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美丽乡村建设不能超越历史阶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66 次 更新时间:2021-05-20 14:38

进入专题: 美丽乡村建设  

贺雪峰 (进入专栏)  


河北F县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地区,是经过大力扶贫,现在F县已经与全国832个贫困县一起脱贫了。扶贫攻坚中,国家向F县投入了大量资源,据说目前F县同时有二十多支乡村规划团队搞规划和建设,规划和建设都是按景区标准。巨额国家投资,高水平规划建设团队,一定可以将F县建设成为美丽乡村。问题是,F县是一个山区小县,只有大概二百个行政村,20万人口,花巨资打造美丽乡村,若不能吸引外地游客,F县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就要打水漂。F县地理位置偏僻,看起来发展乡村旅游的空间不大。

当然,美丽乡村建设也是建给老区人民群众的,只是F县农民也多进城打工,所建美丽乡村利用率很低,建设好了,很上档次,很好看,却没有人使用。时间稍长,这些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就会老化风化,国家扶贫投入并没有产生效益。

这个意义上讲,F县本来只是国家重点投入进行扶贫的,却被地方上搞成了美丽乡村建设,将贫困地区当作景区打造,景区没有游客,农民也留不住,国家投资就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这个意义上讲,当前F县正在以景区标准规划建设的美丽乡村,是超越了历史阶段的,也因此是不可持续,更不可能推广的。

糟糕的是,当前全国农村,无论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还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也无论是具有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的农村还是一般农业型农村,都在集中资源打造美丽乡村。去年底以来,我先后到七个省若干乡镇调研,竟然无一例外都在花巨资打造美丽乡村,少则一个乡镇打造1~2个,多则一个乡镇打造5~6个。投入上,一个四五百人的居民点,少则投入四五百万元,多则投入过亿元。

县乡财政当然是没有如此之多财力来投入的,这些投入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通过融资。融资当然是要还的,美丽乡村建设却很难产生收益。地方的想法是,先融资建设再说,融资将来要还,那不是将来的事情吗?二是通过整合资源,将其他地方甚至其他用途的资源整合,集中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点上。三是通过土地指标换钱。土地指标归根结底不过是转移了的地方财政资源。此外还有若干省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县乡也有很高的争取省市项目的积极性。

到这些投入巨资美丽乡村建设点上参观,几乎没有一个点的投入是有回报的。没有回报这一点上,全国情况应该都是一样的。这些投入巨资打造的美丽乡村,高规格、高标准,各种配套,然后通过验收,项目建设就完成了。

问题是,验收通过的美丽乡村连维护资金也没有,村庄青壮年劳动力照样进城去了,留守老年人也不可能只需要按城市标准打造的景点,他们需要的是在房前屋后养鸡种菜。结果,项目验收不到两年,村庄一切都恢复原貌,巨额投资打了水漂。在一个乡镇调研时,镇委书记指着一个两年前打造的美丽乡村点说:“不到两年一切恢复原样了”。另外一个省的乡镇,投入数千万元打造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仅仅热闹三个月就再也无人去了。投入基础设施得不到维护,很快就破损了。将美丽乡村建设点建设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山上,投入数千万元,仅仅有40多户仍然住在山上,几乎没有外面的人来过,设施利用率非常低。

无论是贫困山区建美丽乡村,还是一般农业地区建美丽乡村,亦或发达地区建美丽乡村,都是要投入巨额资源且这些资源本质上都是国家财政惠农资源。按说,扶贫的任务是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而不是非得致富,更不应该按景区标准来打造居住生活环境。无论是一般农业地区还是沿海发达地区,投入巨资建美丽乡村,目的都不仅是要改善居住环境,而且是要通过美丽乡村打造,发展乡村旅游。问题是,发展乡村旅游应当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赚取利润归农民,投入也当然要由农民集体来承担。财政出钱,少数地方农民得利?这显然也不合适。

更重要的是,既然全国各级地方政府都打造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就必然造成乡村旅游的高度竞争。本来具有市场比较优势的自我经营的乡村旅游,在大量财政投入建设美丽乡村点的挤压下面,面临破产。高度竞争的结果是大量投入却没有收入。

依靠巨额财政投入建设的美丽乡村不赚钱且很快就毁损了,依靠融资或整合资金而来的投资,要么挤占了一般惠农项目资源,要么融资负债难以偿还。美丽乡村建设除打造了可以存在一时的亮点,成为个别人的政绩,显示在乡村振兴上有所“作为”以外,其余都是一无是处,最后肯定是一地鸡毛。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财政能力是有限的。没有无缘无故的财富,任何财政资源的浪费都是极大的犯罪。

在国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面,现阶段国家财政投入主要应当用于打基础、补短板和保底线的乡村建设,而不应超越历史阶段去打造美丽乡村,更不能按打造景区的方式去扶贫。一些具有地缘优势或旅游资源的特殊农村,当然可以发展乡村旅游,这是市场的事情,政府财政不应当去锦上添花。让市场的归市场,国家为缺少市场机会的所有人提供进入市场的基本条件,并为市场中的失败者提供基本保障。

当前阶段乡村振兴绝对不是要花巨资打造几个美丽乡村建设点,而是要为正在进城过程中的两亿多户八亿多农民提供可以在城乡自由往返的基本生产生活秩序。

当前地方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理解过于机械、教条和形而上学的状况,必须改变。

2021年4月15日晚


进入 贺雪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美丽乡村建设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组织社会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659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