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旭: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全球传播话语体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15 次 更新时间:2020-01-14 10:36

进入专题: 社会科学   全球传播   话语体系  

施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进入百年变局之新阶段,对中国社会科学对外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这为中国社会科学迈向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民族性、独创性以及解释力、传播力、影响力等仍需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地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同时,伴随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科技封锁等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也面临着学术脱钩、科研封锁、留学设限等新情况。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社会发展的独特经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呼唤着中国社会科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构建社会科学全球传播话语体系增强传播力,为推动人类思想文化繁荣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对,两者有着不同的对象、目的、性质及状况。长期以来,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道路往往局限于个别范畴,如“思想”“政策”“管理”“语言”“传播”等。但任何个别因素都难以解释中国社会科学存在的问题,也难以应对未来复杂的挑战。要正确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问题,巧妙策划未来发展的战略并有效实施,我们可以从“话语”和“话语体系”的角度来认识和应对。

“话语”是多元要素融合的社交实践。这些要素包括:对话主体、言行/意旨、媒介/模式、目的/效果、历史关系、文化关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社交实践,话语虽然具有一定普遍性,但更具有“文化性”——不同族群间的交际多样性和竞争性。不难看出,社会科学也是一种话语现象,同样离不开上述六要素,也同样具有文化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科学之间,虽然具有相似性,如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和社会关系等,但也有特殊性,比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世界观、问题意识、科研体制等。以中国社会科学为例,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整体辩证地看世界、提倡以谦逊的态度对待知识、注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等。而西方社会科学往往依循二元对立思维、崇尚客观理性、追求纯粹知识等。尤其不容忽视的是,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科学之间,不是平等或各不相干的关系,而是体现了一定的权力互动关系——或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或唯我独尊、排挤其他。以西方社会科学为例,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无论在话题、形式、媒介、模式,还是在影响力方面,都占据着国际学界的主导地位,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科学往往还处于缺席、效仿的状态,无法有效地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为具体交际实践的话语,是否能够在传播中得以维系、传承、奏效,取决于贯穿其中的“话语体系”。它是特定社会领域的话语群体,为处理特定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所依托和依循的“交际体制”(如组织、机构、制度、平台、媒介)和“交际方略”(如信息、概念、理论、规则、目标、策略)的统筹系统。“交际体制”如同人的骨骼系统,是“硬性的/物质的”;“交际方略”如同人的神经系统,是“软性的/精神的”。话语体系是特定社会领域话语群体的“话语能力”,支撑、形塑、影响话语实践的过程与结果。它折射现实,同时又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因此,一个国家的社会科学话语如果要成功解释、评估、指导社会实践,并且能够有效进行对外传播,与深嵌其中的话语体系有密切联系。要提升一个国家的社会科学的效力,就必须首先建设好相应的话语体系。

一个国家的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该国的“软实力”和“话语权”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思想精神的典型代表,属于文化安全的重要方面。在新时代,为应对新任务新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需要更好地展开全球学术交流,通过与不同国家的社会科学界进行广泛深入的对话、交流、互鉴,与世界同行一道,打破人为设置的学术壁垒,消除学术霸权,吸纳各民族精神养分,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播撒中国文化智慧,助推人类知识繁荣创新。换言之,中国社会科学界要以自己的发展和对外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有效实施全球学术交流的关键,在于建设一个完善的中国社会科学全球传播话语体系。为此,我们必须厘清该体系的性质、内涵与外延,把握体系建设的原理、要求、条件,包括面临的困境、挑战、资源。首先,中国社会科学肩负着总结过去、启迪未来,助推国家战略实施,以及推动人类知识繁荣进步的历史使命,因而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全球传播话语体系应植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实践,胸怀人类未来意识,有效地向国际学界解读中国、阐释世界,创新繁荣人类知识,为中国发展提供经验,为世界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其次,构建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全球传播话语体系是庞大、复杂、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学术机构、学术团体和个人共同支持合作;需要特定思想、经验、知识的生产和积累;需要国际传播平台、渠道、媒介、技术的支撑和传播;需要相关国际语境的培育和拓展;需要国际传播效能的监测、反馈;等等。最后,话语体系的价值在于可持续性,因此它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在“精神”层面上达到“系统而高尚”的水平,这包括具有民族性、世界性、公共性、创造性、全面性、多元性、时代性、可读性;在“物质”层面上达到“精良而稳固”的高度,这包括具有组织性、尖端性、稳固性、高效性、专业性;在此基础上,两方面的要素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完善的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全球传播话语体系,必将有力地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反过来也必将激励中国社会科学自身的提高和发展。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消解霸权话语体系,营造平等包容的国际语境。社会科学的对外传播,不是一个单向输出的过程。对于西方大国主导的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格局,我们如果没有消解霸权话语体系的努力,那么讲得再好的非西方“故事”也只能被边缘化。因此,中国学界应当积极主动变革现有国际传播语境,比如揭露西方中心主义的缺陷与后果等;同时培育新语境,比如增强中国学界与国际学界的相互交流,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社会科学界的深度合作,以形塑一个平等、包容、多元的国际学术交流秩序与空间。

二是坚持民族意识、培育人类情怀,形成有独特精神的学术共同体。社会科学全球传播主要依靠由特定文化精神凝聚起来的学术团队。中国有五千多年历史,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世界秩序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中国社会科学界理应以独特的文化精神集结在一起。这种独特精神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意识,也表达了世界人民的需求。因此,我们既要树立主体意识、民族志向,又要形成国际精神、人类情怀,以培育既植根本土又胸怀世界的中国社会科学团队,推出世界知名学者。

三是以“中国”为方法,创新全球传播模式。在信息媒体发展迅速和文化多元的时代,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不能再沿袭传统模式,以效仿西方为旨趣。中国实践、中国文化为全球传播提供了新内涵,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全球传播提供了新动力;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和交往,为全球传播提供了新要求。我们应将中华民族的胸怀、情感、良知,以及当代中国的实践经验,融入新概念、新范畴、新术语、新理论、新主张、新标准、新规则、新路径的创造中去;同时通过学术的中外比较借鉴,实现研究视野、传播方法的创新。

四是掌握国际学界动态,始终走在学术前沿。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如果不了解当前国际学界的主流、焦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或空白,就无法获得国际传播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除了从民族文化、多元文化中汲取养分,还应当掌握国际学界的动向,了解国际学界的最新成果,从现实问题、重大问题、本土/全球问题出发,运用跨学科、跨文化、跨时期的方法,使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五是打造中国特色平台渠道,建立全球传播新格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变革旧的国际传播格局。我们应加快建设中国自己的全球传播媒介、平台、渠道、网络,让中国社会科学对外传播走上专业化、市场化、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道路。与此同时,鼓励中国学界进行全方位传播,充分利用国际期刊、会议、组织、网络等,传播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美国家安全话语体系比较研究”(17AZD03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教授)



    进入专题: 社会科学   全球传播   话语体系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传播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982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