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友权:人工智能之于文艺创作的适恰性问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17 次 更新时间:2019-11-14 07:36

进入专题: 人工智能   文艺创作   适恰性   文艺本性   历史合法性  

欧阳友权  

内容提要:悄然而至的人工智能激发了人类的艺术想象,但我们对人工智能之于文艺创作的有效性应该保持一种审慎的质疑态度。人工智能艺术是人的,不是智能机器的,只有人才是智能机器的主宰,支撑人工智能艺术“创造力”的是人类千百年来审美经验的积淀,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人文情怀和艺术智能在技术系统中达成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工智能“拟主体”的技术权力之于艺术创作有三个无以抵达的边界,即创作动机的情感限度、艺术表达的想象力限度和作品效果的价值限度。这就需要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艺术可能性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与科学的把握,在探寻智能技术对文艺创作的适恰性的同时,引导其回归文艺本性,以确证其历史的合法性。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文艺创作  适恰性  文艺本性  历史合法性


当许多人还在为网络文学的出现感到莫名惊诧之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艺术又悄然而至。尽管这一艺术才刚刚开始,但依托前沿技术的广阔前景,足以使我们对这个艺术宁馨儿的可成长性与无限可能性抱以足够的信心。不过在这一艺术真正到来之前,仍然有理由对人工智能之于文艺创作的适恰性与有效性限度持以审慎的质疑态度。


一、未来已来:智能科技激发艺术想象


“人工智能”的构想最早诞生于1956年美国的达特茅斯会议①,其本意是研发“会思考的机器”,以便用它来模仿人类学习,替代或拓展人的某些智能。这一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迅速得到高新科技的回应,也为人类的文艺创作开启了一扇“缪斯之门”——古希腊神话中的缪斯女神本身就是主司艺术与科学的,现代社会的人类是否也可以利用智能机器来写诗、作画、编故事、写小说,以实现如福楼拜所预言的,艺术与科学“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在山顶重逢”②?计算机及其互联网信息技术出现后,加快了科技与艺术“联姻”的步伐,不断把这一美妙的憧憬变成现实。自20世纪末叶开始,计算机网络艺术、程序创作、智能机器人演艺等,便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二者相互催生,由“技术的艺术化”带动的“艺术的技术性”成为新智能艺术升级换代的重要引擎。特别是谷歌开发的“阿尔法狗”(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事件被媒体发酵后,引起了“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人类”的伦理恐慌与焦虑。与此同时,未来学家则把人工智能作为互联网之后导致人类社会变革的力量,“借助互联网技术成为产业领军者的科技公司,把无人驾驶、云计算、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投资热点,试图延续1990年代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革命的神话,人工智能成为互联网之后又一种创业成功学”③。

在文艺创作领域,由于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个性、心灵奥秘、人文价值与风格化审美的独一无二性,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力产生了比艺术创作本身更大的好奇与期待,并且正以不断丰富的艺术创新实践求证其之于艺术生产的可能性与历史合法性。例如,1998年3月,由美国伦塞勒工学院塞尔默·布林斯乔德及其同事研制的一款名为“布鲁特斯”(Brutus)1型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就拥有“叙述”和“组织故事”的能力,可以构思出令人惊骇的小说情节,创作出有关“欺骗”“邪恶”等与背叛有关的内容,并且把它们用400个字表达出来,据此写出了颇具文学特点的电脑小说《背叛》④。在我国,1980年代就已出现可以作诗的电脑软件⑤。辽宁省建设银行一位工程师曾设计写诗程序,发表由电脑创作的现代诗,如其中的一首《北方的思念》写道:“雨巷盼望孤独/故乡的依稀揉白了/模糊的坐标/全是橡树的风景,思念你/心的座/甚至去了/美丽的春色,重回/北方的思念。”⑥从情调、意象、氛围和表意的完整性看,完全可以说它是一首不错的现代诗。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出现的“猎户星免费诗歌自动制作机”“稻香老农作诗机”“写诗软件”“中国古代诗词撰写器”“诗词快车”“诗歌超级助手”“520作诗机”,还有清华大学研发的写诗机器人“薇薇”等,掀起了“让诗人走开”“让诗歌刊物关张”的“拟诗人化”写诗浪潮。不过从实际效果看,相对于积淀深厚的文学传统,时下的程序创作、机器写诗还处于实验或游戏阶段,并未构成对“诗人写诗”真正的冲击,也没有动摇人们对传统诗歌的信心,毕竟,它们只能算作是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

