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特雷斯:气候行动:让全世界动员起来

——联合国秘书长5月30日在纽约大学的演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42 次 更新时间:2017-06-06 23:48

进入专题: 气候问题  

古特雷斯  

汉密尔顿校长,

亨利院长,

惠兰教授,

亲爱的朋友们,

我要感谢纽约大学,特别是斯特恩商学院的每一个人,感谢你们对我的热烈欢迎,并感谢你们为促成今天的会议所发挥的作用。

我还要感谢你们来到这里,讨论气候变化的重要挑战,以及我们必须如何应对该挑战的问题。

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样的听众能比由学者和科学家、学生和活动家、投资者和企业家所奇妙组成的听众更好,正是你们这些人在共同促进实施气候行动。

我也想不出还有什么样的地方能比纽约大学和斯特恩学院更适合举行这种对话,贵校正致力于寻找解决办法并培养新一代领导人。

此刻,代际责任的这一概念正盘旋在我的脑海。

我的祖父出生于1875年。他无法想象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

现在我有三个孙女,最大的八岁。我无法想象几十年后当她们达到我现在的年龄时所生活的世界。

但是,不知道不能成为借口,而不采取确保我们不会损害她们未来的行动。

我希望我的子孙继承一个没有冲突和痛苦的健全世界,以及一个基于低碳的可持续解决办法的健康地球。

这是我对世界各地的所有人寄予的希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履行各自的责任。

请允许我直言不讳。当今世界处于混乱之中。

世界各国和各社区面临的压力因各种大趋势正在加剧,这些大趋势包括人口增长、快速和极为混乱的城市化、粮食不安全、缺水、大规模人口流动和移徙……我可以再罗列下去其他大趋势。

但是,气候变化是名单上最重要的一个大趋势。

气候变化本身是一个直接威胁,也是诸如贫困、流离失所和冲突等许多其他威胁倍增的因素。

世界各地已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这些危险的影响正在加速扩大。

因此,我今天的论点是,全世界绝对必须执行《巴黎协定》,并以更大的抱负履行这一职责。

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气候变化是无法否认的。气候行动是不可阻挡的。气候解决办法提供了无法比拟的机会。

让我们首先讨论当今的气候变化现实情况。

科学是毫无疑问的。

世界顶级科学家已大声疾呼。

正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已指出,我引述:“人类的确对气候系统产生了的影响。我们越是扰乱气候,越有可能面临严重、普遍且不可逆的影响。”


亲爱的朋友们,

现在若有什么不同情况的话,这种扰乱气候的现象发展得比预期更快。

去年的气温再次创下最热的记录。过去十年也创下最热的记录。

我们所依赖的每一个地球物理系统均受到影响,从山脉到海洋,从冰盖到森林,以及提供我们粮食的所有可耕地。

海冰处于历史最小面积;海平面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威胁处于低洼的岛屿国家和城市的生存。

由于气候变暖,海洋迅速酸化,珊瑚礁被漂白,威胁到无数人的生计和国家经济依赖的海洋食物链。

在陆地上,几乎所有地方的冰川都在减退,这对于世界各地粮食生产基地造成威胁,因为冰川提供水源的河流将变得干枯。

乞力马扎罗山著名的雪峰将很快仅存在于故事中。

在美国,1910年设立冰川国家公园时,约有150个这类公园,但现在只剩下26个。我希望,美国将永远不会将这类公园更名为“无冰川国家公园”!

我们看到美国以北地区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危机。

北冰洋的海冰正在迅速消退。有人甚至预测,北冰洋到2020年夏天将不会再有冰。

这对于北极野生生物来说将是灾难性的。这对于土著人民的生活方式将是一个致命打击。对于全世界来说,也将是一场灾难。

为什么?

因为冰会反射阳光。黑暗的水将反射更少的阳光。这意味着气候变暖将加快。

冻土层将提早融化,推迟冻结,这将释放大量甲烷气体到大气层。

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强的温室气体。

这将意味着格陵兰岛冰盖更多的冰层将融化。

这会改变墨西哥湾流并影响从加拿大到印度广大地区的粮食生产、水安全和天气模式。

现在人们已看到大规模的洪水、更强力的龙卷风、没有雨的雨季以及更加猛烈的飓风和台风。

然而,原本缓慢发生的灾害也在加快。

在以往每十年发生一次干旱的地方,周期变为每五年甚至每两年发生一次。此外,从加利福尼亚到萨赫勒地区,旱期持续更长时间。


亲爱的朋友们,

从道义上来说,我们责无旁贷,必须采取行动。

穷人、弱势群体和边缘化群体是最先遭受气候变化最严重影响的群体。

妇女和女童始终会是受到灾害最严重影响的群体。

将面临最严重后果的国家是对气候变化责任最小的国家,也是最没有能力处理这一问题的国家。

世界各地的干旱和水灾意味着贫困将恶化,饥荒将蔓延,更多的人将死亡。

当一些地区变得不可生存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将被迫从退化的土地上向城市和其他国家移民。

