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虚:"别有用心"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56 次 更新时间:2018-10-26 09:14

进入专题: 别有用心  

高虚  


"别有用心"这个词,值得仔细分析。

说一个人"别有用心",有两层含义:1.这个人动机"不纯",有几个互相影响甚至互相矛盾的动机;2.这个人作伪,即在表面可见的动机下另有动机。然而不管采取哪种解释,都预设了这个人有一个可见的"主要动机",而在这个动机外的其他动机令观者疑惑、愤怒。

近年来,"别有用心"成为中国舆论中的高频词,常常用来形容境外媒体、外国政府和境内与官方声音不一致的少数派群体。围绕这个高频词的舆论拉锯,呈现出未经深刻反思的戾气。反对"动机论"的人也只是将其作为粗糙的宣传口径进行嘲讽,指出其无法经受事实检证,却不愿反思其下深藏的集体思维定势。

"动机论"作为论证策略,舍弃可检证的经验事实,深求难以证实的"动机",是不成熟的、错误的。但是本文试图思考另一个问题: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别有动机"?换言之,"动机论"者假定的"表面动机"是什么,这之外的"其他动机"又为什么让他惶惑不定?

众所周知,"动机论"的语境是中国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笔者以为,这时"动机论"者希望看到的,是某种集体的、简单的、真诚的"国民动机"。换句话说,他们的思维模式近于: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应该/必须这样想。虽然"应该"后面到底要填充什么内容,他们并不清楚,但是他们却不自觉地厌恶批评。

这种"动机论"必然遇到两个困难。第一,对内来说,一个人的国民身份不必然关联到他的其他身份,比如他在家庭或行业共同体中的角色。第二,对外来说,"外国人"不可能具有动机论者期望的中国视角。这时动机论者往往退而求其次,希望他们"对中国友好"。但是究竟怎样才算"对中国友好"?这个复杂的问题无法清晰界定。因此"动机论"者面对无法控制的境外势力(此处无贬义),既难以准确预判他们的行动,又不能对他们的"别有用心"作出有效的惩戒性回应,就难免陷入焦躁和愤怒。

此处举记者的例子。一个中国记者,作为中国人可能受到"报喜不报忧"的文化传统约束,但是这必然与他作为记者的职业道德发生冲突。如果他选择报道"黑暗面",作为中国人的"中国心"和作为记者的"记者心"未必一致,就落入了"别有用心"的范畴。而一个"动机论"者,在阅读"美国记者"的作品时,关注点侧重于"美国"而不是"记者"。一旦他假定美国记者把"美国"放在"记者"之上,就会认为他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别有用心",产生反美情绪。

简言之,"动机论"者不愿意承认在国民身份外,一个人可以有其他身份。而多元身份指导下的行动,未必尽合简单的爱国观念。汉语中的"用心",也不与"动机"完全同义。前者有更浓厚的说教色彩,说一个人"失心"属于严厉的道德指控。这必然削弱事实论证的力量,流入纠缠不清的价值冲突。比反美情绪更可怕的,是仇视公认的业界标准。还是以新闻报道为例,如果普利策奖、<<纽约时报>>等等丧失了公信力,各种混淆真伪与是非的偏见肯定会大行其道。

回到前文指出的"别有用心"的两个含义。依笔者浅见,中国的"动机论"者与第二种含义更接近。即他们假定敌手不得不拿"中国心"或"对中国友好的心"作幌子,在暗地里从事卑鄙勾当。多元的身份、独立的职业道德、原子化的个体权利,这些观念对他们是陌生的。一旦认为对方无耻地"作伪",自己"受骗受欺负",就不再有寻求共识的道德基础,沟通理性会让位给敌我思维。

笔者以为,"动机论"是过度膨胀的国民观念的结果,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异见者反对的"体制",更是早已内化了这种观念。这种纠结的"共同意识",借用佛教的话,属于体制内外都无法逃脱的"共业"。而淡化无所不包的压迫性的国民观念,是否会天然陷入西方中心的话语体系中,是另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家国一体"观念和由之衍生出的对国家"护短"的反理性倾向,其深厚的文化基础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这当然不能取消最低限度的"善治"要求,但是当这个要求和社会的现实出现差距,批评现状的人应当对民间的抵触与反感有充分估计,既不能蔑视嘲讽,更不能认为"动机论者"必然缺乏改善现状的意愿。异见人士往往不同情既对现状不满又反感批评现状的复杂心理,冠以"精神分裂""国民劣根性"等大而无当的贬义描述。其实,如果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类比,这种心态未必难以理解。在"动机论"者狭隘的"中国心"外别有用心,可能是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但是前路艰难,如何化干戈为玉帛,还需要我们多下功夫。

    进入专题: 别有用心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民权理念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302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