从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不断优化诊疗手段和防治方案,积极探索方舱抗疫新模式、解决大规模收治病患问题,到坚持守正创新,充分挖掘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精华,采取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综合疗法治愈患者,无不彰显着科技抗疫的巨大作用。随着对新冠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并根据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情况,提出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明确要求,按照精准施策原则,以县域为单元,根据各地疫情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实施动态精准防控。6月11日,在连续56天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后,北京地区又陆续出现新的确诊病例。根据疫情防控新形势,北京市迅速反应,升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果断处置,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要求,始终坚持一切从防疫工作实际出发,分清轻重缓急,辨明主次矛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解决问题。精准复工复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五)大爱无疆、共克时艰的互助精神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全国人民各尽所能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现出互帮互助、共渡难关的人间大爱和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脉情深,这是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团结奋斗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中国抗疫斗争的艰辛历程,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到这场人民战争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广大党员踊跃缴纳特殊党费,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支援抗疫。截至5月31日,累计社会捐赠资金约389.3亿元、物资约9.9亿件。疫情无情人有情,数十位抗美援朝老战士不忘初心,坚持捐款;收入微薄的保洁员屡次捐款,却不肯透露姓名,只肯署名“共产党员”;生活艰难的拾荒者、环卫大爷、独居奶奶捐出多年积蓄助力抗疫……这样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频频上演,令人动容。除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统一调配支援湖北、支援武汉外,全国各地的米面油、蔬菜、水果源源不断运抵武汉,黑龙江的大米、沈阳的白菜、云南的水果、江西的橘橙、贵州的绿色蔬菜、青海的牛羊肉,还有武汉人民爱吃的活鱼……“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帮助湖北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等话语,传递着全体华夏儿女的期盼和祝福。武汉有1000万双手,湖北有6000万双手,中国有14亿双手。湖北、武汉虽经历磨难,但并非独自战斗,背后站着的是整个中国。

(六)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协作精神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疫情没有国界,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必须“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通过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汇聚全球抗疫正能量,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这是世界人民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集中体现。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独善其身,必须同舟共济。中国抗击疫情的斗争,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帮助。全球170多个国家领导人、5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及300多个外国政党和政治组织向中国领导人来函致电、发表声明表示慰问支持,77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提供物资捐赠。一些国家的民众自发以不同形式声援中国:美国犹他州卡斯卡德小学四年级学生唱起了《武汉加油·你笑起来真好看》的中文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孩子拿起画笔描绘对中国的鼓励和支持……中国也始终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在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竭尽所能遏制疫情蔓延的同时,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分享病毒研究成果,分享防控疫情和救治经验,加强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合作,力所能及地为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检测试剂、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防疫物资,向意大利、塞尔维亚、伊朗、伊拉克等24个国家派遣26支医疗专家组。中国积极倡导国际社会团结协作,中国共产党同110多个国家的240个政党发出共同呼吁,携手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在自身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迅速展开行动,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先后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次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作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一切无不向世界彰显着非凡的中国精神、大国担当、大国气度。反观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全球疫情蔓延的特殊时刻,利用疫情大搞政治图谋,在本国疫情防控遭遇“滑铁卢”后,不反思、不借鉴、不作为,频频“甩锅”中国,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执迷于“脱钩”,贸然停止向世界卫生组织缴纳会费,宣布将终止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并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掀起逆全球化思潮,成为人类抗疫历程中最不和谐的音符和世界的笑柄。

以上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互为支撑。其中,守护生命、人民至上的为民精神是核心要义,贯穿抗疫斗争的始终,是伟大抗疫精神最突出的特征,发挥着基础和引领作用;举国一致、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是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抗疫斗争中的生动展现;舍生忘死、奋勇向前的牺牲精神,依靠科学、精准施策的求实精神,大爱无疆、共克时艰的互助精神,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协作精神,是最可依靠、最可信赖的制胜法宝,进一步体现和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进一步体现和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体现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进一步体现和发展了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全球团结协作的国际主义精神。作为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抗疫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我们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二、伟大抗疫精神具有深厚理论渊源和生动实践基础

