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陶喜红:新中国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转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52 次 更新时间:2021-08-16 16:12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对外传播   话语体系   共同体意识  

李春燕   陶喜红  

【提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经历了革命话语、建设话语、和谐话语的不断转化和发展,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起到解构作用。进入新时代,国际冲突的突发性、复杂性有所加剧,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与国际话语体系之间仍存在话语鸿沟,以“共同体”为标识性叙事话语体系,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实践主体性,凸显新时代中华民族形象的自我想象和定位,规避了全球性危机引发的负面效应,为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话语方式、建构思路和优化方向。

【关键词】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在数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逐渐凝聚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形象。所谓中华民族形象,指的是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或国内外民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它是中华民族内在本质形象和外在可观形象的有机结合。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渠道很多,公共外交、大众传媒、各级各类组织机构、人际传播等均对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起到一定的作用。其中,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政治、文化与新闻信息的传播在民族形象塑造中起到的作用尤为明显。理解中华民族形象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一是中华民族形象的内在品格,二是中华民族形象的外在表征。内在品格指的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等,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本质形象;而外在表征指的是中华民族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式与特征,是中华民族的外在可感形象。中华民族形象的内在品格和外在表征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前者是后者的根基,后者是前者的表象。中华民族形象的内在品格有其主导的核心体系,并通过外在表征为国内外公众所认知。不同国度、不同社会体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认知预设,对中华民族形象的认知与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中,我们要将中华民族形象的内在品格展现出去,避免从片面的角度反映中华民族形象,缩小外部表征与内在品格之间的反差。

话语体系作为在一定的历史时空规限下相互联系的思想表达,不仅是语言符号和伦理价值的集合,也“关涉寻找、生产和证实‘真理’”。这一价值取向决定了其在特定时空传播中,通常会在不同阶段演化出区别于其他并存语境体系、具有明显标识性的话语特色。话语体系的特定内核和外在形式不仅是人们交流交往的符号和工具,也是一定阶段民族情感、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的外化,因此其生成、演化、发展遵循所处社会阶段的实践需要和相应的规范要求。事实上,对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而言,在不同阶段一套言简意赅、内涵清晰的话语体系看似简单,但往往在争夺国际话语权中能有效提升自身话语能力,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用,完成对外形象传播的战略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一直在随着民族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践而不断演化,在此过程中固然存在着话语继承和话语创新互相交融、各种话语体系同时存在情况,但其话语形式、叙事模式和价值观承载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同阶段,随着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实践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话语体系的转型表现得比较明显。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转换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打破西方对中华民族形象传播中的话语垄断与话语霸权,使中华民族形象的外在表征能够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其内在品格;二是适应时代需求和国际社会的传播规范,构建世界民众能够接受的话语体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沉淀下来一些优秀的品格,如勤劳勇敢、热爱和平、自强不息、敢于创新、团结一致等,这些精神气节是历朝历代中华民族人民所珍视与坚守的优秀特质,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是中华民族形象得以确立的核心体系与内在品格,是其永久生辉的精神支柱。在对外传播中,中华民族形象的外在表征受到传播者的立场、传播内容的偏向、传播技巧的运用和受众的认知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受众对其理解与认知也因此存在较大差异。

一、革命话语:独立自主的民族形象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华民族形象的对外传播从其话语内涵、话语主体、价值遵循、核心标识符号等维度分析,其内核是“以革命为底色,突出独立自主形象”的话语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才建立起来的。建国之初,国内的反动势力对新政权构成一定的威胁,国外的敌对势力采取孤立新中国的态度,中国对内要重组社会、解放劳苦大众,对外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这一时期,中国政府的对内传播始终将革命精神与革命道路宣传作为核心议题。官方的政策文本和民间的街谈巷议均带有不同程度的革命因子。国内的政治组织领域、政治行为领域以及思想文化与道德观念领域的话语体系均表现出较强的革命性。对外传播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革命话语色彩。在外交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明确地向世界人民表达了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愿意在和平共处的原则下与世界各民族发展友好关系。同时,中华民族也不畏惧任何反动力量,随时准备打击侵犯者。在大众传媒的报道上,中国向世界阐明了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独立自主的民族,不怕“纸老虎”,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重视处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既要胸怀祖国,又要放眼世界,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和平力量。中国的大众传媒向国际社会展示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形象,中华民族展现出了空前团结,给国际社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中,长期采用革命话语体系,阐释革命立场,讲述革命道理,其主要目标不是传递敌对情绪,而是传递中华民族所秉承的独立自主的愿望与和平发展的立场。经过数十年的中外交流,外界对中华民族独立自强、敢于拼搏的民族形象既有直观的感知,又有理性的认知,“中华民族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里去,支持中国共产党,所表现出来的革命激情让人震撼。”革命话语承载着丰富的群体记忆,在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然,应当看到,革命话语体系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对外传播中,革命话语所针对的只是一小部分敌对势力,他们并不针对广大的外国受众。在外交和传媒报道中,革命话语范式所承载的内容对于敌对势力和反动势力起到较大的震慑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效果。因为这种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着对反动势力的敌对情绪和抵抗态度,容易让那些原本对中华民族具有好感的部分外国受众产生误解,认为自己也是被排斥的对象,这对他们认知中华民族形象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他们“抗拒任何关于中国的正面信息,任何对中国做出正面评价的人都被认为是幼稚的或者被欺骗了的,甚至是自己民族的叛徒。”因此,革命话语体系所产生的这种负效果是值得反思的。从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国外已经开始推测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影响力,如果继续采用革命话语体系来传播民族形象的相关信息,其负面影响无疑会更大,因为和国家概念相比,民族概念具有主观性,民族形象的产生和变迁更容易受到群体的心理认同影响,而非区域、经济、政治等客观因素。因此,当我们走过最艰难的时刻,国内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阶段,革命话语体系容易让敌对势力借题发挥,不利于团结大多数。