在我国,人工智能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继而对文艺创作产生较大影响是近两年的事。2016年以来,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技术,以及专家系统和深度学习等“黑科技”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发的突飞猛进,为智能机器人与文艺创作的结合创造了更具适恰性的技术条件,人工智能开始深度介入文艺创作,开始在影视作品、游戏开发、诗词创作、娱乐服务、主题乐园等领域崭露头角,不限于人工智能写诗、写小说,由机器人实施的谱曲、作画、写书法、演奏钢琴,乃至让机器人唱歌、主持节目、播报新闻等,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不断上演的技术“入侵”艺术、人工智能比肩艺术智能的“好戏”,不时挑战着我们对人工智能艺术的想象力,它似乎清晰地告诉我们,创作文学艺术已经不再是人的专利,传统的文艺创作连同创作的观念似乎都应该“翻篇儿”了。譬如,2013年手机百度App推出了“为你写诗”功能,用户拍摄或上传一张图片,系统可以根据图片内容自动生成一首四句的古诗,2016年又推出“为你写诗”新版,可以让用户任意输入题目后,系统便可自动生成古诗。2016年3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张国荣诞辰60周年纪念活动上,百度语音团队通过抓取张国荣全网音视频数据,利用“情感语音合成技术”,合成出张国荣生前的声音,实现与粉丝的“隔空对话”。日本节目《金SMA》曾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复活”了已经去世22年的邓丽君,再现了她1986年在《日本作曲大赏》上演唱的名曲《我只在乎你》,让在座的观众叹为观止。⑦

备受关注的标志性事件是“微软小冰”艺术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微软小冰”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在2014年5月29日发布的一款人工智能伴侣虚拟机器人。该人工智能和以前的AI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基于微软在2014年提出的“情感计算框架”,通过算法、云计算、大数据和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的综合运用,采用代际升级的方式,逐步形成向情商(EQ)方向发展的完整人工智能体系。让机器人涉足人的情感,这对于“主情不主理”的文学艺术来说具有更大的适配性。小冰可以创作现代诗,能作词作曲,可以跳舞、演唱、与人聊天,还能主持节目。短短几年,这个机灵秀美的机器人使用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了超过1亿的人类用户,对话数据超过300亿轮。小冰在文艺领域的“天分”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她曾用27个化名在各诗歌论坛和刊物上发表诗歌,小有影响后于2017年5月推出了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此后,微软推送它正式上线诗歌联合创作产品,任何人均可使用微软小冰来完成自己的诗歌创作。2017年3月31日,微软小冰登上广西卫视,与第三代刘三姐唐佩珠、东盟留学生、全球网友共同演唱壮族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向世人展示了传统与科技的互动融合。同年7月30日,中国首档原创科技秀《我是未来》节目在湖南卫视播出,除了主持人张绍刚外,舞台上还出现了一位全息虚拟主持人——微软小冰。更有甚者,看图微软小冰作为《钱江晚报》的专栏记者,曾通过大数据撰写专栏文章,竟然成功预测了多个全球重要事件的结果……⑧如此说来,人工智能真的来了。“让诗人走开”“作家失业”“艺术不是人的专利”似乎已不是危言耸听,而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事实果真如此吗?


二、智能艺术:究竟是人的还是人工智能的?