精神是实践的产物,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艰苦卓绝的奋斗必然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不是从天而降的“无根之花”,其产生具有深厚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伟大抗疫精神产生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和突出优势。特别是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的共同困境与难题,中华文化和东方智慧在破解现代化困局、推动生态保护、完善社会治理、健全行政伦理、促进民族交往、强化道德建设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启示和解决路径。

伟大抗疫精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所提供的中国方案,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身体里、植根于国人内心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特定的时期、与时代的最新特点相结合,形成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抗疫精神包含的六个方面内涵,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思想源泉。比如,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思想,舍生取义、公而忘私的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立体而系统地呈现出有别于西方以个人本位为基础的思维和理念,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人类的巨大潜力。

(二)伟大抗疫精神产生于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之中

穿过历史的长河,回望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程,我们不难找到战争、饥荒的痛苦回忆,也不难找到洪水、干旱、地震、瘟疫等灾难性记忆,但中华民族从未被压垮,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回顾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内忧外患、艰辛磨难、拼搏奋斗中不断成长壮大、不断经受考验,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危机,产生了伟大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一系列精神,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当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中国的大考,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大考,同时也为孕育伟大精神提供了重要契机。

伟大抗疫精神正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实践中产生的,是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妥善处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我国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形成的,也是在全世界人民积极应对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传染病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既是对伟大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的丰富和延续,又根据应对危机的现实需要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比如依靠科学分区分级精准施策、同舟共济加强全球抗疫合作等等。这些特点正是实践要求在抗击疫情斗争上的折射和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反映,为伟大抗疫精神增加了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伟大抗疫精神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之中

一种能够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伟大精神,总是顺应时代需要而产生,是不同时期的先进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趋势在精神上的集中反映,是人们在现实奋斗中最活跃、最强大的内在动力。作为伟大精神的创造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总是根据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的要求,焕发出不断延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气象。比如,在革命年代,着眼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形成了以不畏艰险、坚守信念、敢于牺牲、勇往直前为重点的斗争精神,孕育产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南梁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建设年代,面对贫困和落后,形成了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重点的创业精神,孕育产生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改革年代,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形成了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重点的改革创新精神,孕育产生了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劳模精神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孕育产生了改革创新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塞罕坝精神、丝路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

伟大抗疫精神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与上述所有伟大精神的理论表达具有内涵一致性和思想延续性,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激荡出的最为跳跃的时代浪花。伟大抗疫精神六个方面内容拥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一以贯之的基础性思想内核,比如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团结互助、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等等。这些核心理念,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必须予以弘扬的中国精神的宝贵精华。

三、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抗疫实践孕育了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必然助力伟大事业发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推动力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交汇的历史任务,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暴露的各种风险挑战,全党全社会只有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继续攻坚克难、高歌猛进,才能真正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一)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最根本的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科学指引,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新时代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首要任务就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深刻领会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流”与“源”的关系,准确把握伟大抗疫精神蕴含的中国特色和东方智慧,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紧密结合,深刻认识伟大抗疫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互碰撞的产物,准确把握伟大抗疫精神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和共产党员精神气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继续进行新时代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和具体实践紧密结合,深刻认识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实践属性,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在抗疫斗争中发挥出的崇高领袖风范、超高统帅威望与强大核心能力,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必须加强研究宣传阐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新时代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重大工程,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研究好、宣传好、阐释好伟大抗疫精神。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政治高度,对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历史逻辑、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等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要立足我国抗击疫情斗争的伟大实践,通过组织开展主题宣讲、召开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报告会、编写党员干部培训教材和青少年通俗读本等多种方式宣传伟大抗疫精神,推动伟大抗疫精神入脑入心,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的信心,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要加大文艺作品创作力度,通过电影、电视、舞台演出等多种方式展示伟大抗疫精神,使其融入民族血脉、渗透滋润灵魂、启迪教育群众,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歌颂英雄的良好风尚。同时,要积极传播中国抗疫的国际声音,讲清、讲透、讲活习近平总书记抗疫故事、中国共产党抗疫故事和14亿中国人民抗疫故事,为全球合作抗疫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贡献新力量。

(三)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必须发挥精神伟力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新时代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其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升华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把其思想要素和精神力量渗透到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全力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力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守、勇于承担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栉风沐雨、接续奋斗。要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更加充分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精诚团结、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科学布局、敢打硬仗,以钉钉子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第4期)

进入 曲青山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抗疫精神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2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