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20 次 更新时间:2023-05-19 16:58

进入专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文兵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征程上,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努力担当奋发有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一、创新驱动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动之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驱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兴经济体竞争加剧,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亟待提升,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将创新驱动作为战略支撑,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升级传统需求,培育新兴需求,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际竞争主动权,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科技创新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加深。推动科技创新,改变资源组合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放大生产要素效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将有助于开辟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新领域新赛道,从而培育壮大新动能,形成发展新优势。必须牢牢把握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形势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力量,具备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提供新技术迭代与应用环境等方面的基础优势。必须不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增强创新体系效能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努力成为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二、准确把握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新征程上,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勇担职责使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新作为。

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行业领域特点,坚持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加强科技创新方向引导和战略性、储备性研发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集成应用。加强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层次研发机构建设,优化投入产出结构,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坚持目标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明确部署,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加强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能力,不断扩大科技创新的“朋友圈”,更好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健全标准化工作管理机制,大力推动标准立项编制,做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开展前瞻性、储备性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共享创新资源,强化转化效率,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做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者。坚持聚焦新领域新赛道,加强全链贯通、全要素融合的系统性创新和集成性创新,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新征程上,必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确立科技服务人民的目标,坚持科技惠民,坚持科技发展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科技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进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底线思维,着手打造科技创新资源的统筹精细化管理体系,确保对核心创新资源的掌控力,从源头上建立起牢固的安全防线。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入更多内涵,聚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坚持以科技赋能,助力人民生活品质有效提升。

三、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勇挑重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新征程上,必须将行业科技创新作为职责使命,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履行科技创新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用好专项技术领先优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部署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导向,将受制于人的核心技术作为科技攻关当务之急,深化改革破除障碍,引导集聚创新要素,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推动外国“卡脖子”问题实现突破。以转化应用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需求敏锐优势,坚持在市场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行业优势资源集成创新,建立完善与成果转化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机构。

当好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必须构建以国家、行业重大科技研发为引领,高水平研发平台为支撑,科技创新基金为保障,企业自主研发为主体的科技研发体系,引领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努力当好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加强高水平建设,强化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适应新时代行业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实践载体。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团结集聚行业各方科技力量,积极承担国家研发计划项目,持续推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努力当好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者、推动者和研究者。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很大程度来源于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培养集聚一流科技人才,培育适宜创新的土壤,释放创新潜能和活力,推动人才优势转变为企业创新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引育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组建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等高端科技领军团队,评选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加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构建科技创新人才雁阵格局,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动力保障。创新文化是滋养创新精神、强化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的根基和土壤。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技术,树立人才是科技创新主体、人才是战略根基的意识,在科研一线树立人才至上、技术为王的导向,各种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向技术研发领域倾斜、向青年技术人才倾斜,不遗余力为创新创造提供条件。坚持以制度机制保障贯穿科技创新全程,强化科技创新考核指标的科学性、针对性,强化考核刚性约束,加大科技创新奖励激励力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列出尽责合规免责减责事项清单,不断为科技创新松绑,为干事创业撑腰,营造留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厚植创新的土壤。

(作者: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进入专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95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3/9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