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美国东部时间2月8日,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17年新科院士名单,84名院士、22名外籍院士当选。今年的新科院士名单中有多位华人上榜,其中,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张东晓教授因多孔介质流体随机模拟的先驱工作而当选。
近日,《知识分子》对话新晋NAE院士张东晓。作为东、西方教育的亲历者,如今已是北大工学院“掌舵人”的张东晓对于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此为“双一流建设大家谈”专栏系列的第二篇。
“质”与“量”的差异
作为东、西方教育及评价体系的亲历者,张东晓坦陈,中国与西方的评价体系确实存在差异。
23岁(1990年)到美国攻读硕士,26岁取得博士学位,36岁做正教授。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张东晓不仅完成了由地质工程到水文学的专业转换,还顺利拿下了博士学位。“这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中国的学制在时间上是有要求的,但在更加重视‘质量’的西方却允许甚至鼓励这样特殊的案例”,张东晓说。
“国外可能更重视‘质量’:导师、同行会对候选人的工作做出评估,如果认为候选人的研究有深度、有价值,符合其‘质量标准’,即可拿到相应的学位或者某个职称;而国内可能更重视硬性的‘数量’,例如必须学习或工作足够的年限,或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文章累计获得多少影响因子。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都是毕业或晋升的‘硬指标’”。不同的评价标准原本各有利弊,当然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不仅如此,张东晓也指出,近年来国内以发表CNS(Cell、Nature、Science杂志的简称)为目的的研究风气“有些过头了”,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本是一件好事,但以此为目的去做科研,甚至去迎合期刊的“口味”,这与研究的本质有所悖离,“在国外一流大学,有CNS文章发表,大家都会感到高兴,却不会以此或其它高影响因子文章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那是三流大学的做法”。
“以北大工学院六个系中的材料与力学两个领域为例,材料的杂志影响力都相对较高,文章的发表周期也很快,力学的杂志却恰恰相反”,张东晓表示,如果两篇文章同时发表在这两个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上,尽管对其领域所产生的推动意义和价值在长期来讲可能差不多,但在国内的评价体系下则可能对研究者产生不公平的影响,“流体力学顶尖的学术杂志之一,JFM(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影响因子只有二点多,如果放在材料领域却是很不起眼的。如果单纯以论文发表期刊影响因子为衡量标准,那么工学院所有的奖励或晋升机会都要给材料系老师,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不仅如此,一个相对残酷的事实是,有些研究成果尽管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却永远都不可能发表在CNS这类杂志上,因为每个杂志涉及的专业领域不同,兴趣点也不一样。”张东晓说。
“所以在评价一位研究者的工作时,要进行综合的考量,需要同行的评价和认可,而不是单纯地设置一个条框,以文章数量、影响因子数量来衡量”,张东晓指出,“在同行中得到什么样的尊重,获得什么样的认可,是否是重量级学术协会或机构的成员,获得了哪些专业领域的荣誉,哪些工作对其所在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些都可以为综合评价一位研究者的工作提供参考,而不是单纯以CNS发表文章数量、影响因子大小作为依据”。
对北大工学院“动刀”
十年前,张东晓参与创办了北大工学院,他出任副院长,主抓人才引进、教职员工的评估晋升和学院的战略发展。2010年,张东晓全职回国担任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并于2013年从创院院长、中科院院士陈十一手中接棒,担任院长职务。
北大工学院重建之初,就以世界一流工学院为目标,采用与国际接轨的院长负责制、教授治学(院)、预聘制、年薪制以及国际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制。经过十年的摸索和发展,工学院作为北京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改革的试验田,在学生培养、学术人才引进、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对于一个学院,人才是根本,而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体系是保障。张东晓博士毕业后先后担任了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资深研究员、俄克拉荷马大学石油和地质工程系米勒讲席正教授(终身制)、美国南加州大学Marshall讲席正教授(终身制)。这些经历使他对美国大学、科研机构有深入的了解。在洞察到中国高校在人才引进和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时,结合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当时的国情,工学院探索了一套全新的评估体系。
“在选任制度上,我们在北大率先开始了预聘制(Tenure-Track)的尝试,这也是西方较为普遍的形式”,张东晓解释道。所谓预聘制是根据教员的具体情况,北大工学院与其签订三年或六年的合同。在合同期满的六个月前开始对其进行考核。该考核程序包括本人填写教学、科研和服务业绩表,国内外同行对其业绩和水平进行评价,教授评审委员会形成评估建议,院、校学术委员会形成最终评估意见等,“在评估的过程中,工学院会征求10位国内外同行对于被评估者的评估信,国外7封,国内3封。因而能够客观地评价该教员的学术水平,是否对其所在领域做出了深入的工作和具有影响力的贡献”。
合同期满且评估结果不合格者,将无法继续留任工学院,这打破了以往高校教师工作形同“铁饭碗”的局面,以“优胜劣汰”的方式提升了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在这一新机制的保障下,北大工学院现拥有“院士”“长江”“杰青”等国家级头衔的人才占全部教员的50%以上,“正因为有这么好的教员,北大工学院的人均科研经费、人均科研产出也是最高的,去年工学院的科研综合评分在北大所有的院系里名列第一,比第二名要高出很多”。
管理者的深远影响
从一名海外学者,到如今北京大学工学院的管理者,身份的转变和责任的增加并没有让张东晓改变对学术的执着。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之外,张东晓仍会在周末开组会,带领学生和相关研究人员一起探讨科研工作。谈起此次当选NAE院士,张东晓表示,“NAE对于院士的提名和选举过程非常严谨,只要你的研究工作有价值,或者说对于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当选其院士就应该是情理之中了”。用他的话讲,“也仅是一份荣誉而已”。
张东晓全职回国工作多年,这次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还有一个小插曲,美国国家工程院在最初的新闻发布中误用了张东晓回国以前的单位,“但在查看原始提名资料后在网站上及时做了更正”,张东晓笑道。
如今,在张东晓看来,作为北大工学院的管理者,改革学院制度、完善评价体系等工作,可能影响力和社会价值更大。他解释道,“至少对于国内的高校生态来讲,是这样的。当你看到制度的建立产生了良好的循环和深远的影响,你会觉得这比只是做一个学者,贡献更大”。
“正如我一开始就主抓人才引进、教员评估和战略发展,到后来担任院长、主持全面工作。其中最有成效的就是,北大工学院建立了系统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单靠个人魅力的管理,产生的影响是短暂的。如果我们建立了好的制度、好的规范,并且不断完善,将来不管谁接任院长,都可以良性地运转下去。”张东晓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