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便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纳入“十个明确”的内容体系,并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作为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制度创新、舆论环境等多方面条件支撑,协调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理念和路径选择。协调发展理念是在总结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在关注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平衡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协调发展奠定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生产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不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需要经济发展支撑。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依然是新时代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的着眼点在于发展,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这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协调发展要求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协调发展要求强化企业发展的协调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起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依托。
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由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区位优势差异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由此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已经缩小,但尚未消除。协调发展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来缩小人民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建立更为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各地区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宏观区域协调发展而言,应着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入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重点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战略,加快构建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同时,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实现共同富裕要求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协调发展谋求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进展。协调城乡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城乡协调发展旨在让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以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
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提升。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的需求相应提高。共同富裕既要关注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也要关注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协调发展旨在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促进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提升,确保“两个文明”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通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和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升全体人民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社会秩序、生活方式,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文化支撑。
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共同富裕既是经济层面的发展目标,也是社会层面的发展追求,要求发展成果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享有、一部分人享有。协调发展蕴含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取向,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激发和凝聚各方面的社会活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和谐的社会条件。一方面,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和致富本领,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以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和收入分配差距的代际传递;另一方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同时,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使全体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应当明确的是,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并不意味着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现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
总之,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内在要求契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诉求和必然选择。
陈梓睿,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