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升:冲破创新人才培养的“壁垒”

———— 以创新的评价体系引导创新人才的创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99 次 更新时间:2016-12-07 11:11

进入专题: 创新人才   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  


培养创新人才,不能不提及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大体说来,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日常的教育教学评价和升学评价两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导向作用:培养跟着评价走。实际上,现实的人才培养是被动地被评价牵着走的。评价的这种导向作用并不是消极的、负面的,关键在于评价及其体系的性质。科学的评价体系给人才培养以正确的导向;关注创新的评价体系则把人才培养引向重视创新人才的方向。

诊断作用:人才培养的评价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评价,我们能够检测发现人才培养工作的不足、薄弱之处,甚至错误,为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依据和帮助。

反馈调节:通过评价,了解人才培养工作的状况,包括成功与失败,从而使人才培养主体有反馈的信息和调节的依据。

评价不是与知识的简单挂钩

现实的评价体系是否适合于人才培养,特别是适合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呢?认真检查一下我国的评价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并不断改进的评价体系,有好的部分,对人才培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按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不能不承认,现行的评价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现行的评价体系以学科知识考试为中心,以单一的分数为衡量标准,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片面性。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改革现行的教学考试制度,对于学生决不能采取单一的分数标准去衡量。但这种不足至今没有得到纠正,从而造成片面的教育教学,也就造成了片面的人才培养。

第二,现行的评价体系中,评价考试与学科教学内容的联系过于直接、紧密,甚至合二为一,形成考评什么,就教学什么,怎么考评,就怎么教学的局面。这虽然有助于通过考评来强化和引导教育教学,但也导致 “为了应对考试而教学”现象的产生,这种教育教学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评价体系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内容而进行,应该有联系,但这种联系应该是多种形式和方法的,不

是简单挂钩,应该更多地与教育教学内容所转化而成的学科能力、创新能力相联系,与教育教学

活动所强调的操作、实践能力相联系,这样的评价,才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

第三,现行的评价体系过于强调考评结合的全面与平均,对个性与特长重视不够。古今中外,许多典型的人才案例表明,真正有发展前途的人才不一定门门课都能考 100 分,他们甚至会在一些科目上不及格。对这些学生,如果按照平均分的标准去全面要求和选择,就可能把他们排除在人才之外。完善的评价体系,应该能对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进行正确识别;一旦判断出其在优势科目上的创新潜能,就不拘一格地加以选择、培养和任用。

第四,现行的评价体系过于重视以已有知识为主的认知考试,问题和答案都是已有知识的组合,不能挑战和衡量出学生的创造潜力和水平。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固然要以已有的知识为考评内容,但仅满足于此是不够的。因为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和对答,不能形成真正高水平的挑战,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潜能。这种评的开放空间很小,提供的各种可能性很少。对此,国外许多评价研究,除了采用已有知识的考试外,还提供了许多与已有知识关系不直接,但想象、创造空间很大的测验,如 “图形拼组”、“图形添创”等方式,研究成果有的已应用于人才选拔工作中。这样的评价有助于真正检测出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人才选拔和培养提供正确的依据。


评价创新人才,不能只局限于创新思维的评价

在现实的教育中,常常有人把创新人才窄化为有创新思维的人;在一些教师那里,也常把培养创新人才等同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一种片面性。实际上,创新人才仅有创新思维是不够的,还要有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品德、创新美感、创新技能等。这提醒我们,在改革评价体系时,

必须考虑到如何对后面几项指标进行科学评价:

一、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对创新活动的一种理性觉识,它反映了学生对创新的认识水平和自觉、主动水平。创新意识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学生对创新的认知,包括对创新的意义、性质等的认知。有了正确的认知,创新意识就有了基础。第二个层面是学生在认知基础上

产生的创新渴求。这种创新的渴求,作为一种内在动力,能对学生不断产生推动和促进作用。第三个层面是学生创新的意识渴求升华为 “行为渴求”,即产生创新动机。这种动机与一定的创新目标和行为联系起来,为创新的行为打下了动力基础。

二、创新情意。创新情意是指创新的情感和意志。创新情感反映一个人不仅想创新,而且喜欢创新、乐于创新,能从创新中获得乐趣。创新意志表明一个人不仅喜欢创新,而且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把创新活动进行到底。

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具有创新特质的思维。有关研究发现,创新思维具有五种特质:一是流畅性,指的是思维在单位时间内产生创新性观念的速度;二是敏锐性,指的是思维在单位时间内对新鲜事物感知的程度;三是变通性,指的是思维在单位时间内产生新观念所分类型的多少,表明了思维的发散程度;四是独创性,指思维所产生新观念的稀有、新奇的程度,越罕见,越具有独创性;五是精密性,指思维严谨、缜密、系统、全面的程度,例如画一个人或物,能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即表现思维富有精密性。

创新思维的五个特质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可能在某些特质上表现明显、突出些,而在另一些特质上表现一般。