北非和中东就已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采取气候行动还有重要的安全理由。

世界各地的军事战略家认为,气候变化是对全球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人们也看到了大规模难民移徙所带来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紧张气氛。

试想,当土地变得无法生存时,将有多少人会成为因气候引起的流离失所者。

去年,118个国家和地区的2 400多万人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

这是因冲突而流离失所的人数的三倍。

气候变化也是对就业、财产和企业的一个威胁。

野火、洪水和其他极端天气事件日益普遍,因此经济成本飙升。

保险业在很久以前就提出警报,工商界中有许多其他行业也开始提出警告。

他们知道变革的时机已经到来。


亲爱的朋友们,

气候行动正获得势头,不仅因为是必要的,而且也因为是一个在健康的地球上建立和平和可持续未来的机遇。

因此,各国政府在2015年通过了《巴黎协定》,保证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和尽可能接近1.5度的范围。

我赞扬我的前任潘基文秘书长的巨大努力,他将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带到谈判桌前,并协助促成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定。

值得停下片刻来反思在巴黎促成的团结。

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时刻。

全世界首次聚集在一起,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这是在很多其他领域存在分歧的时候发生的。

就促使全球社会一道致力于解决我们都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

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执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必须齐头并进地限制全球气温上升,并日益加强气候适应能力。

截至今天,代表着温室气体排放量82%以上的147个缔约方已批准了《巴黎协定》。

每个月都有更多国家在变《巴黎协定》的承诺为国家气候行动计划。

是的,不是每个人都会以同等速度或同等活力行动。

但如果有任何政府怀疑全球对《巴黎协定》的意愿和需求,那么,所有其他人就有理由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坚持到底。

我们有理由与民间社会和工商界、城市和国家、学术界和社区领袖一道,建立更广泛的联盟。

事实上,放眼世界,多少城市、区域、国家和地区正在制定宏大的目标。

包括石油、天然气大公司在内的数千家私营企业也在采取行动。

它们知道绿色企业是好的企业。

这样做不仅正确,而且明智。

有些人可能会竭力声称,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对经济构成了重大威胁。然而,在作出系统性回应的最初这几年,我们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

我们看到,涌现出了新的行业、新的市场、更健全的环境以及更多工作机会。对化石燃料全球供应链的依赖性更低。

真正的危险,不是采取行动对本国经济构成了威胁。相反,不采取行动,才会给经济带来风险。

传递出来的信息很简单:“可持续发展号”列车已经出站。要么上车,要么落在后面。

有些人没有对绿色经济放手一搏,他们的未来将是灰色的。

另一方面,支持绿色技术者将制定21世纪经济领导权的金本位制。

去年,太阳能发电增长了50%,中美两国处于领先地位。

在世界各地,新的发电能力有半数以上来自可再生能源。在欧洲,这一比例超过了90%。

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下降,是当今世界最令人鼓舞的消息之一。

美中两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的就业机会现在超过了石油天然气行业。

中国争取到2020年将其可再生能源增加约40%。

石油生产大国也看到了这一未来,正在使其经济多样化。甚至连沙特阿拉伯也宣布计划安装700兆瓦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业内专家预测,印度的太阳能发电量今年将翻一番,达到180亿瓦。

对于降低气候风险和增加利润而言,提高能效也极其重要。

国际能源署表示,投资于能效,可使全球经济产出增加1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产出之和。

今后仅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其总额即可达37万亿美元左右。

有鉴于此,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务必要具有可持续性并对气候有利;否则,未来几十年内,我们将陷于不良做法的泥潭。

鉴于青年失业、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方面的实际情况,在投资时,大家肯定会选择带来最大节约、创造最多就业机会、生成最大健康红利并对抑制全球变暖产生最大影响的领域——这属于常识。

正是因为如此,全世界二十几位最成功的商业领袖、企业家和风险资本家计划投资于比尔·盖茨所领导的“突破性能源风险投资”基金,以清洁能源技术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正是因为如此,绿色债券才开始呈现许多不同色调,因为就旨在改善环境的证券而言,其市场规模有可能再翻一番——从2016年的930亿美元增至今年的2 060亿美元。

正是因为如此,资产拥有企业的全球500强中,有60%正在采取措施,处理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财务风险。

正是因为如此,参加新制定的《全球市长盟约》的城市中,有7 000多个城市同意按照比目前许多国家所用的工具更为严苛的标准系列工具来报告其排放和气候进展情况。

在这里,我要向我的城市和气候变化问题特使、纽约市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致敬。在动员市长和城市建造具有复原力和充满活力的未来城市方面,他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亲爱的朋友们,

科学非常清楚地向我们解释,目前正在发生什么情况。创新在向我们昭示:人们能做什么?

