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16品牌年度人物峰会暨颁奖盛典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隆重举行。政府领导、联盟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领袖、品牌经理人等上千人出席了本次活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李稻葵发表主旨演讲。
李稻葵: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
今天(12月18日——编者注)是一个雾霾天,北京已经深冬了。在深冬、雾霾天这么一个反差极大的环境里,我们聚集一堂谈论中国的品牌,谈论信心与匠心,我认为非常有意思,非常有必要。正如主持人所讲,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一个深刻的调整过程中,应该怎么看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转型,咱们今天齐聚一堂仔细讨论非常有必要。
中国目前正处于“U”型底部
我的观点首先是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调整过程中,如果用英文字母形容应该是处在“U”型的底部。“U”型的底部有多宽呢?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应该有信心地讲,如果我们这个阶段调整比较到位的话,那么中国经济未来应该还能有比较长期比较高速的一个增长时期。
为什么这样讲?这是讲到中国经济的信心了,中国经济虽然我们经过30多年、将近40年的快速发展,但是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大家必须牢记在心。从人均水平来看,仍然是美国的65年前的水平,我们今天的人均水平按照购买力评价来计算,1:4的人民币汇率计算,只是美国的1/5,20%的水平。这个数据大家必须牢记在心里。
我们赶超的空间是巨大的
在北京雾霾天我们讨论这个话题,好象没有感觉。因为我们觉得北京已经相当的发达了,我们到很多欧洲城市、美国城市发现他们那些城市按街面的发展水平并不比北京、上海,但是大家不要忘记北京并不能够代表全中国。整个中国的平均发展水平还是很低的。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赶超的空间很大,说明有大量的企业还可以学习全球最先进的管理模式,最先进品牌经营模式,最先进技术发展模式,有很多的高校还可以学习全球最先进科研教学运营模式。有很多杂志仍然可以学习国外先进媒体的运作方式,很多论坛仍然可以学习国外先进论坛组织方式,方方面面我们赶超的空间是巨大的。
差距一定就代表着潜力吗?
各位可能会问了,差距本身一定就代表着潜力吗?比如很多国家他们的发展水平比咱们还落后,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赶超呢?这个话题非常重要。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做了仔细的梳理和研究,发现战后70多年以来全球只有十几个国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赶超。主要集中在东亚,还有一部分是在欧洲,南欧国家。这些国家都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中国今天是不是仍然满足这个赶超的基本特征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称之为三好条件,三个基本条件。这三个基本条件如果同时满足的话,一个落后的国家一定能够实现赶超。
第一个基本条件是稳定的政府。如果政府不稳定,天天换总统,天天换总理,天天换政党的话,不可能实现稳定,一定经济上也是混乱。像日本经济过去20多年以来它的总理更换频率在全球发达国家里面是最高。怎么可能保持一个连贯的发展的政策体制,怎么能保证一个连贯的政策环境呢?不可能。
第二个基本条件是不断提升的人力资本。这一条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中国人均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现在从19岁到22岁之间的年轻人有38%在读大学,包括大专。所以人均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顺便说一句,为什么中国现在出现很多品牌,国际品牌,为什么很多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包括我们中车、华为、三一重工、无人机。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有大量受到良好教育,工资水平还不那么高的工程师。他们的劳动力成本比硅谷、欧洲、美国低很多很多。而且愿意加班加点工作,这是人力资本不断提升一个证据。
跟人力资本不断提升相关的另一个证据是什么?健康水平在提高,今天70、80多岁的称之为老年人,实际应该称为中年人,像艾老将近80高寿,讲话底气多足。艾老一是基因好,基因肯定是父母有非常好的长寿、健康基因。第二条我猜对了,先天足。艾老是家中排行老大,基因好、先天足,这也是咱们中国女排成功一个经验,回头有时间再讲。艾老是我们健康一代的代表,艾老的健康,艾老的活力代表着我们中国一批中年人的活力,这是人力资源水平不断提高的最好的佐证。
第三个条件就是不断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开放体,尽管现在出现一个反全球化的浪潮,但是中国实际上不仅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而且事实上已经成为领军者。我们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我们的区域合作伙伴关系,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编者注)各种各样的倡议,已经起到对冲特朗普征服,英国脱欧的政策一个中流砥柱作用。我们是对外开放,我们的企业通过开放不仅走出去,而且多年以来在国内跟他们竞争的跨国公司形成一个不断竞争、不断提高的、不断进步的一个态势。
