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兵良:深刻把握坚定历史自信的历史逻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83 次 更新时间:2022-12-25 20:22

进入专题: 历史自信  

谢兵良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时强调,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是对党的自身历史的自信,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信,也是对人类历史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新时代中国历史方位和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就坚定历史自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判断、深刻总结和重要论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新的历史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号召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坚定历史自信的科学内涵、必然逻辑和实践要求,奋力书写更加精彩的历史答卷。

从历史担当看,“两大使命”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恩格斯深刻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使命、政治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政党。从国内层面而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世界层面而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两大使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这样的政党最有理由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肩负伟大使命、心装伟大人民、手握伟大真理、脚踏伟大道路,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中国共产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历史自信无比坚定。

从历史底蕴看,“两个结合”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源头活水。我们党坚定的历史自信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结合”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源头活水。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回望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救亡图存道路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技不如人”“器不如人”“制不如人”“思想文化不如人”,一次次失败使我们民族自信、历史自信备受打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点亮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光,点燃了中华民族历史自信的激情。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路明灯和思想武器的同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就信心十足、力量十足。

从历史实践看,“两大奇迹”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深厚根基。历史自信不是从天而降、凭空产生,而是来源于我们党从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伟大奇迹。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中华大地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奇迹可谓世所罕见、史所罕见,这是我们党历史自信的坚实根基。进入新时代,我们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书写了“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四点七,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的历史自信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也是精神构筑史,在长期顽强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人构筑起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座座精神丰碑也深刻诠释了坚定的历史自信从何而来。创造奇迹是极其艰难、很不容易的事情,“两大奇迹”是中国共产党人用理想和信仰书写的,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用拼搏和奉献赢得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再接再厉,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继续夯实历史自信的根基。

从历史规律看,“两个答案”是坚定历史自信的深刻诠释。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发现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成功的密钥,也是历史自信的本源。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苦苦思索、上下求索,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两个答案”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结果,是我们党用历史眼光、历史思维观察分析历史发展趋势的结论,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第一个答案“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彰显了我们党坚定的人民立场,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彰显了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两个答案”是外因和内因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是他律和自律同向发力、有机统一,是我们党从百年自身建设伟大实践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确保我们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把握历史大势、增强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不断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把“两个答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两个答案”。

从历史选择看,“两个确立”是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保证。放眼历史长河、洞察时代大潮,历史进程和思想进程、伟大事业和领袖人物总是交相激荡、互相促进。伟大事业、伟大时代需要伟大思想指引航向、需要领袖人物掌舵领航,伟大时代、伟大实践也必然孕育伟大思想、造就伟大人物。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两个确立”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理论的应然、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自信的内在逻辑和重要保证。重视确立核心地位和确立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也是成功之道、胜利之本、力量之源。当前,“两个确立”作为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已经写在了党和人民的心坎上,写在了新时代新征程中,成为我们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和最大保证。只要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能从容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就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谢兵良,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湖南省委党校科研部主任



    进入专题: 历史自信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54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年12月15日 第8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