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相结合”重大命题,内在地蕴含着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化发展的原则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两个“相结合”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不断发展。同时,凝聚着中华民族“根”与“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和致思模式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从实践逻辑看,两个“相结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功能。这一发展进程的最新理论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问题,蕴含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体现了宽广的世界视野。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一是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自觉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相结合”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是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延续至今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肩负起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责任,在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同时,积极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二者的相互结合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这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贯重视,也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自觉自信,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结合”奠定更为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结合”为重要途径,加快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客观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加快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研究,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在长期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研究需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好转化和发展哪些传统文化、如何转化和发展、转化和发展成什么样的中华文化等一系列问题,以此作为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学术体系不断完善,增强学术话语体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三是不断总结积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相结合”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既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这是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财富。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重大时代课题,从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深入思考和系统把握前进中的问题,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解决时代问题的实践中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把中国经验、中国智慧融入马克思主义,使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新征程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及当代价值研究”(19BYSJ3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