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总体视角看,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要实现共同富裕,统筹推进“五大振兴”是必经之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相互联系、内在一致,梯次推进、循序渐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以更有力的举措推进“五大振兴”,必将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在脱贫攻坚中,高校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承担时代使命,打造了助力脱贫攻坚的“高校样本”。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高校应当在总结助力脱贫攻坚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发挥“蓄水池”“动力源”和“助推器”作用。
“五大振兴”是一个整体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好比人的五根手指,在手掌慢慢握紧的过程中,拳头效应会逐渐呈现。要想把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下好,必须认识到乡村“五大振兴”是一个整体,进而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产业振兴是基础,产业兴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要坚持科技兴农,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前途光明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坚持人才兴农,在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等“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上下功夫,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文化振兴是基石,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坚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生态振兴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真正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组织振兴是保障。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助力乡村组织振兴,为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提供组织保障。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专门部署。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潜力后劲在“三农”,基础支撑在“三农”。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和必由路径。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以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做好有效衔接。例如,在产业振兴方面,通过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绿色发展,聚焦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进一步壮大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生态循环农业。
充分发挥高校作用
在“五大振兴”中,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均与高校息息相关。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以创新驱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为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战略支撑,是高校特别是农业高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高校办学方向的本质体现,是办学特色、优势和职责所在,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动力与方向。
高校要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蓄水池”。立足乡村全面振兴大局,高校要培养一大批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新型人才,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短缺这个瓶颈问题。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有效解决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农业产业不强等制约乡村振兴的问题。例如,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培养了一大批知农爱农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到农业基层一线,能够发挥鲶鱼效应,用活力、激情和科技,激活了“三农”工作,让乡村振兴大有希望。安徽农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赵九梅扎根基层创业,带领团队打造4000余亩的农业综合体,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周边100余位农民脱贫致富,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余人次。
高校要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源”。大学是人类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源泉,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源。对于乡村全面振兴来说,实现产业振兴必须依靠科技的推动,用科技创新重塑农业生态、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高校要将科研方向定位在“三农”发展的实际问题上,把科研价值定位在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上。
高校要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器”。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创新、引领社会、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和使命,可以在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培养一批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优秀文化人才。
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来说,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村,能够带来新的思想文化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例如,安徽农业大学每年暑期组织万余名师生到乡村振兴一线,察农情、解农忧,传播知识、技术、精神和文化。从学术理论研究视角来看,对乡村文化现状、问题、发展路径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有助于提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和建议,用知识与智慧为乡村振兴“铸魂”。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