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九一一惨案”已经过去20周年了。今天,围绕“九一一”依旧有很多话题。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当天实时观看事件发生过程的,有20亿人,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有关9·11的故事需要讲述。
我自己,第二天在办公楼转角处,看见别人房间里的电视机在播放飞机撞大楼的画面,以为是影视作品,心想:这剧情,拍得真好,够刺激的!
一个居住在美国中东部的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回忆,她说:“那天我上班。整个实验大楼从未有过的安静。窗外是阴天,感觉莫名的憋气。有人小声说:快打开收音机,快!因为在工作,音量也不敢开大,我恍惚听见新闻播音员的声音非常凝重。谁也说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医院离机场很近,但那一天,往日繁忙的飞机起飞降落完全看不到了,更听不见飞机马达的轰鸣声,大家只能根据收音机的新闻狐疑地相互观望。也逐渐知道全国实行空中禁运,所以没有飞机起落。下班回到家,马上看电视……20年前的网络不如现在,现在手机就马上看到了。那时计算机也看不到直播新闻……”
9·11事件发生,我们这岸,没有任何媒体即时进行报道,成为永远的遗憾。之后有若干消息传开,普遍的社会反映是“高兴,美国活该!”
即使20年后的今天,我手机上也还有微信贴文说自己“九一一特高兴”,甚至有人说“九一一是美国自己导演的,为了找借口出兵。”而且,这种论调依旧是普遍现象。
有网友发问:“咱国,这人性有问题吧?”
好在,部分年轻人对自己当年的情绪有了反思。一个当年还是小学生的年轻人说:“20年前,我上小学几年级忘了,记得911那天,到了班上,有两三个同学说‘美国打仗了!’我说‘不可能吧!’然后我一直怀着这个疑问。中午放学,去我妈单位跟大人们求证:‘美国打仗了?’所有人都在讨论,说把美国的大楼炸了。我十分高兴,说:‘打得好!’我至今都记得我当时的心情。日后也为我当时的无知感到羞愧难过。”
一位当年的初中生为自己年幼无知感到惭愧:“那时我上中学,听到美国发生了九一一,也是窃喜,现在也是羞愧。”
人们表达着各自的感想:这绝不仅仅是关于两座摩天大楼倒塌以及恐怖袭击的故事,而是关系到一个个逝去的鲜活生命,是为了人性,为了每个人心中不曾忘却的记忆。
明犯公义者,虽远必诛,之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从国家层面对恐怖分子实施坚决打击。击毙其组织头子,为殉难者复仇,安抚幸存者,安定社会。
然后,也是从国家层面,决定在世贸大厦遗址上设立9·11国家纪念广场,包括国家纪念博物馆。
在美国,这一类灾难悲剧性纪念馆的建馆宗旨,绝不是为了渲染暴力,宣扬仇恨,号召复仇,而是为了表达“对人类终极命运的亲切关怀”。
从文化层面上,从精神导向上,“9·11”纪念博物馆表达的是亲切,温暖和关怀——纪念不幸丧生的无辜人民;对这个悲剧遗址致以崇高的敬意(不错,是“致以敬意”);表彰那些努力活下来(也可理解为“拼命逃生”)并且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他人的人,给予我们同情和帮助的人;重申对生命的尊重,铭记珍惜生命的事迹,唤醒沉睡中的精神让它成为永恒的灯塔;维护自由,结束仇恨,更加宽容和智慧(资料来源:360百科)。
9·11国家纪念广场分为“广场”和“博物馆”两个部分,,一共拥有11万平方英尺展览空间,通过文物、档案、口述记录和多媒体,还原9·11事件。
当时,从全世界63个国家送来了5000多份设计方案,由13人组成评审委员会(艺术家、遇难者家属、政府代表和当地市民)。2004年1月,以色列建筑设计师迈克·阿拉德的设计方案“倒影虚空”脱颖而出。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应邀合作这个项目。2006年3月13日开工建设,2011年“9·11”十周年之际,纪念广场正式开放,2012年9月11日博物馆正式开放。