二、建设话语:勇于革新的民族形象

新中国成立30年后,经济与社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话语为了增强自身话语的感召力、传播力和公信力,逐渐形成“以现代化建设为基调,突出勇于创新形象”的话语体系。在国际上,中国同世界上多数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逐渐走上正轨,部分国家与中国的敌对情绪已经有效地缓解了。在这种国内与国际形势下,原来的革命话语体系已经不适应中国对外传播了。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自身实践活动,凝练能融合中华民族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标识性概念,从而形成新的话语体系。于是,现代化建设话语体系取代革命话语体系,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主流话语体系。在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社会、文化等层面也有翻天覆地的发展,中华民族形象的主体性不断彰显,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也必然开始了华丽转型。大众传媒向国外展示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勇于革新的民族精神,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开放与进步的形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除了做好国内建设,中国还积极通过外交途径争取国际社会的价值认同,树立了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创造精神的中华民族形象。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始终坚持反对霸权,团结并帮助第三世界国家,与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的繁荣与发展。这些理念、态度和行为向世界表明,中国不仅做好自身的建设,还勇于追求世界和平。

在对外传播中,现代化建设话语体系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语境既有助于鼓舞国内人民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士气,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世界话语体系中,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已经不再是“沉默的他者”。比起革命话语体系,现代化建设话语体系更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更能适应当时的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在中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延续此前的革命话语体系来塑造中华民族形象,其传播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在经济亟待腾飞的时代环境下,推行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政策,显然更具有动员力和凝聚力。因此,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层面阐释中华民族形象的内在品格,彰显中华民族所固有的勇于创新的精神与爱好和平的形象,对于国际社会正确地把握中华民族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欧洲人从来没有停止在其他文化不在场的裂谷里填上自己的文化。”在看到勇于革新的建设话语体系在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中发挥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承认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仍无法彻底扭转自身形象在异域空间中因“文化不在场”而被定型、被塑造的不利状况,存在不同程度形象传播话语的“失语”、“含混”,“缺乏共享的文化系统和文化符号,易套用西方的模式,缺乏中国特色”等困境。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的成就,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面对中国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以“中国威胁论”为代表的少数敌视中国的观点和言论见诸媒体,对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激励着我们对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进行更深入地思考。

三、和谐话语:友好和睦的民族形象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华民族基本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关键历程,全面小康近在眼前,“崛起”的中华民族形象呼之欲出。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在本质上是中华民族发展模式、发展理念、文化传统等在国际社会中系统化、条理化的表达系统,其根本利益诉求在于根据语境设置话语议题、赋予话语意义,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对外形象传播的话语体系根据需要调整为“以和谐社会建设为背景,突出友好和睦形象”的话语体系。“2002-2012年间,在人民网上出现过的新闻标题中有‘崛起”一词的新闻报道出现了188篇,正文中提及‘崛起’的新闻报道共有26800篇。”中华民族正在崛起这一形象的塑造本是为了针对当时国际舆论上的“中国崩溃论”,但是不少西方学者从自身历史演进以及意识形态的偏见出发,认为“崛起”注定伴随着侵略和征服,“中国威胁论”一时之间成为西方话语体系对中华民族形象的主流“集体想象”。事实上,任何一种群体形象在对外传播都会面临着特定的舆论场域,在这个场域中,不同话语体系之间的冲突是必然存在的,如传统话语体系和现代话语体系之间的冲突、强势文化话语体系和弱势文化话语体系之间的冲突等等。对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来说,除了要在上述各种冲突中调适、解构、再生、重塑,还要思考如何在民族话语体系和全球话语体系的冲突之中,张扬民族特色,凸显民族精神,保持自身的形象感召力和亲和力,让世界听得懂自己的话语。于是,根据国际传播新趋势,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等发展理念,采用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的话语体系,向外界阐释了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理念。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世界各国的交往也需要保持总体上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处理各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也应该是世界各民族处理国际秩序的指导原则。