四、创新个性。创新个性是指具有创新特质的个性,创新特质是指与创新活动、结果关系密切的特质。综合概括有关的研究成果,创新个性具有四种特质;一是好奇心,二是想象性,三是挑战性,四是冒险性。

五、创新品德。创新品德是指人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过去研究者们在研究创新时,不重视有关道德品质的研究。但是,研究者在现实中越来越多地发现,创新活动与创新品德密切相关,现实的创新需要正确的品德来指导,即 “以德导创”。所以在当今的创新研究中,日益重视创新品德的研究。

综合有关研究,创新品德主要包括以下因素:一是勤奋敬业。热爱自己的学习或工作,以此为

荣,以此为乐,方能全身心投入,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二是团结合作。现代创新活动,包括学习中的创新,涉及的因素很多,常常需要与人合作才能攻关、完成。因此,必须具备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三是责任感、使命感。富有创新性的人对改变旧的不合理的事物负有责任感,对改变现状,推动社会前进负有责任感。使命感表现了创新主体责任感的进一步升华,上升为一种超越自我的愿

望,把个人的责任与历史、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为一体。学习中的创新也是如此,学生应该把学习中点滴的创新与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学习创新升华为对社会、历史的责任。四是理想和信念。理想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作为创新主体,需把二者统一起来,把创新与个人价值、潜能的实现结合起来,更要与美好社会的建设结合起来。学生要把学习创新视为建设美好社会的一部分,成人要把工作创新视为建设美好社会的具体行动。有了远大的理想,创新就有了巨大的动力,就能确保创新的成果被用于服务社会,而不是专谋私利。信念是指对创新意义的信念,更是对创新必胜的信念。

六、创新美感。创新美感是指诱发创新活动的美感。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许多重大的创新与创造,并非直接由它本身的实用性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它本身的美而产生的。例如,有人曾指出,著名科学家杨振宁 “进行科学创造,并不仅仅因为它是有用的,特别是当代理论物理对自然的探索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远的距离,那么支配他献身于科学的原因是什么?正是自然的美、科学的美”。著名科学家狄拉克则说:“对数学美的欣赏支配着我们的全部工作。这是我们的一种信条,相信描述自然界基本规律的方程都必定有显著的数学美。”由于美及美感是诱发、支配创新与创造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学生的创新素质结构中,应重视对学生创新美感的培养。

创新美感包括对对象美的敏感性、鉴赏性、追求性以及把这种追求转化为创新行为和成果的能力。首先是对美要敏感,能做出新的反应,能捕捉住美的现象和本质。只有对美敏感,才能鉴赏到美。通过鉴赏,把对美的感受转化为美感。有了美感,就产生了追求美的动机和冲动,因而产生创新、创造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用一种更简捷方便的方法解答了一道题,这种简捷方便的解法就是一种美。学生有了对这种美的敏感反应和鉴赏反应,就会追求这种美,并通过创新活动来实现这种美。美感能诱发创新,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美感。

七、创新技法。创新技法是指创新主体为达到创新目的所采用的激发创新灵感、控制和使用创新思维的各种手段和技巧。创新技法位于创新思维、创新个性与创新成果之间,是使前者变为后者的中介。只有创新思维与创新个性,没有创新技法,往往只能产生美好的创新设想和方案,而不能使其变为现实。所以创新素质结构中不能缺乏创新技法。

综合各种研究,常用的创新技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 头脑风暴法,由美国著名企业家、创造教育家奥斯本提出。主要内容是通过集体进行自由联想,集思广益,从而得到创新与突破。使用这一技法的基本要求是:禁止批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自由、轻松、融洽、活跃的气氛,消除每个参与者的心理压力,以保证其思维得以充分地扩散;自由奔放,即追求设想的自由奔放,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提出的设想越多越广越罕见越好;由数量求质量,即通过想出最多数量的设想,从中发现最具创新性的设想,以求突破与创新。

2. “5W2H”法,由美国陆军首创。“5W”分别是英语 5 个词的开头字母,即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何 人 (who)、何 时 (when)、何 处 (where);“2H”分别是英语两个词的开头字母,即怎么样(how)和多少(how much)。通过 7 个方面的提问与回答,找到创新的突破点。这一技法的基本要求是:善于找到问题,问题是创新的突破口;善于通过解决这 7 个问题,来突破框框,找到解决的方法;善于总结,通过总结,找到规律,推广使用。

3. 特性列举法,由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创造学家克拉福德提出。其主要内容是详细列出创新对象的特性,再作分析,从中找出不足,并进而革新。其基本要求是:列举尽量详细,避免遗漏;充分比较、剖析,甚至是挑剔,以便从中找到不足;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想出尽量多的革新办法,从中选优,认真反复地进行试验。

4. 形态分析法,由瑞士天文学家 F·兹维基和瑞士矿物学家 P·里哥尼联合提出,又称 “形态矩阵法”和“形态综合法”。其基本内容是根据对象系统分解与层次组合情况,把所需要解决的问

