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在建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美西战争后,美国开始强制进行民主输出,对菲律宾等国进行美国式的民主改造。二战结束之初,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二战中取得的影响,打着肃清德国和日本两国中法西斯主义或军国主义的名义,对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塑,把西方民主制度嫁接到了这两个国家。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民主输出的主要表现就是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最终造成了苏东剧变的结果。冷战结束后,美国更是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大肆对外进行民主输出战略,发动颜色革命,颠覆它们的政体,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制造混乱和动荡。
[关键词] 民主输出;意识形态;强制输出;和平演变;颜色革命
美国内外政策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背离,即:国内讲民主,国外行霸权。如果把这两者稍牵强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发现,美国长期以来凭借自身军事、经济和文化实力,并通过军事、经济和文化手段,把本国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强行推销到世界上其他国家,从而实施其所谓的民主输出。美国人相信“天定命运论”、“美国例外论”,把美国视为一座“山巅之城”,认为美国奉承上帝的旨意,要把自由民主的理念和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美国的民主输出战略一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一、美西战争后美国的民主输出战略:强制输出
美国在建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这种孤立主义政策主张,应尽量避免在其他国家承担政治或军事义务,从而确保美国的国家利益不受外来的拖累,当然,这一时期的孤立主义并不排斥美国与外部世界进行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
19世纪末,美国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美国对外政策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非常需要对外寻找新的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商品市场。但是,此时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已经把全球市场基本上瓜分完了,美国没有实力同英国和法国等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抗衡,于是把目标指向了西班牙。1898年,美国为了夺取西班牙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等地,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这场战争历史上就称之为美西战争,它标志着美国放弃了孤立主义政策,开始向海外进行扩张。美国的对外扩张与民主输出是密切相联的。一开始,美国就把民主输出作为其对外扩张的重要工具。在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等地,美国运用战争开道征服它们,然后,建立起亲美政权,再对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美国式改造,把美国式民主制度移植到这些国家。
但是,美西战争之后,美国对外政策并没有实现彻底转向,孤立主义的影子多次出现,在两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美国开始都是奉行中立政策。当然,这与美国当时的综合国力及其维护国家利益的初衷有关。一战刚开始时,美国采取“中立”政策,同卷入战争的那些国家大做生意,大发不义之财。到了一战后期,美国放弃“中立”政策,对德宣战。美国的参战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同盟国的战败。1918年1月8日,在一战接近尾声时,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提出了所谓“十四点计划”。他提出,只有民主政权才能得到美国认可,反之则会受到美国的制裁。威尔逊举着民主的旗帜,实质上是在为美国登上国际舞台进行思想准备。
但是,由于一战也使美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一战后,美国孤立主义重新抬头。这样,在二战初期,美国又推行中立主义政策。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美国对日宣战。此后,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此完全告别了孤立主义。
二、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的民主输出战略:和平改造
二战结束之初,美国实力大增,事实上成为世界上经济和军事上最强的国家,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取得了全球霸主地位。这样,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以及在二战中取得的国际影响,打着肃清德国和日本两国中法西斯主义或军国主义的名义,对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塑,把西方民主制度嫁接到了这两个国家。
二战后,美国军队以“盟军”的名义占领日本,在美国的主导下,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美军太平洋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以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为蓝本,在日本推行大规模的民主化改革,从而把日本纳入到了西方国家的轨道。改革首先在政治领域展开,日本的政治改革主要包括6个方面,即:改革天皇制、改革议会制、改革内阁制、改革中央集权制、改革司法制度和扩大民主权利。通过改革,日本从二战前的军国主义国家转变为自由民主制国家。
西方盟国对德国西占区也同样进行了民主化改革。其主要措施是,实行“非纳粹化”政策,消除法西斯主义残余势力;推动政党政治建设,发挥德国地方自治传统;加强对民众进行民主自由思想的宣传。在美英法占领当局的主导下,德国西占区以《基本法》为基础,重新建立了一整套西方民主制度。《基本法》对总统制、议会民主制、比例代表制等外生型制度进行了修改,增设了具备司法审查权的宪法法院;同时,摒弃了极权主义政治体制,恢复了联邦与地方自治这一内生型体制。1948年5月23日,德国西占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治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让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处于中心及优势地位,从而弥补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双元首制”的重大缺陷。
三、冷战时期美国的民主输出战略:和平演变