如果我们要保护陆上的森林和生命、保护海洋、创造巨大的经济机会、防止规模更大的损失、增进人和地球的健康和安宁,就面临着一个简单的选择,它清清楚楚地摆在我们面前:

那就是气候行动。

今天,我呼吁政府、工商界、民间社会的所有领袖,支持最具雄心的气候变化应对行动,造福子孙后代。

身为秘书长,我会坚定不移地动员全世界,迎接这一挑战。

为此,我将从至少五个具体途径入手。

第一,加强高级别政治参与,加大气候行动力度。

《巴黎协定》的承诺具有历史意义,但走得还不够远,无法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尽量接近1.5摄氏度。

从迄今所作承诺来看,气温仍将提高3摄氏度,甚或更多。

因此,必须全力以赴,加大力度、加大措施,直至排放曲线扭转,全球变暖减缓。

当前最紧迫的一项工作,是推动批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

下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海洋大会,又是一个积势聚能的机会。

其次,汇集联合国发展系统的全部力量,支持气候行动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尤其是在国家层面上,因为真正的改变发端于此。

在为会员国提供协助时,一如既往地强调迫切需要为世界各地的妇女和女童增权赋能。要成功应对气候变化,就得转变思想,看到女性在克服气候变化、构建理想未来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第三,发挥联合国的号召力,会同政府及所有关键行为体,例如煤碳、石油、天然气行业,加快实施必要的能源转型。

世界能源的百分之八十仍来自化石燃料,即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淘汰化石燃料,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调动能源行业和政府,在化石燃料的使用上尽可能做到清洁、节约、负责,与此同时,完成能源系统的改造。

我将与所有行为体一道,促进全球能源转型,促进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绿色投资,促进碳定价工作取得进展。

越来越多的政界人士、政策制定者和工商业行为体呼吁制定碳价,将之称为绿色经济缺失的一环。

在全球规模内为碳定价,能够释放创新力量,提供必要激励以使各行各业和消费群体作出长期可持续的选择。

第四,携手各国,调集国家、国际资源,支持减缓、适应、复原工作,协助执行国家气候行动计划。

另外,重点加强小岛屿国家的抗御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对其造成的生存威胁。

鼓励发达国家兑现就支持发展中国家一事作出的承诺,包括对绿色气候基金作出的承诺。

全球要团结一心,国际社会必须协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能力,创造自身资源,进入资本市场。国际金融机构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帮助提供新型融资方式,满足巨大的需求。

第五,鼓励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巩固既有合作伙伴关系,依托南北、南南、三方合作,落实《巴黎协定》。我们需要利用这些合作伙伴关系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在所有这些方面,我都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去劝说、去激励、去推动,以求取得进展。我寄望民间社会这支重大力量也能如此。

展望未来,我拟在2019年专门召开气候变化问题首脑会议,乘着绿色经济的强劲东风,为《巴黎协定》执行情况的首次关键审议提供保障。

在此还要强调一点,我的大门向一切愿意讨论未来方向的人敞开,就算观点相左的人,也不例外。

气候会谈不应继续沦为你争我吵的闹剧。

然而,关于如何实现气候目标,重大分歧仍将存在。

不过,以巴黎为起点的征程显然已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社会各界慷慨支持。实体经济也在转变。

前路必然坎坷,但这可以理解,毕竟我们的大家庭由190多个国家组成。

尽管如此,只要每个人参与进来,世界就能让《巴黎协定》充满生机。

期待继续同各国一道,勾画出一幅实实在在的共同愿景,在前方的路途中不让任何人掉队。


亲爱的朋友们,

最后,我要旧话重提:有大家的参与,有人民的力量,就会有改观。

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是史无前例的,而且还在不断加剧。

行动的道理不言自明。

和平与繁荣的重大机遇显而易见,前提是要迅速、果断地行动起来。

政府、企业、消费者,我们所有人都得成就改变。不止于此,我们所有人都得“是”改变过程中的一分子。

有时,会有困难。但是,为了千秋万代,我们必须锲而不舍地走下去。

这就是我要向全球领袖传递的信息。

世界各地的学生、科学家和其他像你们一样的才俊,帮助把气候挑战展现给世人。

全球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就能为我们自己、为包括我的三个孙女在内的子孙后代,开创一个更加富强、更加安全、更加繁荣的未来。

非常感谢!



    进入专题: 气候问题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458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