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体系,是建立在国际社会平等交往原则上,倡导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在对外传播中使用和谐话语体系是中华民族内在品格和本质属性的体现,和谐话语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传播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的民族形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已经从贫穷与落后逐渐转向崛起与进步。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与国外的交流不断增多,出现摩擦在所难免。一些敌视中华民族的势力借机散布与渲染“中国威胁论”,给中华民族贴上负面的标签。这种污名化的报道框架虽说并非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但是它会扭曲人们正常的认知结构,进而使中华民族的正面形象遭到破坏,也容易使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引向一种“对抗性话语体系”。因此,近年来,中国对外传播中,积极传递我们固有的和平相处理念,运用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话语表达我们的观念。和谐话语体系很适合用来传播正处于和平崛起的中华民族形象,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肯定。与革命话语和建设话语相比,和谐话语还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责任担当。尽管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但我们并没有因实力的增强而傲视他国,而是一如继往地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谐共处。

友好和睦的和谐话语体系是近年来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典型话语表述方式,这种表述民族自我身份的叙事框架曾经很好地解构了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散布的“中国威胁论”,在互动中巧妙规避了他者试图发起的对抗性话语,转向一种积极的对话话语体系。但是,近两年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流动、技术扩散、劳务输出、信息传播等不断增加,各类非传统的安全问题逐渐涌现,并屡次冲破国界,与生物安全、恐怖主义以及人道主义危机等混杂在一起,变得更为复杂。比如,2019年底以来,正在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严重冲击着世界各民族传统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在这种情况下,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能够体现大国的责任担当,频繁发生的全球性危机事件在呼唤着中华民族贡献更多的中国话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而且,原有的话语体系也不足以充分涵盖当前中华民族在各种国际事务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和担当。

四、共同体话语:负责担当的民族形象

从形象建构和传播的历史演化看,中华民族形象总是随着实践活动和文化语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其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也需要随之转换,以更好地完成对自我身份的解读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形象,新形象需要新传播。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在业已形成并稳定的“和谐话语”“建设话语”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凝练“以共同体为标识,凸显负责担当形象”的话语体系。人类历史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华民族自身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转型提供了广阔时代背景。当今世界各民族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深,各民族现代化道路模式日趋多元化,中华民族要想避免自身形象对外传播出现失语、失误,其对外传播形象的话语体系在顺应时代、进行转换时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其一,凝聚力原则。民族对外形象传播的话语体系必须能表达出自身对世界的责任和担当,以使其能够在民族发展的战略层面上全面而深刻地使用,以确保话语体系的凝聚力。其二,解释力原则。即能为今后的民族形象传播提供具有合理性的阐释能力,能够与民族历史基因、文化基因、价值基因内在契合或者共振,以增强话语体系的解释力;其三,感召力原则。民族对外形象传播的话语体系不能冲击受众的信仰和伦理的底线,以形成自身话语体系的感召力。形象传播的直接目的是让受众接受形象、认同形象,就算由于“文化差距”的存在难免有彼此间形象的误读、错读等各种消极后果,只要不冲击对方的民族信仰和伦理底线,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融。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只有不违背以上三个基本原则才能真正做到“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

马克思主义是近现代以来对世界以及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其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各民族应对共同的危机和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近年来在国际社会得到良好的反响。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进一步从人类共同价值角度出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唯物主义辩证法看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理论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也为构建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新的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动力和支撑。其中,“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形象自塑的价值核心,规制着民族形象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它为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灵魂。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共同体”话语体系提供具体的话语方式,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共同体”话语体系提供多民族、多种族、多文化的防御方式,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形象的“共同体”话语体系在世界诸民族文化中的认同共建的路径和定位,二者互为支撑。这两个“共同体”虽然具体内涵不一样,但其本质具有从部分到整体、从内部到外部、从近到远的逻辑联系,只是着眼点的时空分布不完全相同而已。在此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文化认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的作用,“注重在个性中凝聚共识、在多元中强化主流、在求同中存异”,通过文化认同强化形象认同,优化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效果。

