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韵:回望多样的安第斯文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17 次 更新时间:2021-12-10 09:59

进入专题: 安第斯文明  

孟夏韵  

2021年是中国和秘鲁建交五十周年。不久前,“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览在首都博物馆闭幕,该展汇聚了秘鲁11家博物馆收藏的一百多件历年重要出土文物,年代跨度约3000年,展品包括陶器、雕塑、金器、纺织品和木乃伊等,呈现了秘鲁历史上多种文化样态,勾勒出秘鲁先民千年来栩栩如生的生命历程,叙述着这个来自遥远南美大陆伟大文明的起源与消亡。


1.又一大古文明发源地


当人们提起美洲大陆,首先想起的是三大古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如果说前两者代表了中美洲古文明,那么印加文明则代表了南美洲古文明。其实,印加文明也仅是南美大陆安第斯文明的一个分支,在这片横亘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之间的狭长地带,还曾有过众多绚丽多彩的文化,如查文文化、纳斯卡文化、莫切文化、瓦里文化、西坎文化、奇穆文化等。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在河谷、山川、荒漠和高原等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居住在山洞、岩穴里,过着以狩猎、采集为生的群居生活,长期以来与其他大陆文明相隔绝。


目前已知南美洲最早的人类遗迹是秘鲁南部塔卡纳城附近米哥利亚山口的岩雕,是公元前一万年人们雕刻的动物和手持弓箭狩猎的人物图像。在秘鲁陆续挖掘出土的还有公元前8000年的村落遗址,那时已出现房屋、石器工具和谷仓,可见安第斯人早期已知定居和储备粮食的方式。至前陶器时期之初(前6000—前1500年),安第斯山的居民普遍过上了农耕生活,开始改良作物、驯化动物,掌握选种技术,培育出玉米、花生、薯类、豆类、棉花等南美大陆的特色作物,驯化了性情温顺、易于饲养的羊驼和骆马,开始大面积建造房屋、从事纺织和生产,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部落与村落。此后数千年,在如今以秘鲁的库斯科盆地与秘鲁、玻利维亚交界的以的的喀喀湖为中心的地带发展出了南美洲的安第斯文明,随后逐渐扩大至秘鲁大部分地区,以及玻利维亚、厄瓜多尔、阿根廷、智利的部分地区。追溯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不同族群创造出的文化在南半球遍地开花,而以秘鲁为中心的地带成为世界又一大古文明的发源地。


从公元前1500多年到公元16世纪,生活在安第斯地区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那些精美的陶器、独特的雕塑、壮观的建筑、亮丽的织物和夺目的金属展现出安第斯文明中各种文化的智慧和审美意趣。


2.多元文化的崛起并存


公元前1500年前后安第斯地区多个文化相继繁荣发展,位于秘鲁北部高地的查文文化被当时众多地区的人们所接受,文物艺术风格相对统一,形成了安第斯文明的第一次文化趋同。各类金箔制品反映着查文文化金属锤揲工艺的超高水平,人们对神灵崇拜的信仰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祭祀寺庙和广场已经开始兴建。查文文化特色辐射至秘鲁中北部甚至部分南部地区,如美洲豹崇拜、祭祀习俗等影响到之后出现的安第斯各个文化。


公元前200年后,查文文化衰落,各区域文化纷纷独立发展,相继出现了比库斯文化、加伊纳索文化和利马文化等,呈现一派满天繁星般的场面,此时的文物艺术风格开始显露差异。公元1世纪至5世纪,卡哈马卡、雷瓜伊等北部高地诸文化和北部沿海的新兴莫切文化并立共存,诸文化灌溉技术发达,农业自给自足,因此积极主张各自为政,前期互不干涉、资源共享,但后期战争冲突不断。在秘鲁南部沿海,受查文文化影响的帕拉卡斯与临近的托帕拉文化融合,逐渐发展为纳斯卡文化。公元6世纪,莫切文化发展为沿海区域最强势的文化和安第斯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被誉为安第斯“古典文化盛开的花朵”。莫切人用写实和拟人化的手法刻画多彩生活的丰富主题,构想对人间与冥界、自然与神灵的连接崇拜;而纳斯卡人则在各类器皿上绘制与“纳斯卡地画”图案如出一辙的水神、虎鲸神、神鸟等生灵形象,向人们传递着纳斯卡人灵魂深处神秘的精神信号,折射出纳斯卡先民的神秘信仰和图腾崇拜。


3.群芳争妍,各领风骚


公元600年至公元1100年,蒂亚瓦纳科文化、瓦里文化和西坎文化群雄并起。此时,各大城邦采用复杂的行政系统,权力行使制度化,宗教理念不断深化,山地梯田和道路网络不断建立完善。


公元6世纪下半叶,安第斯地区因气候异常导致农作物减产,粮食短缺,人口大面积聚集并迁徙至秘鲁北部和中部沿海地区,城市逐渐出现。南部沿海的纳斯卡人口大部分迁移至远离海岸的高山地带,这些区域逐渐形成颇具影响力的多个文化。蒂亚瓦纳科文化在秘鲁与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南岸兴起,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宗教特色,到公元7世纪扩张到秘鲁南部,在的的喀喀湖流域积极传播推广宗教。同时期,受纳斯卡文化影响的瓦里文化从秘鲁南部高地崛起并迅速发展,综合了纳斯卡等地区特色创立了新的宗教,以阿亚库乔为中心向各地传播,产生了复杂的社会政治体系,维持了近3个世纪的强势地位,与同样强势的蒂亚瓦纳科文化有频繁接触和交流。因此,蒂亚瓦纳科文化与瓦里文化在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崇尚祭祀葬礼和大自然中的神秘力量,常以羊驼、美洲豹、鹰等神圣动物为题材制作陶器制品用于祭祀。