我经常说你跟谁玩,跟谁竞争,你长的就像谁。我们企业跟世界500强竞争,我们自己就变得像世界500强一样。我们女排跟世界一流选手竞争,打比赛,我们的水平就跟他们一样,甚至最后超过他们。三好条件,稳定的政府,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水平,还有对外开放,这三条我们样样都具备,这三条也是历史上过去70多年以来实现赶超经济体的基本条件,也是充分必要条件,只要有一条不满足不会成功,三条都满足就会成功,我们严格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我们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增长速度应该比今天略高一点,今年是6.7%,明年我估计是6.6%。但是根据刚刚我们的分析,再看历史数据,当实现赶超的经济体他们的人均GDP只有美国20%的时候,他们的增长速度都在7%以上,所以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
三大硬仗必须打赢
这两年结构调整,这两年各种各样的改革如果能够到位的话,我们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还应该能够回去一点,还影响能够上升一点,我们在“U”型底部,我们在冬天。明年中国经济仍然会面临一些挑战,信心一定要有。什么挑战?我称之为三大硬仗必须要打赢:
这场仗可能非常好看非常热闹,是口水仗,是媒体仗
第一就是面对反全球化浪潮中间出现一系列的逆流,比如特朗普政府,特朗普上台之后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找一些重要的产品针对中国搞点贸易保护的针对性措施,他不会善罢甘休,不会销声匿迹。他也懂得跟中国全面宣战对美国经济本身非常不利。中美经济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有可能明年特朗普会选一些产品类似轮胎特保案一样跟中国大打一仗。这场仗可能非常好看非常热闹,是口水仗,是媒体仗。引起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关注。但是我们做好思想准备,我们中国方面不应该也绝不会退缩,我们也会找一些媒体界关心,美国老百姓听得明白看得懂的产品针对性的进行一些反制政策。这场仗可能是舆论仗、口水仗、一定要打赢。
必须严格精准管控跨境资金流动
第二场仗更艰巨。第二场仗最有可能事特朗普政府出台一些财政刺激政策,他会减税,他会扩大财政支出,他会扩大债券发行。因此美国经济在短期内可能会被刺激。因为财政政策扩张了,他的国内投资增加了。财政政策一刺激之后,我们学过经济学都知道,美国国内对货币需求会上升。因为经济的活跃程度一定会带来短期对货币的需求的上升。货币的价格是利率,所以利率本身就有一个上升的态势。再加上美国的美联储,美联储看到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采用财政刺激政策,物价可能会上升。美联储出于自身对他自己未来自己的货币政策的考量,长期货币政策考量,也会适当加快加息的步伐。这边美联储加息步伐,那边财政刺激产生更大的货币需求,所以美国的利率,美元的利率不光是联邦的基准利率,而且整个金融产品利率都会往上走。有点像80年里根总统开始执政那几年。那个时候一边里根搞星球大战,搞大量的财政刺激政策。另一面美联储当初主席是沃克,搞货币紧缩政策,一时间利率不断飙升。因此带来一系列的国际上的资金的回流,回流到美国。所以明年最有可能是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一股资金回流美国的态势。影响到我们中国经济什么呢?影响我们的汇率,我们汇率压力可能会更大。主要是我们的部分资金可能也会加快回流到美国,这是一场硬仗。
这场硬仗中国经济非打赢不可。中国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我们的货币存量是全球第一,我们货币存量是150万亿人民币,翻译成美元是21万亿美元。央行手中货币储备是多少?3万亿美元,3万亿美元,去应对21万亿美元的货币存量,怎么办?必须严格精准管控跨境资金流动。哪些有基本要求和理由,比如说进行国际贸易,在国内进口原材料生产服务国内消费,这部分的资金的外汇需求必须满足。但是不合理的,纯粹是预期人民币会贬值,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的投资需求应该坚决遏制住。因为如果一旦这种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形成的话,它将一发不可收拾。将会自我循环,自我实现。
汇率是多重均衡的,讲不清楚,不可能是像物理学理论一样定死了。短期内如果市场上的人预计是1:10就是1:10,1:5就是1:5,预期是自我实现。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尤其是明年上半年,我相信中国经济一场硬仗就是精准的管理、资金的流出,从而关注汇率,这场仗非打赢不可。如果打不赢,中国经济我们将碰到大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讲到这一点。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民营经济投资回报率
中国经济第三场硬仗是什么?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想方设法提升民营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只有把这件事情做好,才能从本质上,从根子上能够解决资金外流的问题。否则民营经济始终认为国外投资好,国内投资不灵,你再管也管不住。第三场硬仗逆转,民营经济投资增长速度只有2.5%的这么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趋势要回升,回升到5%以上,跟整个固定资产投资8%的速度保持一致,这是中国经济三场硬仗。
抓住最基础的东西
最后我想讲一个观点,就是经济和改革方面也需要匠心,做企业做科研做品牌需要匠心,搞经济改革也需要匠心。什么是匠心?匠心就是仅仅抓住最基础的东西,坚持不懈,只管耕耘,不管收获,不要追求短期的回报。一定要扎扎实实把基础性工作做好了,坚定一条信念,只要基础工作做好了,只要在冬天营养吸足了,功课做足了,春天一来一定能够爆发出来力量对抗各种各样的竞争。从女排奥运会到我们企业的市场竞争,再到我们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就是中国的信心!感谢各位。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品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