以“共同体”为标识性概念凝练新时代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很好地回应了民族形象外传播话语体系构建的三个基本原则。首先,共同体精神为中华民族形象自塑提供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各个维度凝练和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符合凝聚力原则;其次,在全球危机频频发生的时期,每个民族都不可能孤立生存下去,共同体话语体系能通过多维度的学术话语方式、新闻话语方式、艺术话语方式、民间话语方式等规避零和博弈,符合解释力原则;再次,共同体话语体系是在尊重历史和传统的基础上,以一种更具有包容性和解释力的意识形态为支撑,形成一个不同于西方强势霸权话语体系的系统,用同舟共济、责任共担、共创美好未来的话语表述体系消除隔阂和猜忌,符合感召力原则。历史上中华民族文化就是能够包容兼蓄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明的文化体系。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让我们看到病毒不分国界、疫情没有国界,唯有构建起对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才能让人类携手协作,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共同体话语体系不仅延续了和谐话语所蕴含的“友好和睦发展”等叙事意蕴,而且更注意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和担当的凸显和张扬,可以更进一步消解大民族主义,促进民族形象的现代化。在全球性公共安全事件和全球风险频发的国际环境中,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从和谐话语体系向共同体话语体系的转型有三层进步意义:一是更明确地规避了“大国崛起”带来的竞争性威胁,再次确认中华民族倡导世界各民族命运休戚与共,主张对话、协作的形象;二是为世界其他各个民族构建共享的、善的价值话语体系,提供更多彼此包容差异的可能性,相对于民族主义,共同体话语体系明显具有超越单一族性的优越性;三是中华民族形象以“共同体”为叙述框架,可凸显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筹划人类命运的唯一选择”,更加鲜明地表征出中华民族负责担当的形象标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的基础上,塑造出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形象。事实上,这些年无论是全球气候安全还是全球反恐等重大国际事务中都有中华民族的身影,“一带一路”、亚投行(AIIB)等更是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华。新冠疫情冲击下的世界体系也需要更多的共同体话语表达。中华民族有担当、有责任、有情怀的形象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外传播中还需要继续在话语体系中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明确这种形象构建。

共同体话语体系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当代价值追求、立足于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基础。共同体话语体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交互的话语体系,是和世界各民族共同对自身的身份、地位、命运、前途重新体认的基础上的一种批判性自觉,也是体现中华民族对世界各民族的责任担当。新冠疫情冲击下中华民族系列“抗疫”措施取得举世公认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听到不少借着这次百年罕见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把新冠疫情政治化,进而对中国进行污名化的话语表达,这并不奇怪,中华民族形象的对外传播是双向的互动过程,既有自身对话语体系的再造、解释和传播,也离不开他者的他塑,正如雷蒙·道森所言:西方个人和团体“有意识的利益和潜意识的需求”对中华民族的海外形象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后疫情时代”,中华民族应抓住机遇,塑造新型的对外传播环境,着眼全球,更加明确共同体话语体系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意蕴,并通过学术话语、新闻话语、艺术话语的协同呼应,打造一个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后疫情时代”国际传播环境和语境。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转换经历了革命话语体系、建设话语体系、和谐话语体系三个阶段,并开始向新的话语体系转换。从“和谐话语”到“共同体话语”的转换,意味着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新的话语框架正在形成。话语体系的转换并不妨碍中华民族形象内在品格的统一性,围绕中华民族形象的内在品格,各个话语体系形成了一个前后相继的自洽体系,其内在逻辑很严密。无论是革命话语体系、现代化建设话语体系、和谐话语体系,还是共同体话语体系,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追求和谐的民族精神,这是奠定中华民族形象内在品格的基石。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转换是形势发展、时代变换的必然结果;是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民族真实形象的需要。从本质上来讲,中华民族形象的内在品格是其客观形象,而外在表征则是中外大众传媒、各种组织机构以及人际传播等介质所呈现出来的再造形象。前者是一种客观真实,后者是一种拟态环境。国内外公众主要通过各种拟态环境认知中华民族的客观形象和内在品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内外的环境不同,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必须有所调整,以矫正中华民族形象的外在表征,使其更准确地反映中华民族形象的内在品格。因此,在今后的对外传播中,要采取积极负责的态度,通过适当的途径使我们以各种方式所呈现出来的再造形象无限接近中华民族的客观形象和内在品格,为外国受众准确地认知与理解中华民族形象提供可靠的信息。


李春燕,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理论、民族形象;陶喜红,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中国社会形象国际传播的历史考察及机制创新研究”(17YJA860007)阶段性成果。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注释略。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对外传播   话语体系   共同体意识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805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