稍晚于蒂亚瓦纳科与瓦里文化形成的西坎文化在10世纪初叶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借助北部沿海地区优良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产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虽偏安一隅,却发展出高度发达的金属冶炼和农业灌溉技术。因其人口众多,控制了秘鲁沿海的广大地区,持续繁荣发展至14世纪中叶。由此,西坎文化成为可以与蒂亚瓦纳科和瓦里文化抗衡的重要力量。


西坎社会中有明显的阶级差别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人们常常用金光闪闪的配饰彰显个人的地位和财力。贵族用大量金片打造饰品,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头饰、耳饰、胸饰等,在服饰上镶嵌金片,反映了贵族阶层的奢靡生活。首博展览中的西坎王冠十分引人注目,它代表了前殖民时期美洲地区黄金技艺的巅峰。该头饰由不同纯度的金制成,自上而下包括金羽毛弧形头饰、圆柱形头冠、蝙蝠头型的额饰及金色面具等。头饰上能转动的眼睛由琥珀和绿松石制成,头饰总重达两公斤,远观富丽堂皇。这副面具与西坎宗教中的西坎神面容相似,彰显了佩戴者的神圣地位。西坎神是西坎宗教中全知全能的神明,人们相信他控制着西坎人的生命和财富,日日对其叩拜,因而他也成为西坎艺术中最常用的装饰图案。


4.辉煌与落幕


公元1100年至公元1572年间,安第斯文明迎来了奇穆王国和印加帝国的辉煌时期,却因殖民入侵而终成绝响。公元1000年前后,高原地区的瓦里和其南部的蒂亚瓦纳科政权纷纷解体,产生了众多区域小政治集团,对立冲突不断;北部沿海西坎文化的衰弱给奇穆王国的发展提供了良机,它以地处莫切谷的昌昌为首都,实现了从北到南的领土扩张,建立了奇穆王国,在14世纪末成为中北部沿海地区的霸主,统治区域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15世纪初,位于秘鲁南部高地库斯科的印加人通过联盟和联姻等方式逐渐壮大起来,以破竹之势压倒各方势力,在15世纪末吞并了奇穆王国,成为美洲大陆由原住民建立的最大规模的政权。印加人推行大规模的国民计划:设定克丘亚语为公共语言,建造农用梯田,在全国范围普及农耕和畜牧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印加人延续了安第斯各个文化的古老习俗和文化制度,在国家治理、社会经济和文化宗教领域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尤其在景观建筑和纺织工艺方面推陈出新,留给世人诸多不朽杰作,可谓安第斯文明的集大成者。


印加帝国的强大为其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各式精美绝伦的出土艺术品中便可感受其无限魅力。其中,印加吉氆记事结绳最能代表印加人民的智慧和艺术修养。由于印加人没有发明文字,便依靠吉氆记录事件和统计数据。印加帝国良好的政治和经济管理很大程度得益于吉氆记事。吉氆由一根主绳串着上千根副绳构成,毛线的粗细、颜色、长短以及打结的形状、位置、距离等都代表了不同的数字和含义,可以记录农作物产量、仓库货物、国库收入、军事事件、历史纪要等,形成印加文明独特的“文字”记录方式。首都库斯科曾有一所学校培训吉氆专家,他们例行向国家高级官员陈述汇报。不幸的是,这种结绳记录的方法已经失传,和印加文明一同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安第斯文明在印加帝国时期发展到极盛。然而16世纪初印加帝国因内乱频繁日趋衰落,加之漂洋过海寻找“黄金国”的西班牙殖民者踏上这片土地,随之而来除了坚船利炮就是肆虐欧亚大陆数千年的传染病,它们夺去了无数印第安人的生命。西班牙殖民者趁机征服了印加帝国,灿烂辉煌的安第斯文明也就此落幕。


尽管安第斯文明没能创造出文字和车轮,没能打造出同时代其他古文明拥有的铁器、货币和初具规模的市场体系,但它拥有令人神往的宗教文化,有雄伟壮观的景观建筑,那些创意十足的手工艺品反映出其熟练的冶金技术和高超的纺织技术,这一切都是南美大陆珍贵的文化遗产。


安第斯文明虽然因征服而落幕,但南美大陆依然延续着这一古文明的文化遗产,安第斯人民的习俗幸存下来,安第斯人民多样化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与西班牙人引入的宗教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特殊印记的“安第斯天主教”。如今在南美大陆依然可见明显的安第斯文化印迹,如秘鲁各类旗帜和军事徽章以及阿根廷、乌拉圭的国旗、国徽中就采用了受印加神因蒂启发的“五月太阳”。而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安第斯国家的艺术、文化也都与安第斯文明的文化遗产息息相关。


当我们回望安第斯文明的历史,观赏其辉煌岁月留下的文化遗迹,当我们行走在气势磅礴的马丘比丘宫殿、雄伟壮观的库斯科古城,欣赏神秘莫测的纳斯卡地画、绚丽多彩的手工艺品和熠熠发光的金银首饰,仿若时光倒流,穿梭在由查文文化、帕拉卡斯文化、纳斯卡文化、雷瓜伊文化、加伊纳索文化、莫切文化、普卡拉文化、蒂亚瓦纳科文化、瓦里文化、西坎文化、奇穆文化、钱凯文化和印加文化纵横交织的安第斯文明之中,我们在那些杰作上感受到安第斯先民闪烁的智慧光芒,赞叹他们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仰,赞叹他们在那片拥有屋脊山脉、戈壁荒漠、热带雨林和沙滩海岸的复杂地貌上兢兢业业地以不同方式创造的文化果实。


(作者:孟夏韵,系外交学院讲师)


    进入专题: 安第斯文明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世界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025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8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