很显然,如果你承认有意识、有目的的艺术创作是人类的专属,那么任何与人有关的“智能艺术”都将是人的艺术,是“属人”的智能艺术。故而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当然也就是“人的智能”施之于艺术的创造,是人的智能的艺术创造力的技术性外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智能艺术是人的而不是机器的,其知识产权应该属于研制艺术智能机器的人,因为只有人才是智能机器的主宰,也是人工智能艺术的幕后推手,或曰是它的真正创作者,正如人工智能的那个“人工”(Artificial)一词的本义,即人造的、人为的、非原产地的,甚至虚假的。有研究者就曾指出:“AlphaGo在围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以人类自古而有的棋谱作为标注的数据,以胜负作为最后的得失,所以每一步棋会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价值和策略网络进行自我对弈计算最后胜算的概率……最古老的人类智力并没有被超越,因为所有的招法都来自人类的设计,只是人类先天受制于计算和记忆能力,棋如其人。”⑨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⑩,既然人工智能的前提是“人”,而人的活动包括艺术创造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的意识、人的目的是艺术创作的动机,当然也必将影响这种创作的结果。因而,从逻辑上说,人工智能如果拥有人的意识和人的目的,自然也就会创造出人类所需要的艺术。但问题在于,时下的人工智能有人的意识和目的么?从已有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实践看,这个回答是肯定的,至于“有”到什么程度和水平,那只是一个技术进步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无论人工智能拥有怎样的人的意识和目的,都是人的智能的延伸或外化,而不是外在于人的。艺术的秘密在于人,人工智能艺术的尺度说到底是人的尺度。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11)。尼采说“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并将其视为“美学的第一真理”,他提出,“归根到底,人把自己映照在事物里,他又把一切反映他的形象的事物认作美的”。(12)马克思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来表达类似的观点,还曾用生动的形象揭示过人的创造力与意识能动性的道理:“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13)较之于蜘蛛结网、蜜蜂建造蜂房这类只凭本能建造实用性生活“艺术品”的杰作,现代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力不仅更加高效,也更为高明、复杂和神奇。更重要的是由现代科技“智能合约”达成的人机融合,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人的意识和目的,其创造的艺术结果在一开始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存在于人的智能化的大脑中,并通过人工智能文艺产品“实现自己的目的”。

为说明人工智能艺术与人的智能创造力之间的依存关系,我们在此考察两个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实例。

案例一:“九歌”作诗机。据搜狐网2017年12月25日报道,清华计算机系研二学生矣晓沅团队开发的作诗机器人“九歌”亮相央视黄金档节目《机智过人》。按照规定,“九歌”需接受图灵测试:让它与3位人类检验员一起作诗,由48位投票团成员判断哪首为机器人所做,如果两轮测试中得票最多的都不是“九歌”,则通过测试。给出的题目是:以“心有灵犀一点通”为第一句做集句诗,“九歌”与3位检验员的作品打乱顺序后呈现如下:

第一首诗:心有灵犀一点通,海山无事化琴工。朱弦虽在知音绝,更在江清月冷中。

第二首诗:心有灵犀一点通,自今歧路各西东。平生风义兼师友,万里高飞雁与鸿。

第三首诗:心有灵犀一点通,小楼昨夜又东风。无情不似多情苦,镜里空嗟两鬓篷。

第四首诗:心有灵犀一点通,乞脑剜身结愿重。离魂暗逐郎行远,满阶梧叶月明中。

四首诗哪一首是“九歌”所做呢?到最后观众也没法判断,研发团队代表矣晓沅在研读间接受采访时透露实为第三首,而第三首在当时得了九票,四首中票数最少,最终获胜。(14)

案例二:宋词自动创作系统。厦门大学周昌乐教授主持的艺术认知与计算实验室在全面构建的全宋词语料库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个宋词自动创作系统,可以从风格、情感、句法和语义等方面自动创作出类似宋词的作品。例如,输入关键词“菊”和词牌“清平乐”,系统便可创作出这样一首“宋词”《清平乐·菊》:

相逢缥缈,窗外又拂晓。长忆清弦弄浅笑,只恨人间花少。

黄菊不待清尊,相思飘落无痕。风雨重阳又过,登高多少黄昏。

输入关键词“饮酒”和词牌“西江月”,系统又创作出这样一首“宋词”《西江月·饮酒》:

饮酒开怀酣畅,洞箫笑语尊前。欲看尽岁岁年年,悠然轻云一片。

赏美景开新酿,人生堪笑欢颜。故人何处向天边,醉里时光渐渐。(15)