题先分解成若干彼此独立的要素,然后用网络图解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产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设想或方案。其基本要求是:详细分解出创新对象所包含的要素 (要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根据创新的要求,对要素进行各种形式的组合,产生最优的组合形式;选择最优组合进行试验,获得创新性突破或解决方案。

如何改进现行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改革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度。目前,用单一的分数衡量教育成果,衡量学生的现象还很普遍和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该如何改革呢?笔者认为,对于教育教学的评价,在指标体系上,应该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评价体系应增加创新力的考评科知识考试,包括巩固、应用性的知识考试。

二是创新能力的测验,这种测验可以借用国内外的创造力测验工具加以改进,使其适用于学校测验,也可以学校自己研究编制。基本要求是创新能力的测验以不取决于知识掌握多少的图形测验和有关的动手操作为主,目的在于真正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特长 (类型)和水平。学科知识考试和创新能力测验可以分开独立进行,也可以结合成一个体系一起进行。

三是组织学生开展 “三创”活动,即 “创意、创作和创新”。“创意”产生创新性的想法和设想;“创作”产生创新性的作品,包括文学、艺术作品等;“创新”产生科技 “产品”,包括科技发明制作等。把 “三创”产生的成果进行综合,形成一个评价结论。对于创新人才来说,这 “三创”的评价结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合乎实际的,最能代表其创新水平和发展方向。

日常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评价,应该把上述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衡量,也要重视单方面的优异表现,给予较高较重的评价值,这就是既重视全面,又重视个性表现和特长。这样的评价,既兼顾了学科教学,坚持了 “以评导学”,又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让他们把自己的创造潜能表现出来,更给了学生创新、创造的实践表现机会,让其把想象、幻想变为 “成品”,结出一定的 “果实”,获得创新、创造的成功喜悦,评价不仅起到了检测、反馈的作用,而且成为让学生表现创新的育人过程。

以上三种评价涉及了学生的创新知识、思维、情意、美感、个性、技能等。那么,对于创新品德怎么评价呢?这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难题。笔者认为,对此不可刻意强求。有一些学校采用了评语的评定方式,这用于对学生品德的一般描述是可取的,但作为教育成果评价内容,要赋予一定的评价值则需慎重,因为这些评语有一定的人为性、主观性,未必都可量化,量化也未必准确。

笔者建议,可以采用相反的思路解决,就是以出现的 “过错”来作为品质评价的 “减分”。这里的 “过错”,既包括违背校规的过错,也包括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而犯的过错,以此作为“减分”的根据。如果一个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没有明显的 “过错”出现,就可视为品德上合格。

其次,要改革现行的升学评价体系和制度。现行的升学评价体系和制度是在不断改进、完善过

程中形成的,特别是高考评价体系和制度,对于高校选拔学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其问题也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科目教学内容挂钩密切,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形成;此外,它主要涉及知识

的评价,而对于创新、创造能力的评价,虽然也做了一些努力,例如提供开放性问题、作文等,但这些仍然与知识有着直接的联系,创造潜能的东西不能发挥和衡量出来;另外,它主要涉及纸笔考试,对于动手操作,产生“成品”则无从考量,学生的创新、创造的实践本领检查不出来。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笔者认为现行的升学评价体系和制度应作如下改革尝试:

第一,每一科目考评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知识的掌握应用,甚至综合性的考评部分,与教育教学的科目内容相联系;二是以图形组合、创作为主的创新力考评部分,这种考评不与教育教学内容直接联系,但与学生的想象、幻想活动相联系,以发挥和检查学生的创新潜能。

第二,在科目考评外,增加一项考评,即向学生提供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在内的创新活动项目名单,让考生志愿选择报考,在安排的统一时间内进行操作,形成“成品”作为答卷。这一考评项目既发挥和衡量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技能等,又发挥和衡量了学生的创新操作、实践能力。对此,

可能会有人提出这样的意见,可不可拿学生平时的创作“成果”作考评呢?也有的地方把学生的“三创”作品获奖作为升学的加分,这些做法都有问题,主要是许多人质疑这些“作品”是否真正是学生独立创新、创作完成的,如果得到了家长、教师等成人的帮助而获奖,以此作为升学加分就不客观、公正了。所以,增加一个升学考评科目,让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是客观、公正的考评方法。

第三,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强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研究,它包括了思想观念的研究、体制和机制的研究、命题和题库的研究以及测验技术和方法的研究等。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改革涉及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因此,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社会和谐也有一定的影响。对评价体系的改革必须积极而慎重地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科学研究,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推行。就现行教育评价运行状况来看,行政决策和推行占居主导地位,科研的作用还有限,这也是评价体系改革经常不稳定、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这也说明,在这项改革中,科研大有可为。

( 责任编辑 梁伟国 李 帆)


作者简介:张武升(1955-2016), 时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进入专题: 创新人才   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  

本文责编:dengjiax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244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教育》2008.10,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