纪念设施最独特的部分叫做“倒影虚空”,将世贸双子大楼留下的两个大坑,设计成两个方形瀑布池,各占地4000平方米、深6米,人工瀑布从四周汇入池中央的深渊,瀑布过滤掉阳间强烈的光线,喧哗的水声遮蔽了闹市区的喧嚣。
第一任馆长丹尼尔斯认为,这两个巨大的瀑布水池是整个纪念馆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性景观,给人感觉就是在世贸遗址上,两个水池与其他建筑融为一体。水池中央有美国最大的两个人工瀑布,近三千名遇难者姓名刻于水池周边的墙体,在绿树环抱中和流水声的映衬下,显得非常平和。
笔者认为,设计者给阴间的近三千亡灵提供了凉爽幽深、闹中取静的归省之所,又给阳间的参观者提供了亲切悲悯的缅怀场所。人们来到这里,就好像当年9·11事件发生后人们聚集到这里的那些场景得到了提炼和升华,人们在这里反思曾经存在、却已经失去的美好,珍惜和平宁静的今天。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它就是两栋110层高大厦的地下层。从事件发生至2002年5月28日,工作人员在世贸废墟中清理出超过180万吨残骸,而现在博物馆收藏的展品,只占世贸大楼废墟的不到1%。
据称“9·11”事件一共有2996人遇难,包括各阶层人士。
由于世贸大厦处于纽约最繁华的金融商业中心,遇难者中有230人是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副总裁,有130人是规模大小不一的证券公司经纪人,他们突然离去,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损失,加重了金融业的挫败感。
有许多遇难者是世贸大厦中的企业雇员,例如71位在世贸大楼顶端“世界之窗饭店”工作的职工,其中许多是来美国不久的新移民。
遇难者还包括在世贸大厦中居住、就业的各类人,全都是无辜者。
有一群遇难者,令人肃然起敬,并且令人特别心痛,那是343位消防员。当别人都拼命逃跑下楼时,他们却逆向冲锋,扑入火海,以身殉职。这一群特殊的人,尤其值得纪念。
对遇难者来源的统计:
纽约市的遇难者最多,达929人;三分之二遇难者居住在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分散在43个州的近800个城镇有人遇难,遇难的外国人来自14个国家。
事后,参与地面营救、清理的消防员、警察、环卫工人等,患上癌症者多达3700多人,其中消防员多达2100余人。许多人长期忍受病痛煎熬,却无法享有“英雄”的荣誉。是否有更多人因此罹患癌症或其他生理、心理疾病,尚不得知。
在陈列展出中,对死难者姓名如何排列,曾颇多争议。经过反复讨论,最后采用的方式,不是人们熟知的按字母顺序或居住地排列,而是根据遇难者彼此之间的关联进行排列。例如所有乘坐同一航班的乘客姓名被排在一起;生前同为康托·菲茨杰拉德证券公司的员工被排在一起;在某一组名单中,询问过遇难者家属,他们希望自己亲属的姓名和谁排列在一起。
逝者音容宛在,跟亲人朋友同事站在一起,多么体贴的陈列方式啊!
再深重的灾难也会被时间磨洗,和平宁静的日子总是常态。但历史不能遗忘。今天,在原世贸大厦遗址前,我们该如何反思?
一位朋友是“九一一国家纪念广场”的修建见证人。她回忆:“2011年初我去美国,九一一纪念地正在修建(坍塌的双楼填海的面积不小)。”当时她心情沉重,充满悲伤,不无担忧。如何才能让自己心安?她说:“人世间苦难深重,我们想做点什么,争取能为之减轻哪怕一点点,也才能安顿自己。除了节制、悲悯,人类不能得救。”
是啊,悲悯情怀,人道主义,长久以来,是我们这个社会极为稀缺的品质。老的一辈逐渐老去,逐渐谢幕。而新的一代,正在学会反思。
孩子们懂事了,中国之幸,世界之幸!
最近,网传一组美国大兵从阿富汗回国,各家自己的孩子欢呼着扑过来拥抱的视频,令人泪目,得到许多网友点赞:真情流露,人性美好!和平多好!家人多亲!
愿和平永久降临,愿世界充满爱。
2021年9月11日星期六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