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冬冬:数字技术重构艺术批评范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19 次 更新时间:2021-11-30 16:11

进入专题: 数字技术   艺术批评  

柴冬冬  

从发展史来看,艺术批评历经多次范式转换。从政治转向、审美转向、语言转向到文化转向、经济转向,政治、人文、科学、文化、经济等是这些转向背后的作用因素,决定了当时的艺术生产与消费语境。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断深入,以及数字人文的强势出场,艺术的创作观念、生产与传播方式乃至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技术与艺术批评的关系,勾勒艺术批评的新发展方向。


艺术批评作为一门对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等展开研究的艺术活动部门,其发生源自艺术生产,并受到特定技术要素的影响。一方面,艺术虽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审美性的意识形态,但却离不开特定的手段、工具和媒介,其演变的背后存在鲜明的技术逻辑。另一方面,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艺术批评尽管没有形成一种鲜明的技术主义批评话语,但几乎每次重要转型都有技术的驱动作用。比如,模仿论作为西方艺术批评的重要奠基,其出现离不开笔、羊皮纸等艺术生产和传播技术以及艺术家自身的技艺。到文艺复兴时期,在模仿论下所演变出的“镜子说”“再现说”批评范式,与镜子这一视觉工具以及透视法技术的发明直接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式批评针对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艺术思潮应运而生,而它们的出现恰与摄影术的发明有着直接关联。20世纪后半叶以来,广播、电视、电影等新兴电子传播技术开始浸入艺术生产和传播领域,艺术的媒介批评出场并影响至今。当然,不管是哪次转换,其实质都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或技术革命相关,是新技术推动生产力进步以及人类精神世界变革的结果。不过,出于多种原因,过去技术在艺术批评中常被当作一种隐性要素。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的数字技术将极大凸显技术在艺术批评场内的位置。这不仅在于数字技术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生产和艺术观念变革,更在于数字技术已与人类的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医疗、出行、餐饮等社会生产活动深度融合,改变了社会交往与文化体验形式,甚至引发了更为激烈的存在方式变革。因此,与印刷技术、机械复制技术、电子技术等相区别,数字技术对艺术批评的影响更为广泛、强烈和深远。


数字技术促进艺术批评对象的转换。在技术的稳定期,艺术的形态也具有相对稳定性。比如,音乐、诗歌、绘画、舞蹈、戏剧、雕塑等艺术形态出现后便绵延千年。而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电子传播技术的出现,电影、电视、摄影等新艺术形态开始出现,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大众化进程。当前,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艺术、网络艺术、虚拟艺术、智能穿戴艺术等新艺术相继涌现,传统艺术的传播形态也在不断革新,云音乐、云阅读、虚拟展览等方兴未艾。数字技术既推动了新艺术的产生,也革新了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因此,未来的艺术批评将面临更为混杂、多元、综合的艺术生态。


数字技术促进艺术批评主体的转换。传统的艺术批评往往依赖大学、科研机构等的艺术研究群体,是一种专业性的知识生产行为,具有浓厚的学院化色彩。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艺术批评将从这种过于依赖专业群体的状态向大众化转变。首先,当代的艺术生产不断借助数字技术推进其传播与接受范围,艺术消费(鉴赏)成为一种日常化活动,这为更多人参与到艺术批评活动中提供了基础。其次,艺术批评作为一种知识生产形式,将借助数字技术扩展艺术批评与接受的范围,实现其大众化传播。最后,数字技术为大众的艺术批评活动提供了便利,各类网络平台的大量艺术鉴赏与评论账号,以即时化、社交化的形式,促进了艺术批评生产、传播与接受的大众化。


数字技术促进艺术批评方法的转换。传统的艺术批评,是批评者选取特定的人文科学研究方法,对相应的艺术文本展开研究。由于大量的学术资料以纸质文献形式存在,研究者往往需要进行繁复、机械的文本细读与文本比较,至于细读和比较到什么程度,则依赖于研究者的归纳和演绎能力,以及对研究方法(理论)的理解程度。这使艺术批评过于倾向建构性和阐释性,而实证性不强,且研究效率较低。数字技术将在两方面改变这一现象。其一,通过对海量的艺术文本进行数字化,进而形成庞大的数据库,然后借助网络技术与相应检索、分析工具,使研究者准确获取研究线索和提取相关信息,让以往的人力工作可以通过数字媒介完成,提高研究效率。其二,数字化工具和相应软件,为将数学、统计学、理学等领域的实证研究方法引入艺术批评提供了契机,可以使艺术批评依靠相关模型或分析手段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文本挖掘,弥补定性研究的不足。


数字技术促进艺术批评话语的转换。艺术批评在对象、主体、方法等层面的变革,将最终引发批评话语的转换。从技术的视野看,“再现论”“语言论”“文化论”是艺术批评在历史上的主要话语模式,主要受到印刷技术、机械复制技术、电子媒介技术的影响。在数字技术的背景下,艺术批评的话语将呈现多元化特点,新媒介批评、物性批评、后人类批评、人工智能批评、拟像批评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批评话语,都与数字技术密切相关。但这种新的艺术批评的“数字论”,并不是要完全抛弃以往的技术话语模式,也并非要抛弃政治、审美、经济等维度,而是因为数字技术对艺术生产以及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数字技术将成为艺术批评中的核心和首要因素,并对其他维度展现出相应的整合能力。


数字技术促进艺术批评文体的转换。艺术批评文体反映的是批评文本本身的模式和风格。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发生在线下、以纸质文字所主导的传统文体体制将发生松动。得益于艺术作品的网络化传播,线上批评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此外,由于批评主体的大众化变革与批评媒介的数字化,线上艺术批评将更为短小精练与即时化,同时也更为强调互动性、主观性、娱乐性,传统冗长晦涩且过于注重格式化、专业化的批评文体,将难以在线上获得广泛传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到艺术文献整理、数据库构建、受众调查、文本分析等环节中,一种新的人工智能艺术批评文体开始出现。相比人工批评,机器批评文体带有鲜明的实证化、客观化色彩。


数字技术对艺术批评的变革,本质上是新的技术语境下技术与艺术重新进行关系建构的产物。这场变革除作用于艺术批评场的内部,还对其外部,即艺术批评的价值带来了变化。一方面,艺术批评可能因其大众化构建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另一方面,艺术批评依靠数字技术的强大传播能力,会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或成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市场交换,或成为一种反映和引导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对当代中国艺术批评而言,数字技术所引发的艺术批评范式变革,是重新调整艺术批评在中国艺术乃至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反思其与西方艺术批评的关系、提升自主艺术批评话语权的重要契机。


当然,数字技术对艺术批评的革新作用,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艺术批评是一种带有鲜明的批评者价值判断属性,且对艺术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活动,如果技术要素成为其中的主导,甚至批评主体成为机器,那么,艺术批评该如何维持其积极性与有效性,则存在疑问。另一方面,技术虽为艺术批评的开展及其形式变革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如何使艺术批评摆脱谩骂、诋毁、消遣、虚无、解构、吹捧等不良因素,维护其健康性,也值得反思。总之,数字技术背景下的艺术批评无法回避技术维度,构建数字技术与艺术批评间的合理关系,是艺术批评得以真正革新的基础。


(本文系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数字技术与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范式转换研究”(M21JC05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



    进入专题: 数字技术   艺术批评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艺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98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