以上两个机器自动创作的例子说明,人工智能之于文艺创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其程序之作已不输诗人之作,机器的艺术智能似乎并不怯于人的艺术创造才能。然而我们不要忽视一个基本前提:不管是“九歌”作诗,还是宋词系统填词,支撑它们“创造力”的艺术智能系统仍然是人类文学史千百年的审美经验的积淀,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人文情怀和艺术智能在技术系统中达成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九歌”系统能够作诗,是因为研发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录入了从唐代到清代数千名诗人的30多万首诗,包括集句、绝句和藏头诗等,背后支撑“九歌”的是一个由人工建构的庞大的数据库。矣晓沅就曾坦言:“机器只是通过大量学习掌握了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的语法、句法、格律、用韵、意象搭配等规律,并在一定数学规则的指导下把这些规律加以改变和复现。虽然说是自动‘作诗’,但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直观的感受上,机器‘创作’的都只是诗的表层,离真正好的诗作、离人类的情感相去甚远。”(16)另一个宋词自动写作系统能写出“准宋词”,那是因为它的研发者首先以唐圭璋编著的《全宋词》为标准,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全宋词语料库、数据库和宋词文本计算分析系统。据周昌乐教授介绍,该系统中,仅全宋词数据库就收录宋词20162首,160余万字,包括作者数据库(宋词作者1497人),词牌数据库(含词牌正名922个,词牌1384个),专有名词数据库(680个),宋词典故数据库(4467个),以及字与字串频度数据库和字体句法数据库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宋词生成遗传算法等一系列计算程序,然后才有了可以自动创作的“仿宋词及其生成”。(17)可见,并不是会写诗的机器有多么聪明,而是机器设计者——人把人类的作诗经验和文学智慧转换成为机器的程序,这才有“聪明的机器”即艺术人工智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艺术,说到底还是人的,而不是智能机器的。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毕竟,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的只有人,机器无论多么高明和神奇,最终都是为人的意志和目的服务的工具,是人的智能的技术延伸。


三、技术权力:“拟主体”的可能限度


人工智能无疑要受到人的智能的规制,但人工智能创作作为一种“拟主体”的艺术行为,其与人类之间并不总是一种简单的受控关系,还可能存在另外的选择与博弈关系,关键还是看人类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只秉持工具理性,而艺术创作还必须持有价值理性,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能达到怎样的品质与水平,恰恰取决于智能机器创作能达到怎样的价值理性,或者说人工智能的“始作俑者”能够赋予智能机器怎样的价值理性。这就需要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艺术可能性限度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与科学的把握,以找到技术权力对艺术创作的适恰性,这样才能确定人工智能之于艺术创作的有效性,并且也有助于更客观地确证其历史的合法性。

要辨析技术权力对艺术创作的适恰性,首先需要确认的是,人工智能对于艺术创作的限度问题,即哪些是人工智能已做的和能做的,哪些或将是它不可触摸、难以抵达的艺术边界。人工智能专家告诉我们,人工智能的本质是计算,“计算思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从数字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到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都是以“算法”作为求解问题的基本路径,亦即将所要解决的问题转换为计算机指令组成的程序、数据,再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去打通“数据—信息—知识—智慧—顿悟”的智能化晋级通道。“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学科特点是试图以模拟、延伸、扩展的智能为途径,构建计算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18)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作诗,与其说是“作”得好,不如说是“算”得好,它用“神算之术”把诗人脑子里的诗情诗意都给“算去了”,把人类艺术审美那点事儿摸了个“门儿清”,才让自己化身为科技时代的缪斯,登上了艺术的圣殿。但问题还在于:艺术的人脑能通过计算能弄清楚吗?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质,研究人脑问题被称作“黑箱理论”,对其科学解读至今还是一个谜,更何况是艺术创作的人脑机制要靠外在的仿真、模拟抑或计算去找到“谜底”,这在今天的科技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智能机器的计算,只能计算出已有的艺术作品的数据和语料,朝着规律性、范例性、通识性的目标靠近,然后以“拟主体”的方式获得创作艺术的技术权力,这里不仅有技术开发水平本身的限制,还有技术合规律与艺术合目的之间的适恰与博弈。“布鲁特斯”1型的研发者布林斯乔德就曾说,“布鲁特斯”1型能创作小说《背叛》,但也只能写作有关欺骗和邪恶等与背叛有关的内容,如果要用它生成一篇有关单恋、复仇、嫉妒甚至弑父等内容的小说,布林斯乔德和他手下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就需要重新设计出与每一个主题相适应的数学公式。(19)微软小冰能通过视觉画面作诗,(20)那是因为它使用了微软人工智能的情感计算框架技术,并且用了100个小时“学习”了自1920年以来近100年间519位中国现代诗人数万首诗歌作品,其神奇的创造力无不是有据可查的。在网络文学领域,起点中文网发布的连载小说《宇宙巨校闪级生》(作者紫峰闲人),是用VB语言编写并全自动完成的超长篇小说,篇幅大小超过340MB,换成中文计算总字数达1.7亿汉字,而完成这部超长篇只用了37个小时(不包括编程时间)。该作品“怪妙绝尘”,主要讲述了一道蓝光送来一个戴着蓝色古怪牛仔帽、穿着蓝马甲的小男孩所引发的故事,至少描写了1.7万个有着不同姓名、不同容貌、不同特长的人物,描述了2.7万种新奇怪物。作为一种技术写作实验,对于探索机器写作的可能也许是有价值的,但“程序至上”的高产和奇异并不代表艺术的创新、审美的价值。事实上不论是“布鲁特斯”1型、微软小冰,还是机器自动生成小说,对于我们所期待的真正的艺术来说,都有一定距离,有它当下难以规避的“短板”。在我看来,人工智能“拟主体”的技术权力之于艺术创作而言,至少会有三个无以抵达的边界:

一是创作动机的情感限度。尽管人工智能的前沿已经进入人的情感领域,但艺术“拟主体”的情感表达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代替作家艺术家的感情抒发和情绪表达,是大可令人质疑的。退一步说,即使人工智能艺术品能表达出强烈的“AI情”,当我们知道那不过是机器在抒情而不是源于有感而发的情感动机,又能有多少可以打动人心的力量呢?古人云:“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刘勰)“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托尔斯泰更是明确地提出:“艺术就是一个人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21)中外作家、艺术家、文论家的此类论述可谓比比皆是,但如果面对的是AI艺术,这些艺术情感观还有多大的适恰性呢?卡西尔在谈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魅力时说:“我们所听到的是人类情感从最低的音调到最高的音调的全音阶,它是我们整个生命的运动和颤动。”(22)试想,设若此时听到的是一首由人工智能机器创作的交响曲,哪怕它有着与贝多芬同样的艺术功力(这一点我们毫不怀疑),我们听到后还会有那种心灵的“颤动”吗?

二是艺术表达的想象力限度。人工智能艺术完全可以拥有人的艺术想象力,甚至比人更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初露锋芒的AI作品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不过,无论是微软小冰、“九歌”、宋词自动创作系统,还是“布鲁特斯”1型创作电脑小说,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的想象是机器想象、程序想象,是冷冰冰的技术想象而不是洞悉人性、温润心灵的艺术想象,它们只有技术性模仿,而没有来自丰韵灵魂的艺术原创;它们没有艺术冲动、创作灵感,也不包含生活感悟、精神信仰、历史意识、哲学思辨一类富含人文逻各斯底色的想象品格。可以说,人工智能可以演奏或创作乐曲,但产生不了达·芬奇、柴可夫斯基;电脑书法可以模仿任何一种字体,却永远产生不了王羲之的《兰亭序》、怀素的《自叙帖》。“稻香老农作诗机”可以模仿杜甫的七律、李白的古风,却不会有“诗圣”杜甫那样在颠沛流离中心系苍生、胸怀社稷的宏伟抱负,也不会有“诗仙”李白那样“斗酒诗百篇”的豪放飘逸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即使有一天开发出了可以自动输出小说的布鲁特斯Ⅱ型、Ⅲ型,写出的故事也许比《红楼梦》更丰富,比《三国演义》更曲折,或者比《西游记》更具想象力,但也很难有《红楼梦》那样对社会和人性的精妙体察、《三国演义》那样博大而厚重的历史感,也不会有《西游记》那样蕴含儒道佛的宗教隐喻和神话母题的精神信仰。因为文学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想象不仅是“想象”,还有想象所依托的博大精深的历史与丰沛鲜活的现实,以及浸润于丰富想象中的坚挺的精神,而这些恰恰是“拟主体”人工智能想象所不可能达成的。