冷战始于二战后初期,终于1991年苏联解体,持续四十多年。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访问过程中,他发表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演说。他认为:“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这次演说被称之为“铁幕演说”。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土耳其和希腊受到共产主义威胁为由宣布对这两个国家提供援助。同年,杜鲁门总统在国会正式提出“对苏联发动冷战以遏止共产主义”。这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冷战时期,美国民主输出的主要表现就是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所谓和平演变战略,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渗透,也就是通过所谓和平手段,而不是战争手段,诱使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向西方民主制度演变,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目的的一种战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这一时期美国的民主输出战略的具体措施有所不同。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渗透,动摇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摧毁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思想基础。在第三世界国家,则是大力宣扬西方自由民主观念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优势,并扩大在第三世界的势力范围。此外,美国还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民主输出,比如:利用中央情报局在许多国家进行秘密活动,对抵触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国家进行武力干涉;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运用人权外交、文化外交和体育外交等方式,以及经济援助与经济制裁等手段展开民主输出行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加大了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力度。而此时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却提出了所谓的“国际政治新思维”,更使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有机可趁。戈尔巴乔夫认为,国际关系中存在两类矛盾,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战争与和平、人类生存与灭亡之间的矛盾。由于核威胁和全球化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灭亡之间的矛盾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退居到了次要地位。他的这些主张正中西方国家的下怀,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四、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民主输出战略:多管齐下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国家安全问题基本无虞,从而能够更加坚定地对外进行民主输出。从冷战结束至现在,美国历任总统分别是: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美国输出民主战略一直贯穿于他们的对外战略之中,但是,在不同的总统执政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老布什政府时期(1988-1992年),老布什总统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这一战略具有非常典型的和平演变的色彩,但是,又不仅只限于和平演变的策略和手段。他支持戈尔巴乔夫进行新思维改革,并且派遣具有新自由主义思想的经济学家为苏联改革出谋划策,实际上,他的目的是要将苏联的经济改革引向美国式自由主义的发展方向。美国的“超越遏制战略”目标最终成功实现,苏联解体了,一个世界上曾经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地球上消失了。此后,美国进一步向世界进行民主输出,试图构建世界新秩序。美国援助拉丁美洲刚刚建立起民主制度的国家,建立起拉丁美洲“民主化半球”;同时,美国还试图建立以美国为首的亚太区共同体,极力促进亚太地区民主化进程。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老布什推动以联合国的名义进行干涉,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在海湾战争胜利后,美国对伊拉克进行了民主化改造。
克林顿政府时期(1993-2000年),美国的霸权地位更加稳固,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外民主输出。克林顿上台伊始就提出,要把促进民主、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同时,他明确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其目的在于,加强介入与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巩固西欧、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已经实行市场制的民主国家;扶持对美国战略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进行民主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吸纳他们成为“民主大家庭”中的一员;孤立和打击所谓“逆潮流而动的国家”,在经济、军事、外交和技术领域对这些国家进行全面孤立,甚至不惜采取军事手段;积极开展人道主义行动,为美国民主输出战略披上“人道主义”的外衣。
小布什政府时期(2001-2008年),美国全力反恐,并大力推动向其他国家进行民主输出。小布什的输出民主战略带有非常鲜明的个人色彩,即他提出了所谓“布什主义”,明确主张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使用“先发制人”政策,也就是对正在出现的威胁可以实施预防性的先发制人的打击。小布什政府积极推动“颜色革命”,对目标国进行军事威胁或直接发动战争,使这些国家发生政权更迭。在反恐的名义下,小布什还发动了两场战争——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2001年10月,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并铲除了基地组织势力。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2003-2004年,布什授权美国国防军向海地和利比里亚发起战争干涉行动,以恢复当地的自由主义民主政治。
奥巴马政府时期(2009-2016年),美国开始调整民主输出政策。奥巴马不再像小布什政府那样一意孤行和锋芒毕露,而是以一种比较亲和的态度处理世界事务。他重视国际伙伴合作关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并注重与其他国家平等相处。奥巴马强调,在民主输出时,要注重利用“软实力”,主张通过非暴力的方式推广美国的自由民主理念和自由民主制度。
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此后,美国的民主输出战略不是那么直接,而是变了一种方式。特朗普到处举起贸易战的大旗,实质上也存在改变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意涵。例如: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表面上看针对的是中美贸易逆差问题,而实际上矛头所向,却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关于中国国有企业问题,关于中国产业政策问题,无一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所以,无论中国在贸易政策领域作出怎样的让步,美国都不满意。能够让美国满意的,就是中国变得与美国相近的面孔。可见,美国向外推行本国民主观念和民主制度的战略并没有改变。
[参考文献]
① 徐崇温:《布什的民主输出战略》,《红旗文稿》,2015年第14期。
② 曾卓:《冷战后美国国输出民主战略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本文发表于《人民论坛》2018年第9月下期,总第 608 期)
评论(0)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