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久雨:共同富裕的文化根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5 次 更新时间:2022-09-21 11:02

进入专题: 共同富裕  

项久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其以深厚的中华文化为基调和底蕴,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文化逻辑。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图景映照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禀赋,孕育了中华民族社会生活赖以维系的价值体系。这些价值体系作为中华民族根源性的共同观念,涵育了中华民族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源流,为我们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内源性可能。

以民为本思想浸润着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西周统治者总结夏朝衰亡之教训,强调“民”在国家治理中的现实意义,告诫子孙修德、敬德以“保民”。周公旦提倡“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保惠于庶民”(《尚书·无逸》),凸显了体恤人民、施惠于民,关心和重视改善人民生活的情感态度。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发展格局中,民本思想熠熠生辉。管子主张“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认为富以养民是治国的首要任务。孟子主张“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等,倡导规定百姓产业,征税有定制,为百姓生产提供基本条件。“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馀”(《荀子·富国》)的主张,体现出利民、富民的为民情怀。古语“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辨析了民富与国富的逻辑关系。秦后到清末,民本思想愈益丰富发展。贾谊“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新书·大政上》)的观点,表达了物质利民、爱民忧民之心。循史而察,中华文化涵盖了富民、利民、养民的思想观念,其不断延伸发展,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精神资源。

“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映照着中华儿女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回顾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大同”“小康”社会构想体现出无数志士仁人对美好家国的期盼。《礼记·礼运》勾勒出“大同”“小康”的理想社会状态,表达了儒家对“天下为公”理想社会的追求。《孟子·梁惠王上》中“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从关注物质层面的需求到观照人民发展权益,描绘了小康社会的理想蓝图。尽管“大同”“小康”等构想在当时有其历史局限,但仍成为引领无数仁人志士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康有为“人人皆教养于公产,而不恃私产,人人即多私产,亦当分之于公产焉”(《礼运注》)的平等富足理想,孙中山先生“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的民有、民治、民享政治理想,等等,凸显出对于实现全民所有制、反对贫富差距悬殊的经济发展、互助和谐的社会生活的不懈求索。历史地看,中华文化中体现的对人民劳苦的体察、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谐社会的构想,积淀发展为镌刻在中华民族性格中的文化基因,形塑着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的价值追求和意义建构,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共同富裕的民族心理和价值目标。

“和合”理念涵育着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支撑。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理念融入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各维度,表达了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在人际维度,“和合”理念包含“致中和”(《中庸》)的修养之道,涵盖“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的处事之道。在人与自然维度,“和合”理念包含“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的自然之律,涵盖“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本质上,“和合”理念承认具体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人类价值追求的普同性和人类社会总体发展的共通性,内在支撑人类在日益紧密的交往关系中谋求安全、企望和平、向往繁荣的美好愿景,内蕴了共同富裕的价值根源。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凝聚“和而不同”的思想共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需要“和合”理念提供价值支撑。在主体维度,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合作共赢;在内容维度,推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在时间维度,处理好发展速度、发展阶段、发展进程的相互关系;在空间维度,推进国内国际、城乡区域、民族地区合力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 项久雨


    进入专题: 共同富裕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665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