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十一:打造新时代的国之重器——海归人才的新使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04 次 更新时间:2018-06-06 14:54

进入专题: 海归人才  

陈十一  


核心提示: 海归推动中国,梦想照耀征程。5月29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侨联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联合主办的“中国海归群体与改革开放40年——2018第四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成功召开。以下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在会上的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活动,也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今天论坛的主题一方面是“改革开放40年”,我是来自改革开放的起始点——深圳,自己是78年入学浙大学习,正好今年是四十周年,所以我的成长得益于改革开放。而另一方面主题是“中国海归群体”,我在美国工作生活了二十年,2005年回到国内,先在北大帮助创建工学院,现在在深圳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领导建设一所创新型的高水平大学。对于“中国海归群体与改革开放40年”这个主题,自己深有感触。

最近,国家在总结、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已经掀起一轮讨论与总结的热潮,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与发展最成功的城市,最近很多媒体都在报道,前几天有70多家媒体来到我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学进行报道和座谈。深圳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深圳一步步从“深圳速度”转型,铸就“深圳质量”和“深圳模式”,而且这个过程还在持续加速。很多人关注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创造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奇迹,其实在我看来,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更为重要的贡献是在国之重器——源头创新、核心技术的创造方面,一批如华为、腾讯、大疆的世界级企业,以及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一流的中国特色的体制机制创新。

我参加了今年的院士大会开幕式,习总书记发表了一篇非常重要的讲话,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对于改革创新和国之重器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段时间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及。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5月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说:“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都是聚焦在源头创新、核心技术方面,反映出国家对科技、教育、人才协同发展之间关系的高度重视。正如习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要“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中国自清朝末期开始由政府送青年学子出国留学,百余年来,学成归来的一代代留学归国人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华罗庚、我的导师周培源、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海归学者与改革开放后回国的第二批海归群体,在新中国的建设之初,为提升中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贡献了他们那个时代的“国之重器”。

我上一次走进人民日报社是在2010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归国心路座谈会,会上我预见了第三次海归潮的到来。我本人也是改革开放之后回国的海归学者中的一员,是“千人计划”实行后第一批归国人员。这一代海归学者带回了全球化的视野和创新意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同世界的对接,在这一轮科技变革中中国的基础学科建设、大科学装置贡献卓著,这是我们这一代贡献的“国之重器”。

相比之下,当前这代留学人员面临的国内基础要好很多,选择也更加多元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涵盖诸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无人驾驶交通工具、3D打印、生物技术、量子计算等领域,中国与前三次工业革命或失之交臂,或半脚踏入,而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世界领先的技术浪潮如此接近。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习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强调“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与前辈相比,现在的海归新一代更肩负着创造核心技术、创造新的国之重器的历史使命。

我想我们的海归人才正赶上一个伟大的时代。顶层设计的改革方案、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南科大从创办到现在不到七年,恰好赶上这一轮高层次人才归国潮,是“海归中国梦”托举起我们这所新型创新大学。海归大都是有情怀的,即想留下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从霍普金斯大学回国到北大重建工学院,后来出任南科大校长。南科大在国内被冠以“千人大学”,签约引进的300名教师中,90%以上是从国外吸引来的,有130多名千人计划获得者,60%以上的教师毕业或曾工作于世界排名前100大学。总书记昨天的讲话中,提到了我们学校陈晓非教授团队获得的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这充分说明了南科大的师资水平,他也是南科大众多学成归国的优秀代表。

我们创建南科大,目的就在于在新的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一流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就是为了构建“国之重器”。

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积极进行了体制机制的探索。我们教研序列的教授实行国际通行的Tenure-track制度。我们实行国际化的独立课题组负责人制,每位教研序列的教授都有独立的实验室、启动经费,不必依附在资深教授的团队,可以组建独立课题组,独立申请项目和经费。

我们在人才制度方面的改革,十分契合习总书记强调的“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大学,南科大允许全职教师可以一周一天在校外从事科技转化工作,明确教师可以获得以职务发明成果及技术作价入股企业进行转化收益的70%,通过自己的公司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我们短短三年构建了一套适配深圳创新链条的产学研和技术转移体系,已鼓励教授创办了30家高科技企业。

南科大高起点建设学科,建校六年就获批博士授权单位,再创了深圳速度和质量,一般需要20年。在重大科研平台方面,我们建立了深圳首个以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研究院——格拉布斯研究院,成立了前沿交叉研究院、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材料基因组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同时我们布局了全国最高水平的冷冻电镜实验室。

南科大积极探索培养一流拔尖人才。南科大每年全国招收1000人,今年报考了33000多人,33选一。我们创新高考的“631”自主选拔模式选拔学生,入校后,我们的学生前两年不分专业。培养模式中“三制三化”中的书院制、导师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风尚。我们的培养目标很宽泛,既要培养出诺奖级的科学家,也要培养出马云、马化腾式的创业家。

成为服务、引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构建“国之重器”。南科大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企业家精神的大学。在美国,先有斯坦福,后有硅谷;深圳是最具硅谷气质的城市,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将全面提升深圳硅谷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希望在深圳创办的大学,营造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速把创新转化为能为社会服务的产品,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中产生世界级的结果。此外,我们以高等教育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重大民生问题,比如针对最为新兴城市医疗水平提升问题,我们正在高起点推动医学院建设等。

习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将会产生更大的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了解外国文化的人才需求,这为海外留学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强盛,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潮还将加速。希望更多留学人才能够回到国内,做科技报国的实践者,成为得人民之尊重,为国家所器重,为事业能承重的有理想有担当的新一代知识分子,贡献出新时代的“国之重器”。

谢谢大家。


    进入专题: 海归人才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035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