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前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渡江战役,不仅全面突破了国民党赖以作最后抵抗的一道防线,而且占领了曾经是国民党政府首都的南京,从而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和在大陆统治的基本完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基础。党中央的运筹帷幄,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南京地下党的秘密工作,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都是渡江胜利和南京解放的重要条件和因素。正是这场战役的特殊意义,毛泽东同志才欣然写下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著名的七律。
渡江战役的胜利、南京的解放,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而言,既是历史性的胜利,也是历史性的挑战和历史性的考验。就在渡江战役前不久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党的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问题。南京的解放,正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节点。如果进一步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看,这种转变还意味着如何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问题。能不能适应这种转变、实现这种转变,是对党和人民军队的重大挑战和考验。总结占领南京的经验,总前委主动提出推迟上海战役的时间。经党中央批准,总前委、华东局以及党、政、军、财、文各界精英和部队共3.2万人,在丹阳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整训,学习党的纪律,学习城市知识。当时还专门编印了一本《城市常识》的小册子供学习使用。其中具体介绍了城市里的各阶层及各行各业人物;介绍了城市生活的一般规则,包括怎样走路、怎样乘火车、怎样乘电车汽车、怎样注意公共场所秩序、怎样讲究城市卫生;介绍了城市的各种设备,包括电灯、电话、电梯、电铃、电风扇等等,怎样防止触电,怎样用自来水、煤气灶。这些知识,即使今天看来,也非常有趣。这次整训,为解放上海作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准备。
后来几十年,我们党其实一直都面临着怎样科学对待和适应城市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大课题。解决得好,我们就能更好更快地走向现代化;解决得不好,就有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误。
所以,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历史,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研究和宣传,非常值得我们总结宝贵的历史经验,增加开拓未来历史的动力和智慧。
这次“‘重走渡江路’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是新华报业组织和开展的。新华日报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还长。1938年1月至1947年2月期间,它是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领导下的机关报,是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第一张在全国包括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报纸。当年的新华日报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我在担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期间,曾经连续10多年组织南方10个省的党史研究室开展南方局历史的研究,编写出版了一整套南方局历史研究丛书。其中有一本就是《南方局与新华日报》。当年新华日报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纪念。
就在渡江战役胜利和南京解放仅仅几天后,新华日报就在南京恢复出版。这一年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一文一武两件大事,昭示着革命的胜利、人民的解放!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从北方重回南方,为解放上海、苏南、皖南、浙江广大地区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为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新华日报1952年成为江苏省委的机关报。毛泽东同志先后三次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名。作为拥有81年光荣历史的一份党报,新华日报在战争与革命年代,在历史交替的关键时刻,在国家建设的历史征程,在改革开放的滔滔洪流中,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还是推动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新华日报挺立时代潮头,正在发挥着新的历史作用,为江苏省的发展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对新华日报,我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作为一名江苏人,我是在阅读新华日报中成长的;作为中央党校教授,曾给新华日报的一些领导讲过课;作为中央党史部门负责人,曾组织研究和编写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新华日报历史;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曾来新华日报作过调研;作为一名学者,在《新华日报》发表过不少文章。各种工作都得到了江苏省委和新华日报的大力支持。
在渡江战役胜利和南京解放70周年之际,新华报业组织“‘重走渡江路’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宣传工作开了一个好头。记者们重走渡江路,回顾的是历史,立足的是现实,着眼的是未来。开展这一活动,可以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当年的历史,可以使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温故知新,资政育人,获取宝贵的经验、智慧和营养,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出更大的步伐。
(作者为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本文摘自其在新华报业“‘重走渡江路’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作者系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评论(0)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