三是作品效果的价值限度。价值限度涉及的是技术权力下的艺术伦理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技术是中性的,而艺术则有主观倾向性和价值判断。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也可以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判断,但那种判断不属于机器而是属于人的,因为工具理性的价值导向掌控在持有工具的人的手中。有专家提出,现代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实现“对真理和生命的可解释性”(23),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带来人类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它可以通过大数据让“认知方式”从理论树、小数据统计逼近“全数据模型”,可以让“思维方式”从技术驱动、数据驱动进化到“场景驱动”,还可以让“行为方式”从单一性终端、解空间发展到“问题空间”。(24)但从根本上说,离开人的设计,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不会判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分野,认识不到莎士比亚和卡夫卡的价值有什么不同,不可能像巴尔扎克那样做一个法国社会的“秘书”,或是像托尔斯泰那样让自己的创作成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因为它不会有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反思,也不会有对社会病灶的诊断和对人伦道义的评判,无以对接人的价值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需要理性地审视人工智能的艺术伦理和价值限度,以解决好人工智能之于文艺创作的适恰性问题。

注释:

①达特茅斯会议,是指1956年8月在美国汉诺斯小镇达特茅斯学院召开的讨论如何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和智能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专家主要有: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人工智能之父)、马文·闵斯基(Marvin Minsky,人工智能与认知学专家)、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信息论的创始人)、艾伦·纽厄尔(Allen Newell,计算机科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这次“神仙会”开了两个月,虽然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但却为会议讨论的内容起了一个名字:人工智能。因此,1956年被视为人工智能元年。

②米·贝京:《艺术与科学——问题·悖论·探索》,任光宣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131页。

③张慧瑜:《人工智能的忧思与可能》,《南风窗》2018年第2期。

④参见Master-English的博客:《电脑小说〈背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18879010000s3.html。

⑤1984年,在我国首次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上海育才中学年仅14岁的学生梁建章,曾以“计算机诗词创作”获得初中组四等奖。他设计的这个诗词创作软件,收录诗词常用词汇500多个,在程序运行时,以“山、水、云、松”为题,平均不到30秒即可创作一首五言绝句,曾连续运行出诗400多首,无一重复。如其中一首名为《云松》的诗是这样的:“銮仙玉骨寒,松虬雪友繁。大干收眼底,斯调不同凡。”其绘景寓情、仙风道骨之态与诗人之诗相比足可乱真。参见张寿萱等:《中文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北京:宇航出版社,1984年,第264页。

⑥转引自周昌乐、郑旭玲、何中市、李良炎:《中国古典诗词楹联的计算机化研究》,《心智与计算》2012年第2期。

⑦参见《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文化产业》,搜狐科技,http://www.sohu.com/a/205003485_100002829,2017年11月17日。

⑧参见《微软小冰》,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微软小冰/14076870? fr=aladdin。

⑨熊红凯:《人工智能技术下对真理和生命的可解释性》,《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

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9页。

(11)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名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55页。

(12)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32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8页。

(14)京泽:《人工智能写诗竟以假乱真?清华机器人与清华才女央视巅峰对决》,http://www.sohu.com/a/212653202_498199。

(15)周昌乐、游维、丁晓君:《一种宋词自动生成的遗传算法及其机器实现》,《软件学报》2010年第3期。

(16)京泽:《人工智能写诗竟以假乱真?清华机器人与清华才女央视巅峰对决》,http://www.sohu.com/a/212653202_498199。

(17)周昌乐:《汉语诗歌的机器创作》,http://www.doc88.com/p-984350557464.html。

(18)陈钟:《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趋势·风险·挑战》,《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

(19)参见Master-English的博客:《电脑小说〈背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18879010000s3.html。

(20)如上传一张图片的开阔的海滩,小冰作的诗是:“可有多的沙子/你的名字在世间又一次隐去/在最高的地方/世界睁大眼睛”(小冰:2017.05.16)。接着上传的图片是一片葱翠的植被,小冰立马作诗:“还有它的花园/爱阳光的女子应当哭/用灵魂最迷人的脚步/手指弯曲的时候”(小冰:2017.05.16)。参见骑士:《少女诗人微软小冰尝鲜,看看她作了什么诗》,https://www.ithome.com/html/win10/309263.htm。

(21)列夫·托尔斯泰:《什么是艺术》,载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432页。

(22)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91页。

(23)熊红凯:《人工智能技术下对真理和生命的可解释性》,《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

(24)杨力:《人工智能对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



    进入专题: 人工智能   文艺创作   适恰性   文艺本性   历史合法性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艺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99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1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